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细胞计数板(血细胞计数板误差来源,如何减小误差)快来看
喔喔,血球计数板原来是这样子,嗯,我现在完全搞懂了!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0 引入
和上一篇《扩散和渗透》的灵感来源一样,这次我又是在学习微生物实验中血细胞计数板测定微生物数量的时候发现,关于血细胞计数板这件事情,我就没有弄明白过啊!!(摔!),果然出来混迟早要还的,言归正传。
在人教版必修三中,我们学习了“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这一项探究性实验,此实验旨在让学生通过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连续7天的观察,探究变化规律,进而统计数据,建构数学模型,是非常有价值的探究实验[1]在此实验中,我们用到了。
血细胞计数板这一陌生的仪器由于教科书仅作简要的提示,因此关于血球计数板的内容也就成了教学的难点,本文为大家解释一些有关血球计数板的问题,希望能帮到大家!1 仪器结构知道了结构,才可以深入了解功能和原理在学习生物学的时候,我们要建立起结构与功能观,即形成“。
组成—结构—功能”相统一的观点,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进行学习有了基本的组成才会形成结构,有了结构也就决定了功能下面就请大家和我一起认识一下血球计数板吧血球计数板是很精巧的小仪器,为一块特制的载玻片,其上由。
四条槽构成三个平台中间较宽的平台又被一短横槽隔成两半,每一边的平台上各有一个方格网,方格网是蚀刻在载玻片上的。
图 1 血球计数板直观印象图整个网格区域分为九个大方格,每个大方格边长是1mm,需要注意的是,只有中间的大方格叫做“计数室”,计数室的长和宽都为1mm,面积为1mm2常见两种规格的计数室,一种叫希利格式(16×25型)。
即16个中格×25个小格,另一种叫汤麦氏(25×16型)即25个中格×16个小格,他们都是由400个小格组成[2]盖上盖玻片后,由于盖玻片与载玻片之间存在高度差为0.1mm(血球计数板本来的构造如此),也就是说,盖玻片和载玻片之间形成了一个“。
小缝隙”,我们加入的菌液也就是加入到了这个小缝隙之中,因为计数室的面积为1mm2并且缝隙为0.1mm(所谓缝隙也就相当于深度),所以体积计算得:
图 2 血球计数板立体示意图及侧面观等一段时间过后,菌体就会沉降在载玻片的网格上,我们就可以用显微镜进行观察计数了。2 梳理层次
图 3 网格区域→大方格→中方格→小方格根据上面的讲解,我们就可以很明确的对血球计数板的结构进行梳理了网格区域包括九个大方格,仅中间的大方格为计数室,计数室又分为两种规格,分别是25×16和16×25,前面的数字代表中方格个数,后面的数字代表小方格个数,无论是哪种规格,
小方格都是400个。3 使用步骤及注意事项
图 4 使用步骤及注意事项[3]4 计算公式4.1 用25×16计数室计数通常计数四个角及中央的五个中方格(5×16=80个小方格)的细胞数A,计数重复3次,取平均值[4]计算公式=A/5×25×10000×稀释倍数。
图 54.2 用16×25计数室计数通常计数四个角的中方格(4×25=100个小方格)的细胞数A’,计数重复3次,取平均值。计算公式=A’/4×16×10000×稀释倍数
图 65 公式解析我们以25×16规格的计数室为例进行解析,看到公式可能很多小伙伴会对10000很疑惑,A/5×25很好理解,A是我们数的五个中方格所有的细胞数,除以5得到的是平均每个中方格的细胞数,再乘以25(总共的中方格数)即得到这个
计数室中所有的细胞数那么为什么要乘以10000呢?根据一开始讲解的内容我们知道计数室的体积是0.1mm3,但是要知道我们最后计算的结果要求体积单位是ml,mm3和ml是如何换算的呢?1ml=1cm3=1000mm
3所以0.1mm3=1×10-4ml。我们得到0.1mm3的计数室中有A/5×25个细胞,把A/5×25再除以计数室的体积即可得到最后结果。所以得到
相信现在大家就都明白10000的来历了吧!公式最后呢,还要乘以稀释倍数,这个就更好理解了,举个例子,比如一个溶液原先的浓度是1稀释十倍那么就是1/10,我们现在得到了稀释后的浓度是1/10,又知道了这个结果是稀释十倍后得到的,所以将1/10乘以10就可以得到稀释前浓度啦。
