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人格电影(多重人格电影小孩子凶手)新鲜出炉
《致命ID》诚意影评;多角度接触“多重人格”。\x0a这样的“内在小孩”,你打算如何“拥抱”?
多重人格症的梗,始终是各国影视剧创作者们的心头好如此陡峭的选材,如何叙述、呈现与演绎,处处考验着能力与巧思各类精神病角色专业户——新晋影帝 莱昂纳多·小李子自打《泰坦尼克号》之后就心系于此,20年后终于得尝所愿,据称其制片公司将投拍。
心理惊悚片《拥挤的房间》(The Crowded Room)。
该片改编自著名作家丹尼尔-凯斯的多重人格分裂纪实小说《24个比利》,其主角正是臭名昭著的美国话题人物比利-密里根上世纪70年代末,他在校园犯下三起强奸案被捕;律师以其患多重人格障碍进行辩护,使其最终无罪释放,但此案却持续被媒体和公众质疑“假借多重人格脱罪”。
角色原型比利·密里根据悉,原型人物密里根的意识经常在南斯拉夫共产党员雷根、女同性恋者阿达娜、英国男子亚瑟以及4岁的聋子肖恩等24个人格中来回切换,这对于好莱坞而言是再刺激不过的改编题材小李子再疯一次前,咱今儿先来重温一遍多重人格症的经典之作——《致命ID》。
致命ID Identity(美国 2003)豆瓣评分:8.6【影片简介】好一场全场无尿点的杀人游戏!风雨大作,把11个人困在了一个荒野汽车旅馆中:一家三口、过气明星、司机、妓女、警察、犯人、新婚夫妻,和旅馆经理。
随着人们故事的交错回溯,每个人的身份开始被重新定义,也开始按照序号一个接一个死去通信持续中断,尸体凭空消失,鬼打墙一样无法逃离,恐慌、猜忌、灵异……各种情绪在暴雨夜不断发酵直至失控没错,影片开头本来说,这是一个关于多重人格的故事,但你偏又经常怀疑或忘记……。
JC影评:真人版杀人游戏?怎么玩的?《Identity》这部电影曾经有过一个极具迷惑性的中文名字----《杀人游戏》,个人觉得虽然片子是在讲杀人的勾当,而且一死就是20个,但是这个翻译还是太不准确了,还是《致命ID》好些。
那些在喊全片只有从1到10号死了10个人的朋友,我们一会儿再来说是哪20个前方剧透,不过鉴于片子的烧脑程度,看了剧透其实也影响不大看不看随你看过这部片子的人绝大部分是给赞的,尤其是那些悬疑推理迷们,皆大呼过瘾。
剩下的也基本应该能达成一个共识:导演就是个骗子为什么会有这么两极分化的态度呢?这得看你从哪个角度来欣赏这部电影。
我们先从现实主义的角度说起影片第一幕,心理医生在深夜工作着,第二幕,控方律师深夜被助手的电话吵醒,皆是在风雨交加的夜晚,是现实世界然后,镜头一转,第三幕,高速公路边出现了一家汽车旅馆,同样的大雨如注,这时影片已经切换到虚拟世界,准确的说是凶手的精神世界,导演故意用同样的天气迷惑人,让人觉得这是跟现实世界一样的世界,一套法则一个逻辑。
凶手也是很牛X的,一共11个分裂人格,平均每个人格每天只能占用他的身体2小时,还得是在他不睡觉的基础上,好忙导演惯用倒叙,几乎所有人物(分裂人格)的出场都用了倒叙,先讲人物的出现,再讲怎么出现的一共10个成人,加上1个小孩,11个人最终聚齐在这间小旅馆,然后开始一个一个的死,每死一个大家就聚在一起开一次会,然后人继续死。
与杀人游戏如出一辙,虽然没有投票谁是凶手的环节,但其实观众们已经开始一个接一个的猜谁是凶手了
过气女明星和新婚的男人死了以后,观众觉得凶手应该是逃跑的犯人;然后剧情反转,逃犯和小孩的继父死了以后,观众又觉得凶手应该是冒牌的旅馆经理;然后剧情再反转,小孩的母亲死在套房的里间,观众又觉得凶手是一直被忽略的小孩;
接着剧情第三次反转,新婚的女人和小孩一起被炸死,小孩的嫌疑排除虐心剧情反转四,妓女发现了假警察的秘密,大家又觉得凶手应该是假警察;最后妓女一个人活下来回到了家乡,剧情不厚道又过瘾的再次反转,终极大Boss那个小孩再次出现,杀死了妓女。
