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思源bbs怎么样_饮水思源的俗语
王石良晚上八点今天饮水思源话水井一、打井抗旱读了吴拯修先生的《老街上的挑水工》,想起家乡的水井来。我的老家在江山市贺村镇大贤坂村,以前那里流行着
【八点特稿】饮水思源话水井原创: 王石良 晚上八点 今天饮水思源话水井一、打井抗旱读了吴拯修先生的《老街上的挑水工》,想起家乡的水井来我的老家在江山市贺村镇大贤坂村,以前那里流行着这样一句俗语:“姜家无井,叶村无顶”。
姜家村民为什么不打井?面朝须江,滨水而居,何需打井?直到1970年,江山大旱,须江水位急剧下降,生产灌溉、生活饮用都成了大问题各级政府呼吁广大社员打井抗旱
那段时间,敖平公社(今属贺村镇)书记周勤达一天几趟跑各村打井现场,了解进度,帮忙干活:提泥土、递石头这是老周(大家都这样叫他)的习惯:不爱坐办公室,爱跑田间地头;下乡就下田下地,和社员一起割麦割稻、插秧耘田,边干活边聊天,了解生产、生活情况。
四十多年过去,提起这位朴素、本色的老周书记,村民们就滔滔不绝,满怀敬意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口碑,信然!二、南坞八角井、上余太婆井、县衙冷香井江山水井很多,最有名的当属凤林镇南坞村八角井,名列“江山四绝”哪四绝?“官溪祠堂南坞井,新塘边米糕礼贤饼。
”该井直径2米多,井栏圈用八根石柱和八块石板砌成八角形,故名“八角井”石板上刻着“清道光四年(1824)重整”等文字该井冬暖夏凉,旱不枯涝不溢;水面几与地平,打水不用井绳,传说这与南坞人诚实守信有关
(南坞八角井 徐柳娜摄)相传1500多年前,北魏著名地理和水利学家郦道元取道江山前往江西,见南坞等地因天旱缺水,就为之勘察井址,指导开掘完工后,他又叮嘱加盖密封,满30天才能开盖打水南坞村民第31天才打开井盖,见清泉从井口汩汩溢出,伸手可掬。
另外两个地方的人们因为太心急,早早打开了井盖,结果水位就低得多,水量也少得多八角井究竟何人开凿已难考证,但1942年日寇入侵江山时,曾在南坞村一带烧杀抢掠却是事实鬼子来了,村民都往山上跑,把所有能带走的粮食、家禽家畜都带走了。
饥肠辘辘的鬼子看到八角井里的红鲤鱼,喜出望外,抓了几条放铁锅里烧中途柴火没了,鬼子出门寻找木柴当他们回来时,却发现那些红鲤鱼不见了去哪里了?据说跑回八角井了人们发现,八角井里的有几条红鲤鱼一边是红的,另一边是焦黑焦黑的,据说是被鬼子烧煎过的原因。
烧过的鱼儿还能跑回水井?当然是传说,但表现了江山人民对侵略者的蔑视和乐观主义精神每一口看似平常的水井背后,可能就藏着一个神奇美妙的传说江山市总工会退休干部、原市摄影家协会主席杨清泉先生,也和笔者谈过一口叫“太婆井”的故事。
很早很早以前,一位新娘嫁到上余镇上余村,陪嫁有二十四挑之多有人又羡慕又妒忌:“嫁妆多又怎么样?有本事把水井也嫁过来” 这个村地势较高,打井不易,用水很不方便新娘听了,记在心上三日回门,就向父母亲提出为村里打一口水井的请求。
老人二话没说,第二天就带着一支打井队过来了,不几天就打出了一口可供全村人饮用的水井,从此村民用水再不用跑大老远的路了大家都夸赞新媳妇为村里做了件大好事,一直记着她,怀念她,她去世后,这口井就被命名为“太婆井”。
有人仇富,是因为有人为富不仁;对于那些富而行善者,人们是心怀感激的井里有故事,井里有历史,井里有品质江山市还有一口“冷香井”,是为纪念明末江山最后一任县令方召而得名的方召出仕于南明小朝廷行将覆灭之际尽管如此,方召作了一个七品芝麻官所能做的一切。
下车伊始,效仿岳飞忠勇精神,使人特制两块木牌,一曰“不怕死”,二曰“不要钱”,出行时使人举牌作先导,视事时则竖两排于左右,一时官风民风为之一变但不久,清军大举南下,势如破竹,攻陷杭州,血洗婺城,兵临江山城下。
方召仰天长叹,知道回天乏力,为免生民涂炭,决定放弃徒劳的抵抗出于民族气节和爱国爱民之心,方召选择了以身殉国临死前,他在县衙大堂上题诗:“独守孤城谁为伴,只留烈骨可招魂”然后,纵身县衙之西的水井里这一天是清顺治三年(1666)八月七日,也是方召莅任江山县令第29天。
