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伟中文速录机(亚伟中文速录机怎么打字)原创
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谨以此篇及八幅图片,致敬中国速记文化的先驱——唐亚伟先生!
今天是中国速记泰斗唐亚伟先生诞辰108周年纪念日唐亚伟(1915.05.28~2012.12.18),九三学社社员,"亚伟式速记"创始人,"亚伟中文速录机"发明人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特刊载韦泱的文章《唐亚伟:中国速记文化先驱》,谨以此篇及八幅图片怀念中国速记文化的先驱一一唐亚伟先生。
唐亚伟:中国速记文化先驱韦泱 早年在旧书摊经常淘到速记类的旧书,心想,虽然现在没有手写速记这个行当了,但留下些文献史料,可以怀旧在《亚伟速记字汇》《速记发音法详解》《亚伟速记月刊》等书刊中,有一个绕不开的名字,他叫唐亚伟。
我就开始关注这个人,积累了一些关于他的资料一天,忽然淘得一册《速记学家》,是一本关于唐亚伟的人物传记,我大喜过望此书把我对唐亚伟一知半解的了解都汇聚在一起了,终于使我可以更详细地了解这位速记学家了他是“亚伟速记学校”创始人,是“亚伟中文速录机”发明人。
总之,在中国速记发展史上,他一生坚持不懈,一人跨越了两大步他是中国速记泰斗,中国文化界的传奇人物 《速记学家》一书作者为萧林,初版于民国三十六年十二月十五日,由亚伟图书出版社出版封面是唐亚伟的工作照,封二有作者介绍。
:“萧林先生是一位素养极深的文艺作家,抗战期中以阮真笔名,发表其文艺作品于中原各报副刊,及西北文化月刊者甚多原名张培彩,是本校的先期毕业同学,历任《正道报》编辑,《中国生活》画报编辑,《书简》杂志总编辑,本校编译部主任,专修科主任,并曾在航空委员会、中央训练团、军官总队等机关,主持速记工作多年。
为人不拘小节,性情豪放,且天份极高,下笔万言,依马可就此书即在短期内一挥而成,诚为今日青年作家中之杰出人才”以这样特殊的身份和丰富经历,来写传主唐亚伟,自然是真实而生动的
萧林在《前言》中谈及写作此书的想法:“过去几年,我多生活在学校,和唐先生相处的时日较长,和唐先生家庭间的接触也较深今年春天,我浪游归沪,又和唐先生相处一堂,不禁又触动了我想写唐先生的旧念,我对于唐先生,毫无标榜之意,我是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写的,我不夸张他的伟大,因为我觉得伟大是没有的,所谓伟大正是平凡。
”在他的笔下,唐亚伟是一个身材魁梧高大的伟男子,天然卷曲的头发鸟黑发亮,满脸的胡子刮净后呈现青色,如果长久保留不清除的话,真有冒充欧洲人或印度人的资格银丝边的眼镜,颇有艺术家的风度,笔挺的西装,喜欢系一条黑领带。
一口北方话,洪亮而有韵节,舒适而又悦耳他除了自己的学校,还兼任朝阳法学院、民治新闻专校、上海新闻学校的教授胖胖的脸上时常带着微笑,他站在讲坛上,声音昂扬顿挫,风趣幽默有一次在复旦大学上课,旁听者众多,挤满了教室门口,临下课时他在黑板上开出大家必备学习工具。
:“铅笔三支”“簿子两本”连写边讲,最后一项他写到“橡皮” ,大家跟着认真抄下“橡皮”,可他在数量多少的地方,忽然写上“切不可买",引得大家哄堂大笑因为速记是不允许使用橡皮的这样让人记得牢牢的第一所速记学校。
唐亚伟(1915-2012)原名唐恭汉,祖籍湖南衡山,出生在湖北宜昌一个贫困的工人家庭十二岁丧父,跟着母亲一路逃难到江西九江、武汉、南京等地,在极不稳定的童年、少年中,完成了小学到高中的学业他自幼聪颖,读中学时已显露出对艺术的特别天资,尤对写字颇感兴趣,作业本上一手漂亮挺拔的字,让老师和同学投来羡慕的眼光,又被推荐到江西“安息日会”当抄写员。
其特点一是喜欢魔术,在南昌道源小学求学时,每当学校召开民亲会等,他都会被校方邀请作魔术表演,后来他学会“吐火”“吃煤油”“九莲彩灯”等几百种魔术二是喜欢美术,他对绘画无师自通,早年沉湎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在汉口的王家墩教堂,他临画巨幅壁画,赢得观者一片赞叹。
