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饭分享中心(路饭会员分享中心)学会了吗
2023年7月9日上午,杭州西溪湿地之江编剧村,孙昌建诗集《江河万古流:我的诗路行走》首场分享会。
以下视频来源于杭州诗院关闭观看更多更多正在加载正在加载退出全屏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原创视频】
2023年7月9日上午,杭州西溪湿地之江编剧村,孙昌建诗集《江河万古流:我的诗路行走》首场分享会在此举行本次活动由杭州市西湖区文联、西湖区文创发展中心、西湖区作家协会主办,浙江省之江剧本创作研究中心、浙江文艺出版社、杭州市作家协会、西湖区图书馆协办,四十余位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参加了分享活动。
《江河万古流:我的诗路行走》为浙江文化艺术发展基金和杭州市文艺精品工程扶持项目,由浙江文艺出版于2023年5月出版该诗集出版以后,广州日报、晶报、大众报业、郑州日报、都市快报、钱江晚报、嘉兴日报和《诗选刊》等机构纷纷作了报道。
杭州广电集团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阿六头(安峰)主持了本场分享活动,诗人张小末、王毓、龚艳朗诵了诗集中的诗作。以下是与会嘉宾的发言集锦。
陈博君【杭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西湖区作家协会主席】当我们在作协会员群里发布了这次分享会的消息后,还没作动员,很多会员就开始踊跃接龙报名了,这说明大家对昌建老师的作品非常喜爱非常期待这部《江河万古流》以独特的个人视角,用一首首极具意向和饱含真情的诗作,把写入省政府规划的四条诗路文化带巧妙集串起来,为浙江诗坛贡献了又一部精品力作。
预祝这部作品以今天的分享会为起点,走遍浙江,走向全国,让更多的读者感受到浙江诗路文化的魅力和昌建老师的诗歌魅力
夏强【一级编剧,杭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秘书长】我简单地说一说昌建的“人和文学”和昌建结下友谊差不多20年了昌建是一个纯澈的人其纯澈表现在他“平和”“热心”“睿智”,他春风拂面,不急不躁;他古道热肠,提携后学;他善于发现,博学多才。
他是诗人、作家、编辑其文字具有强烈的民族情怀,我们可以从《鹰从笕桥起飞》《浙江一师别传》等作品中读出;其文字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怀,我们可以从《读白——刘大白和他的朋友圈》《一川如画富春江》等作品中领悟;其文字具有朴素的烟火地气,新诗集《江河万古流》就是他行走了浙江“四条诗路”以后的内心流露。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衷心祝贺昌建,让我们共同期待他的下一部作品
邱建国【浙江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昌建老师从2000年出版诗集《反对》至今,在浙江文艺出版社已出版了五部作品,是文艺社的重要作者浙江文艺出版社今年是建社四十周年,我在这里代表浙江文艺出版社向各位作家、诗人和文学创作者的支持和关心表示衷心的感谢。
