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评论

款款的意思(蜻蜓款款飞款款的意思)

走进在野外,除了青山隐隐,高天流云,身边飞舞的蝴蝶和蜻蜓,它们一个轻盈,一个迅捷,皆以曼妙之姿和缤纷色彩,装点了无数孩子的童年和梦。

款款的意思(蜻蜓款款飞款款的意思)

 

【课文:一年级上册】动物儿歌蜻蜓半空展翅飞,蝴蝶花间捉迷藏蚯蚓土里造宫殿,蚂蚁地上运食粮蝌蚪池中游得欢,蜘蛛房前结网忙【解字:尾端亭午则亭】中国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的爷爷陆佃也是北宋的一位大学问家,他少时家贫,苦学成才,是映雪夜读故事的主人翁,曾拜王安石为师。

他有一本书《埤雅》,专门考证古代的鸟兽虫木在这本书中,蜻蜓本名叫“蜻蝏”,因为这种昆虫,“尾端亭午则亭”,到了中午,它的尾巴会停在某处。

亭的甲骨文就是一个亭子的模样《说文解字注》中解释:亭、停也人所停集以前的道路上,每隔十里就有一个亭子,供路人停歇休息,就像我们现在高速公路上的服务区一样“亭午”是正午的意思,大概也是因为,人们通常到了正午,都会停下来休息。

“蜻蜓”的“蜓”字,右边的“廷”字也有直的意思为什么会以“青”命名呢?另一本专门解释中国古代事物的书《古今注》解释说:“色青而大者是也”这个解释似乎不太有说服力,因为蜻蜓的色彩非常之多,让人叹为观止一、

蜻蜓,还是蝴蝶?“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杜子美的句子,对仗极工,初读之,蝴蝶与蜻蜓在一起,让人眼前一片明媚春光,蝶舞蜓飞细细读之,又极伤感《石林诗话》称此联”体物”有天然之妙,不仅妙在“体物”,更妙在“缘情”。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这是前两句人生苦短,良辰美景稍纵即逝,原该“暂时相赏莫相违”这首诗亦让我想起在荒野中,有一种长得像蝴蝶的蜻蜓——斑丽翅蜻,又名彩裳蜻蜓,是我见过的最美蜻蜓之一,翻飞栩栩然如蝴蝶,常被人误认。

斑丽翅蜻翅膀有琥珀色及深褐色夹杂的图案

它的翅膀可以朝反方向扇动,前进后退自如,高难度的飞行技巧,是人类最先进的直升机也难以模仿的所有的蜻蜓都是强健的飞行家,飞行最快的蜻蜓每小时达35千米,以身体比例来看,相当于时速3500千米行驶的小型喷气式飞机。

还有一种长得像蝴蝶的蜻蜓,我在湖南老家见到那日,在撂荒的稻田里,野草疯长,一截枯枝上有宝蓝色的光芒闪耀我知道一定是好东西,走近看,发现竟是从未见过的蜻蜓据《海南蜻蜓图鉴》介绍,此种蜻蜓学名叫曜(yao)丽翅蜻(。

Rhyothemis fuliginosa Selys)。曜丽翅蜻前翅角约有1/3面积的透明翼斑。河南、山东、江苏、福建、浙江、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省皆有分布。

 ↑曜丽翅蜻,亦风 摄于湖南 二、六足四翼,飞翔于天地之间这个季节,在干净的溪水泥底,或者残枝败叶下,你能发现蜻蜓的幼虫——水虿[chài]在耕读心园厨房旁的小溪旁,不久前,丁丁曾发现水虿羽化剩下的壳水虿完全水生,以鳃呼吸,颜色因栖息环境而异,喜欢栖息在黄色泥土的水虿则是黄色的,周围环境是黑色的则是黑色的。

它在水草密集处等待猎物的到来,猎物靠近时方射出能缠卷的唇以捕捉之,异常凶狠蜻蜓是食肉性昆虫。他们捕食苍蝇、蚊子、叶蝉、虻蠓类和小型蝶蛾类等,在农民的眼中,它是有益于人类的一类重要天敌昆虫。

        ↑ 碧伟蜓猎食,亦风摄碧伟蜓可以说池塘上空的超级战机,它不停地往返快速逡巡,几乎很少停歇,直到它在空中捕到一只体型比它小很多的异色灰蜻然后躲在草叶之下大快朵颐弱肉强食,从来是残酷的丛林法则。

一只霸王叶春蜓也捕到了一只苍蝇:

