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评论

孟津县人民政府_孟津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鲁俊生

孟津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鲁俊生在大会致辞,对受表彰的科技工作者表示热烈祝贺,希望全县科技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工作的系列指示精神

孟津县人民政府_孟津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鲁俊生

 

5月27日,孟津县举行庆祝“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暨“最美科技工作者”表彰大会,隆重表彰10名“最美科技工作者”市科协副主席关建涛、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宗贤、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鲁俊生、县政协副主席赵浩卿等出席会议为获奖者颁奖。

孟津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鲁俊生在大会致辞,对受表彰的科技工作者表示热烈祝贺,希望全县科技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工作的系列指示精神,弘扬新时代“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潜心致研、服务社会,不负韶华,只争朝夕,为科技助力“建好北组团,助建副中心”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16年11月,国务院将每年5月30日设为“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旨在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牢记使命责任,切实担负起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作用,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瞄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宏伟目标,创新报国,引领发展。

今年是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题是“科技为民、奋斗有我”

孟津县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表彰活动,由县委宣传部、组织部,县科工局、科协联合举办,在各单位和团体推荐的32名科技工作者中评出10名“最美科技工作者”:王项、牛惠敏、吕冬冬、朱忠厚、牛博、刘宏川、张玮、赵红军、郭准、雷其山;10名“最美科技工作者提名奖获得者”:马国彬、苏跃红、陈向华、郑会晓、孟祥烨、贾红艳、郭少林、郭彦章、郭新伟、董永乐。

王项,男,汉族,中共党员,34岁,洛阳铜一金属材料发展有限公司技术总工程师从事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研究10年余,任“河南省多金属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完成省市级科技项目与企业内部研发创新项目多项,完成新产品、新工艺开发30多项。

在层压金属复合领域具有较高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组织实施的“铜铝复合板带”项目,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鉴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成果评价,获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协会一等奖、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洛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先后参与10余项专利发明,参与编制GB/T324682015《铜铝复合板带》国家标准

牛博,男,汉族,31岁,COP检验工程师,河南金彭车业有限公司技术副总经理带领团队完成了公司JP650DQZ车型国家“CCC”认证,成立市级企业研发中心、市级企业技术中心,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参与主导的公司三轮摩托车JP1500DQH车型通过国家级二级资质准入,带领技术团队先后申报国家发明专利5项、软著作3项、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外观专利30余项。

依托企业优势带动周边贫困人员就业,促进当地劳动力合理转移和就业,对助力脱贫攻坚起到了积极作用

牛惠敏,男,汉族,74岁,本科学历,研究员,孟津县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旱地小麦理论研究和技术推广,撰写的《小麦抗旱播种应变措施研究初报》被“世界学术文库”收录,《旱地小麦》一书由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优质专用小麦管理技术研究初报》在《河南农业科学》杂志发表。

通过基因重组,培育小麦新品种回归09、回归11和回归23等新品种,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2项、市厅级科技成果16项,事迹收入《世界文化名人辞海》《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和《二十一世纪杰出专家》退休后,仍坚持从事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研究工作,探索出全县主要农作物离肥配方及其技术参数,被国家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一等奖。

吕冬冬,男,汉族,35岁,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孟津县第二人民医院CCU主任是孟津最早开展冠脉介入人员之一,也是参与冠脉手术台次最多的冠脉介入人员,已开展冠脉介入手术近3000例摸索出冠脉造影全程规范化操作方案,实现该院股动脉穿刺到桡动脉穿刺的彻底转变,降低手术中的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病人痛苦、节省了医疗资源。

今年2月9日至4月5日,参加河南省第五批援鄂医疗队为缓解患者内心的疑虑,建立微信群,帮助患者解疑答惑,得到患者一致认可,事迹被搜狐千里眼视频、TBV、中华网河南、大河报洛阳新闻网等多家媒体报道,被称为“最美逆行者”。

