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评论

劝君更尽一杯酒出自(劝君更尽一杯酒完整诗句)这样也行?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劝君更尽一杯酒出自(劝君更尽一杯酒完整诗句)这样也行?

 

离别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题材“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在交通与通讯都不发达的古代,朋友间的“生离”很有可能就是“死别”,这种离别的痛,恐怕不是今人所能真切体会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具有“普适性”,不仅戳中了西出阳关者的泪点,也能引发所有离别者的共鸣。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此诗又名《渭城曲》《赠别》,唐人谱入乐府,成为传唱最广的送别歌开头两句交代了送别的地点、时间及场景“青青柳色新”,不仅点明是春天,而且营造了离别的氛围。

从《诗经》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开始,杨柳就与离别捆绑出现了,加上古代有折柳赠别的习俗,杨柳成为诗歌中代表离别、送别、惜别的意象像大部分七绝名篇一样,前两句只是铺垫,重点在后面:再喝一杯酒吧,往西出了阳关,就没有老朋友了。

阳关,位于河西走廊尽的西头,是内地通往西域的要隘西出阳关,就进入了完全陌生的异地,要备尝旅途的艰辛与寂寞所以,这看似平常的一句话,却准确地戳中了对方的泪点潇洒肆意的唐代诗人,也有心大到把离别看淡的时候,比如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或旷达,或豪迈,固然是很好的劝慰语,但真到了离别时分,又有几个人不被离愁别绪所笼罩?

所以唐代的离别场合,还是以王维的这首诗最受欢迎,以至在唐代就已成为诗人爱用的故实,如白居易“最忆阳关唱,真珠一串歌”,刘禹锡的“旧人惟有何戡在,更与殷勤唱渭城”,李商隐的“红绽樱桃含白雪,断肠声里唱阳关”等。

据记载,唐人唱此诗,“至‘阳关’句,反复歌之,谓之‘阳关三叠’”这首诗在格律上不是常格,前人称为“折腰体”,即第二句和第三句失粘这种变格在唐诗中并不鲜见,有名的如王维《送沈子福归江东》:“杨柳渡头杨柳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又如韦应物的名篇《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此诗在流传过程中也有异文:“客舍青青柳色新”,一作“客舍青青柳色春”,又作“客舍依依杨柳春”。

只是通行版本脍炙人口,这些异文不太被人关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