霸王叶春蜓捕食,亦风 摄然而,即便是凶猛的霸王叶春蜓,蛛网也是它们飞行中的噩梦。下图,金钟绿道附近,一只霸王叶春蜓被五花大绑裹了个严严实实,纵有三头六臂,也难逃脱了。

落入蜘蛛网的蜻蜓,亦风摄观察蜻蜓时,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除了奇特的交配姿势,以及蜻蜓点水(产卵)的优雅之外,它们经常会身体朝天倒立!它们这是在练瑜伽么?其实蜻蜓的朝天倒立,是非常聪明的一种躲避阳光的方法,只有这样,尤其

是正午的烈日下,它们身体部分遭受太阳直射面积最小,这样不至于全身都在阳光下烤着小朋友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小实验,拿一支铅笔放在正午的太阳下,比较一下竖着拿和横着拿,那一种姿势的阴影面积最小不过小编也发现,有一些蜻蜓也会躲在植物背阳的地方停靠,那就不必朝天倒立以避烈日了。

霸王叶春蜓,亦风  摄著名的成语“蜻蜓点水”,指的是蜻蜓交配后雌性在浅水中产卵的一种行为。 

更有意思的是蜻蜓交配的场景。蜻蜓交配与豆娘相似,都是雄蜻腹部末端的肛附属器抓紧雌性的头部,雌性则将腹部末节前伸与雄蜻的性器官连接,形成独特的浪漫心型环式连结。

人们印象中的蜻蜓,小巧轻盈殊不知,在亿万年前,小巧可爱的蜻蜓也曾是空中“巨无霸”发现的个头最大的蜻蜓,翅展最大达710毫米,生活在距今2.8亿年前的早二叠世,是世界已知最大的昆虫蜻蜓是一种古老的昆虫,最早可追溯到3.2亿年前。

 蜻蜓属不完全变态昆虫,其幼虫在淡水中生活几天到数周或数月(体型较大的一般成虫期也较长),以水生昆虫、蝌蚪甚至小鱼为食在此期间稚虫会多次蜕皮,直到最后一次蜕皮前爬出水面,在某个夜晚的岸边石块上或草叶茎杆上羽化。

关闭观看更多更多退出全屏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蜻蜓羽化的一刻,不亚于观赏蝉蜕的美丽体验我们曾经在树木园的水域组织过观察蜻蜓羽化的活动可惜,因为改造,这一难得的自然观察点被破坏,我们一直都没有找到更好的观察之处。

这几年,在中山做自然教育,眼见着那些物种丰富的荒野、池塘、密林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一片片被破坏每少一处,内心便痛一次什么时候,我们的城市管理者能够将物种保护的生态视角纳入城市改造的考量范畴?三、《蜻蜓飞行日记》:一本关于蜻蜓的

童话书   讲到蜻蜓,我特别想介绍一位年轻人,他的名字叫张浩淼5岁时,他第一次在野外看见蜻蜓羽化,深深被触动,开启了他与蜻蜓一路同行的岁月他从8岁开始学习美术和音乐,本科学化工专业,研究生学造纸工程然而,从小学到大学,他对蜻蜓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当他20岁时,他才知道幼年时见到的那只羽化蜻蜓的名字——圆大伪蜻。

而在攻读硕士的第二年,开始转入昆虫学专业备考,最终成为华南农业大学的一名昆虫学博士2018年,他耗时十年筹备编写的《中国蜻蜓大图鉴》出版,收录了中国地区蜻蜓目昆虫共计820种,是目前全球同类图鉴中收录蜻蜓种类最多的一部。

 全国只有两个蜻蜓博士,他是其中之一。除了这套比砖头还重的图鉴,他还写了一本小书——《蜻蜓飞行日记》。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立于荷叶上的蜻蜓是哪一种呢?你能在书中找到答案在这本书中,他讲述了碧伟蜓“大头”从北方飞往南方的历险记,这是一条来自蜻蜓王国的神秘航线航线的起点就是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张浩淼童年生活的地方。

在这一路上,大头遇到了各种蜻、蜓、豆娘结交不同的蜻蜓好友,有了各种人生感悟这是一本特别适合孩子看的科普书,或许这其中的故事从那个五岁男孩第一次见到了圆大伪蜻时,就无数次出现在他的梦中“人类没有双翼,但最渴望飞行。

昆虫虽小,却可以挑战空中世界”张浩淼说这或许就是他痴迷蜻蜓的原因走进野外,除了青山隐隐,高天流云,身边飞舞的蝴蝶和蜻蜓,它们一个轻盈,一个迅捷,皆以曼妙之姿和缤纷色彩,装点了无数孩子的童年和梦。.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