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评论

中央办公厅副主任_中央办公厅副主任李鑫同志

中央对此早就进行了商议,很多事宜都进行了提前准备,包括悼词文稿,都是在毛主席病危时就已经拟好,正是因为情况紧急,难免会有一些疏漏,各位领导人都在

中央办公厅副主任_中央办公厅副主任李鑫同志

 

1976年,发生了一件轰动全国乃至震惊全世界的大事,伟大领袖毛主席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举国上下都沉浸在悲痛之中,而最重要的事情便是毛主席的治丧事宜中央对此早就进行了商议,很多事宜都进行了提前准备,包括悼词文稿,都是在毛主席病危时就已经拟好,正是因为情况紧急,难免会有一些疏漏,各位领导人都在忙前忙后,也都忙的不可开交。

就在追悼会开始的前不久,汪东兴看过悼词后提出了一项宝贵的修改意见,并立刻将意见转达给了华国锋,华国锋听了以后标了十分赞同修改意见,通过会议的讨论后终于在悼词中进行修改。

那么,汪东兴提出的修改意见是什么?又为什么能够得到华国锋的赞成?汪东兴又是如何想到这一条意见的?对汪东兴来说,这一生最重要的机遇便是遇到了毛泽东,说起两人之间的渊源还要追溯到解放战争时期的一次掩护撤退的任务。

从警卫员到办公厅主任1947年3月18日,中共机关和群众撤离延安当天,汪东兴接到命令,“马上带领中央警卫团团长刘辉山、中央社会部治安科慕丰韵和一个骑兵分队立即由枣园到王家坪执行保卫毛主席和周副主席撤离延安的任务”

当时的形势很严峻,刘戡的部队正自青化砭,经安塞,直向中央机关所在的王家湾扑来,行进速度很快,午后已抵达离王家湾只有二十里的平桥地区,中共中央机关必须迅速转移。

最后决定由汪东兴带一个加强排连夜部署,在王家湾山顶上设伏,阻击刘戡前卫部队约一个团的兵力,汪东兴实际执行时,把这项任务转变成对敌人的打击和迷惑,只用一人轻伤的代价,三次打退敌人,使敌人不敢轻进,汪东兴则带队伍趁雨夜安全撤退,并且为中央机关撤离争取了12个小时的时间。

这次任务过后汪东兴得到了毛主席的赏识,天赐食于鸟,但绝不投食于巢,汪东兴能够得到毛主席的赏识肯定是有过人的本事,而毛主席最看重的是汪东兴心思缜密而且诚实可靠,因此在不久后便又给汪东兴下达了一项新的任务这次任务像上次一样,还是由汪东兴率领小股部队进行游击作战,不过相比上次危险系数要大大增加,因为这次要深入敌后作战,稍有不慎就会陷入敌人的包围。

毛主席还特别提醒道:“打得了就打,打不了就走,走到一定时候寻找机会再打,特别要注意的是,做好群众工作,在与敌人战斗的空余时间,可以趁机会搞点群众调查,了解一下群众生活和情绪。”

汪东兴接到任务后迅速率领一个连的兵力在高家川附近的三个制高点伏击了敌人一个营的兵力,最为关键的是还缴获了敌人用来联络的密码本,可谓是大获全胜,在游击战中利用空隙帮助当地群众做农活收麦子,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任务完成回到驻地后,毛主席亲自听取了汪东兴的任务报告,并且说道:“你这次带领同志们深入敌后,插进延安附近地区,该打的仗打得很漂亮,不该打的仗也坚决没有贸然行动,不要以为仗打的不多、敌人消灭的不多,就感觉任务就完成得不好,最关键的是你们帮助和保护群众收获了800多担麦子,这就相当于消灭了800个敌人一样重要,总的来说,你们这次敌后活动一方面了解了敌情,并对其实施了打击,缴获的密码本对于情报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另一方面还了解了民情,任务完成的很好!”

