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评论

珀伽索斯(珀伽索斯奖)这样也行?

【2018学院的精神】中国美术学院参展研究生——袁梦迪

珀伽索斯(珀伽索斯奖)这样也行?

 

本届“2018学院的精神”展览一如既往地受到了大家的关注,感谢大家对我们的信任与厚爱!我院报名参展研究生142人,共计326件作品经过专家老师们热烈、审慎地评审,共评选出44位同学入展近期,小编将一一推介参展艺术家及入展作品,敬请欣赏~。

学院的精神

2018

袁梦迪1995年出生于浙江嵊州2010-2013年就读于中国美院附中2013-2017年就读于中国美院油画系第一工作室本科2017年保送中国美院油画系第一工作室攻读硕士学位导师:崔小冬,常青,邬大勇,封治国

作品推介《珀伽索斯系列之二》

珀伽索斯是古希腊神话里象征文艺灵感的飞马,被一位英雄驯服,而它最终摆脱人类欲望的束缚,飞上天庭重获自由,成为天空中的飞马座我的画面中隐喻了这个故事,对神话进行再造,手持宝剑的女神眼神低垂,似乎在审视人性浮沉的悲剧。

系列之二相比之一,画面背景的平面化装饰性趋势更强,珀伽索斯没有翅膀,它此时是迷失的,以木马的形象呈现珀伽索斯系列是我从本科以来想继续做下去的创作,同时它也象征了我们艺术灵感之源,在欲望的枷锁下,灵性无处显现。

挣脱它,也许会经历失败的阵痛,但当放下渴求到达天庭的功利主义之心,我们心中的珀伽索斯就会得到释放,真正去往天庭——袁梦迪 

参展与获奖‍2013年《回声Ⅰ》,《 回声Ⅱ》,《回声Ⅲ》系列作品参加“癸巳年——归巢”中国美术学院附中回校展(杭州)2013年 黑白木刻《反抗》获中国美院漫读“红色经典创作”大赛二等奖2013年 获中国美院学年一等奖学金、三好学生、下乡优秀学生

2015年 获中国美院学年奖学金、年度优秀学生干部2016年《夜未央》、《沙发上的女人体》参加文艺复兴“溯源”展览(杭州)2016年 获“马利院长提名奖”,作品《夜未央》被上海马利公司收藏2016年 获浙江省政府奖学金、学年奖学金

2017年《珀伽索斯系列之一》参加中国美术学院“拓路·踏歌行”优秀毕业作品展 获中国美术学院2017年毕业创作暨林风眠创作“银奖” (杭州)2017年 参加杭州第六空间国际大都会中国美院毕业创作小型精品展(杭州)

2017年《珀伽索斯系列之一》入围北京中国国家画院第一届“青年创作杯”(青创杯)全国高校青年美术创作大赛获年度最佳创意奖(北京)2018年《珀伽索斯系列之二》入围第四届“学院的精神·天道——八大美术学院研究生优秀绘画作品展”(义乌)

学习感悟写实绘画就像“戴着镣铐在钢丝上跳舞”,是非常艰苦的过程,有很多造型上的硬骨头要啃,我在研究生时期想要继续研习写实绘画,在这个讲求时效性的互联网时代,反其道而行之我相信艺术需要一个延承与再造,频频回望传统古典绘画,能感受到一种朴素感人、坚实凝练之美,这种古典美体现在绘画里,有一种超时空的永恒宁静。

我希望我的创作能有当代性探索,也有返身向后的勇气一方面我会继续研究传统写实绘画的技法,并把它做到我的极致,这是向内的部分但同时又不拘泥于此,另一个方面我希望能另辟蹊径,为写实绘画寻找更多可行性空间,即在观念上也就是在创作思路上我需要接受更为开阔的视野与新的思潮,并做一些新的尝试,以此来填补我对于身处的这个时代认知上的空缺,这是向外的部分。

我的内心是有所牵引的,写实绘画自有它的独特魅力,能体会到在艺术品生成过程中时间的流变所带来的巨大意义,写实技艺的锤炼让我对画面的分寸感拿捏得更为张弛有度,这给我日后的艺术探索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我置身于当下的情境中,当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的洪流呈现在眼前,我将完全打破自身的局限性,不再居一隅而自认真理在握,在古典与现代交织的矛盾中,也许我会走出绘画遇到的瓶颈,在研究生阶段能够对艺术有更深刻的见解。

导师寄语袁梦迪同学是油画系第一工作室研究生,她的作品有着明确的造型追求和语言意识无论是课堂习作还是课外创作,都不难看出,袁梦迪同学有着明确的写实态度从事写实绘画的艺者,需要有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坚定信念,需要有十年磨一剑的顽强意志,可喜的是,袁梦迪同学具备这样的素质和态度,祝她脚步更加坚实,早日成为中国美术学院所提倡和追求的"三通"艺术家。

——封治国袁梦迪同学画风谨严,治学态度端正她喜欢从伟大传统中吸收养份,对传统艺术充满敬畏之心,并且持之以恒袁梦迪同学作画极为安静且有耐心,这种韧劲在同学中很为突出且难能可贵写实绘画是一条艰辛的正道,写实绘画基础和要领便在这样的状态之中,袁同学让我们欣慰的看到写实绘画后继有人。

一一常青

学习生活

与同学在封治国、邬大勇老师工作室

在翁诞宪老师家里

与一工同学老师合影

在毕业创作前

作品欣赏

《珀伽索斯系列之一》170*80cm,2017年

《珀伽索斯系列之二》90*90cm,2017年

《玉琢肖像》62.5*26.5cm 2,2017年

《玉琢肖像》局部

《沙发上的女人体》60*80cm,2016年

《躺着的女人体》120*100cm,2016年

《女双人体》120*100cm,2015年

《深秋之境》40*50cm,2017年

《stone l 》30*30cm,2017年

《stone ll》30*30cm,2017年

《猴屿岛风景》30*30cm,2017年

《猴屿岛的山顶》30*30cm,2017年

《纸本速写》21*29cm,2016年

联系方式

--END--欢迎大家给我们来信!研工部邮箱: ygb@caa.edu.cn责任编辑:汤汪艳责任审核:蒋亚文 何雪瑜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