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评论

通感_通感句子举例

在语文的课本中,修辞手法是会经常碰到的。其中除了比喻、排比、拟人这些常见的修辞手法之外,还有一种并不常见、用得也很少的修辞手法——通感。首先我们

通感_通感句子举例

 

在语文的课本中,修辞手法是会经常碰到的。其中除了比喻、排比、拟人这些常见的修辞手法之外,还有一种并不常见、用得也很少的修辞手法——通感。

首先我们来看几个例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杜牧《阿房宫赋》)“促织声尖尖似针”(贾岛《客思》)上面这三个例子就是“通感”这一修辞手法的使用范例。

什么是通感?通感,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将感觉转移这些感觉包括人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等,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起到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作用,比如将视觉移用来表示听觉、将嗅觉移用来表示视觉等等。

例子1是出自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这是非常经典的通感的使用范例句子中,“缕缕清香”本来是嗅觉闻到的清香,作者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将清香表达成“渺茫的歌”,这是听觉的感知所以在这个例子中,通感的使用类型是以听类嗅。

例子2中,“歌台暖响”的“响”字是听觉的感知,“舞殿冷袖”的“袖”字是视觉的感知,而作者在它们前面各加了一个形容词“暖”和“冷”字,这两个形容词都是触觉的感知,所以这里使用的通感类型分别是以触类听、以触类视。

例子3中,“促织声”就是蟋蟀的叫声,本来应该是听觉的声音,作者却将之表达成“似针”,即如针扎,这是触觉的感知。所以这里通感使用的类型是以触类听。

通感的使用不仅仅可以出现在这些句子中,还有些常见的词语也使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比如“热闹”这个词中,“热”是温度,是触觉,而“闹”是听觉,将两个字结合在一起使用,是以触类听的通感使用方式同样的还比如“冷静”这个词,也和热闹一样,一个是就触觉,一个听觉,也是以触类听的通感使用方式。

通过对通感这一修辞手法的了解之后,可以尝试仿写几个运用通感修辞手法的句子,比如下面这样:枯枝上西沉的落日,萧条得像一声叹息这个句子中,将视觉看到的“落日”表达成“一声叹息”,“叹息”是听觉,所以这是以听类视的通感类型。

再比如:在薰衣草的天堂里,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淡紫色的香味。

这个例子中,香味本来是嗅觉闻到的,但是在香味前面添加了“淡紫色”的颜色形容,这是视觉的表达,所以这里是以视类嗅的通感类型。以上这些就是关于“通感”这一修辞手法的相关知识以及使用范例,你掌握了吗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