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评论

我普通话太普通(我普通话不普通)原创

“和谐,是一百个人说不同的话以外,还能够互相尊重。”

我普通话太普通(我普通话不普通)原创

 

2月6日,香港演员陈小春发了一篇长微博为粤语叫屈,呼吁大家“保卫广东话”。

其中,陈小春举出的很多例子被指出无意中高级黑粤语例如,他在文中提到,“粤语是传承中华古代文明的载体”虽然粤语日常用语词汇出自诗经、汉书等大量古籍经典,很多已经在普通话日常中没有在用了,但是同样的情况在客家话、闽南语等也有。

因此,不能说明粤语就是诗词的载体此外,他还用了难以证明的材料来拔高方言,这样只会抹黑方言而已我们可以经常看到,XX方言一票之差成为国语,XX可以是粤语、四川话、陕西话等等,这些都是为了拔高自己地方方言所造的谣言罢了。

抛开政治因素及不当例证来说,陈小春此举其实也只是单纯的呼吁大家保卫我们的方言,虽然他的措辞不够严谨,但我们依然为有人能够站出来为我们的方言发声感到高兴。

这件事情的热议让小编想起几年前广州兴起的撑粤语行动广州撑粤语行动是广州部分市民在2010年中的一系列捍卫粤语的行动2010年某政协委员提出为加强亚运会软环境建设应将主要使用粤语的广州电视台改为主要使用普通话广播,随即引起广州市各界的强烈反对。

而在同年有广州市某小学要求学生在课外时间也要使用普通话,如果学生被发现说粤语就会被交给教师处理甚至以扣分、全校点名批评来作惩罚长久下来,还真的有学生已经忘记粤语怎么说了近年来,粤语都在被边缘化,看到这几件事情,人们都开始对粤语的传承保护产生了忧虑。

其实,大家又何尝只是热爱粤语,我们想要保护的,更是广府文化,还是扎根在我们每一代人心中的情怀我想,不管是哪里人,当看到自己家乡的新一代们已经忘却我们的母语,对着我们听不懂普通话的长辈们讲着带有异乡口音的普通话时,我们都会心寒吧。

特别是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这一辈,背井离乡去到外地求学工作,在陌生的城市里偶然听到熟悉的乡音都会倍感亲切,但当我们回到家乡时,家乡已不是家乡的模样,乡音已改鬓毛也已衰,这还是我们无论在哪里都牵挂着的家乡吗?

小编有个土生土长的广州朋友,今年过年很是感慨的跟我说,可能到我们的下一代已经没有人会讲粤语了当他回到家,看到全家都要迁就爸妈都会讲粤语但都只讲普通话的侄子们,这是多大的讽刺在推广普通话的进程中,我们似乎忘记我们的方言是怎样说的了。

其实,普通话推广跟方言保护并不存在矛盾,一种语言从来都不会覆盖另一种语言,但它却有可能会覆盖住原本讲另一种语言的人的心真希望,我们、我们的下一代、我们的下下代都不要忘记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不要让我们祖祖辈辈竭力保留到现在的方言,消失在普通话里,不要让普通话太普通。

“和谐,是一百个人说不同的话以外,还能够互相尊重。”愿身后家乡青山依旧绿水长流,乡音无改。『家乡,带不走的更是情怀。』

图片来源于网络文字 | 刘旖婷责任编辑 | 刘旖婷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