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评论

富兰克林四双(富兰克林双光眼镜)燃爆了

眼镜,是矫正视力和保护眼睛的重要工具,也是弥补人们生理缺陷的重要饰物。追本溯源,眼镜有不少有趣的历史。

富兰克林四双(富兰克林双光眼镜)燃爆了

 

文章来源:《历史大观园》1987年第8期主办单位:中山大学历史系本文作者:张演生手阅原创:南京师范大学 叶梦怡

眼镜,是矫正视力和保护眼睛的重要工具,也是弥补人们生理缺陷的重要饰物追本溯源,眼镜有不少有趣的历史有人说,世界上最早的眼镜是由波斯人发明的因为在波斯古城尼尼瓦的遗址发现过双凸镜片,它由水晶一类的石头磨制而成,用以矫正视力。

但国外也有资料说,远在波斯人之前的公元前2283年中国皇帝就通过透镜观察星星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也曾说,那时中国就有人戴眼镜,用以遮阴和医治眼睛炎这些眼镜,是用岩石晶体、石英、黄玉或紫晶等磨制的。

有资格戴眼镜者,必须是富贵人家、博学之士和有权势之人那时候,眼镜的价格十分昂贵,需要用一匹好马才能换到一副而在配戴者一方,基于礼节关系,同朋友或上级交谈你必须把眼镜摘下 到了十三世纪的南宋时期,眼镜已逐渐在民间出现。

南宋赵希鹄在他所著的《洞天清录》一书中,就有“叆叇,老人不辨细书,以此掩目则明”的记载元代,来中国游历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东方见闻录》中也曾提到:“中国的老年人戴眼镜看书”这些眼镜,呈椭圆形,嵌在玳瑁制成的大眼框内。

佩戴的方法也各式各样:有的配以铜镜腿,束在面部两侧的太阳穴上;有的用细线栓着,或套在耳朵上,或塞在帽子里为了美观,人们还常在细线上,挂着饰物,使其垂于耳后或垂于胸前因为眼镜的原料昂贵,且又不易加工,所以当时的人们与其说戴眼镜是为了保护视力,倒不如说是一种炫耀身份的装饰品。

我国的眼镜是在十三世纪的时候由一位意大利物理学家引入欧洲的在这以后,眼镜在我国逐渐消失有清一代,眼镜作为新鲜稀罕的洋玩艺又流入清廷,被王侯将相们视为淫技奇巧光绪朝末年,那个奉旨为慈禧拍摄“御容”的摄影师勋龄,视力欠佳,以致缺了眼镜就当不好这个差,但他从来也不敢让慈禧看见自己戴眼镜。

有一次,由于双眼昏花,在慈禧面前摔了个仰八叉,慈禧这才特准他戴眼镜有趣的是,早在二百多年前的雍正皇帝却格外喜欢眼镜这个洋玩艺,他曾多次命令造办处制作,或供上用,或供赏赉在他经常起坐的大内与圆明园的宫殿中,甚至在他的鸾轿中,也都安放上备用眼镜。

雍正还多次以眼镜颁赐臣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据清宫档册记载,雍正五年三月十八日,雍正还特地制作了四副鼓泡玻璃眼罩,八副平面玻璃眼罩赏给工程处的泼灰人这种把眼镜用之于泼灰劳动保护的做法,是雍正的一个创造,一代人君能如此设想,也算是难得。

从现在保存下来的记载来看,欧洲最早的眼镜出现在意大利,是威尼斯的工匠在1300年制造出来的还提到禁止用普通玻璃做,而要用天然水晶制成的在眼镜在欧洲出现之前,视力不佳的欧洲人在那个“黑暗年代”里,曾试用各种奇怪方法去改善视力。

其中一些夹杂着一些荒诞无稽的“妙法”,如将一只牛眼挂在脖子上,或用一个红布袋,内放一条狐狸干舌头,然后绑在脖子上,用以改善视力这种迷信的方法,当然是不会对改善视力起到一丝一毫的作用的