《江河万古流》是一次主题性很强的诗歌寻访活动,它体现了作者报告文学作家的敏锐、田野考察研究者的细致、文史学者的积淀、哲学家的哲思和诗人的才情它使我想起著名作家李敬泽2000年对黄河中游地区的社会文化考察。
诗人所到之处,溯诗路之源流,发思古之幽情,抒时代之感悟,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文化考古、诗意寻访和诗歌建设他写了四条诗路带,但它写的是孙昌建的“我的诗路行走”,写出了一条“孙昌建诗路”,写出了“诗画浙江,活力江南”的精神品格、历史底蕴、文化内涵和时代特征,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创新意义和文化建设价值。
袁长渭【浙江省作协会员、铜鉴湖文化研究会会长】孙昌建老师的《江河万古流》中有16首诗写到了我的家乡——钱塘泗乡,阅读中感到非常亲切,《袁浦吴家渡》《老盘头2018》《双浦地名考》《工农兵照相馆》等等孙昌建的诗在我眼中,也是一部钱塘泗乡的地方史,能勾起我的很多回忆和共鸣。
特别是《老盘头2018》中写到了我父亲的黄沙桥头,“黄沙桥头的喜蛋又一次有喜了/但那个修车铺已经不在/长渭的老爸去了另一处说大书了/拖拉机生病住进了卫生院/曹院长赤了膊想要赢我一盘.......”我第一次看到这些文字,眼眶湿润了,想起了父亲在黄沙桥头修车的那些苦难日子,也看到了袁浦这些年的巨大变化。
《工农兵照相馆》我同样有很深的感受,1978年夏天,平生第一张照片就是在这里拍摄的,后来的高中毕业照和做老师时与同学们的合影,大多出自转塘照相馆,也就是老底子的工农兵照相馆感谢孙老师,用他的诗歌给我们留下共同的记忆。
袁明华【杭州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临平区作家协会主席】古人云,“我来不为湖山好,只欠岳阳楼上诗”,我说昌建,我来原为湖山好,诗路空中闻天鸡,多高的境界啊!有评论者论昌建的诗:中国文化的根脉在乡村这一句让我想起另一句:英国的灵魂在乡村。
当时进一步追问,乡村的灵魂又在哪里?有一天突然觉悟,在简•奥斯汀的六部长篇小说里那么,浙江诗路的灵魂又在哪里呢?蓦然回首,在《江河万古流》,我读到了这个灵魂灵魂不虚,需要视野,格局,境界,那是诗人强大的综合素养修为而成。
昌建的《江河万古流》,四条浙江诗路,其广阔的视野,宏大的气场,生动形象地落实到了具体的人文与地理,历史与现实,往昔与未来,落实到了人间烟火无论滔滔江水,还是一个地标,一个人,一朵花,一根草,都与个体的生命休戚相关,与个人的情感血肉相融,进而赢得广大读者的共情。
而其中深藏的密码,其实并不是密码,而是我们对人文历史地理的考量,对人类文明进程的考量,对我们生存现状的全方位思考说到底,《江河万古流》,其本身就已成为源远流长的浙江诗路的一个重要章节今后人们说到浙江诗路,绕不开《江河万古流》,如同我们绕不开“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这就是《江河万古流》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相信这部诗集能传世。不废江河万古流,最后我们都要走向大海,我因此特别喜欢压轴的那一首《致大海》。
李郁葱【诗人,杭州日报副刊编辑】要谈诗,不谈人(他的视野和哲学)其实是不成立的,很多朋友说过昌建兄的为人,但在他的身上,还有隐藏着的戏谑的那一面,从他的一些文本和偶尔用过的笔名可以看出,这是探讨昌建兄诗歌的一个途径。
