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评论

民族团结故事_民族团结故事心得体会

我的名字叫宝力布森,意为文明,是我的姥爷给起的,希望我长大以后能够成为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传承中华文明的好儿女。

民族团结故事_民族团结故事心得体会

 

将民族团结的接力棒代代相传讲述人:宝力布森(巴林右旗人大常委会)我的名字叫宝力布森,意为文明,是我的姥爷给起的,希望我长大以后能够成为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传承中华文明的好儿女我是中共党员,现在巴林右旗人大常委会工作。

我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我是“国家的孩子”的女儿,我的母亲是“三千孤儿入内蒙”中的一员前不久,我有幸随母亲参加了由巴林右旗委统战部、旗民委联合举办的主题为“国家的孩子在巴林”的座谈会11位“国家的孩子”动情地讲述了他们的成长经历。

从他们的讲述中,我对“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内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根据档案记载,当年昭乌达盟(赤峰市)接回65名“国家的孩子”,其中巴林右旗接回25名为保证“国家的孩子”得到最好的照顾,各地制定了严格的收养条件,想收养“国家的孩子”的家庭首先要通过政审,无子女家庭优先,家里要有奶牛,可为孩子提供必需的牛奶,也是“硬杠”。

很多牧民家庭为了领养“国家的孩子”,把家里唯一的马匹或把祖传的结婚头饰卖掉换成奶牛要知道,在草原上牧民家里唯一的马匹意味着全家人的交通、运输、打猎、耕种的劳动工具,家里的经济来源大部分要依靠它;而祖传的头饰是一个家庭的传家宝,事关这个家庭的门面甚至下一代的婚姻,可见牧民们对养育“国家的孩子”这份心意是多么的真诚和热切。

他们把这些南方来的孤儿亲切地唤作“国家的孩子”我心中最敬佩的两位老人,他们就是我的姥姥姥爷他们善良、坚强、心怀大爱,抚养了与他们没有血缘关系的南方孩子他们非常恩爱,永远是孩子们眼中幸福家庭的守护者我的姥爷是巴林右旗畜牧局职工,温文尔雅、慈眉善目,姥姥是巴林右旗妇幼保健所妇产科医生,雷厉风行、刚强坚韧,家乡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她行医出诊的足迹。

姥姥年轻时因为一场疾病失去了生育能力当听说旗里接回来了“国家的孩子”,一直渴望拥有孩子的姥姥姥爷,立即响应号召,怀着激动的心情前往旗保育院他们在保育院见到了一个胆怯地躲在墙角的瘦弱女孩,一眼就认定了这就是他们想要的女儿。

“国家的孩子”呼群8岁时在“六一”儿童节留念(来源:巴林右旗委统战部)他们把孩子接到了家里,取名叫呼群呼群是蒙古语,意为力量姥爷认为团结就是力量,正是人与人的团结、民族与民族的团结才促成了这跨越血缘、跨越地域、超越民族的亲情,他们希望这个力量可以一直激励这个孩子,开启她未来的人生路。

这个孩子就是我的母亲我常常想,我的母亲是不幸的,幼小的年纪就与亲生父母骨肉分离,可我又认为她是万幸的,生在新中国,沐浴着党的恩泽,被草原母亲的博爱抚育成长关于母亲的身世,我和妹妹也是在十几岁的时候才知道的。

有一年暑假,我和妹妹正在外面玩耍,有一个小朋友突然问我们:“你们的妈妈是‘国家的孩子’吗?”我和妹妹很惊诧,妈妈明明是姥姥姥爷的孩子啊,怎么说是“国家的孩子”呢?我们立即跑回家去问母亲,母亲这才把这段身世告诉了我们,并叮嘱我们:“你们的妈妈如果不是生长在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如果不是被内蒙古草原抚养,可能早就饿死了,哪还能有你们俩啊。

所以,你们俩要懂得感恩,长大了要回报社会”年幼的我们当时对感恩、回报这些词并没太深的理解,但是母亲是“国家的孩子”,内蒙古草原有恩于她这件事却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母亲来到这个家时才2岁,对于来到这个家庭以前的事,基本没有记忆。

她儿时的记忆都是来自于这个她成长的家庭对于这个瘦弱的孩子,父母总是格外偏爱在收养我母亲后,善良的姥姥姥爷还把三个失去母亲的侄儿接到家里照顾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牛奶、鸡蛋都是难得的营养品,罐头和饼干更是奢侈品。

