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评论

储备金(储备金授信3年随借随还利息)难以置信

最近手里老是收到各银行发的短信,内容大同小异,要么是说我获得几十万的授信贷款,要说是几十万的备用金,要么就是获得信用卡额度。

储备金(储备金授信3年随借随还利息)难以置信

 

最近手里老是收到各银行发的短信,内容大同小异,要么是说我获得几十万的授信贷款,要说是几十万的备用金,要么就是获得信用卡额度先给大家看几条最近收到的,先是农行的,说我获得综合贷款额度49.6万元贷款

接着是兴业银行的,说恭喜我成为兴业信用卡优选用户,额度预批45000元。

然后是中国平安的,又恭喜我可申请一笔46.8万元的备用金,预控股用年随借随还。

最后是工商银行的,同样是给我授予一笔备用金,48.8万元,3年随借随还。

我想,很多人其实也一样,每天都会收到类似的信息其实这些信息,并不是真的给了用户授信,仅仅是一个广告而已,类似于我们在手机上看资讯的时候,上面的广告,说您有“30万元的贷款额度”,主要目的就是引导用户去点击,去办理。

实际上真的去办理的话,这些银行需要重新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来查询授信的情况,并不就真的和短信里所说,大家应该发现了,这些短信几乎都是一个模板的,就是给一笔授信或备用金,金额一般在50万上下,因为如果数字小了,可能别人不感兴趣,数字大了才能吸引眼球。

说实话,这些短信确实是非常烦的,不过是银行的一种撒网式的营销广告而已,他们通过短信群发器,对大量的用户群发相同的广告,如果正好有需要贷款或办理信用卡的人,看到广告会联系银行办理,如果有100个人收到短信,有5个人办理了,那么银行就会多一笔业务,而成本仅仅是100条短信的费用,营销成本相对较低。

这就导致银行持续不断地进行短信“轰炸”,因为别的银行在发,这家银行不发他就觉得吃亏了,结果就是所有银行都在发,不管是大银行还是小银行,每天都在铺天盖地的发这种“模板式”广告,确实挺烦的,如果自己并不需要这些业务又觉得烦的话,把这些号码屏蔽掉或加入黑名单就行,省得看着烦心。

在12月13日,工信部官网公开征求对《关于加强呼叫中心业务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从加强准入管理、加强码号管理、加强介入管理、加强经营行为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以加强骚扰电话治理,保护用户合法权益。

希望下一步,监管也对治一治这些骚扰短信,还用户一个清静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