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毓崇(爱新觉罗·毓嶦)真没想到
但是这个北京老汉就做到了,他有一把刀,确确实实是家传之物,专家听闻后马不停蹄的连夜赶来一睹真容,看后还连连称赞,真是好东西!
说起传家宝,大家都不陌生,毕竟现在大多数人家,都有那么一两件珍贵的东西代代相传。但是一般人家的传家宝也就是些金银玉器之类的贵重物品,把一把刀当传家宝可是匪夷所思的事情。
但是这个北京老汉就做到了,他有一把刀,确确实实是家传之物,专家听闻后马不停蹄的连夜赶来一睹真容,看后还连连称赞,真是好东西!这究竟是一把什么刀,让见多识广的专家也大开眼界?原来这位北京老汉是爱新觉罗家的后代,清朝贵重物品众多,这把刀就是众多文物中的一个。
一把刀何以称之为传家宝?它的背后又有什么故事呢?
宝刀现世,专家大喜这个不凡的北京老汉叫金灿岚,而这把刀则叫做“白虹刀”,刀和人,都不普通。
金灿岚是他的第二个名字,他原来被叫做“爱新觉罗·毓嶦”,提到爱新觉罗大家会想到什么?没错,他就是货真价实的清朝贵族之后,他的父亲是爱新觉罗·溥伟,先祖是清朝恭亲王奕訢,末代皇帝溥仪是他的舅舅至于他为什么叫做金灿岚,这是因为清朝灭亡之后,大部分爱新觉罗的后人改姓金氏,据传明星金巧巧也是后人之一。
至于那把白虹刀,则更是来历不凡白虹刀一开始是咸丰皇帝赐给恭亲王奕訢的,奕訢死后,就传给了孙子溥伟,之后又到了毓嶦手里,说是毓嶦的传家宝确实不足为过清朝遗留下来的文物不少,为什么这把白虹刀能引得考古学家如此惊喜?难道只是因为经手了好几代亲王?真相就在于,这把白虹刀被看作是清朝之宝,有“尚方宝剑”之能,能起到先斩后奏而不被迁怒的作用。
据说白虹刀曾经差点就被摄政王载沣当尚方宝剑使用了1898年7月28日,光绪帝给杨锐一道密诏,里面写到:我认为时局艰难,惟有变法才足以拯救中国,又感觉自己的帝位不保,请谭嗣同、杨光等人速来相救这就是轰动中国的“戊戌政变”,而戊戌政变的失败,与袁世凯的告密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因此光绪帝死前,对袁世凯的恨意不减,想让摄政王载沣想办法杀掉袁世凯,这时载沣就想到了白虹刀
白虹刀可先斩后奏,先用白虹刀杀了袁世凯,即使后面慈禧太后追究起来,也有辩解的机会,只是由于皇室子孙的怯懦,此事终究没能成行从毓嶦的回忆中可窥见刀的“真容”——这是一把腰刀,故而刀形较窄,约有一米左右,刀上有白虹二字,外用金桃皮刀鞘包裹,被阳光一照发出亮闪闪的金色。
尚方宝剑,保家卫国白虹刀原来的主人是爱新觉罗·多铎,也就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五个孩子,他是清初八大铁帽王之一,也是清朝名将。传闻,他用白虹刀杀了抗清名将史可法,从此白虹刀便有了尚方宝剑之能效。
史可法原本是南明朝廷的一个小官,1637年的时候被任命为佥都御史去平定农民军,但是干了一年起色不大,继而被朝廷怪罪《明史》中记载:“十一年夏,以平贼逾期,戴罪立功”如此看来,史可法在作战方面确实不太擅长,但是就是这么一个作战不精的人,在清敌面前,宁愿以身殉国,也绝不投诚。
1654年,多铎率兵围困扬州《明史》记载,当时扬州城内官兵百姓全都倾巢而出抢夺生机,以至于大大小小的船只全都没了史可法传檄多个城镇请求援兵,最终也只来了寥寥无几的士兵面对多尔衮的劝降,他严词拒绝,甚至写了《夫多尔衮书》来表明自己的志向。
4月17日,清军越攻越近,史可法再次向各方求职,结果无一人至如此险峻形势下,总兵杨承祖、刘良佐等人纷纷向多铎投降,而史可法则写下了四份遗书给家人《史可法遗书》中记录了他写遗书的目的:“可法死矣!前与夫人有定约,当于泉下相候也。
四月十九日,可法手书”他希望一家人,都可以为国献身,愿以满门忠烈,彰显爱国之心
扬州城被攻破的那晚,史可法本想自杀为国捐躯,被部下七手八脚的拦住了然而,拦得住一时拦不住一世,史可法誓与扬州城同在,如今城破,史可法的命也走到了尽头《南疆逸史》记下了史可法命运的终章:“三日,终不区,乃杀之。
”至此,一代抗清名将落下了帷幕
