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滔(汪滔)全程干货
科技青年科技圈的朋友总结汪滔的特性:他是一个自我认同感很强的人,同时,也是一个自我驱动感极强的人,这似是他的
科技青年科技圈的朋友总结汪滔的特性:他是一个自我认同感很强的人,同时,也是一个自我驱动感极强的人,这似是他的天性 汪滔是80后,他1980年出生于杭州的一个中产家庭曾经的同学回忆称他是一个“从小就调皮、有个性”的人。
高中毕业,汪滔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他在那里待了2年后决定退学,重新报考世界一流大学 汪滔的成绩一般,他向十几家高等学府寄出申请,只得到了香港科技大学的回复在香港,他变成了一个彻底的“技术派”2005年,汪滔决定将遥控直升机的飞行控制系统作为毕业课题,这个决定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课题的核心问题是让航模能够自动悬停当时,清华、浙大等高校的博士团队也在研究类似课题,已经持续了几年时间,浙江大学还搞了一个“浙大无人机傲停一分钟”的新闻 对于本科生而言,这个课题的难度可想而知学校给了汪滔1.8万港币作为启动经费,他没日没夜得研究了大半年,但课题展示阶段还是失败了,仅得到一个勉强通过的毕业分。
面对挫折,汪滔很倔,他把失败品拿回家,又“折腾”了两三个月,居然真的搞定了飞控系统他的研究成果仅比浙大的团队晚1个月,带着成果去珠海航展和高交会上转了一圈,汪滔就收到了企业的订单,于是他决定创业 他的成果也得到了导师的肯定。
香港科技大学机器人技术教授李泽湘引荐汪滔攻读研究生,他也是大疆的早期投资者,目前仍持有公司10%的股份 2006年,汪滔在上研究生课程的同时,与两位同学一起创立大疆,又招募了几位成员为了节省成本,他们将“总部”移师深圳,在一片城中村的农民房里安了家。
汪滔回忆说,当时的想法就是开发一款产品,能养活一个10到20人的团队就行
起初,这个念头也是奢望大疆起步时期的订单断断续续,接到的都是小单最严重的问题则是当时团队上下找到不到方向,一位早期的成员透露说:汪滔起初想往专业的圈子里靠,但是涉及专业无人机级别的,不是军事类就是大型国企的需求,大疆的团队在各个层面都没有竞争力。
没有收入来源,汪滔的个性又很强势,导致团队内部矛盾重重,2年的时间,创始团队成员全部离开这位成员同样透露说:导火索之一是汪滔在股权分配上过于小气 大 疆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困难期,最拮据的时候,公司账户上只有2万元。
好在相信汪滔的并非只有他自己,亲属和朋友的持续投资帮助大疆渡过难关汪滔的中学同学 谢加,卖了房产来投资大疆如今,他担任大疆的总经理,是企业的“二把手”,持有14%、价值接近100亿的大疆股份创新于消费市场
汪滔的主要工作是搞技术,那段时间,大疆能拿得出手的研发人员只有他一个他在本科毕业设计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开发飞控系统,写了几十万行的代码2008年,他研发的第一款较为成熟的直升机飞控系统XP3.1面市,随即四处兜售这套系统。
当时,消费级无人机的概念已经隐隐成型,国内外的相关论坛聚集了一批无人机爱好者,他们从世界各地买配件,自己DIY高级航模,用成品来航拍 和其他飞行器一样,这类无人机也分为三大类,包括固定翼(fixed wing);依靠一个或两个主旋翼提供升力直升机(helicopter);以及有4个或者更多旋翼的多旋翼(multi-rotor)。
其中,多旋翼的优点是机械简单,能垂直起降,缺点是续航时间最短,载荷量小
一 位新西兰的代理商告诉汪滔,他的客户中超过90%人使用多旋翼,总抱怨找不到好的飞行器于是,汪滔将积累的技术运用到多旋翼,再打包自己的飞控系统出 售在一众业余出身的飞行器中,大疆看上去超凡脱俗,通过各国的相关论坛,大疆的产品售往全球各地,口碑极佳,公司每月能有20万左右进账。