汪东兴在受到毛主席的夸奖后十分激动,能够被自己崇拜的人夸赞这是何等幸事,毛主席也在这次行动中对于汪东兴的优点更加欣赏,于是将汪东兴调到了中央,并尤他负责整个中共中央机关的警卫工作,以及毛主席的安全保卫工作,这对汪东兴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鼓励。

在此后的工作中,汪东兴深得毛主席的信任,不仅将中南海的警卫工作全权交予汪东兴,并且毛主席在出使外国是也是点名要汪东兴陪同,因为汪东兴思维缜密,思考问题面面俱到,有他在毛主席可以安心地处理事务,少了很多后顾之忧。

后来毛主席曾说道:“他(汪东兴)是一直要跟我走的,别人用起来不放心,有东兴跟在我左右,我已经习惯了,人呀,我还是喜欢旧一点的,东兴的长处是细心,缺点是理论水平差、不喜欢动脑子,不过可不要小看了重武轻文,汉朝的周勃也是如此,一样立了大功!”

毛主席对汪东兴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当然也是毫无任何保留地将他的缺点指了出来,毕竟人无完人,但在毛主席心中,用来负责主席以及整个中南海的保卫工作,汪东兴绝对是个不二的人选正是与毛主席朝夕相处十多年,汪东兴才能凭借对毛主席的了解,从悼词中发现一些别人所注意不到的细节,也正是没有辜负毛主席的信任,汪东兴及时的将自己的想法提了出来。

一代伟人与世长辞1976 年 7 月下旬,时任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打电话给时任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局长周启才说道:“老周,你现在立刻通知李鑫(时任中央办公厅副主任),你们俩一起到怀仁堂正厅等我,有紧急重要任务交给你们办!”

十多分钟后两人气喘吁吁地赶到怀仁堂正厅,此刻厅内一个人影都没有,李鑫好奇地问道:“东兴同志是让我们来这里吗?”周启才确切地说道:“我确定,我当时听得清清楚楚,让我们到怀仁堂正厅等候”李鑫又问道:“那东兴同志有没有在电话里跟你讲到底是什么重要的任务?”。

周启才摇摇头回答道:“没讲,是用保密机打到我办公室的,听东兴同志的语气和声音,跟平时布置的重要任务不太一样,可能事关机密,所以将我们叫来当面交代。”

两人正交谈时,中央政治局委员纪登奎、姚文元匆匆走了进来,他们进来后就站在那里并没有落座纪登奎神色略显凝重,说道:“中央派我来向你们传达一项十分紧急的重要任务,目前毛主席病情不容乐观,医疗组的专家们虽然正在精心全力治疗,但从病情发展来看,不幸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因此中央决定,要预作丧事准备,现指定由你们二人负责起草讣告和悼词文稿,此事事关机密,并且时间紧迫,你们的任务很重,一定要加班加点赶出来以保证中央使用。

”说完,他们就转身急匆匆离去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任务和噩耗,周启才和李鑫惊愕在原地,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竟一起站在原地掩面痛哭起来,不一会儿,汪东兴的秘书打来电话说:“刚接到东兴同志的指示,怀仁堂正厅办公就腾出来给你们用,这里环境好又隐秘,所有的生活问题都交给警卫局服务科来操办。

”情绪稳定下来后,两人先起草了讣告文稿,而后草拟了悼词文稿,因为当时毛主席还没有逝世,因此两个文稿中凡提到“毛泽东主席”的地方,全都用“△△△△△”代替周启才与李鑫吃住都在怀仁堂正厅,为了完成中央交办的任务不分昼夜加班加点的工作,基本没有休息的时间,实在困得睁不开眼了就倚在沙发上眯一会儿,外面站的都是警卫局服务科的值班服务人员和厨师,按时按点地送茶送饭,服务非常周到,有力的保证了两人完成任务的后勤工作。

起草任务完成后,周启才电话告知汪东兴任务已经完成,并请示是否将两份文稿送去阅转中央,汪东兴指示说:“两件文稿,由你亲自加封、保管,暂不上报中央,什么时候上报,待命!”得到回复后,周启才迅速回到办公室将两件文稿密封好,锁在了专用的保险柜里。

