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评论

写关于父亲的感人散文_写关于父亲的感人散文作文

父亲节征文|遥远的父亲(大散文)作者 崔洪国行文结束的时候,我收到了女儿在父亲节送给我的厚重礼物,一本《野草物语》,在扉页女儿写了这些话:一株草,一棵树,靠近并且聆听它们,不仅仅是生存的必须,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涵养和洗礼,它让一个孩子在绵长的

写关于父亲的感人散文_写关于父亲的感人散文作文

 

父亲节征文|遥远的父亲(大散文)作者 崔洪国行文结束的时候,我收到了女儿在父亲节送给我的厚重礼物,一本《野草物语》,在扉页女儿写了这些话:一株草,一棵树,靠近并且聆听它们,不仅仅是生存的必须,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涵养和洗礼,它让一个孩子在绵长的生命旅途中,有了一安抚自己孤独的武器。

”——谨以此文致敬我遥远的父亲,致敬天下所有的父亲,父亲节快乐!一年轻时的父亲很巧使,会瓦匠和木匠家里的牛圈、粮囤和石碾都是父亲自己一砖一瓦砌起来的内院和外院的那堵院墙也是父亲带着哥哥垒起来的,父亲自己放的线,院墙笔直。

院墙的外侧涂了白色的漆,找人画了我们的小村和几株树草,下面是美丽的鲁北平原上面是蓝蓝的天上白云飘—那个时候一年四季村子上空的蓝天都在飘着白云墙上的画是村庄的写意和写实,很美后来在我的梦境里经常出现墙的东边是我家院子内院的门楼,两扇门是黑色的,我家二哥当兵,所以我家大门的门楣上常年挂着“光荣人家”的牌子,每年过年,门上还都要张贴拥军拥属和光荣人家等的对联,时间久了,内容我记不清了。

门楼的顶端和院墙的墙头是黑瓦起的脊,类似房子的滴水檐夏天,从瓦的缝隙里会有很多的苔藓冒出来,显得房子很古朴古旧我家的房子和院墙、门楼是父亲的杰作,父亲经常带着欣赏的眼光在院子中踱来踱去心情好的时候,脸上会带着一些得意的笑容,那神情好像在说“你看这院墙,房子,杠着(鲁北老家方言,很的意思)结实哩。

”冬天,父亲就在院墙跟下的石碾旁边晒太阳父亲很早就患了哮喘病,冬天咳喘厉害,提了撑子步履蹒跚地挪到石碾旁,暖暖的太阳升起来,晒在身上也热烘烘的,在太阳下,父亲的咳喘会轻一些,他也会安静地去想家里那些如丝如麻一样的事情。

乡村的日子,多得的是柴米油盐,父亲不晓得诗和远方,他没有那样的心思,也没有学过他的瓦匠是自学的

父亲的木匠活也很好在我的印象里,父亲的木匠好像也是自学成才,没有师承木匠和瓦匠活还不一样,农村的木匠活更粗拉一些,虽然也讲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对称和建筑的美,但那种对称和美是初级的和原生态的往往院子里哪个角落适合建个什么就建个什么。

在方正的院落里,犄角旮旯有了这样那样的建筑,就看不出什么对称了外院墙上的墙绘也是找人根据脑海中的印象画出来的,没有太多雕琢和斧凿痕迹,那样的场景反而更接近烟火和真实木匠活就不同了,是个用心细致活打个桌椅板凳,打个抽屉风箱,第一步备好料,父亲会在一张纸上画出个模型,然后照着模子,叮叮当当,很快就把那些桌椅板凳,抽屉风箱像模像样地造出来了。

小的木头父亲就用刀劈开,大的就用锯拉开,然后用刨子刨平刨光了等到基础工作都做好了,再和插积木一样把那些东西插起来,用钉子钉好了,涂上点漆,晾干了,就能用了家里的很多家具就是父亲一件一件自己做出来的为了做这些家具,今天添置一把父子,明天买一把尺子,后天买一把锯,就把家伙什买全活了。

