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评论

曾经最美歌词是什么?曾经最美歌词表达了什么情感!

而当我每一次地再次听到《天下一家》《明天会更好》时,心中的块垒都会涌上心头,感慨人类的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多么让人怀恋的美好时光啊!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感觉那些美好的音乐,也许正是他们给了我们一点力量,支撑着我们在这并没有那么完美的世界中继

曾经最美歌词是什么?曾经最美歌词表达了什么情感!

 

那曾经最美好的时光晨  星晨星,男,湖北武汉人,理学博士,高级程序员,IAMG(国际数学地球科学协会)会员有一年夏天,我照例在乡下老家---那个被浓密绿荫包裹的村庄消磨暑期,过着天天捞鱼摸虾的日子或许因为无忧无虑地在田野里过于放飞人生,有一天下午疲倦地睡着了,醒来时发现已经是黄昏的光阴,太阳把它的余晖透过郁郁葱葱的树叶,挥洒在老屋的红色外墙上。

我从朦胧恍惚中清醒过来,发现四下里静悄悄的,只有窗外的树叶在阳光的微风中轻轻颤动,空气中弥漫着收割后香甜的稻草气味这个夏天已经不知不觉过去一半了听着这些我不了解并没有任何为何感的声音和画面,一种奇异的感觉渗入了我的身体。

那时在我的故乡,电视机里只有三个频道,4频道的湖北台、8频道的中央台以及19频道的武汉台作为人文气息浓厚的80年代,电视除了有《跟我学》(Follow Me)、《法语入门》《标准日本语》《电视俄语》《许国璋电视英语》《星期日英语》《星期日日语》《法国欢迎你》《阿杨在日本》《学唱日语歌》《希望英语》一些味同嚼蜡的教学节目,还会经常会播放像《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悲惨世界》、《城南旧事》、《苔丝》、《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战争与和平》、《根》、《王子复仇记》这类非常深沉由世界名著改变的电影或电视剧。

那时的电视台毫不怀疑普通民众的欣赏水平,让我们有机会从小就可以耳濡目染在非同一般的媒体文化有一次我愉快地放学回家,打开电视机,改为“屏幕上正在播放罗曼·波兰斯基在1979年拍摄的《苔丝》(Tess),于是悲剧发生了,我坐在板凳上,看着美丽的娜塔莎·金斯基坐在石头上静静等待被捕的样子,一种“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的情绪突然涌上心头,控制不住地突然放声大哭。

另一件印象极深的事情是,某个“双抢”季,我跟着爷爷奶奶插秧回来,看到远房亲戚的堂屋里挤满了人,一个人富有磁性正在大段大段地独白让人需要仔细理解的话,我好奇地钻进人群,发现大家津津有味地围着一台14寸的黑白小电视,正在看上译版的《王子复仇记》。

想想看,在80年代,连《西游记》这样的鬼神片一样能拍出80年代的人文气质,那一代人是在一个怎样的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几乎没隔多长一段时间,社会上就有令人惊讶的值得反复思考的新东西冒出来在那个盛夏的乡村傍晚,我在农舍的黑白电视机前,看到了一场几个月前以“国际和平年”的名义,在北京工人体育场的举行的一场演唱会。

穿着统一服装的人们挤满了舞台(后来有了彩色电视,我才知道他们上身穿的是粉红、黄两种颜色的夹克),一人一句地演唱非常动听的歌曲,一种馨香的味道,随着优美的歌曲,充满了整个房间我从最开始的惊讶中恢复过来,然后被这首演唱了很久的歌曲所深深吸引。

它听起来清新又质朴,含义深刻又旋律优美,此前我从来没有看到这么多人以这种形式来演唱这种歌曲(据说在这之前中国基本没有流行音乐,有“反对精神污染”硬性规定3个或超过3个以上的流行歌手不能同台一起演出)而这首歌的歌词也带有80年代所特有的人文气息--“轻轻地捧着你的脸,为你把眼泪擦干,这颗心永远属于你,告诉我不再孤单......”,后来很久才知道,这首歌子的名称为《让世界充满爱》。