就这样,剧情反转了5次,简直堪比福尔摩斯探案全集。
如果你从现实的角度来思考,那么问题来了1、那个逃犯为什么逃跑了还能又跑回旅馆?明显不是迷路的2、前6具尸体是怎么消失的无影无踪的?坦白讲,我看到这两个地方的时候,已经在猜是否有外星生物了……这根本就是两个无法回答的问题,所以,我们只好妥协,承认那只是凶手的精神世界,我们要从一个精神病人的角度去思考这部电影,一切变得皆有可能。
就比如ED(司机、前警察)被心理医生唤醒之后,重新回去的时候,是站在一个离旅馆很远的地方,而不是他刚才被唤醒时所处的房间再比如,那个小孩到底有多少时间可以自己跑出屋子杀那么多人,还能不被那么多大人发现呢?或者,你也可以这样认为,导演本来是想讲现实世界的,结果自己给自己设了一个套,实在编不下了,就弄出了一个人格分裂的解释,然后,呵呵。
这片子的情节设置确实精彩,尤其那个开放式的结局,11个人格中最邪恶的存活了下来,心理医生治疗失败,最终死在了自己的病人手上那个汽车旅馆的场景应该是心理医生为了治疗凶手,而通过类似催眠的手段,强迫在凶手的意识中生成的,专门用于这11个人格的厮杀。
但是,治疗失败也就意味着,凶手还会继续人格分裂下去,死了的那10个人格,应该会再次活过来,或许还有更多人格出现,一切回到原点,好大一个圈啊
除此之外,影片还有更精彩的地方,就是导演的伏笔,就开头1分钟的内容,可以解释整部影片,之后的所有情节都是呼应这个伏笔的凶手那11个性格迥异的人格并不是他自己臆想或者凭空捏造的,皆有出处影片开头的1分钟分别交代了:凶手的母亲是个妓女,曾虐待他,他生父很早离开,他曾经连环杀害同一个公寓中的6人,他常念一首小诗,证明他的精神分裂是从儿时开始的。
所以,在凶手的精神世界中,作案的才会是个小孩,那应该是凶手自己童年的影子,沉默寡言。
其他的人格中,那个酗酒、贪财、对妓女极其厌恶的旅馆经理的人格的原型应该是他的生父;
那对刚结婚9个小时就开始吵架的新婚夫妇,应该是影射他的父母,母亲骗婚且极情绪化,父亲总是在外鬼混;
还有小孩的那对父母,是凶手真正渴望的父母的形象,母亲和蔼对他很好,继父性格懦弱却对他关心备至。
还有ED(司机、前警察),应该代表了凶手心中善的部分;而那个冒充警察的罪犯,沉着、凶狠,则是凶手心中恶的部分,包括这两个人最初的协同调查,最后的对决、同归于尽,都是凶手心中善与恶的交锋。
那个一直穿着囚服的犯人、第一个被杀死的过气女明星,莫名死掉的旅馆前老板,以及押送犯人途中被犯人杀死的真警察,就应该是社会上各自真实角色的影射,我猜凶手大概遭到过这几类人的伤害。
剩下的那个妓女,就应该是他的生母的缩影,一方面向往平静的生活,另一方面却又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继续这样谋生,最终因为她曾经虐待过凶手,而无法被原谅。
呼,数的好累,我猜导演更累看透这些才算是真的看懂电影吧,反正我是看了三遍最后来数一下那20个死去的人:4年前被凶手连环杀害的6个人(电影中两次出现他们的照片),旅馆事件中死亡的10个人,不明死因的旅馆前老板,被罪犯在押解路上杀死并丢进后备箱的真警察,最后与凶手同车的心理医生和司机(车停了,没有枪声,心理医生十成被手铐勒死了,我不信那个司机能制服曾经1挑6的凶手,所以前排两个应该都死了。
)
有两个问题,也是我一直没想通的,欢迎大家讨论下:1、之前的6连环杀人案究竟是凶手的哪个人格犯下的?小孩还是犯人?为什么腻?2、为什么心理医生只察觉到了凶手的10个人格?(虽然小孩直到最后杀死妓女的时候才第一次开口说话,但之前各个人格的交流过程中,其实是几次提到了这个小孩的。
