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评论

拳皇2006人物(拳皇2006人物介绍)干货满满

重回梦想开始的地方。

拳皇2006人物(拳皇2006人物介绍)干货满满

 

2019年9月,王亚男做了一个重要决定:回到训练场,重新开始练习拳击在过去的几年里,这项曾伴随她成长的运动一度让她感到疲惫和无奈,不得不封闭自己,逃离公众的视线在此期间,奥运冠军邹市明转战职业拳击,成为世界拳王又从巅峰滑落;。

后起之秀徐灿勇夺金腰带,成为中国拳坛新一代领军人物……很多人并不知道,归来的王亚男,是中国最早的世界职业拳王之一,问鼎金腰带的时间比邹市明还要早8年。

一2006年,王亚男经拳击经纪人介绍,成为了上海一家俱乐部的职业拳手,而大她一岁的矿工熊朝忠则结束了自己的拉煤生涯,带着1800元钱只身来到昆明学拳不同于零基础的熊朝忠仅有一腔热情,此时的王亚男已经在沈阳体育学院练了7年业余拳击,在接触拳击之前,她还有过两年的散打专业队训练经历。

多年的专业训练为王亚男转战职业拳台打下了坚实基础,第二年她便在上海举办的WIBA世界女子拳王争霸赛中,打败了世界排名第三的美国名将劳拉之后的2008年,王亚男更是迎来了职业生涯中的高光时刻,在WBC世界职业拳王卫冕赛上,她战胜了对手,获得了WBC的世界拳王金腰带。

这一年,熊朝忠夺得了WBC洲际拳王金腰带,开始崭露头角。

WBC,是世界拳击理事会(World Boxing Council)的英文首字母缩写,也是目前世界四大拳击组织中最权威的职业组织,王亚男这条金腰带的含金量可想而知但是,对于王亚男夺得职业拳王金腰带,拳迷们的印象并不深刻。

这一年中国拳击界的新闻头条,是从事业余拳击运动的邹市明为中国获得了首块奥运会拳击金牌也是从这一年起,拳击逐渐为国人所接受,开始在国内成为一项大众化的体育运动二回顾王亚男的拳击生涯,“生不逢时”可能是最恰当的形容。

在沈阳体育学院练业余拳击期间,王亚男在女子拳击队教练高振国老师的指导下,包揽了2001年到2005年全国女子拳击比赛的冠军,并在2003年和2004年,分别获得亚洲女子锦标赛和世界杯女子锦标赛的冠军因为当时女子拳击不是奥运会项目,王亚男已经把能拿的荣誉都拿了个遍。

再没比赛可打,是正处在运动员黄金年龄的王亚男所面临的尴尬,而这也成为了她转战职业拳台的重要原因然而,在王亚男成为职业世界拳王一年后的2009年,女子业余拳击成为了奥运项目已经身为职业拳手的王亚男要想征战奥运,必须两年不打职业比赛才能获得参赛资格。

为此,王亚男毅然决定停赛两年,备战奥运可是,备战期间,规则再次改变:只要参加过职业比赛,就不可以参加奥运会这让原本踌躇满志的王亚男备感沮丧,心灰意懒之际退意顿生,“算了,放弃拳击了”但命运对她的作弄却未就此结束。

2011年底,奥组委又发声明:职业拳手只要参加不超过十场职业比赛,还是有资格参加奥运会资格有了,年龄却不等人“再等四年我都多大了?”一人再强,难敌时势,王亚男虽有实力,却最终无缘奥运赛场三当王亚男黯然离开拳台的时候,男拳手邹市明迎来了职业生涯的黄金阶段。

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卫冕拳击金牌后,业余拳击生涯功德圆满的邹市明进军职业拳击,实现华丽转身,并在4年后获得WBO国际蝇量级金腰带——这时距离王亚男夺得世界拳王金腰带已经过去了8年2012年,当邹市明在伦敦奥运赛场上扬我国威的时候,已经练了6年职业拳击的熊朝忠在世界级拳王争霸赛中判定获胜,荣获WBC职业拳击迷你轻量级冠军,“矿工拳王”由此诞生。

时至今日,很多媒体依然习惯于将之描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条职业拳击的世界级金腰带”,实际上这种说法并不准确,“职业拳击”之前应该加上定语“男子”——早在2006年,也就是熊朝忠开始学拳那年,女拳手高丽君已经为中国赢得了第一条“职业拳王世界金腰带”。

历史的车轮向前碾进,被记住的永远是新出现的强者,以竞争残酷著称的竞技体育更是如此高丽君、王亚男等初代女子职业拳王,还没来得及被大多数人知道,就已经开始被逐渐遗忘虽有金腰带,却无追光灯王亚男坦言,自己从没接过代言。