6 知识扩展6.1 血球计数板除了中央大方格可以计数外,其他区域可用于那些细胞的显微计数呢?红细胞的计数与酵母菌等微生物的计数方法相同,根据不同血球计数板的规格,在中央大方格(图 7中的A区域)内选择4或5个中方格为样方来计数。
但白细胞的计数则不同,应选取四角大方格(图 7中的B、C、D、E区域)为样方来计数(设计数的细胞总数为N)。同理,计算公式是N/4×10000×稀释倍数。[5]
图 76.2 血球计数板有什么不足的地方?用血球计数板观察一定容积中的细胞或微生物数量,然后推算出含菌数,简便快捷但是在计数时,包括死活细胞或微生物及微小杂物均被计算在内,这样得出的结果往往偏高,因此适用于对形态个体较大的细胞或微生物
进行计数当然,结合染色法排除死细胞等的影响可以减小实验的误差[6]7 例题分析例题Ⅰ进行浮游生物计数时使用了血球计数板(注:该计数板中1个大方格中有16个中方格),假设盖玻片下的培养液厚度为0. 1mm,4个中方格中浮游生物总数为40个,则1mL的培养液中有浮游生物数量为。
个答案:1.6×106解析:这道题直接代入公式就可以迎刃而解了,根据1个大方格中有16个中方格所以我们使用A’/4×16×10000×稀释倍数(本题并未提到所以可以不管稀释倍数)这个公式。
例题Ⅱ通常用血球计数板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若计数室为1mm×1mm×0.1mm方格,由400个小方格组成,若多次重复计数后,算得每个小方格中平均有5个酵母菌,则10ml该培养液中酵母菌总数有个[7]。
答案:2×108解析:根据公式A/5×25×10000×稀释倍数(本题并未提到所以可以不管稀释倍数)我们得到的是每毫升的细胞数其中A/5×25就是所有的细胞数,在本题中所有细胞数已知是5×400个,再乘以10000即可得到每毫升的细胞数,由于题目要求的是10ml培养液,所以我们最后再乘以10即可。
例题Ⅲ将样液稀释100倍,采用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计数,观察到的计数室细胞分布见下图,则培养液中藻细胞的密度是__个/mL。
答案:108解析:采用五点取样法,取四角和最中间的5个中方格计数,采取“数上线不数下线,数左线不数右线”的原则处理,得到5个中方格共有20个细胞即A=20。
根据公式A/5×25×10000×稀释倍数得到:20/5×25×10000×100=108参考文献[1] 马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若干问题解析[J].生物学教学,2015(40):35.[2] 梁长余.解读血球计数板[J].中学生理科应试:高中,2013(8):50-52.
[3] 杨露露.“血球计数板”高考常见考点[J].新高考:理化生,2012(3):58-60.[4] 杨维国.解惑血球计数板[J].中学生物学,2012,28(3):4-5. [5] 周民民[1],程姣[2],朱玉芳[1].再认识血球计数板[J].生物学教学,2016(41):74.
[6] 戎军.血球计数板及其使用方法[J].中学生物教学,2015:43. [7] 李立忠.血球计数板计数问题[J].考试:高考理科版,2010(9):57-58.相关阅读1.扩散和渗透还傻傻分不清嘛2.细说酵母菌的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法
喜欢这篇文章记得点❤在看❤哦
假装看懂的Pop子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我歌词是什么?我落泪情绪零碎 歌词
总有一些歌词会不经意触及你心底的温柔
-
到不了歌词是什么?到不了歌词表达含义!
狂风吹大海啸,真心的人死不了。地多大天多高,一生只换一声好。痛快哭痛快笑痛快的痛,死不了这一生这一秒。我只要求你知道,离别的酒容…
- 别问我是谁歌词是什么?别问我是谁歌词完整版!
- 别问我是谁歌词是什么?别问我是谁歌词完整版!
- 再遇见歌词是什么?再遇见歌词苏打绿!
- 黄玫瑰歌词是什么?黄玫瑰歌词作者是谁!
- 离开以后歌词是什么?离开以后歌词张学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