关于史可法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历史上众说纷纭,有人被他的事迹所感动,认为他是爱国名将,保家卫国都要向他学习;也有人认为,史可法才能平平,他为官的时候政绩平平,甚至扬州城的失守,也跟他指挥不当有关但是不论如何,他都得到了后人的纪念,至今仍被大家当作爱国的范本反复出现在课堂上。
后来,白虹刀传到溥伟手中时,溥伟一心想要恢复清朝。那白虹刀传到毓嶦手里,又会发生什么事呢?没有事情发生。因为毓嶦已经没有用刀的机会了。
皇室子孙,颠沛流离1923年,毓瞻出生,他虽贵为皇室子孙,却没能过上安逸富足人人敬仰的生活,一出生就国破家亡,甚至都没能在恭亲王府居住,直接就在大连跟亲人生活。幼时毓瞻在家读私墊。
1936年,他的父亲溥伟在新华旅社自杀身亡在毓嶦的回忆里,父亲临终前希望他可以继承爵位,虽然在他的眼里,自己已经不是很在意“小恭亲王”这个名号,但是父亲有言加之皇室规定,他还是跟着母亲张氏,带着白虹刀、咸丰皇帝密谕和紫宝石黄丝腰带去长春找溥仪。
袭爵仪式,毓嶦在很多年后回忆起时还是历历在目在缉熙楼西边的书房里,皇室家族子弟一起见证了毓嶦的袭爵,“我跪着,溥仪宣布让我袭爵,又说了些勉励的话,让我向老一辈学习,不要辜负祖先的嘱托”毓嶦这么说着
袭爵仪式是个分界点,一年后的1937年,毓嶦到长春溥仪的私塾读书,后来还把母亲和弟弟接了过去毓瞻在回忆录中写到:“溥仪每个月给我们家210元的生活费,这笔钱其实是培养‘心腹奴才’的资金”于是从这时起,毓嶦开始追随溥仪。
这也意味着,年仅13岁的毓嶦开始了自己的奴仆生活虽说是一家人,但是清朝律法严格,毓嶦和溥仪之间,还是要奉守君臣之礼的。毓嶦在溥仪身边,干的就是下人的事,过的也是下人的生活。
当有人问毓嶦,溥仪是个怎样的人时,毓嶦总是风趣的答道:“溥仪是一个疑心病很重的人,胆小怕事却又想着复兴大清国我作为他的臣子,没少吃苦头”毓嶦向别人讲述了溥仪的一件事,让人们脑海中的溥仪更加立体溥仪曾患痔疮,买过很多药,一次毓嶦见一种药形状很稀奇,像是枪弹,就随口了说了句“很像个枪弹”。
这句话马上就犯了溥仪的禁忌,溥仪觉得毓嶦在咒他吃枪弹,马上说:“你咒我吃子弹,我先赏你吃”紧接着命人打了毓嶦一顿一句无心的话,就能引得溥仪发怒,可见溥仪脾气之暴躁“后来挨了打,打完还得向溥仪磕头谢皇上不杀之恩。
”毓嶦如是说到
这样的日子随着外界的形式变化而愈发艰难溥仪一心想要恢复清朝,但是当幻想越来越不能实现的时候,他的脾气也变得更加暴躁起来他甚至开始怀疑身边的人,对毓嶦等人的态度也愈发尖酸刻薄,时不时就拳打脚踢,有时候求情的人也会跟着一起遭殃。
1945年,日本投降,溥仪因曾与日本勾结复辟清朝而深感不安,于是想带着毓嶦逃到日本去,没成想在机场被苏联士兵抓住了。于是,刚有希望结束仆役生活的毓瞻,无缝衔接成了“阶下囚”。
到了苏联的毓嶦,成了“阶下囚”的同时,还是没能摆脱奴仆的命运溥仪在苏联,依然是过着主子的生活,毓嶦说:“我们去农场劳作,都会留下一个人伺候他,溥仪的生活照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只是后来弟弟、侄子都得了结核病,溥仪才真正成为孤家寡人。
”在苏联的劳作生活,让毓嶦有机会脱离自己之前做奴仆的生活状态这样的毓嶦,在学习马列主义之后,渐渐有了自己的思想,这也为他之后回到国内自力更生打下了基础1950年,毓嶦跟随溥仪回到国内,开始了新的牢狱生活,他被关到抚顺战犯管理所,直到1957年才被释放回到北京,毓嶦用这样一句话形容自己与溥仪之间的关系:“为奴二十年。
”但是生活的折磨并未到此结束,等待毓嶦的,是更为坎坷的生活。
回国之后,终于书法被释放回家的毓嶦,前途一片渺茫,那时的他才发现,跟随溥仪那么多年,自己竟然身无长物要论学问,自己只念过几年私塾,特长也是一无所有,连想做的工作都不知道是什么,只能在市民委登记希望职业的那一栏填了教师。
赋闲在家的毓嶦没有自暴自弃,哪里有活他就去哪里当时正逢北京中国书法研究会开第一届书法展,他就去做写说明、写标签和跑腿的活,他的一手好字被书法研究会的郑诵先发现了,觉得他踏实能干,准备把他替掉毓崇毓嶦不愿意,他说:“毓崇是好心给我找点儿工作,我怎能把他给顶了呢?”毓嶦在回忆录中这样写到。