朱忠厚,男,汉族,67岁,中共党员,大专学历,高级农艺师,河南省西瓜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孟津县西瓜科技开发协会总农艺师研发袖珍型西瓜推广到26个省(市)区,应用面积84.06万亩,帮扶贫困农民2.2万户,致富农户8.6万,受益农民13.2万户,“孟津西瓜”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指导和参与育成的新品种有39个已通过国家登记,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重大科技成果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在国家级杂志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或报告22篇,主持或者参编学术专著4部先后获得过全国青年新长征突击手、全国青年自学成才先进个人、河南省科技标兵等称号。

刘宏川,男,汉族,46岁,大专学历,孟津育才实验学校信息中心主任在学校开设开源电子创客社团、机器人社团、无人机社团,率先在全县建成创客实验室和机器人实验室,探索出“133”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专职科普师资队伍,信息技术中招考试成绩名列全县前茅。

带领学生参加各类比赛,多次取得市级、省级和全国性奖励连续3次被评为洛阳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优秀辅导教师、洛阳市中小学科技创新比赛优秀辅导教师作为全县机器人创客教育的开拓者,个人事迹学校科普成果被搜狐网、东方头条、洛阳网等多家媒体报道。

张玮,女,汉族,49岁,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孟津县气象局气象科技服务中心主任常年从事气象科学研究工作,其参与的项目先后获2010年信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17年洛阳市气象局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三等奖,3篇文章参加中国气象局、河南省气象局组织的学术年会交流,连续三年受邀参加洛阳市气象局组织的科研项目立项和评审工作。

先后3次获得中国气象局“质量优秀测报员”称号,18次获得河南省气象局“地面测报百班无错情”,3次获得洛阳市业务竞赛全能第一名热心气象知识惠民,带领同事走进企业、学校、乡村宣传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气象法律法规,提高气象科学普及率。

赵红军,男,汉族,46岁,本科学历,林业高级工程师,孟津县林业技术推广站站长主持完成《葡萄优质高效栽培综合技术开发》科技成果,被评定为河南省林业厅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主持完成《造林裸根苗的活力保护技术》《苗木出圃应注意的技术》等学术论文8项,先后被评定为河南省科普成果奖二、三等奖。

主持完成《关于加快林业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探讨》《侧柏容器育苗和造林技术》,被评为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决策研究成果三等奖主持完成《玫瑰丰产栽培与玫瑰产品技术研发》《果桑丰产栽培与果桑深加工技术》等3个科普推广项目,均被评定为洛阳市第一届科普成果奖二等奖。

先后被授予孟津县拔尖人才、洛阳市优秀青年专家、河南省百千万科普工程优秀科普人才等称号

郭准,男,汉族,32岁,中共党员,农学硕士,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孟津管理中心科研室主任参与全国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作为主要调查人员完成2019年黄河河南段越冬水鸟同步调查(孟津段)在《动物学杂志》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篇,参与编制《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孟津段)生态监测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孟津黄河中下游湿地恢复区规划》,参与完成孟津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勘界立标工作。

为河南省增加新物种记录1种,为洛阳市增加鸟类新物种记录2种,监测到珍稀鸟类黒鹳、白琵鹭等较大种群,为黄河流域物种分布及多样性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

雷其山,男,汉族,55岁,本科学历,主任医师,孟津县中医院医政科科长31年奋战在临床工作一线,每年平均诊治病人3000人次以上2005年至今,先后带教下级医师12名,培养内科主治医师2名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其中国家级核心期刊6篇。

2009年代表洛阳市参加全省中医药技术大比武,2013年获洛阳市“业务技术能手”称号,2016年获河南省卫生应急知识竞赛三等奖今年2月9日随孟津县援鄂医疗队驰援湖北武汉,在江汉区江汉方舱医院奋战30天,所管理的患者实现“零复发”“零死亡”“零转危重症”,受到河南省卫健委和武汉江汉方舱医院现场指挥部通报表扬。

来源:“孟津城事”“科普孟津”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