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正公轻财好施_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翻译
一、背诵默写①表现作者的远大抱负: 【 】②表现作者的旷达胸襟: 【 】③洞庭湖月夜美景: 【 】④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子: 【 】
一、背诵默写①表现作者的远大抱负: 【 】②表现作者的旷达胸襟: 【 】③洞庭湖月夜美景: 【 】④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子: 【 】⑤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句子: 【 】⑥迁客骚人因物而喜: 【 】
⑦迁客骚人因物而悲: 【 】
二、知识点梳理:(一)通假字:1、百废具兴(“具”通【 】,【 】)2、属予作文(“属”通【 】,【 】)(二)古今异义:1、越明年 (古义:【 】 今义:【 】)2、微斯人 (古义:【 】 今义:【 】)
3、属予作文 (古义:【 】 今义:【 】)4、去国怀乡 (古义:【 】 今义:【 】)5、宠辱偕忘 (古义:【 】 今义:【 】)6、进亦忧,退亦忧 (古义:【 】 今义:【 】)7、气象万千 (古义:【 】 今义:【 】)
8、微 (古义:【 】 今义:【 】)9、南极潇湘 (古义:【 】 今义:【 】)10、尝 (古义:【 】 今义:【 】)11、浊浪排空 (古义:【 】 今义:【 】)12、景 (古义:【 】 今义:【 】)
13、备 (古义:【 】 今义:【 】)
(三)一词多义1、国:(1)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2) 国恒亡 【 】(3)则有去国怀乡 【 】2、或:(1)而或长烟一空 【 】(2)或异二者之为 【 】3、居:(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
(2)面山而居 【 】(3)不可久居 【 】4、通:(1)初极狭,才通人 【 】(2)政通人和 【 】(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
5、旷:(1)则有心旷神怡 【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 】6、属:(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2)属予作文以寄之 【 】(3)召令徒属,徒属皆曰 【 】(4)神情与苏黄不属 【 】(5)属引凄异 【 】
(四)、词类活用1、先天下之忧 【先】 【 】2、后天下之乐而乐 【后】 【 】
(五)成语【百废具兴】 【 】【气象万千】 【 】【心旷神怡】 【 】(六)翻译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四、中考试题归纳总结(一)解释加点的字2008长沙市(1)薄暮冥冥【 】(2)多会于此【 】(3)春和景明【 】(4)不以物喜【 】2008北京门头沟区1. “去”在古汉语中有多种意思,下列词语中“去”字与“去国怀乡”中“去”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1分)A、乃记之而去B、去伪存真C、停数日辞去D、去留两便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是进亦忧,退亦忧。 (1)进:【 】(2)退:【 】
2008年山西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2)连月不开 【 】(3)薄暮冥冥 【 】(4)至若春和景明 【 】2009年嘉兴市中考语文试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 】(2)予观夫巴陵胜状 【 】(3)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 】(4)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 】
兰州市2009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 薄暮冥冥 厚此薄彼B. 去国怀乡 去伪存真C. 春和景明 良辰美景D. 宠辱偕忘 白头偕老(二)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2008长沙市(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2)微斯人,吾谁与归? 【 】
2008北京门头沟区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2分)(1)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 】(2)微斯人,吾谁与归? 【 】2008年山西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列的意思(4分)(1)日星隐耀(曜),山岳潜形 【 】 。
(2)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 】2009年嘉兴市中考语文试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2)微斯人,吾谁与归? 【 】
(三)成语2008长沙市4.《岳阳楼记》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成语,譬如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的【 】;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的【 】(四)对联2008长沙市请根据上句,联系《醉翁亭记》《桃花源记》《小石潭记》中的一篇所描写的景物特点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
上句:岳阳楼壮美雄奇下句:【 】
(五)赏析句子2008年山西赏析下面的句子。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 】兰州市2009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赏析下面的句子。(3分)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 】