抗战前,他经常在京沪报刊发表漫画,每幅得一元稿费,交给母亲补贴家用在南京主持过画展,其中不少画出自他的画笔后来他在上海见到美术大师刘海粟,交流起绘画理论,刘海粟夸他“深湛锐进” 可惜的是,在南京沦陷惊慌之际,几大箱魔术、美术书籍无一带出,不知下落。
高中毕业,他一心要考美校,可是因为经济原因,只得屈从母命,就读中华三育大学教育专业在学校,因为写得好字,课余被校长请去当文书,以此挣些学费 抗战初,还是中学生的唐亚伟,一次在南昌旧书店里,买到了一本《传音快字》,尽管简单,但对他不无吸引力。
天天翻阅,萌生了要研究汉字快写的决心这是清廷官员蔡锡勇所著小册子他从京师同文馆毕业,出使美国等国家任参赞,在美四年,第一次接触到西方的速记参照美国人凌士礼的速记法,根据汉字音韵和毛笔粗细不同的笔画,创造出中文竖写的速记方法,撰写成此书,并于一八九六年底在武昌出版。
这是中国迈出汉字速记第一步的新纪元很快,西方水笔、钢笔等硬笔传入中国,汉字的书写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其方法已难适用国情自此后,在不断效仿西方中,汉字速记出现一些新形式,如汪怡、杨炳勋、金长风等都作出过不少努力,虽仍有局限性,却为后人作了先期试验。
1930年,因母亲是虔诚的基督教徒,任教会学校女生部督学,使在教会学校读书的唐亚伟,自小打下了扎实的英文基础他在图书馆找到英美“皮特曼”和“葛锐格’的速记法,开始中文速记的探索,他一遍遍书写改进着,累得吐血患病,仍然没放下手中的笔。
在养病期间毫不松懈,积下了一大堆速记初稿他借鉴西方流线形基本格式,根据中国汉字的语言特点,创造出汉字速记规范方式,又根据汉字结体,创造出特殊的省略方法,如“上下附离法”,以一个符号代替一个词语再如“已知字句省略法”,以一个符号代替一句话或几句话。
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速记学理论,形成准确、周密的完整体系,制成《流线化中文速记音符总表》和《略符略法表》,便于人们学习速记后来,他在回顾中说:“早期的《传音快字》,引起了我对中文速记的兴趣感到速记是一种对人类文化极为有益的学术,而当时未见人推广。
深觉可惜,乃留意搜集中外有关资料” 这样,在重庆他凭着自己对文字的熟悉,很快找到了一份记录员工作结合工作,他潜心钻研速记技术,并写出不少心得当看到不少青年因为生计无着而走投无路时,他想到,要办一所专门传授中国汉字速记的学校,速记可以极大方便大家的学习和工作,节缩时间,提高效率,就等于延长了人的寿命。
这是速记的生命力啊!慈爱的母亲借来一百元钱,把他关于速记的文章,编成《规范化亚伟中文速记学》讲义,印了五百册,又迈着小脚,走街串巷,把学校的招生广告一张张贴出去可在开班前,几间茅屋遭到敌机轰毁,所有教材付之炮火。
唐亚伟又四处借钱,让学校重新开班1938年4月,在重庆南岸的鱼洞溪畔,满目青翠的岸边,“亚伟中文速记学社”诞生了,很快就更名为“亚伟速记学校”初创时,常常入不敷出,教师员工的薪水也发不出有人建议他,把速记文稿卖出,可得三百大洋。
他一口拒绝这可是他的命根子呀!用现在的话说,这是他的“知识产权"啊闻此讯,著名抗战将领冯玉祥亲任董事会董事长,社会贤达陶行知、李公朴、顾执中等任董事,中国第一所唐氏速记专业学校开始了艰难起步在上海发展壮大。
作为“亚伟速记学校”创始人他的事业起步于重庆,却是在上海做大的1946年抗战胜利后,唐亚伟感到,上海是中国的文化和教育中心,决定把学校迁到上海当年的上海虽是文化重镇,但也是地痞流氓混迹之地,对初来乍到的唐亚伟,也是百般刁难敲诈勒索,学校开办之初,常常受到干扰。
冯玉祥知悉后,提笔写了四个大字:“军事重地”,落款就是冯玉祥大名,并差人挂在“亚伟速记学校”的校牌旁边从此,再也没人敢扰乱学校的正常教育秩序了在上海,是唐亚伟速记事业发展最为迅猛的巅峰岁月他选址迪化南路。
