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评论

犹太认证(犹太认证机构)学到了吗

摘要:近20年来,犹太食品的全球市场规模始终处于快速增长,在美国2010年犹太食品销售额达到了152亿美元,2013年全球加上犹太标记的食品有1

犹太认证(犹太认证机构)学到了吗

 

摘要:近20年来,犹太食品的全球市场规模始终处于快速增长,在美国2010年犹太食品销售额达到了152亿美元,2013年全球加上犹太标记的食品有135000多种选用犹太食品的消费者并不一定是犹太教徒,甚至还有穆斯林、素食主义者、乳糖不耐者,以及认同犹太食品产品质量的普通人。

在中国,目前已有十余家机构在开展犹太食品认证工作,将越来越多的中国食品认证为号称历史上安全标准最高的品牌,更能给消费者带来显著的信任,但中国人对犹太食品仍旧缺乏认识文/赵新宇凌晨,E厂的工人抬出成筐的大米准备炒,大卫·莫斯科维茨(David Moskowitz)也换上工装,戴好口罩,准时出现在车间。

每一筐米,他都搭手同中国工人一起把它们倒进锅里大卫不是E厂的工人,他是来自以色列的犹太拉比E厂接到了一批犹太食品的生产订单,遂请他前来厂里监管,因为“只有经拉比现场监管的加工食品才能称为犹太食品”大卫帮工人抬米也并非出于热情,那是一道必须有犹太人参与的工序,哪怕他只是扶一下筐子,并未真正出力,也得有这样一个动作,“这是做犹太食品必需的要求。

犹太拉比大卫检查工厂的生产设备犹太监察员在中国食品厂大卫是个极为讲究的犹太拉比只要不进车间,哪怕是炎热的夏天,他也仍然整齐地穿着及膝的黑色外套,搭配白衬衫和黑色长裤,头上少不了帽子,有时戴一顶黑色礼帽,有时戴名为“基帕”的小圆帽,两鬓梳成螺旋辫状的头发很是醒目。

据E厂的工作人员讲,从事犹太食品监管用不着这身行头,此前来厂里的拉比都着便装,唯独大卫有这一身特别的范儿“干我们这行是很讲究经验的,从跟随学习到能独自从业需要大概10年时间”大卫显然是犹太食品产业的保守派,他来中国从事犹太食品认证和监管工作已经22年了,却没把家安在中国。

无论是工作风格还是生活方式,他追随着犹太教徒的“正统”:“我在美国出生,在以色列居住,在中国工作,我有一个大家庭,总共10个孩子!”犹太食品的监管守则来自犹太教义,大卫在E厂的监管并不是坐在一旁看着就好,他也得穿着工装在流水线上“干活”——做那些教义要求他参与的事。

E厂一名翻译人员回忆说:“我刚来时很疑惑,为什么拉比们都是在夜里两点进我们工厂,难道他们的飞机就只有这个班次?后来才晓得,不少操作都得他亲自去做,比如炉子开火,他不来,我们就连生产犹太食品的前期准备都做不了,所以他必须赶在我们开工之前到位。

”全部监管工作由大卫一人承担,可谓繁重除了搭手倒米、开炉子,所有加工用的大米和豆子也都得由他在一个台子上仔细检查过才装筐交给工人E厂做的是罐头食品,所需原料还有葡萄叶子——用来包饭团,这些叶子也在大卫的检查范围内,不过是抽查,他会不时地拿出工人洗净的叶子,举起来对着灯光查看,如果被他发现有虫子,这批叶子就不能用。

跟政府监管人员得到的待遇不同,大卫是E厂专门请过来的“因为他们要生产犹太食品,任何加工生产出来的犹太食品,只要需‘烹调’,都得有拉比在场监管经我们监管生产出来的产品,方可以打上犹太食品的认证标记出售”大卫介绍说,犹太认证分为两种,一种是看厂家有没有生产犹太食品的条件,这个认证E厂几年前就通过了;另一种是对食品本身的认证,需要拉比监管它的整个生产过程,不出问题的食品才能加上这个认证。

所以,当食品厂想要生产犹太食品时,就得出钱请一位有资格的犹太拉比前来负责整个生产流程,“一切相关费用,包括给拉比的报酬都由他们出”不过,犹太食品认证人员并不在乎食品原料是如何生产的,只有需要加工、烹饪的食物,才需要这个认证标记,“并没有什么经过犹太认证的大米或葡萄。

犹太拉比在检查食品生产的原材料最复杂的食品标准大卫管自己监管认证的犹太食品叫Kosher食品,这个词的希伯来语词源是“可接受、适合”的意思,也就是符合犹太教饮食律法的食品犹太教对于膳食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不能断定是否“洁净”的食材,他们不可以用;烹调方法不正确的菜点,他们也不可以吃。

从大卫的工作内容看,Kosher食品的所谓“洁净”,有的是犹太教教义的要求,也有的跟普通人的理解相去不远:在生产一批“洁食”之前,工厂所有的加工设备都要按监管的拉比指示,用煮沸的开水浸泡、清洗犹太教禁忌的食物很多。

