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评论

辽沈战役简介(辽沈战役简介300字)奔走相告

[中国历史】辽沈战役

辽沈战役简介(辽沈战役简介300字)奔走相告

 

辽沈战役介绍

1.辽沈战役是中国近代史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之一,1948年9月12日开始,同年11月2日结束,共历时52天中国共产党称之为辽沈战役,中国国民党称之为辽西会战,又作”辽沈会战“ 2.1948年9月12日,林彪、罗荣桓率东北解放军发动攻击,连克辽宁昌黎、滦县、兴城、绥中、义县、国民党军被分割在锦州、锦西、山海关地区。

蒋介石急调北宁县的5个师和山东的2个师,连同原在锦西4个师,共11个师,于10月10日至1 5日猛攻塔山,以解锦州之围,但未能突破解放军的阵地3.10月11日,廖耀湘指挥的国民党军第九兵团11个师和3个骑兵旅由沈阳驰援锦州,亦被阻止在黑山、大虎山东北地区。

14日,东北野战军对锦州市发起攻击,15日攻克,全歼守敌,俘敌10万余人4.17日,驻守长春的曾泽生率第六十军26000人起义,其余在东北副总司令郑洞国率领下投降蒋介石此时仍想夺回锦州,打通关内外的联络,令第九兵团继续向锦州前进。

东北野战军主力于26日在黑山、大虎山将第九兵团包围,经两天激战,歼10万人,廖耀湘等多名高级将领被俘11月2日解放沈阳、营口,再歼敌近15万人

战役过程

1、锦州会战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开始东北野战军在辽宁省义县至河北省滦县300余公里战线上向国民党军发起进攻至10月1日,北宁路已被成功切断,锦州得以孤立蒋介石为解锦州之危,组成东进和西进兵团,从锦西、葫芦岛和沈阳地区东西对进,增援锦州。

东北野战军根据中央军委关于迅速攻取锦州的指示,确定了攻锦打援的整个兵力部署1948年10月14日,攻锦集团发起总攻经过31小时激战,于15日攻克锦州,全歼守军10万余人至此,共产党军队完全封闭了东北国民党军从陆上撤向关内的大门。

2、辽西会战1948年10月18日,蒋介石飞赴沈阳部署,严令西进兵团继续前进,在东进兵团配合下重占锦州19日,东北野战军领导人决定采取诱敌深入打大歼灭战的方针,在辽西地区围歼西进兵团东北野战军10个纵队在黑山、大虎山以东,饶阳河以。

西,无梁殿以南,魏家窝棚以北约120平方公里的地区内,对西进兵团展开大规模围歼战各部大胆穿插,分割围歼至28日拂晓,辽西围歼战结束,全歼西进兵团5个军12个师(旅)共10万余人,其中包括号称国民党军“五大主力”的新1军和新6军,生俘中将司令官廖耀湘。

至此,共产党军队取得了辽沈战役的决定性胜利3、解放沈阳从10月29日起,东北野战军乘胜东进,先后解放新民、抚顺、辽阳、鞍山、海城等沈阳外围据点1948年11月2日,东北最大的重工业城市沈阳宣告解放,守军13万余人全部被歼。

同日,营口也宣告解放,辽沈战役胜利结束。9日,锦西、葫芦岛地区之敌从海上撤至关内。至此,东北全境宣告解放。

辽沈战役的意义

1.辽沈战役的胜利,不仅空前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和毛泽东军事思想,也为东北我军入关组织平津战役提供了良好契机东北全境的顺利解放,使全国的军事形势出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从此,解放军拥有了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

2.这一战后,国军总兵力下降到290万人,解放军总兵力上升至300万人解放军不仅在质上占了优势,在数量上也占了优势毛泽东信心十足地说:“这样,我们原来预计的战争进程,大为缩短只要从现在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可能将国民党反动政府从根本上打倒了。

辽沈战役胜利的主要意义

1.辽沈战役是指1948年9月12日开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在辽宁、吉林的大会战,双方的参战的兵力达到了一百二十多万,战争最后以中国人民解放军获胜而告终       2.辽沈战役结束的胜利,不仅解放了东北全境,而且首次使得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在数量方面超越局瞎国民党军队。

       3.辽沈战役的胜利,使得人民解放军拥有了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也为后面淮海、平津两大战役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4.辽沈战役的胜利,给国民党军队以强烈的精神震撼,加速了国民党的全面溃败,使得国民党不得不妥协碰腊败开始与解笑颤放军开始进行停战的谈判以拖延败局。

END

编辑:肖海俊(实习)责任编辑:刘楠审核:席锐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