若干年前,昌建兄写过一组《世界》的诗,写他的异域漫游,那更多的是关于空间的,而这部《江河万古流》写了在浙江的四条诗路,可能更多的是出于时间:时间如河,那么我们如何去凝视这四条河?写作,对于写作者而言,更多的获得应该是指对于这个世界的认同,在昌建四十年左右的写作中,或会被王国维的三段论所限制:初学写诗开始,我们很想把诗写得像诗,这是第一阶段;后来很想把诗写得不像诗,这是第二阶段;如果有第三阶段,那应该跨过这两个阶段,不考虑“像”和“不像”的问题了。
山是山,山不是山,山又是山但我们敢说这又是山的山就是山了吗?一个循环着的怪圈,在艺术领域的很多徒劳无功都与此有关,一旦我们踏入到这样的流沙之中,我们必须保持内心的明台,而不是被风吹动后的寂灭从这个意义上,《江河万古流》就是孙昌建一个人的朝圣之路,在浙江的山水诗路的构成中,它也许是一部不可或缺的互文式作品:古典诗歌在当代的镜像存在。
方晓阳【浙江省网络作家协会副秘书长、浙江华云文化集团总编辑】认识昌建老师有十多年了,这么多年中昌建老师给予我们很多帮助拜读诗集后最深的感受就是,整本诗集既传承了历史,又歌颂了时代;既文辞高雅,又很接地气;用诗歌串起了浙江这四条诗路的自然风物、人文历史和沧桑变迁。
老家上虞的我尤其是对诗集里面写到上虞的几首诗特别感兴趣,如《白马湖畔寻夏公墓不遇》,既讲述了夏丏尊先生的一生轨迹,又形象地表现了夏先生和李叔同先生的深厚友谊,也表现了诗人对夏先生的深深崇敬
孔庆根【诗人、西湖区作家协会副主席】我没有在读书时代成为孙老师的学生,当我2013年决定将写诗作为兴趣爱好发展后,2014年有幸认识孙老师,从此在老师指导下登堂入室当时孙老师送了他的诗集《反对》,读得比较认真,从《反对》到《江河万古流》,不变的是:多变的诗风,可长可短,可快可慢,亦庄亦谐,孙老师没有在复制,而在求变。
在其作品反映的深层处,有对人的关切,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也有不经意的锋利的刀片始终保持独立的思想与精神追求当然在十年之后,结合对孙老师的了解,我觉得孙老师涉足评论、报告文学、散文等写作领域,让他具有了将不同材料烹制成一锅美味的独门神技。
祝贺老师,希望将来继续阅读老师新的诗作
张小末【诗人,浙江省新荷人才,上城区作协秘书长】我很喜欢昌建老师的诗歌,他的诗歌里常常闪现着幽默、智慧和警醒我记得昌建老师说过“一个诗人必须跟时代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甚至有一点紧张和警惕的关系”,以《江河万古流》为例,他的诗歌初读起来,好像很口语,很简单,但实际上他的诗歌都具有社会性和时代性,而且是于简单处见深邃,于浅显处留余味,既蕴含时代的无奈,也会以古喻今,直指痛点。
比如第一首《西陵渡》,西陵渡就是西兴渡,也就是钱塘江南岸的西兴镇,地处萧山,所以这首诗里出现了“霉干菜已经蒸熟了”这样的意象,即使“背一部唐诗渡江”,站在古渡口,诗人也长叹一声,“因为没有一首船/开往三百首的码头”,是啊,唐朝出现了那么多伟大的诗人,也不过只有“三百首”流传于世,所以诗歌又怎么会有捷径可以直达呢?
比如《什么是乡愁》,他问“到底什么是乡愁”,问了陈子昂,也问了贺知章,诗人接着写道“自宋而降,人人开始上网课/直播的是古道上的马致远/他的瘦马太慢了,尚在路上/我开窗,一列高铁疾驶而过”,马显然是旧时代的产物,而网课、直播、高铁,三个意象的铺排,我能感受到的是隐约的无奈和自嘲,在如今,时间和空间都没有距离了,我们还能保留乡愁吗?
