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评论

2023第二波疫情已经到来了吗(2023第二波疫情已经到来了吗昆明)居然可以这样

其中大多数人都认为今年的3~5月可能是二轮新冠感染的爆发期。从中疾控最新披露的数据来看,接下来三个月国内疫情形势可能将出现反弹。

2023第二波疫情已经到来了吗(2023第二波疫情已经到来了吗昆明)居然可以这样

 

现如今已是2023年的3月初了,在一些人看来,新冠病毒就像是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特别是在春节期间,新冠病毒感染者的数量大幅度下降,给人一种新冠病毒已经彻底消散的意识,一切似乎都恢复了没有疫情时的正常生活状态。

老百姓该吃吃该喝喝,出门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各大景区都挤满了人,人们的生活终于恢复到了常态。

据业内专家介绍,这次全国90%左右的老百姓通过感染病毒的方式获得了免疫,就意味着在接下来的半年之内,同一个毒株不会引发大规模的感染那么,新冠病毒到底是不是真的消失了?其实并没有根据中国疾控中心2月18日发布的《全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情况》显示:新冠感染并没有彻底消失,感染人数仍然存在,每天新增感染者在5000例以上。

也就是说,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还有可能会出现疫情的第二波感染,老百姓对此千万不能放松警惕最近,新冠病毒似乎有死灰复燃的迹象,恰好又逢春季流感高发期,此时传来3个坏消息,难道第二波疫情要开始了吗?大家要重视起来。

国内疫情传来3个坏消息!1、国内首次检出本土新毒株XBB.1.5在2月17-23号期间,又出现了7例新的病例,其中4例是XBB.1.5,3例是 BQ.1,这两个病毒都属于传染性极高的病毒,特别是 XBB.1.5,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在美国的感染者中,已经有超过八成的感染者,可见它的传染性。

对于 XBB.1.5病毒的出现会有怎样的影响,目前还不好说,但一些专家认为,这次病毒爆发的时间和可能出现的传染性更强的病毒有一定关系,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除了这些类型之外,还有一些新类型的毒株,比如地狱犬,双头犬等等,它们的构造和奥密克戎完全不同,我们身体里的抗体未必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因此感染的风险会再次增加。

就拿欧美印度国家来说,印度虽然也实行了群体免疫,但印度还是有新的感染者,而且还是每天新增在一百到三百人之间美国也是一样,这几天美国的病例数量非常的多,几乎一天就能突破万,在前几天的时候,甚至一天能突破四五万。

英国是第一个宣布群体免疫的国家,但现在,每天都有数千名新增死亡病例所以,从目前的数据来看,我们国家虽然完成了人群免疫,但也不排除以后被感染的可能2、新冠死亡病例超8万,每天新增感染者5000例以上中疾控发布显示,从去年12月8日到2023年2月9日,全国累计在院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达到了83150例,并且从2月开始每天新增感染者仍在5000例以上,中疾控2月2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每日因新冠感染而就诊发热门诊的人数仍然突破了10000人。

中疾控数据显示2月16日当天,我国发热门诊就诊人数达12.4万人,持续处于低谷平缓阶段,较2022年12月22日单日684万的就诊人数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3、全国多地有学校因出现多例发热病例而停课近日杭州市两所学校出现15例新冠阳性感染病例,其中一个小学年级停课的消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几乎就是同一时间宁波、金华、上海、北京、天津等地都有学校的班级因为出现了多例发热病例而停课的消息同时传来,让人们担心是不是第二波疫情开始了。

不过后来从各地作出的回应来看,除了杭州市的两所出现的是新冠病毒感染外,其它各地学校出现了集中发热病例都是因为甲流感,因为甲流感传染力也比较强,所以为了防止交叉感染,才选择了停课。

第二波疫情要来了吗?其实早在去年首轮感染高峰期时,国内就有不少专家都对第二轮疫情爆发的时间做出了预测,其中大多数人都认为今年的3~5月可能是二轮新冠感染的爆发期从中疾控最新披露的数据来看,接下来三个月国内疫情形势可能将出现反弹。

不止是新冠感染,国内多地已相继开始出现甲流疫情因发热症状就医问诊的人数也是居高不下,不排除未来国内会出现两种病毒感染同时爆发的可能性说到警惕二次感染、做好个人防护的问题,相信经历过三年疫情之后大家都掌握了相关的基础常识,行为上的防护基本都可以做到位,关键还是在于心理上的调节。