1976年7月28日凌晨,唐山地区发生了强烈地震,距离很近的北京也受到了波及,震感十分强烈,秘书局的工作人员当天就搬出了办公大楼,以保证工作正常进行周启才第一时间就将保管的讣告和悼词文稿从专用保险箱取出,装进了另一个小的保险箱里,亲自转移到了一个绝对安全的地方,直到办公楼恢复正常办公后才将两份文稿又封存在办公室的专用保险箱里。

1976年9月9日0点10分,毛泽东逝世,清晨5时10分左右,周启才办公室的电话响了,接通以后电话里传来汪东兴低沉而哀伤的声音,说道:“老周,你现在立刻带上那两件封存的文稿,速到主席住地的会议厅,政治局等着讨论,通知李鑫也一起来。

”周启才急忙打开保险柜,取出封存的文稿,下楼直奔毛主席住地会议厅半路上,周启才看到汪东兴正在毛主席住地外边的马路上来回地踱步,还不时地朝两人来的方向看,看得出来汪东兴心情十分急切汪东兴对周启才说:“毛主席今天凌晨逝世,政治局两点多在这里召开紧急会议,一直开到五点多,现在所有人都等着讨论讣告和悼词文稿,你赶快进去。

”周启才急步走进主席住的会议厅,厅内灯光暗淡,一片沉寂,周启才走到华国锋面前,把密封的文稿放在他座位的茶几上,他示意周启才坐在他左后方的沙发椅上,并把文稿启封。

所有人都落座后,华国锋拿起茶几上的两份文稿,说道:“现在继续进行会议,先对准备好的讣告和悼词文稿进行讨论,今天主要讨论讣告文稿,会上要定下来,下午要对国内外广播,时间很紧,悼词文稿也过一遍,不讨论,会后印发给大家,另择时间开会商定。

”华国锋让周启才把讣告文稿 《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 在会上读一下,周启才以较慢的语速读完后,华国锋说道:“大家听完以后有没有原则性的修改或补充意见?有,就请提出来大家议一议;如果没有,我提议先送往中办秘书局印刷厂加急排印,印出清样,人手一份,我们再仔细推敲定稿。

”这时,毛主席逝世的消息还处于严格的保密之中,由周启才亲自将讣告文稿送到印刷厂,并安排专人加速排印,不到一小时印出了清样,周启才在会上分发给参加会议成员最后经过讨论,会议一致通过了《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决定9月9日下午4点对国内外广播。

华国锋指示周启才给新华社社长朱穆之打电话,告诉他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保证准时播出,周启才与朱穆之通了电话后将华国锋的指示转达给了朱穆之,朱穆之急切的问道:“正式印件什么时候可以送到我的手上?”周启才回答道:

“讣告政治局已经讨论通过,现正在印刷厂加急印刷,正式印件很快就能印出,引出后我第一时间按照你需要的分数给你送过去”为了保密要求,同时也为了防止出现差错,约定由周启才派专人用特急件直接送到朱穆之的办公室,并且一定要他本人亲收。

9月9日下午三点开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不断发出预告,告知全国听众下午四点有重要广播,请注意收听,下午四点整时,该台向全国全世界广播了《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沉痛地宣告了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的消息,整个世界都为之震动,中华大地瞬间笼罩在一股哀伤中,随处可闻哀泣之声。

应该加上一条9月16日下午3点,中央政治局在中南海怀仁堂正厅开会,讨论毛主席悼词文稿,研究商定9月18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追悼大会的有关事项下午2点多时,汪东兴把周启才叫到他在人民大会堂的临时办公室,对周启才说道:“有两件事你代我报告国锋同志:一是,今天下午的政治局会议,我不能去参加,我要在这里保护毛主席的遗体,你替我向国锋同志请假。

