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特点_散文诗特点概括
作为一位文学批评家,朱自清始终把自己的性情、感情、才情融入文学批评中,以一种谦逊中肯的批评态度品评文学作品,用一种评中有批、评中有悟的方式传达其文学批评观。这种清新、自然、散文化的文学批评,给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界带来别具一格的审美感受,也可为
作为一位文学批评家,朱自清始终把自己的性情、感情、才情融入文学批评中,以一种谦逊中肯的批评态度品评文学作品,用一种评中有批、评中有悟的方式传达其文学批评观这种清新、自然、散文化的文学批评,给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界带来别具一格的审美感受,也可为当下文坛的文学理论建设提供借鉴。
朱自清文学批评观的形成与其成长经历、性格性情及处事方式密切相关杨振声在《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中说:“你同他谈话处事或读他的文章,印象都是那么诚恳、谦虚、温厚、朴素而并不缺乏风趣……他文如其人,风华是从朴素出来,幽默是从忠厚出来,腴厚是从平淡出来。
”为人的真实坦诚深刻影响了朱自清的治学生涯,他“绝不做主观论断,谈到某种文学现象时,总是尊重客观事实,进行实事求是的评述”这种严谨态度成为他文学批评观的鲜明标识朱自清的文学批评多以文本批评为主,大部分包含在散文、序、跋、书评当中。
从这些批评文本及他的《诗言志辩》《朱自清中国文学批评研究讲义》《新诗杂话》《标准与尺度》等著述中不难发现,朱自清文学批评观的形成,首先离不开他深厚的国学基础,甚至可以说他的文学批评内核就是传统的诗文评;其次得益于他大学修习哲学,受西方文艺理论,尤其是英美新批评学者瑞恰慈和燕卜逊的影响而养成的思辨能力;再次依托于他通过不懈的文学实践所获得的创作心得。
其中,真实、理趣、考据是其文学批评观的三个主要维度“真实”是朱自清批评观的核心语词他的文学创作贯穿着“活的人生”“表现人生”的思想主旨这种“为人生”的创作主张,是以表现真实作为基础的厘清他在文学创作中对真实的坚持,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他在进行文学批评时对真实的强调。
他评价李健吾、老舍的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时,即以是否符合生活真实、是否有“写得过火的地方”作为批评标准究其原因,这些看似较真的批评主要缘于朱自清对真实的重视和追求不仅如此,他认为小说应始终关心时代,关注现实。
正如他评价茅盾的《蚀》时所言:“写一九二七年的武汉和一九二八年的上海,写的是‘青年在革命壮潮中所经过的三个时期’”,而《子夜》则是“写一九三〇年的上海,写的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崩溃的缩影”
在对诗歌的批评中,他也力主贴近日常生活作为文学研究会的一员,他在新诗的发展方向问题上也坚持“为人生”的创作主张在《诗与感觉》一文中他写道:“山水田园里固然有诗,灯红酒酽里固然有诗……惊心怵目的生活里固然有诗,平淡的日常生活里也有诗。
”这也是他“解诗”的特点,即力图把诗歌引向现实,对现实有感而发在《文艺的真实性》中,朱自清提及:“自叙传性质的作品,比较的最是真实,是第一等……叙述别人的事不能如叙述自己的事之确实,是显然的,为第二等”在他看来,散文意在表现自己,一是写紧扣时代并能反映人们当时生活情状的作品,二是敞开心灵,真实抒写。
他的《欧游杂记》《伦敦杂记》《踪迹》《背影》都是他在“真实观”影响下进行的创作实践朱自清的小说批评以文本为中心,十分注重作品的“趣味”他在《论白话》一文中提到:“《南北极》和《小彼得》两部书都尽量采用活的北平话,念起来虎虎有生气。
”他还要求人物性格要生动丰富、贴近生活,结构安排要精妙出彩,故事情节要曲折生动,要注意“严密的分析”,并具体说明长篇故事里的悲欢离合及情节的“层折错综”,更容易引起浓厚的趣味在他看来,这才是现代小说的出路。
朱自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中说:“‘说理’是这时期诗的一大特色”在《诗与感觉》《诗与幽默》《诗与哲理》《真诗》等文章中,他认为新诗可以向传统、西方、民间学习在他看来,艺术贵在独创,诗人要将从不同层面吸收的素材转化为自己的个性气质与审美情趣,并化用到诗歌创作中,并称“现代是个散文的时代,即使是诗,也得调整自己,多少倾向散文化”。
朱自清在提出“诗化散文”的同时,也提出了“散文诗化”观念他认为,散文也应像诗一般追求韵味,他的散文《匆匆》与《荷塘月色》即是明证其他如《论废话》《人话》《论百读不厌》等散文,都体现出他散文化批评的魅力及以“理趣”为核心的批评准则。
朱自清在论及中国文学批评史时曾说:“现在我们固然愿意有些人去试写中国文学批评史,但更愿意有许多人分头来搜集材料,寻出各个批评的意念如何发生,如何演变——寻出它们的史迹这个得认真的仔细的考辨,一个字不放松,像汉学家考辨经史子书。
”由此可见,他十分看重以史为据的批评方法注重考据的思想尤其体现在其诗歌批评中他的《诗言志辩》《朱自清中国文学批评研究讲义》等古代文学批评专著,都体现出重视考据的特征他对“诗”“志”概念的梳理和辨析,以历代诗论原著为基础,对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观点,都力求做到有史可依,有理有据。
常文昌曾对朱自清的诗论作出评价:“朱自清既是作家,又是学者,既趋于开放型的思维结构,又比较审慎严谨,既有广博的史识,又有独特的创见,因此他的诗论既不同于一般诗人的感性经验,也不同于学究式的理论研究,而是艺术感受力、艺术鉴赏力同理论思辨力的高度统一。
”(《朱自清的诗论》)其实,这不仅是评述他的诗论成就,也可视为对其文学批评整体成就的概括(作者单位: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左雨浓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散文诗杂志_散文诗杂志是省刊吗
由湖南益阳市委宣传部主管、湖南益阳市文联主办,分上半月版、下半月版。《散文诗》全方位展示当代散文诗精品力作与理论研究成果,不…
-
散文书籍_散文书籍排行榜前十名
无论是穿越时空的千年历史,还是跨越山海的异国风情,文字都能让我们身临其境。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
- 散文随笔文章_散文随笔小短文
- 散文题目_散文题目大全
- 散文体裁_散文体裁有哪几种
- 散文天下_独步汉南散文天下
- 散文图片_散文图片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