我记着父亲做木匠活的时候,会把铅笔放在耳朵根那儿,旁边铺着一张纸,倘若有所思,忽然想起来什么,赶紧用笔画出来,所以父亲做的那些家具都很美观耐用二父亲平时很严肃,给我的印象是不苟言笑,天天和想心事一样现在想想也是,我们家兄弟姊妹五六个,多。

我小那会,三哥、四哥、姐姐都没有成家,都是能吃饭长身体的年龄,家里的日子又不像如今这般殷实,父亲和母亲一样,天天得为一家人的生活操持,能不操心吗?但父亲又是一位很有心,很用心的慈父虽然不善于表达,但对我们也是浓浓的亲情和挚爱,浓得化不开。

我记得那时父亲带着哥哥垒砌家里的院墙、门楼,我会跟在后面搬块砖、递块瓦,父亲和哥哥都没有嫌我碍手碍脚父亲还在石碾那里用几块砖头和瓦块给我垒了一个小房子,房子的顶上还插了几根草,四周还用砖头垒了个小小的院墙,就如同我们家的微缩版一样。

我喜欢得不得了,把我平时玩的一些铲子、弹弓、木头手枪等放到小院子里,一会玩一下这个,一会玩一下那个,玩得累了,就把那些玩具靠着小院的那几块砖整整齐齐摆好了,坐在旁边,看着天空的白云飘过村子的上空听着村里村外的树林间,布谷鸟和百灵鸟一声一声婉转的鸣唱。

和很多人一样,这是也是我儿童乡村生活中的场景因为有了父亲给我搭的那个小房子和小院子,这些场景有了更多的父爱亲情在里边,相比纯美的风景,仿佛更多了纯雅和温情,让我后来看到那样的情景就想起父亲

父亲做木工活的时候,从来也不会把那些剩下的边角料扔到一边弃之不用,而是都给我做了木制玩具我玩的木制手枪,小木锨都是父亲给我用那些边角料做的,我都爱不释手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父亲用木工剩下的边角料给我做了一个小地排车,两边的轱辘是他赶小张集买回来的,安装在地排车上严丝合缝。

地排车的上面还用几块木头围了起来,好像一个池塘的围堰小车的前边系了一根长长的绳子父亲做这个小地排车的过程我没有看见,因为在我儿时的眼里,木工活很费时费力,你在跟前,一时半会也看不出啥道道,儿童的心喜动不喜静,所以我没有什么耐心盯着看,也没有留意父亲用心给我做地排车的场景。

父亲把地排车的成品交到我手里那会,我还是欣喜若狂,喜出望外拉着就跑到街上向我的小伙伴显摆去了,我儿时的几个伙伴,秋华、红亮都投来了羡慕的眼光,后来,我们一起玩,就在村后西崖和金色水湾边,用小铲子把小车装满土,拉到干索的地方,垒砌各种各种各样的建筑物。

那个小房子和地排车儿时父亲赠给我的最喜欢的玩具,我一直记忆犹新,和常常忆起我苍老的父亲一样,每每想来,都是浓得化不开的挚爱亲情三还有两件事情我也是终身难忘的,也与我的父亲有关有一件事情是我三岁那年,有一回,父亲和四哥在院子里拉锯锯木头,我在旁边玩。

看着那锯一来一回,那些木头就成了条了片,感觉非常好奇,我就凑近了去看,手一不小心凑到了锯旁边,左手无名指上边的部分一下子就被锯到了,顿时血流如注惊慌失措的父亲马上抱起我,向着村东的小诊所飞奔正在屋里忙着的母亲和姐姐听四哥一说,也紧赶慢赶赶到了诊所。

那时,医生已经给我做了止血和包扎处理我记着父亲脸上汗涔涔的,母亲心疼得眼泪汪汪刚刚止血的我好像没事一样,还看着周围的人群顽皮地笑回到家,麻药劲过去,指头还是钻心般疼,有好几个夜晚,父亲母亲寸步不离地守候在我的身边,用各种方法安慰我。

