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评论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作者(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扩写60)居然可以这样

前几天回答了一个问题:杜诗“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能否改成天地一孤舟?前言我个人以为,所有的诗词当然都可以改 。只不过您修改经典的目的是什么呢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作者(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扩写60)居然可以这样

 

前几天回答了一个问题:杜诗“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能否改成天地一孤舟?前言我个人以为,所有的诗词当然都可以改 只不过您修改经典的目的是什么呢?如果说精益求精,未免就自不量力了如果是为了学习和提高,未尝不可以试试。

但是不可以乱改,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同一个意象不可出现两次;其二,原诗有其内在的逻辑,如果动了,必须逻辑上还通顺改诗有时候改几个字即可,少到改一个字也常见,历史上有不少”一字师“的故事但是这首诗肯定不能只改一个”舟“字。

俗话说,牵一发而动全身,改诗往往是如此。

一、同一首诗 注意避免意象的重复同一首诗词,除非有意为之,一定要注意避免重复的意象杜甫这首诗第二句已经有了一个“舟”,因此不能出现第二个舟,甚至船、舸等字也要避免特别是这个舟还作为五律的韵脚,押韵更不能重复了。

原诗如下: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所以,假如后面改为舟,第二句就不能用舟了至于怎么改方式就多了,可以舟、鸥互相交换,也可以整句互换,也可以用新的意象。

二、诗词的章法与逻辑诗词的创作,如同说话一样,要想表达清楚,就必须需要符合逻辑,讲究章法杜甫这首诗的题目是《旅夜书怀》,因此第一联写出了“旅”: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第二联写出了“夜”: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这首诗的首联和颔联通过描绘景物,写出了”旅、夜“的意境首联写近景和比较细微的景物,颔联的景物变得远大而恢弘 古诗中如果两联都写景,一定会有变化,或远或近、或大或小、或视觉或听觉......第三联开始转为“抒怀”:。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从景物的描写转为抒情,是五七律的章法布局,或情转景、或景转情、或情景相融这首诗,景物描写更多,但是景中含情,第三联则是直接抒情第四联以比兴手法,用“沙鸥”这个意象自喻,其实还是抒怀:。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受到好友严武的照顾,在成都度过了一段安稳的日子在唐代宗永泰元年(765),严武去世,杜甫在成都失去了依靠,于是携家乘舟东下,飘泊于嘉州(今四川乐山)、榆州(今重庆市)、忠州(今四川忠县)、夔州之间。

此时的杜甫老无所依,前途未卜,因此有”天地一沙鸥“之感叹知道了杜甫此时的心情,假如改为”天地一孤舟“,也并不是不可以人可以比作孤单的沙鸥,也可以比作孤舟,但是需要作一些改动,而且逻辑上还要说得过去

三、不能简单地调整句子顺序原诗是一首仄起仄收的五言律,修改时,首先需要注意符合格律的规则,做一下句子调整,这样也可以改为一首五律, 而且一个字不用变化,成为平起仄收的五律: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但是这样改,和原诗比差在哪里呢?其实前三联不差,差在最后一联 首联即以比兴起: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而且这个发端如空中落石,引起读者好奇,接着颔联抒怀: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但是这两句抒怀,承接”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并不紧密不如原诗的颈联与尾联顺序自然老病休,有漂泊之感,可以承接首联,但是第三句”名岂文章著 “有点突兀颈联写景,中间二联先抒情,然后再写景也很常见: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但是最大的问题出现了,尾联没有余味: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颈联”星垂“两句夜景宏大,尾联”细草句“写近处微小景物,并不相称而且后两联都是写景,缺少感情的抒发这样改的话,尾联是败笔 从此处可以看出一首诗章法布局的重要性。

尾联的修改,主要是第七句,要增加抒情的因素。第八句中的”独“字,其实有一定暗喻作用了。可以改为:微风青草岸,天地一沙鸥。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明日知何处,危樯独夜舟。

四、喻体的改变其实也不用上面那样大动,只需要把”舟、鸥“互换,然后再改几个字即可第二句,危樯独夜舟,是平平仄仄平,而天地一沙鸥,是中仄仄平平为了符合格律的句式,舟、鸥换位置以后,可以改为:翻飞水上鸥;天地一孤舟。

改完以后,全诗如下:细草微风岸,翻飞水上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然何所似,天地一孤舟这首诗鸥与舟的调整,其实是喻体的改变,原诗在尾联把诗人比作一只孤单的沙鸥如果把舟放在最后,那么就是把喻体改为了孤舟。

原来诗中的舟,是一个完全实写的景物:危樯独夜舟改到最后一句,舟,就成了诗人的喻体而鸥放在首联后,写实的味道浓一些,但同时也具有比兴的意义前面比作一只努力奋斗的沙鸥,后面比作一个孤独失意的孤舟一首诗有了两个喻体。

翻飞水上鸥,也可以通过修饰词语的改变,而赋予这是鸥不同的人格特点,例如徘徊水上鸥,危樯水上鸥,相思水上鸥,知心水上鸥,翻飞逐浪鸥....

结束语没有不能改的诗词,只不过改得好还是改得不好而已修改经典作品,如同生理解剖杜甫为何这样布局?此处为什么用这个字?这一句为何是这样安排字词顺序?通过比较,领悟会更深一些,也更清楚自己的差距在哪里学习书法要临帖,学习绘画要临摹,这种诗词的修改也类似临帖,是学习前人的一种捷径。

否则人云亦云,并不清楚好在哪里,自己的创作也很难得到提高@老街味道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唐诗中很少犯此诗病观宋填词114 邻鸡不管离怀苦 黄公度暗讽秦桧如打鸣公鸡身轻一鸟过 诗圣杜甫一个字 难煞欧阳修和梅尧臣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