几天后,人们将方召尸体从井中捞出,竟然“其面如生”,有人感叹:“骨冷而泉香矣!”乃改井名其为“冷香井”冷香井在老县衙西侧,惜乎重建市府大楼时被掩埋消失了,但流传了数百年的方召忠贞爱国之情,一直流传在江山大地上。
三、西塘巷口“四眼井”北方人有叫一口井为一眼井的这“眼”字用得极妙,让波澜不兴的水井有了诗意,有了灵魂,有了水汪汪的动感和美感水井与水井之间一般有一定间距如果紧紧相依相靠,则为双眼井双眼井很罕见,江山市区西塘巷内,竟然有一口四眼井,井栏上刻着“义井”二字,乃西塘王氏宗祠出钱请人挖掘,合众公用。
该井壁以块石筑砌,深达13米左右;井口直径2米,以一石板覆盖,上凿四眼,每眼皆置圆形石井栏圈,故俗称“四眼井”西侧井栏上刻有阴文:“嘉靖壬寅仲(1542年)秋月王公进偕妻毛氏造”东侧石井栏刻有“崇祯五年(1632)孟冬月玄孙王昌毛修”。
崇祯六年(1633),王家玄孙王昌毛又出钱出力,对四眼井清淤疏扩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和民国十八年(1929年)王氏后人又先后修浚四眼井
(西塘巷四眼井)四眼井旁边旧时办过义学,是西塘王氏宗族为贫困子弟提供免费教育的地方封建时代,官府对于文化教育和公共设施建设等虽然也很重视,但他们更多的是扮演宣传者和倡导者的角色,而具体执行人和操作者常常是宗族、家族和慈善者等。
这保证了我们民族重德崇学优秀传统能代代相传“让爱心成为习惯,让公益成为风尚,让慈善成为自然”古人不可能读过这样的话,却是很多人一种自觉的行动水井是故事的入口,也是故事的出口吞进去的是时间,吐出来是传奇,是历史,以及许许多多以德报德的感恩精神。
四、凤林打井人也许你听过水井的故事,但不一定知道怎么打井的打井是个体力活,也是技术活井的方位要选准,不然劳而无功;井壁要砌牢固,不然会垮塌,会渗水江山市风林镇苗青头村的杨法祥就是一个远近闻名的挖井好手。
他告诉我说,砌井壁最好选用直径15公分左右的“麻子石头”(鹅卵石);石头与井壁之间的空隙,要用新鲜黄泥压实,才能防止渗漏和垮塌;挖到泉水,要迅速拿洗干净的石子石块和木炭压住,防止浊水上泛其实,打一口井泥水匠并没有多少收入。
但杨法祥却很满足经过千辛万苦,看到井底洁白的泉水终于喷涌而出,他心中的快乐就像莲花一样怒放盛开尤其是老婆因病去世的那段时间,打井成了他排遣痛苦的最好的方式打井是重体力活,累得他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去痛苦
因为打井,杨发祥认识了杨良彩两个苦瓜一根藤,杨良彩和杨法祥一样,也是白头鸳鸯失伴飞,人到中年另一半走丢了杨良彩本不想再找对象,她听过太多重组家庭不快乐的故事但认识杨法祥后,她的立场产生了动摇杨法祥正给她的邻居打井,他憨厚忠诚的笑脸,熟练灵巧的身手,一身泥水一身汗水的模样,让她敬佩又心痛。
后来当有人为这个男人向她提亲时,她没有回绝,两个人就这样走到了一起一晃他们生活在一起已经十多年了杨法祥说,是水井让他找到了新的幸福五、告别老水井老丈人年前去世了,按照农村传统风俗,落葬的那天早上,要举行“买水”仪式。
农历12月13日早上5点钟左右,天还是墨黑墨黑的,小雨淅淅沥沥的下个不停,一行人高一脚低一脚走向三十二都溪;溪边有一口井,村里使用自来水前,老丈人一家就喝这井水师公让我们对着水井说:“水井啊水井,这是我爸最后一次来这里打水了,谢谢你了!从今以后他再也不喝你的水了……”。
那一刻,雨水伴着泪水,在我的眼眶里泛滥我一下子明白了这场传统仪式背后的意义江河之水天上来,何用去“买”?原来,所有的拥有都要珍惜,要感恩,包括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看似如此平常的井水而如此郑重其事地告别老水井,不正是在提醒人们不忘所自,牢记父母养育之恩吗?孟子说:“孝敬父母,可以解忧。
”鱼知水恩,人知情重父母之恩,天高地厚;慎终追远,岂可忽乎?
