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评论

拉美国家(拉美国家有哪些国家)不看后悔

拉美留学生如何看待中拉关系?请看上海大学拉美研究中心对他们的访谈。

拉美国家(拉美国家有哪些国家)不看后悔

 

【编者按】目前,上海大学共有40多名拉美留学生他们为推动中拉关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近日,上海大学拉美研究中心邀请一些拉美留学生,就如何进一步提升中拉关系发表了他们的看法上海大学全球学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Gonzalo Ghiggino

(阿根廷):

中国与拉美的政治与经济关系在稳步发展,而文化交流则相对落后,彼此不了解是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不同文明间的对话是两者合力创建新型关系的基础学术交流对双边关系的发展颇为关键,有助于减少甚至消除双方民众间的隔阂因此,双方应加强文化与学术交流。

文化交流的具体实施途径多种多样最重要的是有充足的奖学金来推动相关学术项目的开展在我看来,文化交流有七大领域:1、高校之间的合作协议加强双方的学生和学者的交流可以说是最高效的文化交流方式之一2、科研机构间的合作协议。

这有助于增进双方对经济、政治和科学研究等领域一些重大议题的共同理解3、在高校、政府机关和企业里的实习机会这有助于增进双方人员对彼此经济、政治运行和文化习惯的理解4、语言交换项目语言是沟通彼此的桥梁,是双方建立联系的至关重要的一环。

中国在拉美设有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拉美在中国则无相应机构,这方面有待加强5、积极参与各种文化活动,比如电影节中拉虽属异质文明,但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彼此或有可借鉴之处,应加强互相学习交流6、青年大使项目该项目此前已在多个国家有过成功实践。

通过这样的项目培养适应21世纪新型外交的人才,对于未来中拉关系的发展大有裨益7、工作与旅游项目中国和拉美都有着美丽的风光,双方政府如能在相关政策领域适度提供便利,必将大大激发游客的热情上海大学全球学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Salvadro Marinaro (阿根廷):

近年来,中国在拉美地区的公路、铁路、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与日俱增,中拉在基建领域的互利合作正在稳步推进可以说,中国为拉美国家完善基础设施一体化、获取新的增长点提供了新的方向与出路同时,中拉在高新技术等领域的合作也在进一步深化。

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已是巴西、智利、秘鲁等拉美国家极为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如今,中国是世界主要经济体,是各国谋求经济发展的重要合作伙伴这些事实已成为拉美各国政府的共识然而,拉美民众对于中国在拉美地区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性以及对中国的认识还有待提升。

在拉美,很多民众对中国的文化、社会、经济知之甚少因此,加强中拉之间的文化交流也应该成为今后推进中拉发展的重要议题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后出台的一系列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以及如今在欧洲不断抬头的民粹主义,都再一次证明了各国进行文化交流的必要性。

因此,中拉之间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彼此文化的理解,增进新闻、出版及媒体合作,并且通过互派留学生等形式增进教育交流这些举措都是推进中拉深化交流合作的重要推力上海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硕士研究生Melissa Rodríguez

(哥斯达黎加):

我们应该理解,中国处理政治问题的方式与西方的短视思维完全不同目前,中国正通过积极的经济外交向拉美地区靠近,其特点是实用主义中国以非常大的耐心逐步走进拉美市场,进行了长期性的投资中方应继续保持其有魅力的外交模式:多极主义(与单边主义相对)、不干涉内政(与干预主义相对)、软实力(与硬实力相对)、实用主义(与意识形态化相对)、合作(与对抗相对)。

在某种程度上,中国的外交模式与拉美的一些传统和期望是吻合的因此,中国的方式看起来更加温和,不具威胁性中国在与拉美进行贸易时应善用一贯的智慧,因为拉美各国的政治体制不同,社会经济特点各异,每个国家主权都是独立的,不能将其简单作为整体考虑。

此外,中国可以通过对话论坛和地区间机构来理解拉美地区的文化中国须保持在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那样的良好意愿,在稳定的规则体系内与拉美开展国际贸易拉美在政府政策方面有引导民众意见的能力,因此中国应采取一种智慧的战略,通过在商业、政治和大学层面设立奖学金,加强文化交流,设立亚洲研究中心等措施,加强对拉美的公共外交。

同时,拉美应该推动技术创新,实施行政和司法改革,加强人力资源培训,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以便与中国开展竞争上海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硕士研究生Jean Carlos Ravel(委内瑞拉)):

中国和拉美各国都面临着威胁其经济发展的新挑战面对当今世界全球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中国和拉美各国要抓住机遇,推动优势互补,加强在文化领域的务实合作践行这一措施的第一步,就是加强中拉双方人民对彼此文化、历史、习俗等方面的了解,扭转彼此之间的偏见。

双方政府不仅要在外交层面上增强彼此互利共信,而且还要在中拉民众之间增强文化交流中国和拉美国家的各高等院校更要成为推进中拉民间交流的桥头堡不论东方还是西方,不论中国还是拉美,对于盎格鲁-萨克逊文化的宣传和研究几乎已潜移默化的成为一种无形的必修课。

如果中国和拉美各高校能像宣传和研究盎格鲁-萨克逊文化那样推进对彼此的文化宣传和研究,那将对中拉人民加深彼此了解大有裨益语言学习则是推进这一目标的第一步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简单有效的方式(比如音乐节、电影节甚至是美食节等活动)使双方了解到彼此的文化,找到文化共同点,增强对彼此语言学习的兴趣。

只有学习对方的语言,才能促进彼此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到那时,中国人民和拉美人民自然会视彼此为更加忠诚可靠的经济和战略伙伴,使中拉关系迈向一个全新高度上海大学中国历史专业硕士研究生Ricardo Heredia Ortega

(墨西哥):

我认为中拉合作不应只停留在经济层面文化产业领域合作和人员往来交流应该是未来中拉合作的新方向由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拉美各国设立的孔子学院对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教育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近年来,随着中拉之间合作的深化,互派留学生等教育交流活动也已成为拉美与中国学生增进彼此文化理解与语言学习的很好方式但是,中拉民众之间对彼此文化、语言方面的认知是不够的比如,当我来到中国后,我所遇到的大部分中国人都认为只有西班牙讲西班牙语,或是只有西班牙人踢足球踢得好。

此外,中国人对拉美与西班牙在历史上的渊源更是知之甚少因此,中拉民众之间增进彼此文化交流还是非常必要的加强中国人民与拉美人民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深入交流也是促进中拉关系进一步发展、促进中拉人民友谊长青的重要方式。

拉美绝大多数国家为移民国家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人民移民到拉美,使拉美各国对于不同种族的人民和文化有着极大的包容性很多中国人民移民到拉美后,很少接触拉美文化他们更喜欢住在中国社区,吃中国菜,和中国人做朋友这种生活方式只会加深中国人民与拉美人民之间的距离感。

因此,加强中拉人民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深入交流是十分必要的上海大学中国历史专业硕士研究生Jesús Alberto Camejo Yánez(委内瑞拉):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和拉丁美洲各国的关系不断发展但是双方在增强互信、拓展商贸和其他领域的合作方面仍有一段路要走加强学术交流与文化交流,有助于在不同层面改善中拉关系,促进双方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文化没有国界线,文化交流才可以缩短双方的距离,有助于深化合作关系,起到加深理解、增进友谊的作用。

我建议双方的大学、研究中心和智库要为推动两国持续不断的文化交流作出更大的贡献文化交流的主要目的是为增加学术教育经历、了解和融入对方文化、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学习对方的语言留学的经历既可以使个人获得更大的职业才能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也能加深对留学所在国的兴趣,深入了解对方的文化和语言。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