安峰【浙江省作协会员,上城区作协副主席】要接近和剖析孙昌建的诗艺,其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我想从一个朗诵者的角度,谈谈他对韵律和节奏的把握诗歌韵律一个比较明显的标志,是诗歌内在的旋律和节奏,而不是一味押韵诗人情绪的强弱起伏,迂回曲折,如果和诗歌所反映的特定意境高度契合,往往有精彩的诗句诞生。
白居易笔下的琵琶曲,“大珠小珠落玉盘”;孙昌建笔下的“青瓷瓯乐表演”,则是“像清风和流水,像倾诉和呜咽”,如同“火焰的心跳,大地的呼吸,树叶的舞蹈,湖水的气息”他用妙笔,催醒人的听觉触觉,视觉嗅觉,让读者把所有的感官全部打开,把青瓷瓯乐这一天籁的妙处和盘托出。
作为朗诵者,如果体会到了诗人写诗的心流,再反馈于朗诵,那实在会有一种口舌流走的快感朗诵者与诗歌本身,会呈现“我敲打你,你敲打我”的同频共振当朗诵者的每一个微小处理,都踩到了节拍上,那往往意味着诗人对韵律节奏把握的高明,他技巧的圆熟以及他基本功的扎实。
袁浦,吴家渡雀白【杭州袁浦人,书面发言】孙昌建诗集中有这么几句:“哇,着鬼啦/钞票弗值铜钿哇/摘茶叶咯人都叫弗到哇!”(第189页)袁浦话,是故乡的魂灵汪曾祺先生讲:“写有地方特点的小说、散文,应适当地用一点本地方言。
”诗,亦是如此孙昌建反复提及“方言”:“如果他说的方言你听不懂”(第38页),“许你一个姑娘的小吃和方言”(第232页),“谁比谁的方言更纯正不重要”(第31页),“坚持说方言的老夏”(第39页),“要让方言和普通话同时有趣”(第36页),“但我更想去菜场/踩着湿漉漉的菜叶子/闻鱼腥味,听方言的问价还价”(第216页),“方言一片狼藉的地方”(第217页),“永远有迷人的方言,世界啊/一粒种子撒进了大海”(第216页)。
隔与不隔,两样意境方言不隔,诗集用袁浦话,且不说“臭豆腐”“乌米饭”“砻糠”“廊檐”“蓑衣”,譬如“腌缸白菜”“一株青菜”,虽然不多,却地道水灵,一个词儿都是草舍里一闪而过的一只活老鼠生活不隔,“五月麦黄,六月插秧/七月向日葵低下了头/它等的燕子还没有归来”(第15页),“一站到田里,人活着就没有了烦恼”(第38页),“而只要一回到乡里/我就感觉年纪大了/因为我喜欢听越剧了”(第40页),“菜籽黄,百花香”(第98页,诗中用“子”,不用“籽”),“麦子一直往我的裤管里钻”“油菜花—直在晃着我的眼”“络麻的汁水是永远也洗不掉的”(第163页),“老大娘说,过年九十三了/每天能吃一顿国家的白饭”(第157页),一句话便是一幅乡民生活的图画。
白茅湖边种种,稍加拾掇,均可入诗“只要江的对面不是高楼/几丛烟树就长出了一点古意/一艘小船就回到了宋画”(第176页)早年吾乡人见面,问话“侬饭有有喫过?”,或是“侬饭喫过没?”(没音米);留客或劝人,“饭喫得去么!”,或是“老酒喫口去!”。
“老酒少喫口,早点回来……”(第21页),“爷爷喊我阿建,把老酒拿来”(第91页),也入了孙先生的诗吾乡方言“说得比唱得还好听”,寻常说话,都是好诗孙昌建这一趟诗路行,带着袁浦走“一些路名和地名都是陌生的/偶尔碰到几位老同学/我会问:你现在住在哪里”(第191页)。
孙昌建的诗心,一直安放在袁浦“渡船到底还会不会回来/黄沙桥头的喜蛋又一次有喜了/但那个修车铺已经不在了”(第181页)这首冠以《老盘头2018》的诗,明明写在诗歌行走前两年,“脱掉皮鞋,我们都曾是农民”(第182页),孙昌建到麦岭沙的日子——重回袁浦,一千四百年的袁浦,有了一颗现代诗心。
金毅【作家,资深媒体人】和昌建兄交往已经30多年了,对他的作品也比较熟悉,从他上世纪80年代办油印诗刊,到第一本诗集《反对》,再到后来题材、体裁十分开阔的多样化写作,我对他的文字一直保持着关注与阅读前面的嘉宾已谈了很多,我不想重复,只想补充一点,就是他的文字始终保持着对现实、对社会的关注,保持着一种批判的警惕。