而这些在我母亲那里总是比别的孩子优先吃到虽然舅舅们比母亲小很多,但那时正在长身体的舅舅们食量大、吃得又快,担心女儿吃不好的姥姥姥爷,很多时候都是偷偷地给女儿吃“偏饭”记得大舅曾经回忆,有一次他在外面玩得口渴了,跑回家喝水时,正好看到姥爷给我母亲吃罐头,而且就只剩一块,眼看我母亲把罐头吃完了,大舅觉得很不公平,这时姥爷嘿嘿一笑,把大舅抱过来在额头上亲了一口,把剩下的罐头汤给我大舅喝了,大舅也就心满意足地跑出去接着玩了。

我的姥姥姥爷都是单位里的骨干,白天的工作特别繁忙,姥姥就利用晚上的时间,点着蜡烛为我母亲缝制衣裳在我小的时候,我记得姥姥家有一台缝纫机,姥姥曾经跟我说过,自从有了我妈妈,姥姥就爱上了缝纫活儿,特别喜欢给我母亲设计和缝制衣裳,她说我的女儿一定要让她穿得漂漂亮亮的。

在姥姥姥爷精心照料下,母亲很快长成了健康结实的孩子,很多人见了都说这孩子真是人如其名,长得多结实!随着年龄的增长,母亲从外界的议论中慢慢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关于母亲的身世,姥姥姥爷从未刻意隐瞒,除了在生活方面悉心照料,他们对母亲的家教也非常严格。

和同龄的女孩一样,在成长过程中,我的母亲也经历了懵懂的少年时代和敏感的青春期母亲告诉我,曾经有一段时间,因为自己特殊的身世,她产生过自卑、叛逆的心理,曾一度变得不愿与人交流、内向孤僻、敏感脆弱

“国家的孩子”呼群与养父母(来源:巴林右旗委统战部)我姥爷家的家庭角色是严母慈父,姥姥很严厉,姥爷很温和听母亲说,在她最敏感脆弱的那段时间,姥姥负责摆事实讲道理,时而苦口婆心,时而严厉批评,而姥爷则负责领着逛街、下馆子,哄女儿开心。

他们视如己出的关爱和教导,打开了母亲封闭的心扉母亲跟我说她强大的内心是姥姥给她的,而善良的秉性是传自姥爷的,正好相得益彰!她们一家人,一起走过艰难岁月,一起步入岁月静好的新时代,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一家人的感情都坚如磐石。

记得小的时候,母亲每周都要带我们回姥姥家,尤其是在我姥爷去世后,她就更加挂念姥姥我家有个老式饭盒,是我和妹妹不能动的因为每次家里做了什么好吃的,包饺子、烙馅饼或者煮肉,母亲都会第一时间备出一份,装在饭盒里给姥姥送去。

她总是和姥姥有说不完的话,有时在姥姥家待到很晚,我和妹妹都困得睁不开眼睛了,她才依依不舍地从姥姥家出来

“国家的孩子”呼群全家福(来源:巴林右旗委统战部)母亲毕业后走上了工作岗位,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我的父母是上下届的校友我曾开玩笑追问过父母年轻时的罗曼史父亲告诉我,那时父亲看到母亲就会想起她特殊的身世和经历,总让自己有一种想保护和照顾这个“国家的孩子”的想法。

这并不浪漫,但听起来却很朴实,又非常温暖结婚后,由于父亲的工作性质需要常年下乡,家里服侍老人和照顾孩子的重担全部压在了母亲肩上,却从来没听母亲说过一句抱怨的话婚姻生活中也会有柴米油盐酱醋茶、锅碗瓢盆进行曲,父亲和母亲有时也因为意见不合而争执,做了一辈子法律工作的父亲,经常在家讲道理、挑毛病,有时候父亲正喋喋不休,母亲一句“你居然敢对国家孩子横眉冷对?”父亲就不再说什么了。

其实这只是我母亲向父亲“撒娇”的制胜法宝,但也可以看出父亲心里对母亲的在意

“国家的孩子”呼群与丈夫巴图(来源:巴林右旗委统战部)2003年那场与“非典”的战斗中,在疾控中心工作的母亲主动请缨前往一线,单位考虑到母亲的年龄和身体等因素,并未派我母亲到一线工作,母亲就主动承担起单位一线工作人员的防护服消毒清洗工作,因为当年抗疫基层还没有一次性防护服,那段时间她把全中心20多人的防护服消毒清洗工作当成每天最重要的事,丝毫不敢耽搁……。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母亲和“国家的孩子”爱心团队,向一线抗疫人员献出爱心捐款捐物……还记得当时听到母亲和“国家的孩子”爱心团队叔叔阿姨们的谈话,“我们的能力太有限了,但我们的心永远向着党、永远向着国家,如果党和国家需要我们,别看都六十多岁了,一样可以冲锋陷阵!”那十几双大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像一个不可动摇的铁环。

