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评论

兄弟阋墙_兄弟阋墙的典故出处

【出处】典故出于《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王怒,将以狄伐郑。富辰谏曰:“不可。臣闻之,大上以德抚民,其次亲亲以相及也。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其四章曰,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而是则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

兄弟阋墙_兄弟阋墙的典故出处

 

【出处】典故出于《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王怒,将以狄伐郑富辰谏曰:“不可臣闻之,大上以德抚民,其次亲亲以相及也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其四章曰,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而是则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今天子不忍小忿,以弃郑亲,其若之何。

【释义】阋:争吵;墙:门屏。意为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

【事件】春秋时期,周襄王不听大臣劝谏,因小忿而弃郑亲,执意引来外族力量,没想到引狼入室,自酿苦果,不得已仓皇出逃,避难居郑,依靠秦、晋、郑等诸侯勤王靖难才得以化险为夷。

【成语故事】惠后宠爱次子 意图废长立幼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任何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前因后果,都有一个逐步发酵和演进的过程发生于公元前636年(周襄王十七年)的“子带之乱”,细细梳理起来,早在往前40年的一场王室婚礼中就埋下了伏笔。

公元前676年的春天,受周王室委托,虢公丑、晋献公和郑厉公派出原庄公,为周惠王迎娶陈国公主陈妫为王后,史称惠后惠后深得周王恩宠,先后生下姬郑、姬带两位王子随着姬郑、姬带两位王子一天天长大,嫡长子继承制与君主个人喜好之间的矛盾逐渐显现。

根据周王室嫡长子继承制,“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姬郑作为嫡长子,理所当然地被立为太子手心手背都是肉,但在惠后看来,还是小儿子姬带更讨人喜欢,于是请惠王把他封在甘地惠后实在太喜欢姬带了,就想让他有更好的名分。

架不住惠后反复念叨,周惠王终于心动,产生了废长立幼之意察觉到风声不对的太子姬郑自知情况不妙,向当时的诸侯霸主齐桓公求助襄王以戎难故 姬带奔赴齐国公元前655年夏,在齐桓公主导下,诸侯作首止之会,尊王太子郑以安定之。

此会并非周惠王之意,故而惠王授意郑文公反水,郑文公左右为难,只好逃盟而归公元前652年冬,周惠王去世,太子姬郑害怕姬带借机发难,惧不立,不发丧,而告难于齐第二年春天,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于洮,襄王姬郑定位而后发丧。

襄王即位后,姬带并不甘心失败,继续图谋政变

公元前649年夏,姬带召集成周附近地区的诸戎族同伐京师,入王城,焚东门第二年,襄王以戎难故,讨王子姬带秋,姬带奔齐公元前647年,齐桓公派公孙湫出使成周,欲使襄王召回姬带公孙湫不与王言,归而复命齐桓公曰:“未可。

王怒未怠,大概需要10年时间吧?不十年,王弗召也”公元前638年,周大夫富辰向周襄王进言召姬带回京师,理由是:“吾兄弟之不协,焉能怨诸侯之不睦?”襄王同意,姬带遂应召复归周姬带应召复归 等待新的时机姬带归来,兄弟和好,在周襄王看来,王室给天下诸侯作出了榜样。

在姬带看来,这只不过是权宜之计,他在等待一个新的机会两年后,周王室和郑国之间发生矛盾,周襄王弃郑亲而引狄师,导致子带再起叛心

事情的起因是:公元前640年,滑人叛郑而服卫郑师入滑,滑人听命,郑师还,又即卫为调停纠纷,公元前636年夏天,襄王派伯服、游孙伯出使郑国,劝郑文公不再征伐滑人郑文公此时在位已经37年,想起当年郑厉公为平定“子颓之乱”立下大功而惠王所给的赏赐不如虢公,自己按周惠王授意首止逃盟而致使诸侯伐郑,如今襄王又暗中指使滑人叛郑即卫,因而不听王命,还把两个使臣抓了起来。

郑文公的举动使周襄王十分恼怒,打算借助狄人的力量教训一下郑国周大夫富辰力劝襄王说:“不可下臣听说,最高的人用德行来安抚百姓,其次的亲近亲属,由近到远从前周公叹息管叔、蔡叔不得善终,所以把土地分封给亲戚作为周朝的屏障。

管、蔡、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各国,都是文王的儿子邢、晋、应、韩各国,是武王的儿子凡、蒋、邢、茅、胙、祭各国,是周公的后代其四章说:兄弟们在墙里争吵,一到墙外就共同对敌兄弟之间虽有小忿,不废懿亲。

如今天子不忍小忿以弃郑亲,其若之何?”富辰接着历数了郑国辅助平王、惠王的勋劳以及在姬姓诸姓中属于近亲等理由,指出了引进狄军可能造成的后果,一番说辞也没有平息天子的心头怒火周襄王执意派遣颓叔、桃子请狄人侵郑。

姬带再起叛心 终被生擒处死夏季,狄军进攻郑国,占领了栎地为了感谢狄人,周襄王不顾富辰劝阻,执意将狄君的女儿隗氏立为王后不安分的姬带,借机与王后隗氏私通周襄王发现后废了隗氏,王子带就煽动颓叔、桃子再次发动叛乱,攻打周天子。

周襄王离开成周,到达坎欿,都城里的人又把周王接回都城秋季,颓叔、桃子奉事王子带引狄人军队进攻成周,周军大败,俘虏了周公忌父、原伯、毛伯、富辰子带和隗氏住在温地,叛乱之火,一时气焰嚣张周襄王决策失误,弃郑亲而引狄人,姬带死灰复燃再叛乱。

无奈之下,周襄王离开成周去郑国,住在汜地郑文公捐弃前嫌,带领大臣孔将鉏、石甲父、侯宣多到汜地问候天子的官员和检查供应天子的用品,然后向天子汇报关于郑国的政事

现实面前,周襄王终于认清了是非亲疏,他派使者到鲁国报告王室所发生的祸难,说:“不穀缺乏德行,得罪了母亲所宠爱的儿子姬带,现在僻处在郑国的汜地,谨敢将这件事情报告叔父”随后又派简师父向晋国报告,派左鄢父到秦国报告。

即位不久的晋文公打出勤王的旗号,于公元前635年出兵攻克温地,生擒王子带,然后迎姬郑回都城,将王子带押到都城处死,平定了内乱(李磊)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