搞 定了飞行器和飞控系统,有了资金的汪滔开始研发其他技术航模级无人机的核心技术拆解开来一共有4个部分:飞控、云台、图像传输和相机飞控是汪滔的老本 行,其本质和机器人技术一样,追求的是智能化飞行云台是安装、固定摄像机的支撑设备,它要保证无人机在各种环境下做到稳定拍摄。
汪滔在研发云台技术期间,订单就已经寻上门了。经营一家航拍公司的美国人科林-奎恩询问大疆是否有保证无人机稳定拍摄的方法——当时没有无人机专用的云台,DIY的成品很难做到画面稳定。
大疆很快搞定了这项技术,他们的云台系统可以在飞行中调整方向,即便无人机摇摇晃晃,也不会影响画面质量奎恩告诉汪滔,这个技术在美国会是很大的市场,他毛遂自荐加入大疆,和深圳总部一起成立了大疆北美分公司 奎恩是一个天才销售员,有形象有口才,他参加过综艺节目,在美国演艺圈有人脉。
奎恩将大疆的产品赠送给好莱坞里的知名人士,通过这类渠道迅速传播大疆品牌,让更多对无人机一无所知的人了解了这个产业 深 圳总部依旧在汪滔的带领下日夜攻关各种技术,2012年,大疆已经有了开发一款完整无人机需要的所有技术。
在大量的工程试验间,他们不断修正错误,降低制 造成本,将无人机的成本从数千美元降低到了不足400美元这意味着消费者只需支付几千元人民币,就可以拥有一款智能飞行器 2012年末,大疆推出了一款包含飞行控制系统、四旋翼机体以及遥控装备的微型一体机——“精灵”(Phantom),这款无人机只需经过简单调试就能轻松驾驭,在机身上架设摄像机后,还可进行航拍。
这款产品对于整个行业而言有着划时代的意义此前,无人机的组装十分复杂,掌握飞行技术不容易,价格又昂贵,因此只在专业级玩家中流行“精灵”让航拍成了一件简单的事情,也让更多普通消费者接触到了无人机 凭借这款产品,大疆正式奠定了自己的行业地位,同行将其比作业内的苹果公司。
而单论行业占有率,苹果相较大疆也是望尘莫及 “精灵”问世后,汪滔几乎没有在销售上投入什么精力,公司的营收就持续成倍增长订单的来源也不再局限于美国,欧洲和亚洲分别为大疆的营收贡献了30%的比例,拉美和非洲地区也有10%,整个市场完全是大疆的蓝海。
汪滔本人却不是很喜欢这款改变大疆历史的产品,他没有出席“精灵”的发布会,因为“这款产品并不完美”竞争与壁垒 汪滔是个追求极致的完美主义者,他是大疆的CEO,也是CTO,此外,大疆产品设计的每一个细节都需要他来拍板。
汪滔很自豪于大疆的技术和设计能力,他认为大疆是“7分技术,3分商术”而中国制造业大部分是“用7分的商术,对自己的3分产品进行包装,把精心包装的东西在社交、媒体圈中宣扬”世界第一 2014年之前,没有什么圈外人知道大疆的名头,更没人了解其行业——消费级无人机产业。
实际上,大疆之前,世界范围内都没有消费级无人机的概念,汪滔是这个行业的“盘古” 《华尔街日报》美国版在介绍深圳时称:深圳是世界上最大的无人机企业的诞生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电信设备供应商华为、最大互联网企业腾讯的总部。
这家全球最有影响力的财经媒体,将大疆放在华为和腾讯的前面,或许是因为在美国,大疆比另两家企业更为知名早些时候,《华尔街日报》还称大疆是“首个在全球主要的科技消费产品领域成为先锋者的中国企业”公司2015年营业额达9.6亿美元,净利润2.3亿美元,2016年净利润有望达4.3亿美元,同比增长 87%。
先后受到多家顶级机构争相投资。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王滔(汪滔)干货分享
2017年荷兰一名航空爱好者,把一部无人机飞到了11000英尺的高空,并录下了视频,上传到了YouTube,打破了无人机飞行最高的记录,引起了网…
-
明星代言费(明星代言费是税前还是税后)不看后悔
杨颖品牌代言费用曝光,三年2400万元,她还不是代言最多的明星
- 张暴默(张暴默歌曲大全播放)原创
- 额尔古纳乐队(额尔古纳乐队呼和资料)不看后悔
- 额尔古纳乐队(额尔古纳乐队呼和资料)新鲜出炉
- 常戎(常戎演过的电影)学到了吗
- 司棋(司棋为什么敢闹厨房)不看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