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评论

相互宝怎么退出(相互宝不退款怎么投诉)学到了

健康体挤出效应显现,网络互助如何打破恶性循环?

相互宝怎么退出(相互宝不退款怎么投诉)学到了

 

从保险产品转型网络互助平台不到两年时间,相互宝正逐渐跌落“神坛”相互宝的前身“相互保”,系蚂蚁金服与信美人寿于2018年10月联合推出的相互保险产品作为蚂蚁金服在相互保险领域的重要布局,“相互保”从诞生之日起便被被寄予厚望。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款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产品仅仅上线41天便宣告夭折,取而代之的是更名为“相互宝”的大病网络互助计划褪去了“保险”色彩,相互宝却依然受到用户追捧,截至目前,已有一亿用户加入了该项互助计划。

但同时,针对相互宝的投诉也一直层出不穷许多消费者表示,自己的每期分摊金额已经从最开始的几分钱飙升至近4元左右此外,用户理赔难、退出难的问题,也令相互宝饱受消费者质疑深陷用户投诉风波,相互宝该何去何从?

分摊金额持续飙升用户质疑退出难、理赔难作为一项大病互助计划,相互宝采取一人患病众人平均分摊医疗花费的运营模式区别于传统保险及其他互助平台,相互宝不要求用户事先缴费,主打“0元加入后分摊””,以低门槛吸引了大量用户参与。

用户加入相互宝后,每个月需进行两次分摊;90天结束等待期,参与者若患病,经审核通过后可获得相互宝赔偿然而,随着相互宝参与人数不断增长,从2019年7月开始,用户的分摊金额开始直线上升数据显示,2019年7月,相互宝的两期分摊金额分别为0.94元和1.48元;到该年年底,用户的单期分摊金额已经上涨至3元多。

今年来以,相互宝的单期分摊金额继续上涨,7月份第一期的分摊金额达到3.96元面对持续上涨的分摊金额,许多消费者决定退出该项计划然而在退出时,又遇到了退出程序复杂的问题“相互宝以0元参保,免费保险等广告在支付宝吸引用户开通,随后在没有任何通知的情况下在支付宝余额里划钱,只有在查支付宝帐单的时候才能看见。

”一位投诉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投诉称,自己想要退出相互宝,但在退出过程中发现,相互宝的退出流程不但不清晰,还非常繁琐具体来看,用户若要退出相互宝计划,需从首页开始,点击6次按钮方能退出计划,其中更是包括了3次放弃的确认操作。

流程为“我的保障→保障详情→放弃保障→我还要放弃→我还想放弃→确认放弃→输入密码→退出成功”

同时,在退出过程中,相互宝会通过发红包、介绍产品优势等形式,再三挽留用户。

“如果说是担心用户误操作导致退出,那添加一次确认流程就行了,何必要用户反复3次确认,才能予以退出呢?”上述消费者表示,相互宝不光退出流程设置复杂,其退出入口也不明显,对于部分不擅长操作智能手机的人群来说,体验并不友好。

除去退出难外,相互宝“理赔”难的问题也堪称痼疾某消费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投诉相互宝称,其于2019年6月在湖北某医院确诊急性白血病,某保险公司理赔了10余万,并且看病报销了20万额度,合同终止而相互宝拒赔,理由是2018年其曾进行过卵巢囊肿手术,属于恶性肿瘤。

“医院的主治医生说不是恶性肿瘤,因本人一直在医院接受治疗,没时间去调取更多的资料,相互宝就自行终止了我的相互宝合同我时常躺在病床上想,假如当时卵巢囊肿手术属于恶性的,那么某保险公司为什么还给我理赔?”前述投诉人称,对于相互宝拒赔的做法,其不理解也不能接受。

根据黑猫投诉平台数据显示,目前针对相互宝的投诉共计445条,投诉内容多为“相互宝恶意诱导,且不退款”、“相互宝退出难”、“相互宝拒赔”等根据媒体此前报道,也有用户在向相互宝申请赔偿时,遇到了证明“你妈是你妈”这样的事情。

健康体挤出效应显现网络互助如何打破恶性循环?相互宝缘何屡遭用户投诉?未来,相互宝的分摊金额还会持续上升吗?其实,在相互宝横空出世之前,互助行业的主要模式分为2种其一是捐助模式捐助模式下,捐助人和受捐人之间具有清晰对等的权利义务关系。

受捐人患病后通过在平台注册进行募捐,筹集到多少款项并没有过多限制;对于捐款人而言,捐款亦属于自愿行为,并无强制参与其二是付费互助模式这种模式下,参与者通过事先缴费的形式,确定自身此后获得互助的条件和权益,类似商业保险的雏形。

参与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同样是清晰对等的而随着相互宝上线运营,其“先加入后分摊”的模式,对传统互助行业形成了较大冲击业内人士表示,这类“0 元加入”的模式虽然会对消费者形成很大的吸引,但同时也会造成参与人权利义务关系不对等的问题。

“用户加入相互宝时的体验很爽,但迷惑性也很强,许多用户可能只是想试试看;随着分摊费用被划扣,参与人的权利义务关系便发生了变化,转而演变为类似付费互助的模式”前述人士指出,在这种模式下,相互宝参与人的权利义务关系显然不对等。

同时,由于免费加入对高风险人群具有天然的巨大吸引力,会使逆选择比例高于预期从风险控制层面来看,也对运营者的风控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不对等的权利义务关系叠加较高逆选择,造成的结果便是人均分摊成本逐步提高,对健康体低风险人群形成挤出效应,进而导致互助计划陷入“人均缴费提升→健康人群退出→人均缴费继续提升→健康体加速退出 ”的恶性循环,由此带来经济损失风险。

此外,在监管层面,由于网络互助行业并不属于保险行业,其管辖治理也存在不确定性█▼往期相关阅读▼

2020(第八届)银行综合评选拉开帷幕!行业年度大奖究竟花落谁家?你的一票,至关重要!

中石油入局第四类私募管理人,“巨无霸”的金融版图有多大?中石油养老资管入局私募资产配置类管理人—END—

点亮在看,你最好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