大约三四天以后,那疼劲才渐渐缓解后来有一次父亲跟我说:“当时在诊所,我们看着都疼,怎么看你和没有事一样”我说:“男子汉大丈夫,那点疼算什么,再说当时也真没有感觉到疼啊!”当时是没感觉到,后来那种钻心的疼才是刻骨铭心的。

父亲在这件事情总感觉对不起我,很有些愧疚,其实在我心里倒没有什么,反倒是我一想起当时父亲抱起我和飞一样向诊所奔跑,看着我包扎的时候,他满头大汗,母亲满眼泪花的情景始终萦绕在我的心间,挥之不去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对儿女的那份感情,有时也许不需要太多言语表达,在儿女那里就入脑入心了。

还有一次是我五岁那年,有一回父亲和哥哥在外院里干杂活,姐姐领着我在大街对面五叔家的门口玩我记得那是冬天,天很冷五叔家正屋的后墙临着村里东西的大街,墙上写着大红的标语,“崔刘大队无冬天,地冻三尺照样干”那时精神的力量对人们的影响如影随形,很多的事情是靠着人们的激情和冲天干劲干出来的,所以父辈和我们这一代人对那时的人们精神饱满,战天斗地的情形都很怀念,年龄大了也是怀旧吧,这是后话。

我记得那时的冬天很冷,阳光很微弱,村里的老人们会在村头有阳光照耀的地方拉闲呱,晒太阳姐姐领着我就是到五叔家门口那里看老人晒太阳的当时我有些犯困,姐姐就把我抱起来,我头搭在她的肩上,有那么一刻,她把我往上耸了耸,那样抱着我更舒服。

不成想,睡着的我一下子从姐姐肩头摔了下去,头磕到了她身后的墙角上,把头磕破了姐姐也从来没有见过那样的场景,那些晒太阳的老人也是慌乱地又喊又叫正在干活的父亲看到了,又是健步如飞地跑过来,抱起我又跑到了诊所,做了简单包扎,就回家了。

那次我的母亲没有跟了来,姐姐一个劲地哭,父亲也没有多说姐姐,只是告诉她以后看我的时候一定要当心,还和母亲开玩笑,说:“这孩子是皮实,这两三年遭了两回罪了,看来以后就没有多少坎了”说是那样说,父亲心里肯定也是心疼得不得了,只是他不会和母亲那样哭眼抹泪的表达就是了。

四这两件事情我也一直没有忘记,可能童年经历的事情在心中留下的痕迹更清晰吧!其实这样的事情在我心中倒没有留下什么阴影和伤疤,外面的那点皮肉伤也算不了什么,人这一辈子谁还没有个磕磕碰碰我最难忘记得还是当时父亲抱着我往诊所飞跑的情景和母亲眼泪汪汪的样子,和很多现在的父母送孩子上学,陪孩子考研、考公一样,在外面灼热的阳光下晒一下午,她们心里没有任何的怨言,孩子考得好不好,她们没有任何的责难,说得最多的就是“尽力就好”“考上了好好珍惜”“人生的机会多得是,这次不行下次再继续努力”“大好的青春别浪费,该好好学习还得好好学习”“不管做什么,一定要先做个好人”,这些都是父亲、母亲发自肺腑,自发的一种亲情表达和真情流露,这种流露是自觉的,潜意识的,是不需要回报的,是一种让人敬畏的高山仰止,景行景止的父爱母爱使然,需要的是我们能够记住,能够听进去,能够按他们说的去走人间正道。

父亲一生为人善良、淳朴、厚道、真诚,父亲的热心肠在十里八村远近闻名因为他会瓦匠和木匠活,所以村里人家有什么这样的活,需要父亲帮个忙啥的,父亲都会欣然前往有时会把家里的活先放下来,帮人家先干完有些人家过意不去,临走会走父亲带点烟酒之类的,每次父亲都坚辞不受。

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都在一个村子里住着,谁还不用着谁帮个忙,就是搭把手的事父亲这句话一直深深影响着我,我在自己的人生中也一直做着赠人玫瑰的事情,虽然微不足道,但心里始终非常熨帖,非常坦荡有时村里人家也会备些酒菜,招待一下父亲和那些帮忙干活的。