当时的情形,朴实的语言,坚定的语气,让我非常感动多年来,我总感觉到母亲身上有着内蒙古大草原人民最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和朴实无华的善良天性山与山相连,成为不可逾越的高峰;水与水相接,变为波澜壮阔的海洋;心与心相牵,化为坚如磐石的情谊。

如今我也即将步入不惑之年,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作为“国家的孩子”的后代,我深感肩负着更多的职责,我觉得母亲手里有一根接力棒,母亲、姥姥和姥爷已完成了接力现在,母亲已经把那根接力棒传到了我们这一代的手里,我要接着往下跑,拿着这根心与心相牵的接力棒,跑出新时代属于我们的风采。

工作以来,我先后获得赤峰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自治区普法教育先进个人、赤峰市三八红旗手、全市妇联系统新闻宣传工作先进个人、全市保障妇女儿童权益工作先进个人、巴林右旗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我曾经问过母亲,对女儿的表现是否满意?母亲说:“孩子,父母对你们满意说明不了什么,重要的是要让更多的人满意。

”母亲所说的更多的人是指:在学校要让老师和同学们觉得你好,在单位要让领导和同事觉得你好,作为一名国家公务员,要让广大的人民群众觉得你好,你才真的是好样的!“国家的孩子”的事情,一直牵动着很多人的心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持续关注。

前一段时间翻看母亲的相册,看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召开过相关会议,党委政府一直在跟踪了解国家孩子的近况、生活中的困难以及寻亲工作进展前不久,赤峰市和巴林右旗两级统战部、民委领导们对“国家的孩子”进行一一慰问,送来党的关怀。

今年5月份,巴林右旗公安局为“国家的孩子”免费进行血样采集,将他们的血样录入全国DNA库,大大提高了寻亲工作效率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很多“国家的孩子”已经找到亲生父母,了却了多年的寻亲心愿。

多年前,母亲的个人资料被其他寻亲的孩子一并带到了上海、南京等地寻亲会现场后来与南京一户盛姓人家相认,由于当年亲子鉴定技术还未像现在这么普及,还没有从血缘角度进行确认至今,母亲和南方的舅舅、姨妈们依然保持着联系,经常通信通话,互相邮寄土特产。

有一次我听到她们聊起当年的历史时感慨道:“在那么大的灾难中让3000多名孤儿活下来,让他们拥有了幸福的人生,这样的奇迹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族大团结才能做到啊我们是何其幸运的一代人”今年公安局为国家孩子录入DNA后,我及时联系了南方的舅舅和姨妈们也进行了血样采集,如今正在等待结果。

母亲说,其实结果对她来说已经不重要了,不管结果如何,既然认了亲,就永远是一家人我悄悄地问过母亲:“如果有一天那边的亲人来接您,您会回去吗?”母亲说:“作为不知道自己身世的孤儿,我们寻亲就是为了探究自己血缘上的根,有生之年能知道自己生命是从哪儿来的,这是我们寻亲的目的。

可是我们这些人啊,心灵的根早就深深扎在了这片草原,再怎么着也离不开喽!”

呼群的女儿宝力布森作为宣讲员讲述“国家的孩子”的家庭故事(来源:巴林右旗委统战部)我的家庭正因为妈妈是一名“国家的孩子”,才在巴林草原上演绎了一段民族相融的故事,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情节,但也感人至深,令人回味。

在祖国大家庭的怀抱中,我们安享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生活,而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和进步是我们每个公民、每个家庭应尽的义务和光荣的使命“三千孤儿入内蒙”这段在特殊时期发生的历史佳话感人至深,所蕴含的精神财富,所承载的党的关怀,跨越时空、历久弥新。

重温这段故事,不仅为了表达敬意和感恩,我想也是为了更好地诠释、探寻故事背后大爱的力量,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8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总书记告诉我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才能不断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能看见,相信大家也能看见,我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梦想一定能够实现,祖国强盛民族团结的盛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来源:巴林右旗委统战部编辑:苗青旺。

责编:张世华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