他的笔下藏着一把小刀,无论他文字的表现形式是严肃的或是戏谑的,那把小刀时不时会露出锋芒,给荒诞的生活或无奈的现实划拉个口子,瞬间让你看到血肉回到这本《江河万古流》,最初设计封面的时候他来征求过我的意见,我大致知道他要写什么,但没有看到具体作品,很担心这种被贴着“时代化”、“主题化”的写作,会在出版等客观环境的制约下,被操作成一本高大全、伟光正的“赞美诗”。
所幸诗集出来后不是这样,我的担心是多余的,据说也只是删除了几首诗,有些语句比如把“你核了吗”改成了“你吃了吗”之类,总体保持了诗歌该有的样子,在“任务”与艺术之间做到了比较好的平衡我和昌建兄都得益过上世纪80年代理想主义精神的滋养,上周我们一起从上海回杭州的路上,讨论了这些问题,譬如那个时代的人、事以及阅读对我们至今的影响。
转瞬间我们也老了,我对昌建兄唯一的期望是他的文字不要晚节不保“诗人疾之不能默”,这句话当年深深刻在我们的脑海里,现在又有多少诗人记得呢?相信昌建兄会永远记着
孙昌建【本书作者,根据首尾发言辑录】今天是在西溪的之江编剧村,是西湖区主办的这个活动,来的也多数是西湖区的文学创作者、爱好者,我一是要感谢,二是希望大家多批评,多讨论,多提问,少表扬,因为表扬听着可能很舒服,但属于西溪一梦而已,唯有批评和解剖,唯有疼痛才能让人不忘疼痛。
西湖区曾有一句文旅的广告语叫“不止西湖”,我的写作其实也是这样,不止西湖,也不止四条诗路我昨天晚上数了一下,这个集子中光是写转塘、袁浦之江一带的诗就有十六首,富春江流域的也有这么多,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我想做一种尝试,去写小的、草根的、人间烟火的,因为大的可能已经被人穷尽了。
四条诗路只是一个时间和空间的框架结构,我在里面放了一些东西我写诗路也不是说再退回去,绝对不是退回到唐朝,更不可能退回到两宋,不可能的金毅兄提醒我不要晚年变节,我想这就是一种善意的批评,在这里我回应一下,我可能会“失贞”,贞洁的贞,但我不会变节,气节的节,虽然这个词有点大。
其实刚才朋友说我“狡猾”也是一种批评,我不应该沉浸于私藏一把小刀的那种小快感,我的小锋利是不是属于刻舟求剑呢,我还是要打破已有的舒适圈诗歌还是有无限可能性的,对其他人怎么样我不知道,但于我,我永远是诗歌的甲方。
谢谢大家,这么热的天还来谈论诗歌,这么热地热爱诗歌。
附:孙昌建答现场读者问读者叶先生提问:听朋友说你说过这样一句话,一旦写了诗,就会被诗歌一辈子套牢孙昌建:谢谢你的提问,你的散文写得不错,你也可以尝试写诗,不用怕,因为我可以告诉你,我没有讲过这样的话,连玩笑话都没有说过,也可能是以讹传讹吧,因为照这话的理解,好像写诗是很可怕似的。
不是的,恰恰相反,一旦写了诗,有了这个小九九,你真的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有的人说他工作忙不写了,有的人说他下海创业不写了,有的人说年纪大不写了,统统不是的,你一旦爱过一首诗,你就一辈子有了诗歌的情结,如果说这是套牢,那是好事呀。
真的,你想想,西湖要是没有白居易苏东坡,会有今天的名气吗,完全不可能,所以这不是被套牢,是永久地持有诗歌这只原始股
读者严女士提问:小朋友应该怎么读诗呢,有什么好的选本推荐吗?孙昌建:这个问题我想如果让在座的孔庆根校长来回答可能更合适,这些年他和许志华等老师在小学里开展读童诗写童诗的活动,已经成了一道风景,也有选本出版了。
因为我们知道,小朋友天生是个诗人,这说明他们是更适合读诗的当然我的理解是,让小朋友读诗包括读小说散文等,并不是说让他以后一定要去写诗写小说的,但是经过了诗的熏陶之后,他的语文,他的文学素养一定是会高出一截的。
