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评论

朱自清散文代表作_朱自清散文代表作《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是一篇由朱自清所著的散文,以下是关于该文的详细分析:作者背景: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实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后随父定居扬

朱自清散文代表作_朱自清散文代表作《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是一篇由朱自清所著的散文,以下是关于该文的详细分析:作者背景: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实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后随父定居扬州。

他是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写作背景:《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当时朱自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园西院这一年,中国接连发生了“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大屠杀,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

朱自清处于苦闷彷徨中,但他最终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然而,他仍然是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内心充满矛盾内容与主题:文章描绘了荷塘里的荷叶荷花及其色香,荷塘上的月光月影,荷塘四周的杨柳及蝉声蛙声,生动地再现了月夜荷塘的风致。

这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是作者情感的抒发和寄托文章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但又幻想超脱现实的思想矛盾这种矛盾在文章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尤其是作者通过描写月夜荷塘的宁静与美好,来寄托自己超脱现实、追求宁静生活的愿望。

写作特点:文章将描写荷塘和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了优雅、朦胧、幽静之美尤其是第四、五段,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将荷花的美丽和月色的朦胧展现得淋漓尽致文章语言精练,设喻贴切,说理深入,结构严谨。

如将盛开的和含苞欲放的白花比喻成“明珠”“星星”,从色彩和光华上写荷花之美;写荷花的缕缕清香,微风传送,像远方飘来的歌声一样似有似无,时断时续影响与评价:《荷塘月色》作为朱自清的代表作之一,对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赢得了读者的喜爱,也为中国现代散文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综上所述,《荷塘月色》是一篇充满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的散文,它通过描绘月夜荷塘的美景,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时,它也展现了朱自清作为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民主战士的卓越才华和深刻思想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