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诗_静夜思的配图
《静夜思》流传有多个版本,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版本有两个:明代版本,出自《唐诗三百首》,是流传比较广泛的版本;宋代版本。
《静夜思》流传有多个版本,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版本有两个:明代版本,出自《唐诗三百首》,是流传比较广泛的版本;宋代版本,载于宋蜀刻本《李太白文集》(卷六)明代版本: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宋代版本:静夜思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至于哪个版本是李白原作,大家不必纠结,因为这两个版本可能都不是原作,但一般认为宋代版本更接近原作两个版本在意思和意境上还是有一定的差异下面,我们对两个版本进行解读并对比。
明代版《静夜思》解读第一句写:月光照“亮”了床前第二句紧承第一句:继续写月光的“亮”,那么究竟有多“亮”呢?亮到让诗人怀疑地上是下了霜(注意,这里用了一个“疑”字,怀疑通常就会去印证,怎么印证?)第三句紧承第二句:写诗人印证的方式——抬头找寻,一轮皓月闯入眼底。
前三句用层层推进的手法,设下了一个悬念:因为亮,而怀疑,因为怀疑,而去印证看完前三句,我们都在期盼着诗人第四句公布印证的结果,然而此时诗人却笔锋陡转第四句写:诗人看到明月的同时,便立刻陷入了对故乡的思念之中。
(同时也把印证下霜的事抛到九霄云外了,可见所思之深)回过头再看第三、四句,分别用了“举头”和“低头”两个相反的动作,一举一低间,踌躇之态跃然纸上,思乡之情亦溢于言表当你读罢全诗细细回味时,可能会发问:诗人为何会联想到“霜”?我想大概是与诗人当时内心的“凄清”状态有关吧!旅居异乡导致内心“凄清”,进而容易把身边一切事物都往“凄清”方面想,也就是心理暗示使然。
宋代版与明代版对比“明月光”与“看月光”为什么特意强调是“看”月光?我理解的“看月光”就是诗人当时在发呆思想,只不过此时“思”的并非是故乡;再结合最后一句“低头思故乡”来说,首尾两种不同内容的“思”相对应,令全诗结构更为紧凑。
“望明月”与“望山月”“望明月”较之“望山月”摆脱了地理环境的限制插句题外话:笔者自小生活在平原,说实话对“山月”这种物件还真没什么概念,但是换成明月就不会有这种隔阂了或许,这也是明代版最受欢迎、流传最广的原因之一吧!。
古代文人诗中,通常有“山月”、“江月”、“海月”等等,这些月都未免带些文人气,但“明月”则是能雅俗共赏的月,是普通百姓的月“望山月”较之“望明月”,似乎更能衬托第四句思乡氛围大家不妨试想一下,思及故乡时,却看到面前群山阻挡,难免生出山高路远何日能还的心理暗示。
以上,是笔者对《静夜思》的理解。最后,两个版本你更喜欢哪个?愿君留言置评!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期刊查询_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期刊查询页
国家出版总署期刊查询简单来说:该期刊要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可查并且在知网、万方、维普这三个数据库(至少一个)正常、稳定更新。…
-
神话歌词_神话歌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解开我最神秘的等待,星星坠落风在吹动,终于再将你拥入怀中,两颗心颤抖。相信我不变的真心,千年等待有我承诺,无论经过多少的寒冬,我决…
- 打秋风是什么意思_打秋风是什么意思 古代打秋风是什么意思
- modify是什么意思_modify是什么意思中文翻译成
- 12月3日是什么星座_农历12月3日是什么星座
- 雅可比行列式_雅可比行列式换元
- 时光飞逝_时光飞逝的朋友圈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