让世界充满爱 关闭观看更多更多退出全屏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当时我的整个身心倾听着,倾听着,这让我感觉到一种安静和愉悦的力量暮色渐渐笼罩了整个房间,我甚至看不到窗外的那棵近在咫次的枣树 ,唯有那闪动着不灭的青春火焰的声音,在半明半暗中灼灼地放光。

我一个人在竹床上中躺着,把双手枕在头底下发着呆,仿佛世界上只有一个人,但我后来才知道,有很多在彼时同样收看这次演唱会的人,和我有着同样的情绪律动忽然之间,我感觉正被一种安详的惬意所包围,似乎身体里每一个细胞都觉醒了,我做好准备去迎接一个全新的、美好的新世界,那个我在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世界。

月亮升上来了,银色的月光透过绿色的纱窗,温柔地把窗外的树影洒下室内的地平上我穿上鞋,发现院子里天空上漫天的星光灿烂,四周仍然一片沉寂,此刻连午后聒噪的蝉声也没有了,而那些悠扬的旋律仍然还在我的心中回响,而她所带来无数温软的柔情以及坚毅的信念充满了我的胸怀。

在那个时代的那一刻,我感觉愿意拥抱整个世界,可以毫无顾忌地向人们甚至是一个陌生人倾吐我内心真实的情感和看法这一刻的同时,我突然有一种悲凉的情绪涌上心头,我知道可能这种美好再也不可能重实了,就像这个令人难忘的童年夏天再也没有再回来过,后来的事实证明这种情况真的是这样。

后来,我渐渐知道了罗大佑和风格类似的《明天更美好》,旋律一样地优美,歌词一样地隽永我在第一次听完之后,那深情而略带深沉的歌声同样一直紫绕在我耳边我想,可能只有真正美好的人们,才能创作出这么美好的歌曲吧明天更美好 

关闭观看更多更多退出全屏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我并不知道的是,在这个我一生最重要的夏天里听到的“1986年百名歌星演唱会”,只是那场1985年7月13日分别在英国伦敦和美国费城同时举行,名为“拯救生命”大型演唱会 -Live Aid  的余波而已。

 我是在先熟悉了皇后乐队、鲍勃·迪伦、U2乐队、大卫·鲍伊等摇滚音乐家之后,才在千禧年之后才知道了LIVE AID演场会,但我并没有完整地听过整场音乐会,顶多也就听到了1985年Live Aid  现场的《天下一家》(We Are The World)。

因为此前我看得最多的是录音棚版本《天下一家》,对这种乱糟糟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形式感觉还是很新奇的也许正是这种演出方式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虽然大家都不尽相同,但大家都身上都会有一些共同的东西存在吧We Are The World 

关闭观看更多更多退出全屏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而我完整地听完Live Aid 演出实况距今已有36年了面对着当年Live Aid 的演出视频,有点恍若隔世的感,又像一个人不经意间地,突然来到一个从来没有到达过的美丽地方似的。

于是,我对Live Aid 演唱会了解了很多,也激发着我自己去寻找那些曾经发生过的激情澎湃的过往虽然Live Aid 演唱会并没有很早地进入我的视野,因为当时的电视台只是播放过《让世界充满爱》,而并没有直播或录播Live Aid 演唱会。

我终于开始渐渐了解了这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现场音乐会Live Aid1985年7月13日,名为“Live Aid”慈善音乐会在伦敦温布利体育场和费城肯尼迪体育场先后举行13日中午,“Live Aid”演唱会先在英国伦敦温布利体育场开幕,现场共有7万2千名观众,主要歌唱演员为Sting、U2、 Dire、Straits、The Who、David Bowie、 Elvis Costello、 Elton John、George Michael......而两小时后,美国费城约翰·肯尼迪体育场的“Live Aid”音乐会也宣布开始,现场共有9万人观看了演出,主要歌唱演员为Bob Dylan, Eric Clapton, Mick Jagger, Madonna and Tom Petty......。