398号(今乌鲁木齐南路)续办“亚伟速记学校”学员函授从当年三千五百余人,发展到超过万人,又开办住读的专修科,学生遍及海内外将1942年创刊的《亚伟速记月刊》升级扩容,又创办“亚伟图书出版社”,出版了一系列“速记丛书”等专业书刊,除了唐亚伟自己的专著,还有邓顺纲的《速记学习法》李曼寅的《速记经验谈》刘捷声的《中国各式速记评述》等,不但为我国速记事业培养了大量人才,更是积累了大量文献史料。
上海的《大公报》上几乎天天有亚伟学校的广告:"人人识字、人人速记",并说“唐亚伟教授发明的速记法具有简单化、科学化、艺术化、国际化的四大特点,为我国最完善、最普遍之方式,为我国速记学术划一崭新时代” 1948
年4月,为庆祝亚伟速记学校创办十周年,学校举行了庆祝大会《亚伟速记月刊》出版了专辑,唐亚伟作了《十周年感言》的报告,他说:“这十年,正遇上八年的外患,两年的内战,我们曾遭受过无数的打击,和无穷的困难然而,我们始终没放弃我们最初的理想,即将坚持着我们这个困苦的岗位。
固然,我们已在这尺土寸金的上海,建立了自己的校舍,扩充了一切应有的设备,而略有建树的,只有四件事:第一是我们在学术本身的进步,已促使中国速记学术进入了另一个新的时代;第二,是已集合天下英才组成行中国速记学术的广大阵线,他们已分布在全国和海外各地,直接间接从事着这一伟大的运动;第三,是在社会信誉的建立,使各界人士对速记学术有一正确的认识和普遍的重视
;第四,是对学术文化的贡献,使速记学术发挥了最大的效力”可见十年磨一剑,唐亚伟办学之路走得并不平坦此外,在上海他还主编大型刊物《中国生活》画报,主编大型辞书《现代中国》,内容包括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等。
除了教学和出版,唐亚伟抱有一股爱国主义热情,积极参与反美反日活动,最终,他的名字上了国民党特务的黑名单党组织为了保护他,把他送去香港暂避风头1949年建国前夕,他与几十位进步人士,从香港乘上意大利邮轮到达天津。
林伯渠先生接待他说:“回来好啊!新中国需要大量人才,你是搞教育的,就到教委去工作吧”唐亚伟恳求说:“让我先进修吧,学几年理论”在林伯渠的安排下,他进了华北政治研究院,在艾思奇的带教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等。
临毕业时,学校要安排他到政务院工作,他婉言谢绝了,决定继续做自己喜欢的速记工作他在北京成立“亚伟速记学校”总部,任总校校长把上海、南京、天津等地作为分校或分部新中国成立后,停止了上海《亚伟速记月刊》和亚伟速记出版社编印业务,另在北京出版《速记月报》,组成刊物编辑委员会和编辑班子,唐亚伟是不挂名的主编。
发明亚伟中文速记机 多年前,我应邀主编一本老建行口述史时,请了一家专业速记公司作记录,见一台小型打字机上,赫然有“亚伟”两字,我本能地想到,进入网络时代,亚伟速记有了新的品牌,真是与时俱进啊! 从
1950年代起,唐亚伟一直没有放弃过速记学的探索一会儿进行椭圆体速记试验,一会儿又开展斜体速记研究,什么"附离略法”“交叠略法",不断用于实验和应用,速记在全国十分普及,党政机关、各企事业单位都配备速记员,这已成为人力资源的一种编制。
据外交部档案馆馆长廉正保回忆,1970年代初期,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秘密访华,随从人员中就有速记员,备有先进的速录机周恩来总理对此很感兴趣,指示我们也要研究这个:“人家能做到的,我们也一定能做到”因此,唐亚伟面对极其简陋的环境,依然不改初心。
在“五七”干校他白天劳动,晩上关起门来悄悄研究其实,从1950年代起他就感到,中国速记用笔记录手写不但累,而且后面对速记原始稿的整理“翻译”,会花很多时间如何把速记从费力费时的累活中解放出来,应该借助电子机械,他开始借鉴国外方法,研究汉字快速录法,设想用打字机来落实《打字速录法》《。
ABC记录法》等方案。
