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评论

碧玉妆成一树高的妆是什么意思(碧玉妆成一树高的妆是什么意思? 百度网盘)这样也行?

“(用)A妆成B”这种句式,是宋代以来“妆成”用为“装扮成”之后发展起来的。“碧玉妆成一树高”,​如果理解成“碧色美玉装扮成一棵高树”,则是以后世的句法理解前代,是不准确的。

碧玉妆成一树高的妆是什么意思(碧玉妆成一树高的妆是什么意思? 百度网盘)这样也行?

 

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是我们幼时的必背诗篇之一,也入选了小学二年级的语文教材通常都把第一句理解为“柳树宛如碧玉妆成”,以其颜色相近也有人认为,“碧玉”是南朝乐府诗之“。

碧玉小家女”之碧玉,代指小户人家的美丽少女。

承蒙袁行霈先生高足孟飞兄的指点,我找到袁先生所著《中国诗歌艺术研究》,第一篇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多义性》,该文在讨论“双关”时充分地讨论了“碧玉”的两重含义:(《咏柳》)前两句用“碧玉”形容一树绿柳高高地站在那儿,好像是用“碧玉”妆饰而成的。

“碧玉”的比喻,显出柳树的鲜嫩新翠,那一片片细叶仿佛带着玉石的光泽这是“碧玉”的第一个意思“碧玉”还有另一个意思,南朝宋代汝南王小名叫碧玉,乐府吴声歌曲有《碧玉歌》,歌中有“碧玉小家女”之句,后世遂以“小家碧玉”指小户人家出身的年轻美貌的女子。

“碧玉妆成一树高”,可以想象那娜多姿的柳树,宛如凝妆而立的“碧玉”这是“碧玉”的第二个意思“碧玉”这个词本来就有这两种意思,而在这首诗里两方面的意思似乎都有,这就造成了多义的效果。

《咏柳》的特色,就是多用比喻,来形容春柳之美它逻辑也是清晰的,从整体到部分:先言“一树”,次言“万条”,最后是“细叶”以“绿丝绦”来比喻“万条”,是说明其绿色而柔软言“细叶”为“裁出”,是说明其细小而尖

锐。那么“碧玉”和“一树”的关联究竟是什么?

“碧玉妆成一树高”,果然是说柳树“碧绿”的颜色吗?柳树的树干为深黑色,细枝则呈现灰绿或褐色,与“碧玉”颜色相差较远那么是不是要说它的细枝或绿叶呢?这样就与“万条垂下绿丝绦”意思重复了那么“碧玉”是不是说整体看来,特别是树冠碧绿如玉呢?。

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二月春风,细叶如裁,“绿柳才黄半未匀”,色泽先是嫩黄,后来呈现黄绿色令狐楚所谓“杨柳黄金穗,梧桐碧玉枝”是也称二月柳条为“绿丝绦”,也未尝不可但以“碧玉”拟之,是否颜色太深?“杨柳青青

”定非初春光景以上理解,属于推测,并非确当不移之论如果理解成用“碧色之玉妆点成一棵高树”,字面似乎也成立但是“妆成”在唐代以前,皆为“化妆完成”义,“A妆成B”这种句式当时应该尚未形成我们检索《诗词博览》,共得含有“妆成”的诗词曲160余条。

其中唐代诗词近50条,只有晚唐入五代的罗隐《粉》诗“妆成丽色唯花妒”一句,“妆成”表示“打扮成”;以及唐末入五代的徐夤的《钓车》“荻湾渔客巧妆成”一句,“妆成”应解为“装配成”,其他皆表示“化妆完成”义。

比如大家熟悉的,有白居易《长恨歌》“金屋妆成娇侍夜”,《琵琶行》“妆成每被秋娘妒”等句宋代以后,“妆成”的用法逐渐发生了变化《诗词博览》宋及以后相关诗词曲共有110余条,其中近半是“装扮”义,远远超过“。

化妆完成”义的20余则。而“A妆成B”这样的句式,也是宋以后才出现的,比如北宋胡仲弓《回文诗》“好景妆成天画图”,黄琚残句“赤鉴妆成万顷田”,等。

如果《诗词博览》的资料足够丰富,我们可以推测:“A妆成B”这种句式,是“妆成”用为“装扮成”之后发展起来的,在贺知章的时代,并无这种用法“碧玉妆成一树高”,就是说“高高一树,如化妆完成的碧玉姑娘一般,袅娜多姿”。

如果理解成“碧色美玉装扮成一棵高树”,则是以后世的句法理解前代,是不准确的另外,柳树很是普通,而自饶风致,和“小家碧玉”的身份也很切合诗词的中的柳树,多是写其色青青、细叶如眉,其条袅袅低垂、柳絮如雪此外,还有它作为一棵树的袅娜多姿,南北朝庾信云“。

上林柳腰细”,是拟人。韩愈则说“腰身如柳枝”。刘禹锡云:“弱柳从风疑举袂”,是径是弱柳比美女了。《红楼梦》中宝玉眼中的黛玉,也是“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贺知章以前的诗作当中,除了指“碧色美玉”,“碧玉”用作“小家碧玉”的例子很多,如南北朝谢朓《赠王主簿诗二首》说“清吹要碧玉,调弦命绿珠”,徐陵的《艳歌行》说“长歌挑碧玉,罢尘笑洛妃”这是一个文学写作的传统。

有些常见诗词的常见语汇,其实也包含着古典文学的写作传统,在诗词的日常教学和阅读当中不应当轻轻放过,比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说“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不能只将“王孙”释为“作者的友人”,应当提到西汉淮南小山《招隐士》以来,“王孙”“芳草”的绑定。

又如辛弃疾《丑奴儿》,如果不提东汉王粲的《登楼赋》中的相关设定,学生和读者就不能理解:“愁”也就“愁”了,为什么“爱上层楼”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规定动作徙居的扰攘之际,资料库未必完备,考订也未尽详审,匆匆写就,向各位师友请教。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