在肉食方面,唯一可以食用的哺乳动物是反刍并有分蹄的动物,也就是说可以吃牛羊肉,而猪、兔、马、驼、龟、蛇的肉都不可以吃大多数家禽是被允许食用的,但鸵鸟、鸸鹋之类品种,因为《圣经》里明确提到禁止而不能吃“自死”的动物都不能吃,无论是病死还是其他方式死亡。

犹太教禁止吃软体动物和甲壳类动物,他们吃的鱼必须有鳃和鳞,但比较奇怪的是,鱼类不算荤食,而是与蛋类、水果、蔬菜、米面和各种饮料一起归入一个类似“素食”的大类,相应的禁忌也较少因为被视为“生命的液体”,犹太教也不允许食用动物的血液。

他们用一种特别的方法来屠宰牲畜、禽类,务求排尽尸体里的血,连肉上附着的血也要用盐水浸泡以除去鱼类是个例外,犹太人杀鱼并没有什么讲究这些规定,跟穆斯林的禁忌大致类似,也为一般人所熟悉但犹太膳食法规不止于此,它还有很多奇怪的规定。

犹太人吃一餐饭,奶品和肉品只能择其一食用,不可以同时吃自然,在生产犹太食品时,也就不能出现肉、奶混合的情况到了现代,犹太人的这种禁忌更是发展到将形形色色的奶类衍生物都算作奶制品的程度,包括那些加了点乳糖、乳清或酪蛋白酸的素食。

这点给厂家添了不少的麻烦,不过也带来了额外的好处:素食主义者和乳糖不耐症患者就此成了他们产品的非犹太客户另外,因为要保证食用的奶及奶制品都采自他们可以食用的动物且不混入任何“杂质”,犹太食品里的奶都是从挤奶开始由拉比全程监管至封装完成。

《生活大爆炸》的一帮科技IT宅男,sheldon在剧中吐槽印度兄弟raj不按印度教方式吃牛肉,然后又吐槽犹太人howard吃饭违反了犹太教法,达十几条之多至于烹饪方法上的讲究,用大卫的话说,“太复杂了”他们这些拉比要学上数年才算初步掌握。

随着食品产业的发展变迁,犹太拉比还得在生产成本和犹太教义之间寻求一种和谐大卫在E厂时不时地搭把手,为的就是这个目的:在犹太新年到赎罪日期间,犹太人只吃所谓“以色列面包”,即有犹太人参与制作的面包,于是,他参与到E厂加工米饭的流程里,让E厂的饭团也能被纳入“以色列面包”的范畴——如果有人刻意对此讲究的话。

“犹太教饮食律法是如何看待食品添加剂的?”被问到这个问题时,大卫笑了,然后回答说:“成千上万的食品添加剂,我很难一一列举它们大致能分作三类:绝对不能使用的、可以随意使用的和看具体烹调过程决定能否添加的”大卫特意举了食用色素的例子,某些纯天然的色素因为是从昆虫里提取的(如胭脂红),会被列入犹太食品的禁忌,反倒是那些化学合成的色素,被他们认为是“洁净”的,可以随意添加。

值得一提的是,犹太教禁忌的“不洁”不光限于食品领域,要摄入人体的医疗药品也在其列活跃在中国的犹太认证机构,有时也为制药厂、医械厂做认证监管,保证它们出产的“洁净”但为了防止因此发生的医疗事故,犹太拉比们专门讨论出了一个例外:当医生急救病人时,不用顾虑是否“洁净”,因为那是在“拯救灵魂”。

纯粹民营的监管体系大卫供职于一家名为SKS的犹太食品认证机构,它是一个跨国企业,全球共设有以色列、美国、越南和中国四个分部目前,中国大概已有十余家机构在开展犹太食品认证工作,都是国际品牌在华设置的分部这些机构有的号称非营利社会组织,有的是公司,还有两三家把犹太食品认证和清真食品认证的生意放到一起,企业需要开拓什么市场就做什么认证。

企业获取认证的方式大同小异,只要在网上向认证机构提交表格,说明工厂的情况和它准备生产的犹太食品,对方书面审核后就可以签合同、付费,然后派出拉比进行现场审核与一般检查不同,在犹太认证机构查验工厂时,工厂需要继续其正常生产,这样拉比才能顺着工序的流程一道道检查到最后的产品。

跟邀请拉比监管犹太食品生产时一样,这期间涉及的一切费用,包括拉比的食宿行及翻译,都由工厂负责SKS是以色列首席拉比认可的犹太认证机构,算是借助了半官方宗教权威的信用但并非每家认证机构都像SKS这样构建自家品牌的权威性。

1924年,被视为美国“五大犹太认证机构”之首的“正教联盟”就成立了;30年代,犹太认证行业就已经拉到了可口可乐这样的主流品牌作为客户;二战后,该行业又随着美国食品工业的蓬勃增长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而此时以色列仍未建国。