2015年,邹市明在职业生涯中首场职业世界冠军头衔战中点数惜败,而王亚男尝试复出,却在恢复训练中膝盖旧伤复发,韧带断裂,手术后正式退役2016年,邹市明成为WBO世界拳王并成功卫冕,熊朝忠被CCTV评为“最佳非奥运动员”,CCTV5直播的IBF世界拳王争霸赛收获了0.87%的收视率,超过1.6亿的中国观众观看了这次比赛。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拳击的好时代真的来了,但这一切已与王亚男无关四退役后的王亚男一度陷入消沉,把自己关在家里不出门,回避一切跟拳击有关的东西她无法接受自己的拳击生涯最后是以这样的方式结束在此期间,运动员停训后的反应也出现在了王亚男身上,她的体重在短时间内大幅增长,让她感到自卑。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来到2019年90后年轻拳手徐灿在这一年赢得WBA羽量级世界金腰带,并成功卫冕,成为中国拳击有史以来首位五星级男子拳王,而王亚男的生活也在这一年里发生了改变为了激励王亚男重新振作起来,她的家人给WBC主席小苏莱曼写了一封信,希望能给王亚男补发一条WBC拳王金腰带。

很快,家人得到了WBC方面的积极回应,他们很愿意给王亚男发一条新的金腰带王亚男没有想到自己退役数年之后,还能被WBC如此认可,感动之余也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她告诉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否则就“对不起这条金腰带”。

2019年5月,王亚男应WBC之邀来到泰国,从WBC官员手中接过了那条属于她的拳王金腰带。之后,恢复训练与减肥成为了她生活的中心。

半年后,WBC大中华区主席、邹市明的夫人冉莹颖向王亚男发出了拳盟盛典的活动邀请,王亚男欣然前往恢复训练成效显著,她一度在两个月内减了40斤在上海的拳盟盛典现场,王亚男再次见到了WBC主席小苏莱曼,宛如十一年前的情景重现:。

那是WBC首次在中国举办环球年会,王亚男作为唯一一个受邀的中国人参加了活动。

曾经沧海难为水,王亚男终究还是不能放下拳击五2019年9月,王亚男出现在了大连银龙全威武道馆里,以拳击教练的身份带领学员们进行训练学员们并不知道,这位新来的教练其实与这家武馆有着长达20年的渊源20年前,武馆名字还是“全威武道馆”,大连市第一支散打专业队就诞生于此。

这里也是王亚男运动员生涯的起点——当时14岁的王亚男,是馆里唯一的散打女队员,而她的运动天赋在这时已开始显现由于馆里没有其他女选手,她只能跟男队员对练,半年后,早于她开始训练的男队员已经不是她的对手这段训练经历,在有关王亚男的报道里大都被一笔带过,常常被莫名奇妙地写成市体校或者其他体育训练机构。

与王亚男后来的拳击生涯相比,这短暂的散打经历似乎微不足道,但对王亚男个人来说,在全威武道馆的两年训练对她日后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每天三次训练,每次两个半到三个小时,正是这样的高强度,让王亚男在少年时就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

“如果没有当时的训练,我也不会有后来的成绩”王亚男说因为在散打队表现出众,王亚男在2000年同时收到了武汉、吉林和沈阳三地的体育院校抛来的橄榄枝那一年,王亚男因为看了一场哈麦德的拳王比赛,对拳击产生了浓厚兴趣,而三家院校中,沈阳体育学院邀请她加入的正是新组建的女子拳击队,所以毫无悬念地成为了王亚男的第一选择。

就这样,在全威武道馆邓馆长的支持下,王亚男走上了拳击之路,日后的成绩也证明了这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六时隔多年,王亚男依然清晰记得在全威武道馆训练的日子“最难忘的就是半夜被教练叫起来训练,跟一群师兄弟们在半夜练力量。

”回想起这段经历,王亚男觉得很有意思王亚男坦言,练散打的那两年,对她影响最大的是全威武道馆的邓馆长邓馆长生于武术世家,习练的是传统武术,所以他并不是王亚男他们的散打教练但王亚男跟师兄弟们都称邓馆长为“师父”——师父不教散打,但教会了他们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以及做人的道理。

每到学生生日,师父都会在馆里组织大家为Ta庆祝。夏天,没有训练的时候,他会带大家到海边玩耍;冬天下雪的时候,他会开车带上大家到雪地里拍照。这也是王亚男在高强度的训练生活中,难得的悠闲时光。

因此,当王亚男在2019年9月决定重新开始训练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全威武道馆,“我必须要回来”在王亚男的印象里,师父虽然关心大家,但表面上总是很严厉,不过再次回到武馆后,她发现师父比她记忆中要随和得多。

武馆里现在的学员大多是她离开后才入门的师弟,虽然此前并无交集,但初次见面依然让她倍感亲切,宛如家人经过了三十年的经营,全威武道馆已是大连当地最知名的老牌武馆之一,如今虽改名为“银龙全威武道馆”,并搬到了新的地址,但对于王亚男来说,一切并未改变。

师父年龄大了,把武馆交给了弟子们来打理好好运营武馆,将武艺和武馆的精神传承下去,也成为了师兄弟们和王亚男的目标“我现在就是希望能跟大家一起再帮师父把武馆做起来,然后再看看我身体恢复得怎么样如果可以的话,希望再打几场比赛,那样我的拳击生涯也算圆满了。

”王亚男说。时隔二十年,她又回到了最初的原点。

▲作为大连知名本土武馆,“银龙全威武道馆”在三十年的时间里,培养了大量优秀的武术搏击人才王亚男的师兄弟们,同样有着各自精彩的故事,我们接下来将一一分享给大家,希望通过他们的真实经历,能对你的武术生涯提供参考,带来启发。

故事还会继续,敬请期待。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