还有一个比方,如果说平常写文章如同散步,那读过写过几年诗就是经过了长跑和跨栏训练,他的平地走路也会更有节奏,也有可能会有飞起来的感觉写过诗的人,哪怕去写平常的作文,哪怕去写工作总结,我相信他的文采也一定会好一些的。
具体说到阅读的选本,我注意到前些年北岛主编过《给孩子的诗》等,都是可以去找来看看的。
读者李先生提问:有些朋友在写旧体诗格律诗,有些朋友在写新诗,你怎么看待现代人写旧体诗?孙昌建:谢谢你送我的关于收藏的书,你的问题很大,我只能回答其中的一点吧旧体诗如果从《诗经》算起,至少有两千年历史了;新诗从胡适的《两只蝴蝶》算起,只有一百零六年。
我知道写旧体诗的人数非常之多,虽然我自己不写其实你的问题是问我写旧诗和写新诗的人相互之间怎么看前几年一位写旧体诗的老师在一场征文评选中问我,说你们新诗怎么现在连押韵都不讲了?我说难道仅仅押韵就是诗了?我的话虽有玩笑的成分,但是我知道,新诗写不好就是分行的白话文就是口水,旧诗写不好会成为打油体顺口溜,这倒还不是平仄的问题。
关键还是有没有诗意,你拿筷子也好,勺子也好,或者干脆手抓,就看你有没有“饭”旧体和新体只是一种形式而已,形式有时会决定内容,但关键还是内容李白杜甫这么厉害了,他们也没有能穷尽诗歌,你看清末杭州人龚自珍还是站出来了,为什么,因为他要表达他那个时代的问题,他要我劝天公重抖擞,那么同样的,我们要表现我们的时代,无论用旧体格律,还是现代新诗。
读者郑同学提问:感觉在诗歌、散文等各类文体写作中,文化积淀和生活化的素材非常重要,我们应该怎样主动吸收这样的积淀?孙昌建:小郑同学好,我认识你,早年你到这边的麦家理想谷来参加过一次活动,我有印象,那时你应该还在读小学,现在比你父亲都要高了。
你的问题我想用刚才朗诵的诗集中的《衣架上的故乡》来回答你这等于也是在回答“一首诗的诞生”,或者说生活与诗的关系这首诗诗写于去年,写的却是十多年前的场景,那一年回到父母住过的老房子破房子里,当时有一个印象,就是稻地上或江边,或屋檐下,铁丝上挂着衣架,这说明这些房子还是有人住的,从在玩耍的小朋友的衣着和口音看,他们是外乡人,可能是打工者的孩子,再看那衣架上挂着的衣服,花花绿绿的,那些衣服被风一吹,有的就相互纠缠在了一起,好像怎么扯也扯不开,是那种扯不断理还乱的情形,于是我写下了“身体的另一部分/已经跑到衣服外面去了/就像我跑出去多年/还一直想回去看看……”
这十多年前的一次经历,于我来说是一种积淀,这么说吧,是写作唤醒了这种沉睡的积淀,但这也只是百分之一或千分之一,至于故乡到底怎么去写,我想我不会是人云亦云的那种表达,这又要取决于一个人的文化观念和积淀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chaturbate很卡(chaturbate手机版怎么打不开咋办)速看
从过去到现在,人们对于而美颜,虚拟妆容,虚拟道具在逐渐接受,而且人们似乎一直更关注人物形象的“美”与否而忽略真实与否。原因大概是…
-
QQ英文版(qq英文版本下载)一看就会
那你不妨试试手机QQ国际版。手机QQ国际版能与手机QQ普通版共存,也就是说,你无须多开器,就能实现手…
- 金山wifi(金山职业技术学院)难以置信
- 渗透率变异系数(渗透率变异系数与油层含水)全程干货
- mate40上市时间(华为mate60发布日期和开售日期)居然可以这样
- mate40上市时间(华为mate60发布日期和开售日期)这都可以
- 散文万能唯美开头散文精选老舍杨绛散文《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