这次马拉松式的音乐活动由新城之鼠乐队的头号人物鲍勃·吉尔道夫(Bob Geldof)和超音乐队歌手米奇·乌尔(Midge Ure)组织,“Live Aid”慈善音乐会首次使用了现场直播技术,历时16小时之久,吸引了全球至少大约15亿电视观众,并为埃塞俄比亚的饥荒救济筹集了数百万美元。

鲍勃·吉尔道夫于1951年10月5日出生爱尔兰的都柏林,是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爱尔兰朋克摇滚乐队城之鼠(Boomtown Rats)的主唱多年的干旱、内战以及20世纪80年代初政府控制粮食市场的努力失败,导致埃塞俄比亚发生灾难性饥荒,威胁到当地数十万人的生命。

1984年,吉尔道夫在看了一则有关这一主题的电视新闻报道后,以《他们知道这是圣诞节吗?》(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为题创作了歌词,并精心制作了歌曲的旋律,极富组织才华的爱尔兰人吉尔道夫还招募了英国新浪潮中的一些大牌人物来献唱。

这首单曲于1984年11月录制,以公益组合Band Aid的名义销售,销量超过300万张,并在全球激发了类似的全明星福利项目其中最著名的是,受到英国公益歌曲《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的启发,迈克尔·杰克逊和莱昂纳尔·里奇作曲、迈克尔·杰克逊作词的义演歌曲《天下一家》(We Are The World),而中国的《明天会更好》和《让世界充满爱》又是对《天下一家》的模仿,都是同类型的提倡友爱和平的以公益慈善为目标的合唱歌曲。

1985年1月,在热心的黑人歌手哈利·贝拉方提(Harry Belafonte)提出建议后,昆西·琼斯(Quincy Jones)担任制作人,四十多位美国当红歌星云集洛杉矶的录音室,以USA for Africa为名义,录制

发行了唱片《天下一家》(We Are The World),并获得同样空前的效果《他们知道这是圣诞节吗?》(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和《天下一家》(We Are The World)的成功激发了吉尔道夫和乌尔要在当年举办了一场被称为“全球自动点唱机”的募捐活动,一场名为“Live Aid”的马拉松16小时的现场音乐活动。

本来按照原计划,在澳大利亚悉尼举办的“Oz for Africa”慈善音乐活动是直播援助节目“Live Aid”的一部分,但事实证明,时区差异无法调和,只有作罢“Live Aid”的现场直播由英国的英国广播公司(BBC)和美国的美国广播公司(ABC)负责,并为美国有线电视频道MTV提供单独的信号。

为了确保直播的连续性,组织者规定所有艺术家的舞台演出时间不应超过20分钟,乐器装备必须保持在最低配在不到一个月的准备时间里,吉尔道夫获得了一批令人印象深刻的艺术家的回应为这次活动而聚会的团体包括Who, Black Sabbath, Crosby, Stills, Nash, Young等知名乐队,也包括麦当娜·西科尼这样还不出名的歌手。

她就是为了出名而参加Live Aid演唱会,她一改往日,在当天穿着比较厚实,并如愿以歌曲Holiday一举成名此外,齐柏林飞艇乐队的幸存成员在菲尔·柯林斯的支持下在费城重新集会,虽然他们进行的是翻车表演。

当天早些时候在温布利演出的柯林斯乘坐协和式飞机横渡了大西洋,成为唯一一位出现在两个现场舞台上的艺术家也许当天最值得注意的表演是两位竞技场摇滚巨星--U2乐队(U2)和皇后乐队(Queen),他们在演唱现场,淋漓精致地表现了各自擅长的风格。

U2乐队在分配的时间里用了12分钟唱了乐队标志性歌曲“坏”(bad),主唱波诺(Bono,真实姓名保罗∙休森/Paul Hewson)在这段时间里的大部分时间直接与温布利的观众互动,同时也展现了其无以伦比的高音水准。