父亲年轻时爱喝个酒,人又实在,有时经不住劝,经常会喝多,让人送回来醉酒的父亲不闹事,回到家躺下就睡母亲会用一块毛巾给他擦擦额头的汗,有时会冷上一碗水,父亲醒来咕咚咕咚喝下去,倒头再睡,再醒来酒意就全消了。

母亲也劝父亲戒酒,父亲一直没有戒,后来留下了病根我一直疑心他的过早去世与酒是有关的有一段时间我也嗜好喝酒,身体状况不好,从前年开始,我下定了决心戒酒,滴酒不沾,身心比之前要康健得多了

年轻时的父亲很能干,现在想来,父亲虽然在我的印象里很严肃,不爱笑,天天心事重重的样子那么个大家大口的,那么多没成家的孩子,每天睁开眼就合计柴米油盐的事情,合计吃饭的事情,和母亲一样,父亲自然感觉肩上的担子压力山大。

他是家里的顶梁柱,有些担子只能自己扛着好在父亲脑子活,农村联产承包,分了责任田后,家里有了地种后来政策活了,父亲又带着哥哥到南边的淄川拉回水瓮和坛坛罐罐,走村串乡售卖,所以家里的光景也是一日好似一日有一阵我们家里在村里成了很殷实富足的小康人家。

那些瓮和坛坛罐罐,在远乡近邻很受欢迎,父亲人又实在,从不和人家斤斤计较,所以很多人家都愿意买我们家的瓮和坛罐边角有瑕疵的,我们就自己留下来,腌了咸菜,存了粮食我毕业后到沾化成家,还带了一些小的罐子去,后来搬了几次家,不知所终。

五常年的操劳还是让父亲疾病缠身,特别是喝酒和常年的奔波,家里那些他操心的事情让他过早患上了各种各样的疾病平时头疼闹热在农村诊所吃个药打个针还行,真到了病入膏肓,就不管用了当时也没有到大医院就医看病的条件和习惯,所以,父亲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

哮喘病成了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1985年冬天,父亲才50多岁,身体已经很不行了,提个撑子都困难,走几步就得停停,有时需要扶着墙根才能艰难地挪到外面的院墙处他还是很想在自己亲自垒砌的院墙根,晒着暖暖的太阳,想家里那些酸甜苦辣咸的事。

我想象不出当时父亲的表情,但他心中一定是充满了无限的不舍和眷恋那年的腊月二十三,父亲躺在饭屋的床上,母亲坐在他的旁边,父亲牵着母亲的手,干涩的眼角都是泪,他欲言又止,欲言又止,他已经说不出话,母亲知道他想说什么,他说不出来。

不久,父亲就平安地离去了我听到了饭屋里传出母亲凄苦的声音,我们也跟着哭出声来,因为我知道父亲永远离我们而去了

昨天,朋友圈就有很多的文章在叙事着父亲节的父亲我的父亲早就我我们远去了,如今的我成了父亲,女儿送给了我父亲节的祝愿和祝福,我心里很温馨,也多少有些感伤,因为,在父亲节,我也想念我遥远的父亲昨天夜里,我又梦到了我的父亲。

梦到了和父亲一起亲历的那些简单的事情,想起了父亲嘱咐我的那些话,想到了父亲和母亲手牵着手,彼此相顾无言泪千行的情景外面夜色深沉,从窗外吹来夏夜清凉的风我辗转反侧,很早就起来,在窗前,望着外面青山如黛,思念如涌泉飞瀑,情难自抑,记下上面简单平凡的文字和故事,遥远又切近—遥远的是父亲早就离我们远去了;切近的是父亲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无处不在地融汇在我的身心中,想起来就如外面的风景,涛卷云涌,澎湃万千。

后记:行文结束的时候,我收到了女儿在父亲节送给我的厚重礼物,一本《野草物语》,在扉页女儿写了这些话:一株草,一棵树,靠近并且聆听它们,不仅仅是生存的必须,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涵养和洗礼,它让一个孩子在绵长的生命旅途中,有了一安抚自己孤独的武器。

崔洪国,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写作学会会员。壹点号风过林梢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