(六)课文内容理解2008北京门头沟区选文第二段结尾说“…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请你用自己的话并结合引用原文中的句子说一说,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各是怎样的?作者在文中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分)【 】
2008年山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得无异乎?②若夫霪(淫)雨霏霏——感极而悲者矣③至若春和景明——】A、选文第①段中“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是洞庭湖千变万化的特点B、选文第①段中的“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是引起下文。
C、选文第②、③段除写景之外,还分别抒发了迁客骚人登楼时“喜”和“悲”的情感D、选文写“暗景”用语雄浑浓郁,状“明景”用词清丽明快2009年嘉兴市中考语文试卷文中“庙堂”、“江湖”分别指什么?对于“古仁人”这种“进亦忧,退亦忧”的态度,你有何评价Υ(4分)【 】。
兰州市2009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两段写景的文字,一阴一晴,一悲一喜,两相对照。请说说引起“登楼者”情感变化的两个原因。(2分)【 】
(七)课外延伸阅读2008长沙市6.下则链接材料与《岳阳楼记》所表现的胸怀抱负有什么内在联系?【相关链接】: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
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
五、链接中考(浙江省金华市2010)(甲)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岳阳楼记》)(乙)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既贵,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为义庄,以养群从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
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①一匹,嫁娶丧葬,皆有赡给聚族人仅②百口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③,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选自《渑水燕谈录》卷四)【注释】 ①缣:细绢。 ②仅:将近。 ③令:善,美好。
17、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 】(2)前人之述备矣 【 】(3)范文正公轻财好施 【 】(4)岁衣缣一匹 【 】18、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A、属予作文以记之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览物之情,得无异乎D、以养群从之贫者19、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2)子孙贤令,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 】20、乙文体现了范仲淹怎样的精神品质?(请用甲文中合适的句子回答)(2分)【 】21、《孟子 ·梁惠王下》中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请你根据甲乙两文,具体说说你对范仲淹忧乐观的理解和看法(3分)【 】
参考答案一、背诵①表现作者的远大抱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②表现作者的旷达胸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③洞庭湖月夜美景:浮光跃金,静影沉璧④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子: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⑤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句子:朝晖夕阴,气象万千。⑥迁客骚人因物而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⑦迁客骚人因物而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二、知识点梳理:(一)通假字:1、百废具兴(“具”通“俱”,全、都) 2、属予作文(“属”通“嘱”,嘱咐)(二)古今异义:1、越明年 (古义:第二年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2、微斯人 (古义:没有 今义:微小)
3、属予作文 (古义:写一篇文章 今义:学生作为练习所写的文章)4、去国怀乡 (古义:离开国都 今义:前往国家)5、宠辱偕忘 (古义:荣耀 今义:偏爱)6、进亦忧,退亦忧 (古义:入朝为官隐居乡野 今义:向前移动向后移动)
7、气象万千 (古义:景象 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8、微 (古义:没有 今义:微小)9、南极潇湘 (古义:向南到达 今义:地球的最南端)10、尝 (古义:曾经 今义:品尝)11、浊浪排空(古义:冲向天空 今义:全部去除掉 )
12、景 (古义:日光 今义:景物)13、备 (古义:详尽前人之述备矣今 义:准备)
(三)一词多义1、国: (1)(国防)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2)(国家) 国恒亡(3)(国都) 则有去国怀乡2、或: (1)(有时) 而或长烟一空 (2)(或许) 或异二者之为3、居: (1)(处在)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2)(居住) 面山而居