事实上,自国家去年12月下旬放开管控措施后,哪怕第二轮感染高峰真的会来,管控措施也不会回到过去,大家也不必对此过于担心。

综上所述,这些消息都在提醒新冠对于我们生活的影响并没有消失,日常仍要加强自身防护,除了戴口罩,勤洗手等生活习惯还是要注重饮食健康,增强体质,只要我们免疫力好了,病毒就不能再伤害到我们,下面就给大家推荐2道增强免疫力的营养美食,更好的抵抗病毒。

此外虽然医疗资源方面的保障越来越充足,但我们仍然不能忽视新冠病毒对老年人尤为严重的伤害我国60岁以上老人中,70%以上患有一种以上基础疾病,这使的他们在感染以后更加容易发展成为重症患者因此在第二轮感染来临之前,必须提升这一群体的免疫力水平,最主要的方式就是提升疫苗接种率。

第2轮感染高峰为何预测在3到5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邢铭友1月31日在接受长江日报采访时分析,从病毒学的角度和流行病学的角度来看,“阳康“后体内抗体水平会维持3到6个月比较高的峰值,短时间内再感染的人只有2%的概率。

但是我们国人口基数非常大,从去年12月开始,再过3到6个月,我们的抗体水平慢慢下降以后,这时候如果有新的病毒变异株,我们再次感染后出现临床症状的可能性非常大,仍有可能出现高峰邢铭友教授预测,第二轮感染高峰可能会在3-5月到来,但这次高峰民众可能感觉不那么明显。

由于大家感染的时间先后有差异,再加上我们第二次感染以后,由于有一个基础抗体水平的存在,第二轮感染的人数、感染症状的轻重,以及时间集中的幅度都会比第一次要弱得多德国华裔病毒学家、埃森大学医学院病毒研究所教授陆蒙吉也在2月1日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预计从今年3月下旬开始,随着人群免疫力的下降,人群感染风险会增加,五六月份时,疫情变化会非常明显,到时候可能会面临第二波的冲击。

但第二波疫情会出现在三月份还是五六月份,取决于是否会出现一种冲击力非常大的新毒株两类人群未来或受影响大1. 还在恢复身体的老人病毒学家、德国埃森大学医学院病毒研究所教授陆蒙吉教授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谈到,现在很多感染过的老人正处于身体恢复期,很多体质差的人再感染一次,后果可能非常严重。

这个阶段,没发生感染的部分有免疫缺陷的高危人群,也可能面临下一波疫情的冲击2. 尚未感染的人群目前受疫情影响最大的是尚未感染人群,估计在15%到20%这和此前整体人群都易感的情况相比,影响程度已有所减少,但鉴于我国人口基数,涉及的人群规模还是很大的。

我们能做什么?做好2点每个人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保持社交距离,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很大程度上还是可以预防感染和二次感染1. 保持戴口罩的习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邢铭友教授在接受长江日报采访时提醒,特别是在人群较密集的公共场合,必须规范佩戴口罩。

普通民众常规出行规范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就足够从事一些高风险岗位和环境下,感染概率增加需要佩戴N95口罩2. 三类人群优先接种疫苗邢铭友在教授在接受长江健康融媒采访时表示,由于“阳康”后6个月,我们第一次感染以后产生的抗体已经消失殆尽,这时候补种加强疫苗非常有必要。

接种后可以推迟感染的时间,或者说减少感染的概率三类人群建议优先接种:一、从事高风险岗位工作如医生、快递员等;二、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压、有肿瘤或者是透析做过移植的这些患者;三、在第一次感染中出现了肺炎的表现,症状较重住院治疗过的人群,在第一次“阳康”以后6个月一定要接种加强疫苗。

来源:医者真言、青春北京、人民网科普、健康时报、中国新闻网

新闻多看点2023年3月5日⬇️● 军中大老虎落马,敛财200亿,豪宅7000平,还有五位貌美情妇●中疾控发布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昆明网红烂尾楼→“别样幸福城4号地”涅槃重生 交房之际业主致谢送锦旗

● 他专演“假少将”,冒充军官15年骗380万娶两妻,因入戏太深被抓●30岁硕士裸辞,拿100万到云南“躺平式养老”!网友:真的够吗?!● 云南大山中隐藏一个小人国,身高不足1.3,生活幸福却争议不断●

选举和决定任命国家机构组成人员……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议程公布●85岁老人给自己办葬礼  子女:挺开心的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