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评论

孔明传(孔明传怎么不单挑)

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的贡献结交鲁肃、智激孙权,诸葛亮如何有尊严地求人办事?平等结盟的两个难题摆在诸葛亮眼前有两个难题。

孔明传(孔明传怎么不单挑)

 

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的贡献结交鲁肃、智激孙权,诸葛亮如何有尊严地求人办事?平等结盟的两个难题摆在诸葛亮眼前有两个难题第一个,孙权到底打不打曹操鲁肃亲见刘备溃败,孙权一直觊觎荆州如果孙权想趁机捞一把,和曹操把刘备瓜分了,刘备毫无抵抗之力,必死。

退一万步,就算孙权不来瓜分荆州,一直在柴桑袖手旁观,刘备肯定也无力抗曹,就算不死,夏口绝对待不住孙权和鲁肃一开始就有心联合刘备抵抗曹操,这一点刘备和诸葛亮心知肚明那时的刘备有十多万追随者,可是现在这些追随者都灰飞烟灭。

就好比说你是百万网红,粉丝一大把,昨天在网络上振臂一呼,大家云集回应,投资方拿着钱来找你谈合作;结果今天你的网络账号被封了,买卖还怎么谈?刘备的势力遭到严重削弱后,孙权和鲁肃还能不能坚持最初的态度联合抗曹?这一点,诸葛亮需要确定。

除此之外,摆在诸葛亮面前的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而又常被人忽略,就是即便孙权同意帮刘备打曹操,刘备在这场战役中是什么角色?什么地位?八年前打官渡之战,刘备也和袁绍联手,但那时他是投奔袁绍,是袁绍的附庸,不是独立的,和袁绍不平等。

刘备还投奔过陶谦、刘表当客将,有一定独立性,但始终独立不起来现在的形势是刘备随时可能被灭,能不能活命,就看孙权出不出手按照刘备的一贯作风,这一次搞不好还会变成投奔当初鲁肃问刘备去哪里,刘备说到苍梧投奔吴巨。

虽然他未必真有这个打算,但无意之中,就把「投奔」这种潜意识说出来了但诸葛亮给刘备制定〈隆中对〉,前提就是刘备必须保持独立,以后要和曹操和孙权三分天下,诸葛亮去见孙权,不仅要劝孙权一起打曹操,还要说服孙权和刘备平等联盟,至少名义上要平等。

说句公道话,刘备现在这情况,他真没有资格要平等诸葛亮的这个想法不是多虑,孙权在权衡对曹操是战是和的问题上,有没有刘备可能不那么重要。

在江东,最支持孙权抗曹的两个人是周瑜和鲁肃,他们劝孙权决战曹操时,刘备因素被完全忽略周瑜说:曹操不善水战,水土不服,不用理这老家伙,他就是个纸老虎,一捅就破(「今使北土已安,操无内忧,能旷日持久,来争疆场,又能与我校胜负于船楫可乎?。

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又今盛寒,马无槁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将军禽操,宜在今日。

」见《三国志.吴书.周瑜传》)鲁肃说:我们几个降曹,以后还能继续做高阶主管,替谁打工不是打工,无所谓啊;可是孙将军不行,你是老板,要是投降了,曹操把你放哪里呢?(「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

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见《三国志.吴书.鲁肃传》)。

连最开始主张孙、刘联盟的鲁肃,在劝孙权抗曹时,都没提刘备的事再看孙权,他说:「曹操这个老贼想篡位,就怕袁绍、袁术、吕布、刘表,还有我孙权现在群雄都死了,就我还活着我和老贼势不两立!」(「老贼欲废汉自立矣,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

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见《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孙权把曹操忌惮的人说了一圈,还是没刘备什么事诸葛亮现在去见孙权很尴尬,因为不是雪中送炭,是锦上添花添花还要谈条件,就得好好动一下脑筋。