意大利产第一副眼镜在威尼斯人制出眼镜后,英国人培根在巴黎监狱写的一本著作里,谈到使用球面玻璃来帮助上了年纪的人改善视力他并且还送给教皇这样一块供阅读用的玻璃尽管这样的玻璃是罕见而昂贵的然而,十五世纪印刷术的发明,使得使用这样的玻璃成为必不可少的了。

这时,制造眼镜的中心除威尼斯外,还有德国的纽伦堡、雷根斯堡和奥斯堡在法国,出现了首批由两块圆形镜片组成的眼镜,镜片用铆钉固定在金属或骨制的圆环里眼镜仍然是当时十分稀有的物价,许多人以戴眼镜为荣不少权贵平时并不习惯戴眼镜,在画像的时候却叫画家在自己的“尊容”上凭空画上一副。

如1517年拉斐尔所画的教皇拉夫十世的像上,就把一副凹面眼镜画上去了这是绘画中首次出现的镜,这幅画现在仍保存在佛罗伦萨的皮蒂宫里由于当时眼镜价格昂贵,法国国王查理五世,还在自己的遗嘱中,指明要把眼镜留给自己的继承人。

眼镜在西班牙更是受到举国上下一致的欢迎,“因为他们认为戴上眼镜会更显得不怒而威,举足轻重”甚至还出现了这样的风习:“当某人财富增多的时候,他就加大他的眼镜”不过,当初也有对眼镜不欢迎的国度,这就是保守的英国。

英国医生只笃信自己配制的眼药水、眼药膏,对眼镜不屑一顾教士们则对眼镜大肆攻击,说利用眼镜来增加视力是违背上帝意旨的非分之举影响所及,美国画家霍迦斯竟在漫画中让意大利喜剧里的丑老头儿也戴上眼镜,出尽洋相然而眼镜对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莫大好处,注定了它必然会进一步发展。

随着意大利和德国眼镜事业的蓬勃发展,第一次出现了用跟鼻梁宽窄相当的镜桥联结在一起的眼镜后来出现了夹鼻眼镜,再后来才出现了我们今天的眼镜——眼镜脚挂在耳朵上最早的这样一副眼镜是德国镜片制造者埃尔·格雷科在十九世纪末制成的。

埃尔·格雷科还设计出最初的接触式镜片,用以保护有眼睑疾患者的眼球同是在十九世纪,屈勒和斯内伦编制出远距离视力测验表从1872年开始,国际上用屈光透镜来表明镜片的度数

18世纪末的远近两用镜另有一些历史名人在眼镜发展史上也留下过闪光的足迹第一个是意大利名画家达·芬奇,他是第一个想出隐形眼镜的人1508年,达·芬奇把头放进个注满水的玻璃盆,发觉视力竟然好转,看东西清楚很多。

后来,他就把一些磨镜片的机器,画在他的画作上受了他的启发,1887年第一副隐形眼镜面世第二位是参加过起草美国独立宣言的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民主战士,科学家富兰克林由于他既有近视,又有远视,看远景和近物,要经常换眼镜,麻烦之至。

于是,他把镜片切开一半,然后把远视镜片和近视镜片连在一起,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副双光眼镜(亦即双焦距眼镜)富兰克林曾经在致友人的一封信里描述过他的这个主意,这封信现在保存子啊纽约的美国国会图书馆里有趣的是,在富兰克林时代,美国人认为当众戴眼镜会“破相”,是一种可耻的事情。

于是,富兰克林以身作则,带头戴眼镜,从而改变了当时人们对眼镜的偏见到了美国大革命时期,美国居然发生了严重的眼镜荒,以致一副眼镜,售价竟高达二百美元之巨(当时二百美元是一笔极可观的财产)还有一件趣事也值得一提:从首任总统华盛顿开始,美国历任总统,视力都有毛病,需要戴眼镜或隐形眼镜。

譬如现任总统里根,他便戴了隐形眼镜只是在外表上看不出来罢了另据美国“改善视力学会”估计,今天的美国,每两个人中便有一人要戴眼镜不过,今天的眼镜,由于它那层出不穷的新品种而丰富了内容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