二是,悼词文稿我看过三遍,认为基本可用有一条补充意见,就是在悼词文稿的适当地方加上毛主席讲的‘要搞马克思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这条重要指示我认为加上毛主席这条指示,很有必要。

”周启才回复道:“好,你放心吧,我现在就去怀仁堂,一见到国峰同志我就向他报告”下午2点50分左右,华国锋到达会场后,周启才立刻向华国锋报告了汪东兴请假的事和对悼词文稿的意见,华国锋听后很赞同,并决定在会上进行讨论。

下午 3 点整,参加会议的政治局成员已经陆续到达会场,华国锋宣布开会,并说道:“几天来我们都忙于主席的吊唁活动,今天抽时间召开政治局会议,主要讨论修改悼词文稿,也议一议追悼大会的有关事项悼词文稿已经印发给大家,都看过了,东兴同志负有保护主席遗体的重任,不能离开大会堂来参加会议,已向我请假,他对悼词文稿的意见,会前转告给了周启才同志,现在有周启才同志转述一下东兴同志的意见。

”周启才这才开口说道:“东兴同志讲,他对悼词文稿看了三遍,有两点意见,一是认为悼词文稿基本可用,而是提议在悼词文稿合适的地方加上毛主席‘三要三不要’的重要指示,并且认为加上这条很有必要!”华国锋率先表态赞成并说道:

“我认为东兴同志这个提议很好,毛主席‘三要三不要’的重要指示,对我们党的建设意义重大而深远,我们要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这条重要指示,我赞成加上!”说完之后便看向旁边的叶剑英和李先念。

接着,叶剑英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说道:“我同意国峰同志的发言和东兴同志这个提议,‘三要三不要’是主席留给我们党的宝贵财富,是引到我们党沿着马克思主义道路前进的指南,在主席悼词中加上这条重要指示,对我们党的建设和发展,意义非常重大!”

李先念也发言表示赞成,说道:“国峰和叶帅讲得很好,我赞成东兴同志的提议,悼词中加上这条重要指示”紧接着所有到会的其他政治局成员都表态同意加上毛主席“三要三不要”的重要指示华国锋随后说道:“没人提出不同意见,那就把主席这条重要指示加到悼词的适当地方。

”修改后的悼词文稿经华国锋审阅并读给大家听后,政治局通过了这一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反映当时政治背景的悼词这次会议还一致同意毛主席的追悼大会由华国锋致悼词,王洪文主持,并对大会程序作了安排。

9月18日下午3点,毛泽东主席追悼大会在天安门广场举行,首都百万群众参加,同时向全国转播大会实况在追悼大会上,党和国家领导人按顺序走上追悼会的高台,先面向广场群众,追悼会开始时,当主持人宣布向毛主席一项三鞠躬时,所有人员转身面向毛主席遗像行礼,礼毕后在转回身面向广场群众。

追悼大会结束后毛主席的治丧事宜也逐渐告一段落,追随毛主席大半辈子的汪东兴也继续为新中国发光发热,直到晚年退休后,汪东兴萌生了一个想法,想要撰写一本有关毛主席的回忆录西方的一些出版机构得知此事后曾多次登门商榷,但都被汪东兴一一拒绝,他表示:。

“我的回忆录,即使少得版税,也要交给可靠权威的出版社来发行,这不仅是党性,也是对毛主席的崇敬,以后我要有脸去见主席他老人家呀!”

汪东兴的女儿汪小燕说:“这么多年来,父亲对毛主席的思念之情不减,毛主席的生辰、忌辰,家里都当成大日子来过……每年到了毛主席逝世的日子,父亲都会去纪念堂献花、瞻仰,即使年纪大了、身体变差,也没有耽误过一次。

毛主席的诞辰更是家里的节日,大家要吃面条庆祝,每到五周年、十周年纪念时,父亲也会发表一些纪念文章表达怀念之情”毛主席与汪东兴的深厚革命友谊真的是可歌可颂,两人就像千里马与伯乐,毛主席对他有知遇之恩,汪东兴同样没有辜负主席的信任,有他在身边毛主席放心!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