第一步:自抬身价一般来讲,遇到这种紧急情况,出门求人,常用的两种办法是「贿」和「哀」「贿」就是贿赂,我给你钱,给你地,你帮我一把,说白了就是利益交换;「哀」就是和对方哭穷卖惨,博取同情但这两种办法,一上来就让人家知道底线在哪里。

你哭完,给完钱,人家帮你就不错了,还谈什么条件呀?所以「贿」和「哀」都不是首选的办法还有一种谈判思路,就是让对方相信,我来和你谈判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你别小看这种思维,大多数人在谈判时,都想怎么对自己有利,却忘了怎么说能让对方也觉得有利。

但从实力来看,刘备溃败后,他对孙权只能锦上添花。光和孙权说,与刘备联合有什么好处,孙权可能根本听不进去。孙权也不傻,你口吐莲花,不就是来空手套白狼嘛!所以,这场谈判的第一步是要让孙权真正重视刘备。

诸葛亮和鲁肃到了柴桑,估计等了几天这几天孙权要见鲁肃、见周瑜,对局势有个内部判断等诸葛亮见到孙权,既不用「贿」,也不用「哀」,也没有开门见山说我是为你好他剑走偏锋,用了「激」,就是「激将法」他开场说:「现在天下大乱,孙将军您占据了江东,刘豫州(刘备)本来也在汉水之南,招揽了很多人,我们两家都在和曹操争天下。

」(「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据有江东,刘豫州亦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以下均见《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诸葛亮一上来,就把刘备抬到和孙权一样的地位,我们两家是一样的,都是曹操的心腹大患诸葛亮又说:「曹操现在把天下诸侯灭得差不多了,实力太强大,把荆州也打下来了。

英雄无用武之地,刘豫州才逃到夏口去」(「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我们败了,不是刘备弱,是曹操太强言外之意,看看你,换你也不一定打得过曹操到这里,孙权还没什么反应。

吹牛谁不会?你接着吹第二步:激将下套诸葛亮把前提设置好,话锋一转,开始说孙权:「将军掂量自己的实力,再决定怎么对待刘豫州要是有本事和曹操决一死战,现在就赶紧和他一刀两断;要是没这能耐,还不如早点投降现在将军是外托臣服的名义,心里却一直犹豫是打还是和。

曹操都打到你家门口了,还下不了决断,你就等着倒霉吧!」(「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

」)这话一说,孙权有点坐不住了孙权比诸葛亮小一岁,才二十七岁,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你们家刘备都被打得迷失方向,上门来求我,你还挖苦我,让我投降你怎么不投降,你全家都投降!孙权说话就有点酸了,他问诸葛亮:「要真像你说的这样,你们家刘豫州怎么不投降呀?

」(「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诸葛亮一看,行,上钩了,有戏,赶紧对孙权加油添醋:「将军知道田横吧?齐国的壮士,还知道要守道义,不受屈辱呢何况刘豫州是汉室之后,英才盖世,士人仰慕他,就和水归大海似的。

要是打不过曹操被灭了,那是天意,灭了就灭了,刘豫州哪会甘心投降呢?」(「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这话就很气人了,田横是楚、汉之际的齐国宗室后裔,不肯向汉高祖刘邦投降,最后自杀了。

孙权再这么犹犹豫豫,你连一个壮士都不如,算什么英雄,还不如真投降算了你再看刘豫州,要能力有能力,要人心有人心反正我们宁死不屈,打死也不投降!孙权气啊!刚才你让我投降,现在好了,田横就一匹夫,你居然说我不如一匹夫。

你们家刘备不就卖草鞋的吗?被人撵着跑,还宁死不屈?我孙权是什么人,还比不上一个卖草鞋的?谁投降啊,我和你说,老子早就表态要和曹操老贼打到底了孙权本来还想摆架子,让诸葛亮求求自己,好开条件这下可好,他被诸葛亮气得勃然大怒,架子也没了,当场咆哮上了:。

「我绝对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我计决矣!打!」诸葛亮这时就偷笑了,嘿嘿嘿,我要的就是你这句话孙权表态要打曹操,底线全暴露,我也踏实了现在再来谈条件,要钱、要地,可就没那么容易了第三步:除了利益,还是利益

