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什么意思(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出自哪里)
慎终追远,是圣人的道,不是君子的道。
“ 慎终追远,是圣人的道,不是君子的道”>>>>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出自《论语-学而篇》每到清明,各大新闻媒体上总是出现这句话,错误的解释,错误的使用可以说,从秦始皇焚书坑儒以后,孔子的学说算是基本上失传了。
现代人理解的论语,基本上全部是错误的如果《论语》像现代人理解的那样(基本上公园老大爷都能讲出来的道理),那也太小看孔子了—— 1 ——壹先来看现代课本,包括市面上所有关于"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的解释:。
“谨慎地对待父母的丧事,恭敬地祭祀远代祖先,就能使民心归向淳厚了”①慎终:指对父母之丧要尽其哀追远:指祭祀祖先要致其敬②民德:指民心,民风厚:朴实,淳厚民德归厚,指民心归向淳厚基本上看完上面的解释,我非常想套用现在流行的一句话: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首先,基本上每个人在父母去世的时候,都会谨慎的办理丧事,基本上都会很恭敬的祭祀自己的祖先可是民风淳厚了吗?不是照样充满了尔虞我诈么?很显然这样理解是非常肤浅的,既侮辱了孔子和曾子的智商,也侮辱了现代人的智商。
很不幸的是,就是这么侮辱人智商的解释,就是我们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这是何其悲哀的一件事情中华文化分儒道两家,儒道两家有一个共同的源头,就是《易经》所以读《论语》一定要结合《周易》来看,如果《周易》不入门,算是一辈子也读不懂《论语》。
我从小就读《易经》,也读《论语》,也就是这几年,结合自己对易经的研究,发现我们对《论语》的误会太深了—— 2 ——贰“慎终追远”,这四个字先看"慎”,这个字理解成 “谨慎;慎重”,问题不大再看与“慎”相对的“追”字,理解成寻求,探求可不可以呢?《论语-微子篇》有“。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这样理解成 追寻,寻求 也基本上可以那么关键的地方就在于这个 终,和 远 字先来看这个终字,论语中多次出现终字做形容词,代表 “全;整”的意思,例如 “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子路终身诵之群居终日,言不及义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等等也有做动词,表示结束的意思: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而这个终,很明显是做名词。
作为名词来讲,论语里面没有可以参考的然而从《易经》里面看,坤上艮下的谦卦(被认为是64卦最好的一卦),其卦辞曰:亨,君子有终“君子有终”的终,就是做名词君子有终,在卦象里面对应的就是九三,九三阳爻居在阳位,上有上六呼应。
两边伴随着六二和六四的追随,是相当美好第一个位置,真是劳谦君子也正如:山体高大,但在地下,高能下,下谦之象卑下之中,蕴其崇高,屈躬下物,先人后己,所以谦象征谦虚如此谦虚地待物、待事,所以诸事顺利但是只有君子才能始终保持谦虚的美德。
这不正是孔夫子所提倡的么地山谦卦
再来说这个远,《孟子·尽心下》 里面说 “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易 ·系辞下》里面说,“其旨远,其辞文,其曲言而中”所以,这个“远”可以理解为深奥玄妙的道再来看这个民德归厚,这个民德好理解,关键是这个。
厚字。来源于坤卦坤卦《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个“厚德”,就是民德归厚的厚德。
—— 3 ——叁综上所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是让我们要时刻保持“谦卦”中君子劳谦的美德,时时刻刻的去追求体悟 深奥玄妙的的道,这样才能使得自己的德行如同坤卦所描述的那样,做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至于什么是谦卦中的劳谦君子,什么是坤卦的厚德载物,要在《易经》的学习中不断的去体悟,去实修,只有慢慢体悟到的才是真知慎终追远,是圣人的道,不是君子的道真言一句话,假言万卷书,其中滋味,诸君慢慢体会
参考文献:《孟子·尽心下》《论语》《周易》《易传》—— End ——潜龙在渊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我歌词是什么?我落泪情绪零碎 歌词
总有一些歌词会不经意触及你心底的温柔
-
到不了歌词是什么?到不了歌词表达含义!
狂风吹大海啸,真心的人死不了。地多大天多高,一生只换一声好。痛快哭痛快笑痛快的痛,死不了这一生这一秒。我只要求你知道,离别的酒容…
- 别问我是谁歌词是什么?别问我是谁歌词完整版!
- 别问我是谁歌词是什么?别问我是谁歌词完整版!
- 再遇见歌词是什么?再遇见歌词苏打绿!
- 黄玫瑰歌词是什么?黄玫瑰歌词作者是谁!
- 离开以后歌词是什么?离开以后歌词张学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