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评论

千朵万朵压枝低(千朵万朵压枝低打二字水浒传人名)真没想到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杜甫 〔唐代〕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译文黄四娘家周围小路开满鲜花,万千花朵压弯枝条,离地低又低嬉闹的彩蝶在

千朵万朵压枝低(千朵万朵压枝低打二字水浒传人名)真没想到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杜甫 〔唐代〕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译文黄四娘家周围小路开满鲜花,万千花朵压弯枝条,离地低又低嬉闹的彩蝶在花间盘旋飞舞,不舍离去,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叫声悦耳动人。

注释黄四娘:杜甫住成都草堂时的邻居。蹊(xī):小路。留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娇:可爱的样子。恰恰:象声词,形容鸟叫声音和谐动听。一说“恰恰”为唐时方言,恰好之意。

创作背景这组诗作于杜甫定居成都草堂之后,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或公元762年(唐代宗宝应元年)春公元760年(上元元年)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第二年春暖花开时,在锦江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这一组诗。

赏析这是一首别具情趣的写景小诗小路上花团锦簇,长满花朵的枝条被压得低垂下来,花瓣之上是流连忘返的彩蝶,它们围绕着花枝翩翩起舞从这里,我们嗅到了浓郁的花香花旁的小路上,有清脆啼鸣的黄莺,它们活泼自在的神态,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

诗人用时时、恰恰这些极富韵律的字眼,使得全幅明丽纷繁的画面充满了动感,也使得诗歌有着更明快、更流利的节奏全诗语言充满了口语化色彩读起来令人感到非常亲切,而诗人在春天所感受到的由衷的快乐跃然纸上 首句点明寻花的地点,是在“黄四娘家”的小路上。

此句以人名入诗,生活情趣较浓,颇有民歌味次句“千朵万朵”,是上句“满”字的具体化“压枝低”,描绘繁花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景色宛如历历在目“压”、“低”二字用得十分准确、生动第三句写花枝上彩蝶蹁跹,因恋花而“留连”不去,暗示出花的芬芳鲜妍。

花可爱,蝶的舞姿亦可爱,不免使漫步的人也“留连”起来但他也许并未停步,而是继续前行,因为风光无限,美景尚多“时时”,则不是偶尔一见,有这二字,就把春意闹的情趣渲染出来正在赏心悦目之际,恰巧传来一串黄莺动听的歌声,将沉醉花丛的诗人唤醒。

这就是末句的意境“娇”字写出莺声轻软的特点“自在”不仅是娇莺姿态的客观写照,也传出它给作者心理上的愉快轻松的感觉诗在莺歌“恰恰”声中结束,饶有余韵此诗写的是赏景,这类题材,盛唐绝句中屡见不鲜但像此诗这样刻画十分细微,色彩异常秾丽的,则不多见。

如“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常建《三日寻李九庄》),“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王昌龄《春宫曲》),这些景都显得“清丽”而杜甫在“花满蹊”后,再加“千朵万朵”,更添蝶舞莺歌,景色就秾丽了。

这种写法,可谓前无古人盛唐人很讲究诗句声调的和谐他们的绝句往往能被诸管弦,因而很讲协律杜甫的绝句不为歌唱而作,纯属诵诗,因而常常出现拗句如此诗千朵万朵压枝低句,按律第二字当平而用仄但这种拗决不是对音律的任意破坏,千朵万朵的复叠,便具有一种口语美。

而千朵的朵与上句相同位置的四字,虽同属仄声,但彼此有上、去声之别,声调上仍具有变化诗人也并非不重视诗歌的音乐美这表现在三、四两句双声词、象声词与叠字的运用留连、自在均为双声词,如贯珠相联,音调宛啭恰恰为象声词,形容娇莺的叫声,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听觉形象。

时时、恰恰为叠字,既使上下两句形成对仗,又使语意更强,更生动,更能表达诗人迷恋在花、蝶之中,忽又被莺声唤醒的刹那间的快意这两句除却舞、莺二字,均为舌齿音这一连串舌齿音的运用造成一种喁喁自语的语感,惟妙惟肖地状出看花人为美景陶醉、惊喜不已的感受。

声音的效用极有助于心情的表达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