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呈吴郎_又呈吴郎原文及翻译
又呈吴郎杜甫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译
又呈吴郎杜甫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译文】来堂前打枣我从不阻拦任随西邻,因为她是一个五食无儿的老妇人若不是由于穷困怎会做这样的事?正因她心存恐惧反更该与她相亲。
见你来就防着你虽然是多此一举,但你一来就插上篱笆却甚像是真她说官府征租逼税已经一贫如洗,想起时局兵荒马乱不禁涕泪满巾【注释】⑴呈:呈送,尊敬的说法这是用诗写的一封信,作者以前已写过一首《简吴郎司法》,这是又一首,所以说“又呈”。
吴郎:系杜甫吴姓亲戚杜甫将草堂让给他住这位亲戚住下后,即有筑“篱”,护“枣”之举杜甫为此写诗劝阻⑵妇人:成年女子的通称,多指已婚者《易·恒》:“妇人吉,夫子凶”⑶扑枣:击落枣子汉王吉妇以扑东家枣实被遣扑:打。
任:放任,不拘束西邻:就是下句说的“妇人”⑷不为:要不是因为困穷:艰难窘迫《易·系辞下》:“困穷而通”宁有此:怎么会这样(做这样的事情)呢?宁:岂,怎么,难道此:代词,代贫妇人打枣这件事⑸只缘:正因为恐惧:害怕。
转须亲:反而更应该对她表示亲善亲:亲善⑹即:就防远客:指贫妇人对新来的主人存有戒心防:提防,心存戒备一作“知”远客:指吴郎多事:多心,不必要的担心⑺使:一作“便”插疏篱:是说吴郎修了一些稀疏的篱笆甚:太。
⑻征求:指赋税征敛《谷梁传·桓公十五年》:“古者诸侯时献于天子,以其国之所有,故有辞让而无徵求”贫到骨:贫穷到骨(一贫如洗)⑼戎(róng)马:兵马,指战争杜甫《登岳阳楼》诗:“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盈:满。
【创作背景】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即杜甫漂泊到四川夔州的第二年,他住在瀼西的一所草堂里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后来,杜甫把草堂让给一位姓吴的亲戚(即诗中吴郎),他自己搬到离草堂十几里路远的东屯去。
不料这姓吴的一来就在草堂插上篱笆,禁止打枣寡妇向杜甫诉苦,杜甫便写此诗去劝告吴郎以前杜甫写过一首《简吴郎司法》,所以此诗题作《又呈吴郎》吴郎的年辈要比杜甫小,杜甫不说“又简吴郎”,而有意地用了“呈”这个似乎和对方身份不大相称的敬词,这是让吴郎易于接受。
【鉴赏】诗的第一句开门见山,从诗人自己过去怎样对待邻妇扑枣说起“扑枣”就是打枣这里不用那个猛烈的上声字“打”,而用这个短促的、沉着的入声字“扑”,是为了取得声调和情调的一致“任”就是放任之所以要放任,第二句说:“无食无儿一妇人。
”原来这位西邻竟是一个没有吃的、没有儿女的老寡妇诗人等于是在对吴郎说:“对于这样一个无依无靠的穷苦妇人,我们能不让她打点枣儿吗?”三四两句紧接一二句:“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困穷”,承上第二句;“此”,指扑枣一事。
这里说明杜甫十分同情体谅穷苦人的处境陕西民歌中唱道:“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说的正是杜甫以上四句,一气贯串,是杜甫自叙以前的事情,目的是为了启发吴郎五六两句才落到吴郎身上“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这两句上下一气,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相互补充,要联系起来看“防”的主语是寡妇下句“插”字的主语是吴郎这两句诗言外之意是:这不能怪她多心,倒是吴郎有点太不体贴人她本来就是提心吊胆的,吴郎不特别表示亲善,也就够了,却不该还要插上篱笆。
这两句诗,措词十分委婉含蓄这是因为怕话说得太直、太生硬,教训意味太重,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反而不容易接受劝告最后两句“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是全诗结穴,也是全诗的顶点表面上是对偶句,其实并非平列的句子,因为上下句之间由近及远,由小到大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上句,杜甫借寡妇的诉苦,指出了寡妇的、同时也是当时广大人民困穷的社会根源这就是官吏们的剥削,也就是诗中所谓“征求”,使她穷到了极点这也就为寡妇扑枣行为作了进一步的解脱下句说得更远、更大、更深刻,指出了使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又一社会根源。
这就是“安史之乱”以来持续了十多年的战乱,即所谓“戎马”由一个穷苦的寡妇,由一件扑枣的小事,杜甫竟联想到整个国家大局,以至于流泪这一方面固然是他那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另一方面,也是点醒、开导吴郎的应有的文章。
让他知道:“在这兵荒马乱的情况下,苦难的人还有的是,决不止寡妇一个;战乱的局面不改变,就连我们自己的生活也不见得有保障,我们现在不正是因为战乱而同在远方作客,而你不是还住着我的草堂吗?”最后一句诗,好像扯得太远,好像和劝阻吴郎插篱笆的主题无关,其实是大有关系,大有作用的。
希望他由此能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想得开一点,他自然就不会在几颗枣子上斤斤计较了读者正是要从这种地方看出诗人的“苦用心”和他对待人民的态度这首诗的人民性是强烈而鲜明的,在通常用来歌功颂德以“高华典雅”为特征的七言律诗中,尤其值得重视。
诗的艺术表现方面也很有特点首先是现身说法,用诗人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启发对方,用颠扑不破的道理来点醒对方,最后还用诗人自己的眼泪来感动对方,尽可能地避免抽象的说教,措词委婉,入情入理其次是,运用散文中常用的虚字来作转接。
像“不为”、“只缘”、“已诉”、“正思”,以及“即”、“便”、“虽”、“却”等,因而能化呆板为活泼,既有律诗的形式美、音乐美,又有散文的灵活性,抑扬顿挫,耐人寻味清人卢德水说:“杜诗温柔敦厚,其慈祥恺悌之衷,往往溢于言表。
如此章,极煦育邻妇,又出脱邻妇;欲开导吴郎,又回护吴郎八句中,百种千层,莫非仁音,所谓仁义之人其音蔼如也”(《读杜私言》)全诗正是在这种委婉曲折的夹叙夹议中来展现诗人的心理和品质的诗作表达了杜甫对穷困人民的深切同情。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新加坡工作签证_新加坡工作签证最新政策2023
新加坡人力部官网8月29日宣布了新的工作签证规定。新规包括对月收入不低于3万新元的外籍人士发放5年期工作签证“顶级专才准证”(…
-
讨债_讨债公司哪里找
但是由于民间借贷不便于管理,很多借款人会逃债,应由而生出许多讨债公司,那么讨债公司如何讨债。很多借款人在借了钱以后,无法还清自己…
- 铁路事故_铁路事故反思个人反思材料
- 铁路事故_铁路事故反思个人反思材料
- 中国步枪_中国步枪最新型号
- 医保卡办理_医保卡办理流程
- 分税制_1994年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