)--- END ---
补充阅读心理学、影视剧、真实案例一、心理学 涨姿势【多重人格症】多重人格只是俗称其实在美国精神病诊断标准第四版中,多重人格障碍已被更名为解离身份障碍(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简称DID)。
简单来说,就是指一个人的人格逐渐分裂,最后形成多个截然不同的人格这些人格拥有各自的性格、年龄、相貌甚至能力,在不同时间里掌控同一个身体,但却未必共享所有记忆【咋整的?】通常认为,人格的分裂可能与某些严重童年创伤
有关,并被持续经历的内心痛苦与冲突所激化在特别极端表现下,患者可能会杀人、自残或自杀【怎么破?】目前的治疗尝试主要有融合(让众人格重新整合)、理情治疗(跟不同人格谈判,劝他们和平相处)、催眠(进去看看再决定能做什么),但能不能“破”仍尚未被证实。
二、“多重人格”影视剧连连看《致命ID》(美国 2003)剧情叙述奇巧,引人入胜但对多重人格的处理似乎过于西式的简单粗暴,像最初提到的《24个比利》的真实原型一样,如果不能解决内外部压力,被压抑的本我只会继续分化。
。《神探》(香港 电影 2007)杜琪峰、韦家辉、刘青云“铁三角”再聚首的警探杰作,该片由七名演员将多重人格演绎为具有东方色彩的“心里的鬼”,甚至进一步揭示成:为了适应社会生存,其实人人都有心魔。
神探(中国 2007)豆瓣评分:8.3《Kill me,Heal me》(韩国 电视剧 2015)相对于美国的直接、中国的禅意,韩剧的风格更为通俗梦幻,直接由男主一人分饰七角,讲述了有七重人格的财阀三世和他的秘密女主治——专修一年的实习女医师的
治愈系、搞笑、浪漫爱情故事。
杀了我治愈我/Κill me,Heal me(韩国 2015)豆瓣评分:8.9三、多重人格症画家:从有记录起,多重人格症存在大约百年,且真实案例非常少,其真实性也有一定程度的存疑但也许目前有人以更为直观的方式向世人展示
了人格们存在的可能诅咒也许可以变成天赐,英国女艺术家Kim Noble就是这样一位带着多重人格的镣铐舞蹈的人由于父母婚姻破裂,Kim Noble从小就被寄养在当地的朋友和熟人家里尽管关于寄养的记忆已经模糊,但可以确定的是,那段时间她。
遭遇了可怕地虐待。Kim Noble在最严重时曾分裂出20个人格,经过治疗,现在稳定在12种。这些存在与已经消失的人格,都通过绘画证明了自己的存在。
Noble还给这些怪咖人格起了各自的名字:Boony喜欢色彩丰富、明朗简洁感觉;Dawn的画令人阴郁而躁动令人不安;Suzie的画里总会出现一个怀抱婴儿跪着的母亲……用色、笔触、意象完全大相径庭,不知道真相的人根本无法想像这些竟出全自一人之手。
最后绕回《致命ID》如果你还能看到此处,请允许我献上我的膝盖,亲,是真爱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多重人格电影(多重人格电影小孩子凶手)这都可以?
《致命ID》由詹姆斯·曼高德导演,与2003年上映,豆瓣评分8.8,是一部超高质量的悬疑片。《致命ID》不一定是最早的多重人格题材电影,但…
-
石榴花语(石榴花语和寓意)奔走相告
石榴花的花语是子孙满堂,象征的家族兴旺,家庭幸福和睦它的花语也是成熟的美丽,它可以表达对女性的赞美,象征着女性之美它的花语…
- 石榴花语(石榴花语和寓意)这都可以?
- 良品铺子加盟(良品铺子加盟条件和费用)没想到
- 良品铺子加盟(良品铺子加盟条件和费用)墙裂推荐
- 白敬亭谭松韵(白敬亭谭松韵主演的电视剧叫什么)万万没想到
- 中国华油集团公司(中国华油集团公司是央企吗)硬核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