犹太认证的信用,基本上都是来自各家机构自身的严谨与诚信,并不靠什么强力部门维持

在以色列的麦当劳快餐店,招牌上也要打上犹太五大食品认证的之一“Koser”标记大卫说,在犹太食品最大的生产和消费国——美国,政府对犹太食品认证并没有什么干预,既不资助他们这些认证机构,也不为他们做任何认证或是监管的工作。

以色列政府也差不多,只不过在进出口打上犹太食品标记的食品时,可能会抽查有没有假货,这算是政府部门对他们的唯一“监管”虽有严密的监管体系,犹太食品仍然不是100%的靠谱“随着中国企业的产品加入到全球Kosher犹太洁食食品供应链,并担任着重要角色的时候,随之而来的是违反犹太法规的事件逐年增多。

”美国五大认证机构之一的KOF-K在其手册里如是说,他们认为部分产品问题只是缘自中国厂商对犹太禁忌了解不足无论如何,这些问题的发生都没有阻止犹太食品生产向中国、越南、泰国、菲律宾等亚洲国家转移,也没有阻止犹太食品在西方的销售持续增长,可见这套民间监管体系仍旧算得上运作良好。

谁在购买犹太食品近20年来,犹太食品的全球市场规模始终处于快速增长的状态单在美国一国,2010年犹太食品的销售额就达到了152亿美元,比起2002年增长了86%2013年,全球被加上犹太标记的食品共有135000多种。

究其原因,正统犹太教徒的数量增长对此虽有助益,更重要的大概还是由于加入这套体系并不需要太多成本犹太认证监管不像现代食品安全监管那样需要许多科技设备,只是增加了一个全程监察食品生产的“检察员”,其检查手段可以说是落后、不科学的,并不能替代现代食品安全检测,但它给消费者心理带来的信任感却是显著的。

虽然一切禁忌、讲究都来自对宗教律法的考据,犹太食品的消费却早已跳脱了宗教的界限在这种食品最大的市场美国,超过700万人只购买犹太食品,但其中信奉犹太教的人只占20%大多数犹太食品消费者并不信奉犹太教,仅仅是因为某种特殊的饮食需求而购买:穆斯林、素食主义者、乳糖不耐者……但最多的还是认同这套监管体系下“产品质量”的普通人。

犹太食品在欧洲、美国和中东愈发盛行,在中国却仍然没什么市场大卫说:“我走过中国好多地方,黑龙江、山东、广东……犹太食品工厂在中国的数量不少,据我所知有差不多1500家可是中国的犹太食品市场,还处在非常初级的待开发状态,始终没发展起来。

”只见到中国人生产犹太食品,见不到中国人消费犹太食品,大卫一直感到很遗憾在他看来,犹太食品拥有极严格的生产标准,对于苦恼于食品安全问题的中国人应该有吸引力才对“但是你吃一下我们厂生产的犹太食品就知道了,真的不合中国人的口味啊。

”E厂的员工解释原因道无论加工自大米还是豆子,他们的产品都带有一股酸味,虽然远销北美、中东,员工们却宁可吃食堂菜也不愿意碰自家的产品,甚至还有工人因为无法适应车间内食物的气味而选择离职“这个说法并不成立,犹太食品的范围很广,在美国,有带着犹太食品标记的中式面条、饺子。

”大卫反驳说,“即便是那些还不够符合中国人的口味,也可以就地开发符合犹太标准的中餐”为了证明自己的说法,大卫还拿出了他在黑龙江监管人参产品的记录,“这是经过犹太认证的人参,它是中国传统的食物,对吧?”大卫恐怕误会了人参对中国人的意义,他若是举出另一样早在美国的犹太餐厅普及的东方食物,对他的论证会更有帮助,这种食物就是日本寿司。

海带、米饭和鱼做成的寿司,刚好跟犹太食品的讲究形成了完美契合——它既不算入肉品,也不算入奶品,而米饭又是百搭的食材,方便美国人往里边添加水果、蔬菜,纽约甚至开了数家专门的犹太寿司店,是异国传统为犹太食品吸纳的典范。

不过对于E厂而言,这场小辩论并没有多大意义他们从2010年开始准备生产犹太食品,到2011年拿到认证,此后产量以每年超过50%的速度膨胀,员工人数在三年内翻了十倍大卫在厂里监管这批订单时,工厂的管理层正在绞尽脑汁地招募新工人,“我们既接犹太食品订单也接非犹太食品订单,今年几乎只接犹太食品的,因为产能顾不过来。

”所以,开发符合中国人口味的新产品,根本就不是E厂现在想要去考虑的事宜*长按上方图片的二维码部分,可自动识别,订阅本号**本号文头署名文章,如非特别说明,皆为原创或作者授权发表,转载务请注明出处:来自微信公号“知道主义(Zhidaozhuyi)”*

*本号工作邮箱:zhidaozhuyi2015@163.com 若您有优质的文化、历史、军事类文章,欢迎投稿*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