孙权激动完了,知道自己掉进坑了但对于刘备,他不能视而不见诸葛亮这么一捣乱,孙权明白了,刘备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刘备不会降曹,当然也不会投奔孙权现在荆州的局势,要嘛曹操灭刘备,然后孙权单独打曹操;要嘛孙权先灭刘备,再去打曹操。

哪个划算?哪个也不划算最划算的是和刘备一起打曹操于是,谈判进入下一个议题:联合刘备,对孙权有什么好处?孙权先问:「你说除了刘豫州,谁也挡不了曹操可是现在刘豫州刚被打败,他哪里有本事去挡呀?」(「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孙权说出这种话,显然已经开始考虑和刘备联合的可能性了诸葛亮终于等到这个机会,分三点向孙权阐释孙、刘联盟的可行性第一点,刘备有实力诸葛亮说:「刘豫州虽然刚被打败,但现在手里的人,加上关羽的水军,还有一万人。

刘琦在江夏的部队,也有一万人」(「豫州军虽败于长阪,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也就是说,刘备手里至少还有二万人孙权一听,可以他让周瑜等人去打曹操,才给三万人刘备二万,入股也占四○%了,看来刘备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而且关键是刘备之前的号召力,鲁肃见过;刘备和刘琦的部队,鲁肃也见过眼见为实,在孙权看来,诸葛亮不是虚张声势,确实是实话实说可是孙权忘了,刘备这二万人有一半是刘琦的刘琦虽然和刘备关系不错,但两人是半合作的关系。

更何况,刘备没有诸葛亮说的有那么大决心刘备这时早就听鲁肃的,跑到孙权的地盘樊口来了这说明刘备怕得要死,你再吓唬、吓唬,说不定就来当客将了还有,刘备手里那一万兵,也不敢全投到战场上万一打输了,还得留点本钱给自己。

后来周瑜率军去打曹操,自己带了江东三万水军,刘备一开始只带二千人跟在后边这一点,孙权是被诸葛亮给糊弄了再看第二点,曹操打不赢诸葛亮说曹操从南阳一路下荆州,一天跑三百里追刘备,士兵已经很疲惫,这是「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

《兵法》上说,这样的军队将领必然受挫而且北方人不善水战,荆州民心没有完全归附曹操,所以曹操打不赢(「曹操之众,远来疲弊,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

『必蹶上将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偪兵势耳,非心服也。」)

孙权一听,嗯,这个分析也可靠,和周瑜说的差不多最后一点,是对孙权有好处到此时,诸葛亮已经把孙权的心理摸透了孙权一开始派鲁肃来结交刘备,可以说本意就是联合荆州;万不得已才会考虑在荆州独当一面说明从长期来看,孙权还没有单挑曹操的实力,至少他没这个信心。

别看孙权是一方之主,其实他一直活在父亲和兄长的阴影之下,此时还处在想证明自己又怕技不如人的阶段从心理上讲,能把曹操打跑,对孙权来说,已经是个巨大胜利至于要不要直接吞了荆州,这是以后的事,现在顾不了这么多。

眼下只要荆州不在曹操手里,他就放心了诸葛亮给孙权分析好处,就说:「如果孙将军能派猛将统兵数万,与刘豫州勠力同心,必然能攻破曹操曹操一败,必然北还到时候,刘豫州在荆州,孙将军在江东,我们两家的势力就强大起来,三足鼎立的形势就正式形成了。

」(「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孙权一听,我要的就是这个于是兴高采烈,当即决定出兵,让周瑜等人带着三万人,跟着诸葛亮去见刘备,打曹操。

孙、刘联盟的事,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可以说,对于抗曹和孙、刘联盟,孙权早就有意愿。但从刘备的角度,要争取平等的联盟机会,不带附加条件,则非常困难。诸葛亮这次出使,展现高超的外交天赋和谈判技巧。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