时至1990年代,世界进入了网络时代,国内电脑开始普及,办公开始实行无纸化这就像催化剂一样,使速记电子化讯速提上了日程唐亚伟第一步根据汉字组字的声母和韵母,用键盘一键一击,一手打声母,一手打韵母。
这样明显加快了打字速度第二步,他研究如何双手同时击健输入,设计出一种新型的速录键盘和一套完整的编码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研制成功电脑速记编码和电脑速记机,硬件软件一应俱全这是实时进行语言信息采集的关键技术,采用健盘和专用软件,对语言信息同步记录并转化为文字,是中文信息处理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实现信息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1994年,“亚伟中文速记机”亮相北京展览馆,并当众演示有人作三十分钟演讲,话音刚落,一份完整、详细的录音稿打印出来,观者无不称奇通常,一个人的讲话频率大约每分钟一百八十字,而亚伟速记机可达到每分钟记录两百字。
完全可以胜任,填补了电脑速记机的空白同年,他以中国文献信息速记学会会长的身份,率团出席在土耳其召开的国际速记打字联合会第四十届年会在会上,国际速联正式接纳中国为成员国之后,在荷兰召开的国际速记联盟第四十一届年会上,展厅里各国代表对“亚伟中文速记机”也是交口称赞。
继获得北京市科技一等奖、首届钱伟长中文信息处理科技一等奖后,2007年,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亚伟中文速记机技术与装置”荣获二等奖登台领奖的那年,他已九十二岁高龄,真是老骥伏枥啊!国际速联授予他终身成就奖,在国际速记界,他是唯一获此殊荣者。
此时,唐亚伟还是北京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所教授、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顾问、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常务理事兼速记专委会主任等有一插曲一次,他不慎被车撞倒,脑震失知,家里人到病房探望,他已全不认识,可依然说出“速记”两字。
家人说: “老爷子虽已六亲不认,却仍识得速记哪! ”是的,当下手写速记已淡出时代,依靠强大的软件支撑,专业公司年轻人在快捷、方便操作电脑速记机时,不能忘记唐亚伟为了“速记”两字,摸索奋斗了一辈子 2012。
年,唐亚伟因病在北京辞世,终年97岁在具有125年的中国速记历史中,他不是最早的,也不是唯一的但从兴趣开始到深入研究,他像一名长跑运动员,持续了八十多个春秋,一直到人生的终点可以说,他把一生献给了中国速记事业,是我国速记领域成就最大的一位传奇式的语言学家、教育学家。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致敬,永远的唐亚伟!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亚伟中文速录机(亚伟中文速录机怎么打字)这都可以?
亚伟速录提速的关键在于两点:一是对速录机的传统打法熟练掌握。其打法包括一般的双手并击、选词、造词、联词消字、自定义。二是…
-
笔记本显卡升级(笔记本显卡升级显存有没有用)新鲜出炉
前几期给大家聊过华硕搭载960m显卡的主流游戏本N551VW6300搭载的是i5处理器,发热小散热压力也小,…
- qq空间背景图片(qq空间背景图片怎么保存到手机相册)怎么可以错过
- qq空间背景图片(qq空间背景图片怎么保存到手机相册)硬核推荐
- vivo x6s(vivox6手机价格)这都可以
- 劲舞团戒指(劲舞团戒指等级心数图)奔走相告
- 劲舞团戒指(劲舞团戒指等级心数图)居然可以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