六、记住水井井里有故事,井里有乡愁秦牧在散文《土地》中说,过去许多海外华侨的床头箱里,常常藏着一撮宝贵的“乡井土”,是他们背井离乡前从家乡的水井里捞起来的泥土在一撮撮看似平凡的泥土里,寄托了华夏儿女多少对家乡的不舍和思念啊!。
我们古人相信“万物有灵”,山有山神,井有井神,能保佑人叶松青九岁那年,有一次爬上井栏圈玩“荡秋千”,不慎跌落五六米深的井里,竟安然无恙所以淹死于河水里的很多,落井而死者难得一见;有之,必是如方召这样的怀抱必死之心者。
孩子出生了,旧时常常有父母将新生儿抱到水井边,拜井神为“井老爷(干爹)”,希望能保佑孩子健康成长我们村有取名井水、井旺、井文、井武、井泉的,莫不如此我想,人们这么做,是敬重、信赖水井的表现,也是感恩水井的一种方式,不是有许多人用伟人、名人的之名作名字吗?。
所以,饮水思源,立碑树传,修浚水井,编写有关水井的书籍,乃至于像杨清泉这样为水井拍照留影,都是感恩水井的不同方式杨清泉当年下放农村时听到很多水井的故事,开始关注水井,并把它们摄入镜头他不但关注每口水井的大小深浅,造型式样,还特别关注每口水井背后的文化、历史。
2013年1月15日,《今日江山》曾整版刊发他的的一组水井照:《老井的记忆》,这些水井有不少因城市建设的需要被掩埋而消失了杨清泉说,每当听到哪里要拆除旧建筑、旧街区,他就赶往哪里,为那些老水井、老房子、古树名木等留下影像。
(原经堂右巷东厅井)在杨清泉眼里,水井是记忆,是乡愁,是今生今世的证据七、保卫水井自来水代替了井水,水井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城里的水井不断减少,甚至消失不见了;乡下的水井渐渐失去活力,瞪着空洞的眼睛保住这些水井,恢复水井的活力,显得很有必要。
正如杭州民间古井研究协会会长沈伟所说:“你可以不喝井水,但你不能忘了水井”沈伟他们曾经作了统计,上城区现有水井156口,其中52口是百年古井这些水井,不仅曾经是居民取水、用水的地方,街坊邻居谈天说笑、联络感情的地方,也是象征城市记忆的一双双眼睛,明亮而生动。
为保护和擦亮这些“眼睛”,2018年5月以来,上城区20多位居民自发成立了杭州民间古井保护研究会他们为每一口古井上“户口”,记录每口水井的位置、形状、开凿的时间、流传的故事等等;他们配合“五水共治”, 制订水井保护细则,定期组织井底清淤,并委托专业机构对水质进行定期检测,保证井水清澈透明;他们查阅文献资料,走访居民,挖掘古井背后的历史文化,组织编写《坊巷古井名录》一书,力求留住城市记忆。
让历史积淀活起来,把古井文化传下去,这就是沈伟他们的信念和追求
我们浙西地区也有很多这样有历史、有故事、有效用的水井,等待我们一起努力,保住水井,焕发其生机八、多打井,打深井要致富,先修路;要脱贫,多挖井湖北省建始县茅田乡雪岩顶村,地处高达海拔1500多米的群山深处,因为缺水,所以贫困。
2015年底扶贫工作队来到村里,帮助他们挖了一口百米深井,井水通过自来水管进入了家家户户有了源源不断的清水,村庄有了生机,有了活力,有了发展的底气,不几年,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有人在家乡打井,也有人出国打井。
1998年2月,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非洲事业部的李保红等一行8人,飞往非洲加纳,帮助当地人打井20年来,他们先后成功打出水井4600多口,解决了几百万非洲人民的饮水问题,被非洲兄弟称为 “真主派来的送水使者”。
(市心街居民院内水井)水井是时间的见证者,目睹了一轮轮日升月落,送走了一茬茬的光阴流转,见证了了沧海桑田的变迁水井又是个智者,他提醒我们:地上没有的东西,要往地下去找;生命中缺少的东西,要挖灵魂深处去找。
活着不易,珍惜当下;人勤春来早,再期大有年饮水思源,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作者:浙江省江山中学教师 “晚上八点”特约作家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疯狂中文网怎么样_起点中文网排行榜
哪怕现在小说网站层出不穷,但不得不承认起点依就是网文市场当中的老大,无论是拥有的庞大作者,还是库存的作品数量,都做到了碾压其他各…
-
极游网怎么样_极游网Minecraft
正值暑期出行旺季,两起不合理低价游事件近日引发关注:一是一名海南网友发视频称,自己母亲一定要参加一个“39.9元游桂林4天”的包吃…
- 7788电影网站怎么样_7788收藏网站客服
- 网易佳人有约怎么样_佳人有约陈勋奇
- 美文社怎么样_青春美文自然社
- 平凡文学网怎么样_平凡文学网在线阅读手机版阅读器app下载安装
- x梦制造者漫画怎么样_结局制造者漫画在哪里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