(3)(停留 )不可久居4、通: (1)(通过)初极狭,才通人 (2)(顺利)政通人和 (3)(通晓)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5、旷: (1)(开朗) 则有心旷神怡 (2)(宽广)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6、属: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2)属予作文以寄之:通“嘱”嘱托、嘱咐
(3)召令徒属,徒属皆曰:等、辈 (4)神情与苏黄不属:类似(5)属引凄异:连接(四)、词类活用1、先天下之忧 【先】 在……之前2、后天下之乐而乐 【后】 在……之后(五)成语 【百废具兴】 各种荒废的事业又重新兴办起来。
现形容事业蓬勃发展的兴旺景象兴,起【气象万千】 景象千变万化。今形容家乡或事业壮丽而多变化。万千,没有穷尽。【心旷神怡】 心胸开阔,精神愉快。(六)略
四、中考试题归纳总结(一)解释加点的字2008长沙市:答案: (1)迫近 (2)在,到 (3)日光 (4)因,因为2008北京门头沟区:答案:1.B 2.(1)进:在朝廷做官(2)退:隐居江湖2008年山西 :
答案: (1)雄伟景象(2)放晴(3)迫近(4)“日光”或“阳光”2009年嘉兴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1)通“俱”,全、皆 (2)优美的、好的 (3)各种景象 (4)向南直到兰州市2009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
答案 D
(二)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008长沙市:(1)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2)(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和谁一道呢?(或“除了这种人,我和谁一道呢?”)2008北京门头沟区:(1)我看那(依我看来)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这洞庭湖上。
重点词:胜景(2)没有了(除了)这样的人,我还能和谁同道呢?重点词:微2008年山西 :(1)太阳和星星隐藏(去)了光辉,山岳隐没了形迹(体)(2)浮(波)动的月光闪着金色(水面映着月光,金波闪动),静静的月影像沉下(水中)的玉璧。
2009年嘉兴市中考语文试卷(1)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2)(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三)成语2008长沙市气象万千 心旷神怡(四)对联2008长沙市示例:醉翁亭清幽秀美桃花源恬静优美小石潭凄清幽邃 (抓住景物特点,符合对联的基本要求即可)(五)赏析句子2008年山西运用拟人、对偶的修辞手法,极写洞庭湖浩大的气势。
兰州市2009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比喻贴切(动静互衬),形象地描摹出月光下跃动的水波和沉璧似的月影的美好之态。(手法1分,结合手法分析画面2分。)
(六)课文内容理解2008北京门头沟区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是看到天气好景物好以物喜,看到天气不好,景色悲凉以己悲(1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008年山西 : C2009年嘉兴市中考语文试卷①“庙堂”指朝廷(或:在朝、为官),“江湖”指民间(或:在野、为民)。
②值得肯定:不管是为官为民,都应关心国事,心系天下;不予肯定:其一味宣扬忠君的思想和态度有历史局限。
兰州市2009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 :个人的遭遇(以己悲) 外物的触发(以物喜)(七)课外延伸阅读2008长沙市6、范仲淹能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是与他“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已任”“刻苦自励”分不开的。
(答案中抓住了“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 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刻苦自励”等关键语句来谈与《岳阳楼记》中的胸襟抱负之间的联系即可)
五、链接中考(浙江省金华市2010)17.(1)通“俱”,全、皆 (2)详尽(3)轻视、看不起 (4)每年18.D(3分)19.(1)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2)(范仲淹)的子孙贤明善良,到现在(还)尊奉范仲淹的规矩(做法),不敢废除。
20.先天下之忧而忧(或: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多写不给分,如有错别字,每个扣1分)(2分)21.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对孟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不受个人荣辱、悲喜的局限,用具体的行动体现忧国忧民的情怀,是难能可贵的。
(“继承和发展”,1 分,“忧国忧民”1 分,两点都能兼顾到,3分)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凤仙高校_凤仙高校的历届老大
凤仙学园又叫做凤仙高校,与铃兰一样同为不良少年的聚集地,学生皆穿着银白色校服,铃兰的宿敌。凤仙是“和尚”学校,所有学生皆是光头,但…
-
黄台瓜辞_黄台瓜辞原文
#以书之名#《黄台瓜辞》唐 李贤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李贤的《黄台瓜辞》是一首…
- 宇文家族_宇文家族关系成员表
- 今生已不再寻觅是什么歌_歌词今生已不再寻觅是什么歌
- 泗水砭石_泗水砭石价格图片
- 爬灰什么意思_红楼梦中说爬灰什么意思
- 黑姬_黑姬菇和黑平菇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