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评论

沙特王室王储易主(沙特王储和梅姨西班牙王室)万万没想到

在特蕾莎·梅临危受命接过英国首相之位近三年后,悬在她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终于落下。三年后,她变成了议员口中“不肯放权”的“软弱”首相,拿着填入关

沙特王室王储易主(沙特王储和梅姨西班牙王室)万万没想到

 

在特蕾莎·梅临危受命接过英国首相之位近三年后,悬在她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终于落下24日,特雷莎·梅发表讲话,宣布将于6月7日辞去首相一职三年前,她还是英媒口中的“新铁娘子”她曾斩钉截铁地宣称,“无协议”总好过“坏协议”。

三年后,她变成了议员口中“不肯放权”的“软弱”首相,拿着填入关税同盟选项的“坏协议”苦苦支撑近半年来,梅输掉三次脱欧协议的关键投票,也躲过两次保守党和工党发起的不信任投票,失去了几乎全部内阁成员的支持梅辞职日期宣布后,英镑对美元短线上扬10余点。

此前脱欧乱局拖累英镑,连续10个交易日收跌23日英镑对美元报1.266,创今年1月以来新低,英镑兑欧元报1.135,为今年2月中旬以来新低梅带领的英国脱欧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没有了梅的英国脱欧又将走向何方?

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当地时间24日,梅将与保守党后排议员组织1922委员会领袖布雷迪(Graham Brady)见面,商定明确的离职日期据英媒报道称,尽管布雷迪希望这一日期越早越好,但梅应该会作为在任首相在6月初接待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访问。

英国独立智库“变革欧洲中的英国”副主任阿什伍德(Simon Usherwood)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有趣的是,英国议员对梅的不满已经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了,去年12月他们也有过几次机会让她下台,但却没有这样做。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罢免她并不会解决问题,而只会成为新首相同样需要解决的问题”但近来的事态发展,让保守党议员尤其是梅的内阁成员,再也坐不住了在英国成功避免在3月29日无协议脱欧后,梅的思路却走进了死胡同:她试图与工党进行跨党派谈判从而推动协议通过,但在持续6周的拉锯战后,谈判最终破裂。

英国保守党派智库The Bow Group主席哈里斯-昆尼(Benjamin Harris-Quinney)对第一财经记者评价道:“对一位保守党首相来说,想要依靠工党的支持是非常危险的工党想要发起重新大选的目标超过一切,也将会动用所有权力达到这个目的。

”因此,梅随后坚持要进行第四次议会投票的脱欧协议法案(WAB),就显得荒谬而无谓在这份法案中,梅允许对脱欧协议进行二次公投,允许英国短期留在关税同盟中,并又提出了欧盟屡次拒绝的北爱后备方案的替换条款对此,梅的内阁成员、下议院领袖里德索姆(Andrea Leadsom)心灰意冷并直接宣布辞职。

保守党强硬脱欧派、前外交大臣约翰逊(Boris Johnson)则评论称:“这份法案违反了我们的信条,我会投反对票我们可以并必须做到更好,完成民众所托”而一直要求二次公投和关税同盟选项的工党也对此吹毛求疵起来,工党领袖科尔宾(Jeremy Corbyn)一方面称想要永久的、而非暂时的关税同盟,另一方面也质疑即将换帅的保守党是否会延续梅的方案,这份协议可能即使通过也是徒劳。

复旦大学欧洲研究中心主任丁纯曾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现在英国脱欧的僵持已经变成政党各打算盘的相互博弈在这种情况下,梅下台了问题可能仍然无法解决,但梅不下台,问题一定得不到解决工党前大法官法尔考纳(Charlie Falconer)用一句反问指出了梅必须下台的原因:“她无法与工党达成协议,她无法与欧盟进行对话,她除了脱欧没有任何政绩,但在脱欧上她也无处可去。

她到底为什么还紧抓着权力不放?”从“脱欧就是脱欧”到被迫辞职由强硬脱欧派保守党议员组成的欧洲研究小组(ERG)领袖里斯-莫格(Jacob Rees-Mogg)曾多次抨击梅“软弱”的脱欧政策,并评价称:“她黔驴技穷、自欺欺人。

”然而,这并不是梅刚开始其首相生涯时的模样在英国前首相卡梅伦(David Cameron)因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引咎辞职前,梅作为英国历史上第二位女性内政大臣,已经在此职位上坐了六年在她上任头三年,全英国犯罪率下降超过10%的同时,她管辖的内政部门还能有预算盈余。

此外,她还推出严苛的移民政策,限制非欧盟籍移民,并拒绝了欧盟提出的义务接收难民的份额2016年7月11日,作为新首相人选,她发表了那句流传甚广的“脱欧就是脱欧”(Brexit means Brexit),显露强硬的脱欧立场。

在这场演讲中,她承诺不会允许二次公投,不会尝试留在欧盟中,也不会在将来以某种途径重新加入但在接下来的三年中,她在诸多“不得已”中不断“打脸”,也带着英国渐渐陷入脱欧泥潭意大利国际事务研究协会全球行动项目主任阿尔卡罗(Riccado Alcaro)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造成梅走到今天局面的原因是:“尽管大多数英国选民选择英国脱欧,但是对于英国的脱欧选择却缺乏多数一致,无论是整个议会还是整个国家都是如此。

”一方面,2017年6月,英国大选后保守党失去多数席位,因此只能向北爱尔兰民主统一党(DUP)谋求支持,也因此必须在脱欧协议中满足DUP不和爱尔兰设立硬边界的要求,并最终陷入了两难的被动局面另一方面,英国议会已经进行了多次指示性投票,对多种脱欧选项进行投票,却没有一个选项获得多数支持。

梅无法兼顾相悖的各方利益,也无法找到获得多数支持的脱欧选项为了推动脱欧进展,梅曾呼吁称,英国还有比脱欧更加重要的国内议程需要进行但现在的情况正如法尔考纳所讽刺的:“除了脱欧她没有任何政绩,而在脱欧上她也无处可去”。

因此,她只能黯然离开谁来接过“烫手山芋”阿什伍德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保守党新首相面对的仍将是内忧外患,比如,在议会缺乏多数席位,需要安抚地位和需求微妙的DUP,以及绞尽脑汁想将保守党赶下台的工党国际政治经济欧洲中心(ECIPE)英国部主任海尼格评论称:“梅首相任期的尾声到了,她处理英国脱欧的方式也的确糟糕。

但是我完全不确信,她的继任者能从她的教训中吸取正确的经验”那么,下一位接过这一“烫手山芋”的人会是谁?目前,英国前外交大臣、同时也曾担任过伦敦市长的约翰逊是最热门的人选从上世纪90年代在布鲁塞尔担任通讯记者以来,他就是明确的欧洲怀疑论者。

本月,一直对竞选首相闪烁其词的他却直接公开承认,他会参选首相竞争此外,环境大臣戈夫(Michael Gove)也是下一任首相的有利竞争者,他和约翰逊曾在2016年脱欧公投中为离开欧盟公开站台拉票此前,他对梅始终表达支持态度。

英国送走了脱欧立场越来越“软”的梅,保守党需要一位更加强硬的脱欧派领袖因此,据英媒分析,英国外交大臣亨特(Jeremy Hunt)、内政大臣贾维德(Sajid Javid)和刚刚辞职的里德索姆等立场鲜明的脱欧派,也都在候选名单之上。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