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分析(规范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的区别)深度揭秘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7版题库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答案
内容简介本题库是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教材的配套题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部分为名校考研真题我们从指定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为考研参考书目的名校(包括科研机构)历年考研真题中挑选有代表性的考研真题,并对所选考研真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所选历年考研真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既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员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也对一些重难点部分(包括教材中未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详细阐释,以使学员全方位备考第二部分为课后习题及详解对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7版)教材每章的课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个别知识点进行了扩展。
第三部分为章节题库及详解严格按照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7版)教材内容进行编写,共分11章每一章(除了第一章,因为这一章不重要,各高校考试不涉及本章相关内容)都精心挑选经典常见考题,并予以详细解答。
熟练掌握本书考题的解答,有助于学员理解和掌握有关概念、原理,并提高解题能力第四部分为模拟试题及详解参照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教材,根据各高校历年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及热门考点精心编写了两套考前模拟试题,并提供详尽、标准解答。
试读(部分内容)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第1章 引 论一、名词解释1微观经济学(四川大学2006研)答: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对称,主要以家庭、厂商(企业)和市场等单个经济主体及其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是以市场经济中各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经济规律作为考查对象,研究单个生产者或企业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商品和劳务以获取最大利润,以及单个消费者或家庭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货币收入购买商品和劳务以获取最大满足的学科。
因此,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是论证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原理微观经济学采用个量分析法,个量是指与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相适应的经济变量,如单个生产者的产量、成本、利润,某一商品的需求量、供给量、效用和价格等。
微观经济学在分析这些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时,假设总量固定不变,又被称为个量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内容主要包括:消费理论或需求理论、厂商理论、市场理论、要素价格或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理论等由于这些理论均涉及市场经济和价格机制的作用,因而微观经济学又被称为市场经济学。
2稀缺(中央财经大学2000研;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研)答:经济学所说的稀缺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欲望)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一方面,人类对经济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另一方面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经济物品是有限的。
故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有限,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之为“经济物品”。
这样,一方面,人类对经济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另一方面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经济物品却是有限的相对于人类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生产这些经济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这样,就导致经济学家们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从稀缺性出发,经济学家一般认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提供消费。
”3经济人(中央财经大学2005研;中南大学2005研;江西财经大学2014研;南京财经大学2015研)答:经济人是西方经济学在进行经济分析时的一个基本假设,也称为理性人,是经济生活中一般人的抽象其本性被假设为是利己的,总是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取自身的最大的经济利益。
这样人们作出经济决策的出发点,就是私人利益,每个人都寻求个人利益极大化,而不会做出于己无利的事经济人假设包括以下内容:①在经济活动中,个人所追求的惟一目标是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例如,消费者所追求的是最大限度的自身满足;生产者所追求的是最大限度的自身利润;生产要素所有者所追求的是最大限度的自身报酬。
这就是说,经济人主观上既不考虑社会利益,也不考虑自身非经济的利益②个人所有的经济行为都是有意识的和理性的,不存在经验型和随机型的决策因此,经济人又被称为理性人③经济人拥有充分的经济信息,每个人都清楚地了解其所有经济活动的条件与后果。
因此,经济中不存在任何不确定性,获取信息不需要支付任何成本④各种生产资源可以自由地、不需要任何成本地在部门之间、地区之间流动经济人的利己主义假设并不等于通常意义上所说的“自私自利”,即该假设并不意味着这些市场活动个体只会关心自己的钱袋子。
相反,他们会在孜孜不倦地追求自己最大利益的过程中,自然地、必然地为社会提供最优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客观地实现一定的社会利益二、论述题1简述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中南大学2016研)答:微观经济学既分析实证问题,也分析规范问题。
实证问题涉及到解释和预测,规范问题研究应该如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是经济学重要的分析方法(1)实证分析是描述经济现象“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实际上是如何解决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它对有关命题的逻辑分析,旨在理解经济过程实际是什么,将会是什么,为什么,而不涉及对结果好坏和是否公平的评价,其中不包含任何价值判断。
实证分析既有定性分析,也有定量分析(2)规范分析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作为出发点,提出行为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它力求说明“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或者说,它回答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要做出这种选择,而不做出另一种选择?。
(3)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区别可归纳为以下三点:①规范分析在研究经济事物的同时树立一个判别标准,以便能对分析结果做出好与坏的判断而实证分析则只对经济运行过程本身做出描述,并不做出好与坏的判断。
②二者要解决的问题不同规范分析要说明经济事物是否符合既定的价值标准实证分析则要解决经济“是什么”的问题,要研究经济变量的规律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并对未来做出预测③规范分析没有客观性,其结论受到价值标准的影响;实证分析的内容具有客观性,其结论可以接受事实的验证。
尽管有上述区别,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二者之间仍相互联系规范分析以实证分析为基础,而实证分析则以规范分析为指导实证分析的结果往往要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作为最终目标,而规范分析的结论往往又是实证分析的出发点
我是分割线现在,原价120元的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教材的配套题库,超价值只需80元!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拥有!▼长按二维码进入购买▼
把时间留给学习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北地枪王(北地枪王张绣)不看后悔
张绣是东汉末年凉州武威郡祖厉县人,具体出生年月不详,他是东汉末年董卓旧部骠骑将军张济的侄子,属于汉末群雄之一。…
-
广告的作用(广告的作用和意义)太疯狂了
广告,是现在品牌产品销售的关键所在,几乎每一个知名品牌,都会有一两个具有品牌代表性的宣传广告版…
- 岳霆(岳霆妻子是谁?)学会了吗
- 岳霆(岳霆妻子是谁?)新鲜出炉
- 萨日娜演员个人资料(萨日娜演员个人资料图片)越早知道越好
- 萨日娜演员个人资料(萨日娜演员个人资料图片)难以置信
- 迷网追凶(迷网追凶韩剧)难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