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评论

三种人血糖高不一定是糖尿病(饿一饿对胰岛功能恢复的好处)

当糖友出现饥饿感的时候,往往会认为是低血糖的信号,便不断地进食,以求将血糖提高到正常水平。其实,糖友

三种人血糖高不一定是糖尿病(饿一饿对胰岛功能恢复的好处)

 

当糖友出现饥饿感的时候,往往会认为是低血糖的信号,便不断地进食,以求将血糖提高到正常水平其实,糖友感到饥饿,也有可能是血糖升高的征兆,此时,糖尿病患者就不要盲目进食了,而应该及时监测血糖、控制血糖为什么饥饿感有可能是高血糖的征兆?

正常健康人进食后,血糖会刺激负责饥饿和饱腹感的下丘脑,使人产生饱腹感;当人体血糖偏低时,下丘脑得不到糖的供应,就会产生饥饿感不过,糖尿病患者要注意的是,当你感到饥饿时,可能是高血糖引起的约有50%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多食的现象,主要表现为饭量增大,却仍然存在饥饿感,而这可能是高血糖的征兆。

为什么饥饿感预示着高血糖的出现呢?其实,糖尿病是由胰岛细胞受损引起的,胰岛细胞分泌出来的胰岛素是分解葡萄糖的酶,由于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缺乏,所以不能将糖转化为能量,导致细胞能量不足,只能将缺糖的信号传入大脑,从而反复出现“饥饿信号”。

也正由于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减少,不能有效将摄入的糖转化为能量供身体消耗,于是便不断出现饥饿感,催促患者赶快进食,如果患者一饿就吃,就会造成恶性循环:血糖进不了细胞内,人变得越饿,越饿就越吃,最终导致血糖越来越高。

糖尿病人如何增加饱腹感,减少饥饿感的发生?1、细嚼慢咽研究发现,降低进食速度,细嚼慢咽地吃饭有助于增强饱腹感因此,糖尿病人平时进食时,不要因为饥饿感而狼吞虎咽而且,吃得慢也利于帮助消化,对肠胃健康有好处。

2、保证主食的摄入糖尿病患者一日三餐应定时定量,不能为了降低血糖而盲目节食,因为不规律的饮食习惯不利于医生调整药物的剂量,也有可能会导致低血糖的发生如果要加餐,最好在营养师或者医生的指导下进行3、低糖饮食。

含糖低的蔬菜有韭菜、西葫芦、冬瓜、南瓜、青菜、青椒、茄子等由于西红柿含糖量低,既可做蔬菜又可做水果,所以糖尿病患者可以多吃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它已成为当今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

因此,若你经常感到饥饿、乏力,那可能是糖尿病发出的信号,我们务必要重视,通过正确治疗与合理饮食对抗它!避免血糖波动的六大注意事项1、注意生活方式要少吃高热量的食物,将体重控制在标准范围内(BMI<24),体重超重的患者要减肥。

在食物构成上,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少吃高脂食品,可以适当多吃一些粗纤维食物如果患者只依赖降糖药而不注意控制饮食的话,血糖就很难控制好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可以采取少量多餐饮食原则,把一餐的饭量匀成两餐或多餐吃,就可以使胰岛的负担减轻,并且进餐时不要等饿极了再吃。

2、要合理地进行运动糖尿病患者如果尽量参加运动的话,血糖水平肯定会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下降建议糖尿病患者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星期运动五天,每天运动半小时左右因为运动时间一般是在餐后,所以运动量的大小直接影响餐后血糖的高低。

如果患者的活动量比平时有所增加,可以适当加餐或减少药量但糖尿病患者运动时要根据自身的身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3、情绪对血糖的影响,估计很少有人注意事实上,情绪对血糖的影响很大,所以糖尿病患者应尽量乐观一点,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莫要对疾病过于悲观,这样反得是雪上加霜。

4、不要过量饮酒大量饮酒对糖尿病患者是非常有害的,有些患者大量饮酒后会由于酒精损害肝脏导致肝糖原储备下降而引起低血糖,还有些患者大量饮酒后由于糖代谢障碍引起高血糖,喝酒过多还可能导致酒精性肝损害5、应激状态加强血糖监测。

糖尿病患者在身体处于感染、发烧等应激状态时,各种升糖激素分泌增加,血糖就会升高所以糖尿病患者在身体处于上述情况下时,一定要密切监测血糖变化,以便及时调整用药6、血脂、血压监测齐头并进丹麦曾经做过一个研究,发现在控制好血糖的同时,血压、血脂都达标并使用抗凝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大小血管的合并症的发生率比只是进行常规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要低很多。

所以建议糖尿病患者在注意控制血糖的同时,不要忘记血脂、血压的监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监测糖尿病患者平时要做哪些自我监测,至少要做血糖、血压、血脂和体重的自我监测1、血糖监测:是近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重要手段。

通过血糖仪对自身血糖水平进行评估这种方法快捷、准确、可靠,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帮助患者随时了解血糖水平的好办法其最大的益处就在于根据血糖浓度随时调整饮食、运动及药物治疗和判断疗效除了儿童、过度年老或视力不佳的患者应在家属帮助下先进行检测外,一般皆可自行使用。

血糖检测次数因人而异,血糖不宜控制的Ⅰ型糖尿病及胰岛素功能差的Ⅱ型糖尿病患者,每日可测4-8次,一般选三餐前及三餐后2小时、睡前测定,必要时加测夜里2-3点得血糖,病情稳定后逐渐减少测定的次数,一般一周测4-8次。

2、血压监测:伴有高血压的患者要每天监测血压,如血压持续增高,要调整降压药物,使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3、血脂监测:采用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四项,一律采用血清测定空腹12小时(可少量饮水)后取前臂静脉血,应有2周时间保持平时饮食习惯,近期内无急性病、外伤、手术等意外情况;取血前24小时内不饮酒、不做剧烈运动;除特殊情况遵医嘱外,取血前最好保持平时的服药。

除卧床患者外,一律以坐位5分钟后取血如果血脂正常,最好3-6个月复查一次4、体重监测:定期监测体重2型糖尿病的预防1、糖耐量低减,空腹血糖受损的患者,或者HBA1c在5.7-6.4%的患者应该制定长期有效的措施来减轻5%-10%的体重和增加活动,每周至少150min中等强度运动(比如步行)。

2、定期随访咨询对于计划的成功实施是很重要的3、除了改善生活方式外,对于有高危风险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患(同时患有IFG,IGT及其他危险因素如HBA1c>6%,高血压,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甘油三醋或一级亲属中有糖尿病患者),及小于60岁的肥胖人群,可以考虑服用二甲双胍。

4、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应该每年随访监测其糖尿病的发展情况。>>查看更多高血压相关知识,请搜索健科智医(iuyi17)查看更多文章!搜索就搜”健科智医“这四个字!一个字都不能少哦!<<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