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评论

西藏民歌(西藏民歌特点)

⊙杨辉麟西藏被称为“歌舞的海洋”,民间歌舞品种繁多,内容丰富,风格各异,呈现出明显的民族地域特征。

西藏民歌(西藏民歌特点)

 

⊙杨辉麟

西藏被称为“歌舞的海洋”,民间歌舞品种繁多,内容丰富,风格各异,呈现出明显的民族地域特征据《西藏风物志》记载,西藏所辖康、卫、藏、阿里四个地区民间歌舞分布的情况,从音乐的角度上讲大体可分为“鲁”(glu,静态的歌,泛指节奏不规整的歌谣,如山歌、牧歌等)和“谐”(gzhas,动态的歌,泛指节奏规整的歌舞曲)两大类;从舞蹈的角度上讲又可分为“谐”——歌舞,“卓”——舞蹈,“噶尔”——乐舞,“羌姆”——法舞四大类。

又据《西藏自治区概况》记载,根据藏族音乐舞蹈的不同特点,大致可分为“谐卓”和“卓”两大类型“谐卓”又分为“堆谐”、“果谐”、“杰谐”和“囊玛”四种,主要流行在日喀则、山南、阿里和拉萨等地,地方特色浓厚;“卓”又分为昌都的“热巴卓”(铃鼓舞)、“果卓”(锅庄),后藏的“大鼓舞”,拉萨和山南的“腰鼓舞”等,场面热烈奔放,舞姿优美大方。

西藏民间歌曲西藏民间歌曲,简称“民歌”,藏语称“鲁谐”(glu-gzhas)。据《西藏自治区概况》记载,根据结构形式和表现手法,西藏的民歌有“鲁体民歌”和“谐体民歌”两大类。

一是鲁体民歌,主要流行于原西康及藏北等地。4句或8句的常见,多的每首可达20多句。一般来说,每句音节相等,曲调缓慢,用词及节奏都有对应的关系。通常采用前两句比喻,后两句直陈的手法。

二是谐体民歌,主要流行于拉萨、日喀则、山南和阿里等地。最常见的是4句或8句,每句6个音节。手法上,有的通篇是比喻,有的前两句比喻后两句直陈。

西藏民歌若从时代来划分,还可分为“传统民歌”和“新民歌”两类一是传统民歌,即指从远古时期到解放前创作流行的民歌热情歌颂了藏汉民族之间的友谊,充满了对封建农奴制度的控诉和反抗,表达了人们对自由和爱情的渴望。

二是新民歌,指解放后创作流行的民歌以歌颂藏族人民的新生活、反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为其主要内容艺术上,皆能采取高度的现实概括和高度的艺术夸张相结合的手法,比喻生动贴切,形象鲜明突出,朴实清新,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猜歌】——西藏农牧区的情歌猜歌是流行于西藏农牧区的一种情歌过去,它既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又能够在青年男女之间起到相互勾通感情的作用,因而是男女青年最喜爱的艺术形式演唱时,青年们聚在一起,选出一名最出色的演唱者,这位歌手把每个人的戒指或鞋带收集起来,然后对每件物品唱一首猜歌,猜一猜它们的主人心中想什么?能和谁成为终身伴侣等。

其艺术形式十分独特,具有极其浓厚的感情色彩

【山歌】——西藏牧民的牧歌 山歌,藏语称“拉鲁”(la-glu),流行于西藏各地内容主要反映牧民的生活风貌及思恋故土、歌唱家乡和男女爱慕之情等常在放牧或赶牲畜时歌唱,热情奔放山歌曲式为上下两句构成的单乐段,旋律两起两落,节奏均有散板,自然辽阔,曲调舒展高亢,富有高原牧区的风格和特色。

【对歌】——西藏青年人的情歌 对歌,藏语称“次架”(tshe-lcags),又称“情歌”或“卦相歌”流行于西藏各地内容为逗趣争执、讥讽戏谑、称道人品、歌唱爱情等无论在劳动、休息或集会时,都能热烈地对歌走路时,前一拨和后一拨对;过节时,这个村与那个村对;谈恋爱时,小伙与姑娘对。

曲调丰富多彩,有表现和风细雨、温柔敦厚的抒情曲,也有暴风骤雨、情绪激昂的威武曲歌词一般为6字一句,4句一首歌曲短小精干,通俗易懂;旋律流畅明快,热情亲切,深受草原牧民,尤其是城乡男女青年们的喜爱

【渔歌】——西藏打渔人的渔业歌 渔歌,藏语称“乜百鲁谐”,意为打渔人的歌是一种在雅鲁藏布江沿线从事半渔半农的村庄中流传的多声部民间歌曲不仅在进行渔业劳动时演唱,而且在家中或野外玩耍、节假日都能演唱渔歌内容主要是渔业生产知识、赞美渔村风光等。

曲调,具有词短曲长的特点这种渔歌的旋律、和声、复调等,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风格

【箭歌】——林芝人的比武歌箭歌,藏语称“达谐”(mdav-gzhas),林芝特有的民间歌曲林芝贡布人喜爱射箭比武比赛时,射手首先从“竹素切玛”中抓一把“切玛”撒向空中,以示向神灵祭祀,祈求护佑;然后左手持弓、右手持箭高唱“箭歌”,尔后射出手中的箭。

箭歌音乐旋律清新流畅,结构完整,节奏中板,演唱时可伴以简单的舞蹈,颇具林区特色。流传于全国的《在北京的金山上》这首歌曲的旋律,原来就是一首箭歌曲调,深受全国各族人民的喜爱。

【儿歌】——西藏儿童的游戏歌 儿歌,藏语称“齐百鲁谐”,流传于西藏各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得到了丰富和提高,原有的各种传统儿歌和儿童游戏歌曲正在不断消失但在西藏各地曾有过形式多样的儿童歌曲,主要有玩石子歌、跳绳歌、赶狼保小牛歌、找火歌、“阿久”歌和踢毽子歌等。

歌曲旋律简单,节奏明快,情绪活泼,具有高原儿歌的独特风格

【作者简介】——杨辉麟 藏族名玛米多杰(ma-mi-rdo-rje),1952年生,重庆铜梁人1969年12月入伍,1970年3月进藏,197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6年12月退役西藏作家,文化领域创作者,已出版《西藏东南角》等书17部。

∥请关注@读走西藏​ 谢谢∥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