U2乐队以撼动人心的主唱歌手、出神入化的吉他手、灵魂存在的贝斯手以及节奏律动的鼓手,昭示了摇滚精神的过去、现在以及将来一个半小时后,主唱弗雷迪·墨丘利(Freddie Mercury)演唱了一组浓缩的皇后乐队最伟大的歌曲,展现了其高超的音域、精湛的多种乐器演奏技艺和非凡的舞台风采。

在演出现场,因为音乐家人数众多,话筒有限,有很多演出界的巨星都没有抢到话筒,只能混在人群里,跟着一起哼哼但如果要”优中选优“地决出第一名,以个人的感觉在当天展出的所有高水平艺术家中,英国皇后乐队现场表演的《波西米亚狂想曲》肯定可以拔得头筹。

他们以一套华丽的21分钟巡回演出成为整场Live Aid演唱会的最精华所在,特别是主唱那高亢璀璨的音色、对乐器信手拈来的演奏与戏剧化的表演方式,太让人印象深刻了当然其他艺术家的表演也是非常不赖的,只是皇后乐队在Live Aid演唱会的演出表现太强了

当时,一位纽约女孩在听到了《波西米亚狂想曲》中的《Radio Ga Ga》后,在激情澎湃中大受刺激,一股豪气久久不能释怀,于是将自己名字改为“Lady Gaga“波西米亚狂想曲 关闭观看更多更多退出全屏。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最后,音乐会以《他们知道这是圣诞节吗?》(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在英国伦敦)和《天下一家》(We Are The World)(在美国费城)的集体演唱中结束

以下是英国伦敦温布利场压轴的大合唱《他们知道现在是圣诞节吗?》(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 ? )看到这个视频,我在想,那时包括所有歌唱者和观众在内,那些现场或远程参与这场的人们是不是感受到,彼时彼景是地球距离大同世界最近的时刻。

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 ?(他们知道现在是圣诞节吗?)关闭观看更多更多退出全屏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中间C位那个很活跃的小伙子,一会招这个、一会唤那个的那个,就是这次live aid演唱会的发起人鲍勃·吉尔道夫(Bob Geldof)吉尔道夫也是这首压轴曲目的创作者,他也因此得到了1986年度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

Live Aid演唱会时的鲍勃·吉尔道夫青春洋溢富有组织才华的一个人冷战即将结束,当时的很多人对未来充满了希望,用音乐提倡友爱与和平,大家彼此都有随时可以共鸣的同理心和共情心,无论空间和时间的距离有多么遥远。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所有的小分歧都有可能会被无限放大人们可以在大数据算法的驱动下被一些无聊的事情浪费宝贵的时间,而社会群体也因为不同的认知在不断地发生着族群撕裂,深刻地诠释了“天上的星星为何像人群一般的拥挤呢;而地上的人们为何又像星星一样的疏远。

”很多人已经没有了“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是不崩的”的理念,而是怀抱“心里有座坟,葬着未亡人”的情绪,即使是同一族群、同一阶层、同为韭菜的人群也是如此地分裂,进而激烈互掐,真是让人啧啧称奇在后互联网时代,也许像live aid演唱会再也不可能组织起来了。

诚如2020年上半年,吉尔道夫在接受CBC(Canad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电台采访时说:“现在不可能再举办一次现场援助活动了,因为事情确实在改变......网络把世界分解了……我们原以为它会使世界更充满活力,但事实上,它的速度超出了我们的理解。

像live aid援助演唱会这样的事情现在不可能发生,但这并不能阻止你对光的消亡的愤怒””

衰老且仍然保持睿智的吉尔道夫,他青春没有被荒废而当我每一次地再次听到《天下一家》(We Are The World)、《他们知道现在是圣诞节吗?》(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 ? )、《明天会更好》、《让世界充满爱》时,心中的块垒都会涌上心头,感慨人类的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多么让人怀恋的美好时光啊!

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感觉那些美好的音乐,也许正是他们给了我们一点力量,支撑着我们在这并没有那么完美的世界中继续努力生存。延伸推荐:☞80年代人的生猛是现在年轻人不曾有过的叛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