又过了一段时间,毓嶦找到了“挖沟”的工作所谓“挖沟”就是挖地下通道,给电话地缆线用,每天的工作强度很大,跟他一起的同事干了半个月就受不住了,毓嶦一直坚持到天气转凉,这期间他什么杂工都干,刨沥青、和水泥等工作毓嶦都没有怨言。
相比于毓嶦生活的困苦,溥仪的生活就幸福多了1960年被特赦后的溥仪,在植物园工作,每天的生活也就是浇水、搞卫生、繁殖温室等,跟毓嶦比起来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此后多年,毓嶦一直劳作谋生,后面结婚生子,生活也没有太大的起伏,但是毓嶦的心态一直很好,这种好心态,终于让他在晚年迎来了新机遇。
毓嶦在溥仪私塾的时候就格外喜欢书法,此后多年也一直没有放弃练习终于在工作中,一位领导发现他书法很是不错,于是把他调到了中国艺苑工作随后,毓嶦开始了自己的逆袭之路他的书法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欢,开始举办书法展,书法作品也得到了日本的认可。
他曾三次被邀请去日本进行文化交流,再后来他的书法已经逐渐走出国门,开始天南地北的举办展会,闻声而来讨字的人越来也多一时之间,他一跃成为国宝级画家
大器晚成的毓嶦,用他的个人经历向我们展示了“只要坚持就会有希望”这个真理他在晚年能迎来命运的大反转,主要得益于他一个非常好的心态与毓老接触比较多的北京恭王府管理处的鲁宁处长说过:“毓老的心态特别好,谦虚又善良,即使他的命运一波三折,生活处处不如意,但他还是保持了一个非常好的心态去生活。
”有这么一个小事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毓嶦曾有人问过毓嶦,怎么看待社会上有人打着“爱新觉罗”的旗号到处沾光的人毓嶦坦言,他曾想过“打假”这些人,但是后来想想,如果他们能给爱新觉罗家族添光彩,也是我们这个家族的荣幸。
末了,他还笑着问:“我这样想不会太自私吧?”
结语一把白虹刀传到毓嶦手中,已经是锈迹斑斑,而宝刀的主人毓嶦也早已年华垂暮晚年的毓嶦,将包括宝刀在内的文物、古董等藏品全都无偿捐献给恭王府博物馆毓嶦出生即为皇家贵族,却不曾享受过真正的皇室待遇;年幼痛失父亲,不得已投奔溥仪,此后多年一直过着奴才的生活。
好不容易有了摆脱奴才的机会,又不得已远走他国,在异国他乡辛苦劳作时隔多年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又遭遇失业危机之后多年,他浮浮沉沉,硬是凭借坚持不懈的信心终于熬到了春暖花开的那一天换一个人,都可能在中间某个时刻折损掉了,而毓嶦完全是凭借自己的双手,创造了新生活。
参考文献:[1]庾莉萍.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接受改造趣闻[J]档案天地,2009 (6)[2]耀洲,于宁宁.溥仪与伪 “满洲国 ”的建立[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 (6)[3]爱新觉罗·毓嶦.爱新觉罗·毓嶦回忆录[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5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我歌词是什么?我落泪情绪零碎 歌词
总有一些歌词会不经意触及你心底的温柔
-
到不了歌词是什么?到不了歌词表达含义!
狂风吹大海啸,真心的人死不了。地多大天多高,一生只换一声好。痛快哭痛快笑痛快的痛,死不了这一生这一秒。我只要求你知道,离别的酒容…
- 别问我是谁歌词是什么?别问我是谁歌词完整版!
- 别问我是谁歌词是什么?别问我是谁歌词完整版!
- 再遇见歌词是什么?再遇见歌词苏打绿!
- 黄玫瑰歌词是什么?黄玫瑰歌词作者是谁!
- 离开以后歌词是什么?离开以后歌词张学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