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散文集_季羡林散文集读后感
胡同的故事冰心季羡林 汪曾祺 等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联合低音【内容简介】胡同,滥觞于元,经八百余年传承至今,是北京城的脉搏,是北京历史与文化的载体,亦是联结这座五朝古都过去与现在的桥梁。
(本期主播:陈喆)“胡同”这样的建筑结构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北京胡同更是久远历史的产物乍一看,北京的胡同都长得一个样儿,灰墙灰瓦,其实不然,只要你有心寻找,这里藏着数不清的趣闻掌故胡同,不仅是交通的衢道,更是北京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场所,京城历史文化发展演化的重要舞台。
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季羡林先生笔下北京的小胡同

我爱北京的小胡同,北京的小胡同也爱我,我们已经结下了永恒的缘分六十多年前,我到北京来考大学,就下榻于西单大木仓里面一条小胡同中的一个小公寓里白天忙于到沙滩北大三院去应试北大与清华各考三天,考得我焦头烂额,筋疲力尽。
夜里回到公寓小屋中,还要忍受臭虫的围攻,特别可怕的是那些臭虫的空降部队,防不胜防但是,我们这一帮山东来的学生仍然能够苦中作乐在黄昏时分,总要到西单一带去逛街街灯并不辉煌,“无风三尺土,有雨一街泥”,也会令人不快。
我们却甘之若饴耳听铿锵清脆、悠扬有致的京腔,如闻仙乐 此时鼻管里会蓦地涌入一股幽香,是从路旁小花摊上的栀子花和茉莉花那里散发出来的回到公寓,又能听到小胡同中的叫卖声:“驴肉!驴肉!”“王致和的臭豆腐!”其声悠扬、深邃,还含有一点凄清之意。
这声音把我送入梦中,送到与臭虫搏斗的战场上将近五十年前,我在欧洲待了十年多以后,又回到了故都这一次是住在东城的一条小胡同里:翠花胡同,与南面的东厂胡同为邻我住的地方后门在翠花胡同,前门则在东厂胡同,据说就是明朝的特务机关东厂所在地。
这所大房子地跨两个胡同,其大可知里面重楼复阁,回廊盘曲,院落错落,花园重叠,一个陌生人走进去,必然是如入迷宫,不辨东西然而,这样复杂的内容,无论是从前面的东厂胡同,还是从后面的翠花胡同,都是看不出来的外面十分简单,里面十分复杂;外面十分平凡,里面十分神奇。
这是北京许多小胡同共有的特点据说当年黎元洪大总统在这里住过我住在这里的时候,北大校长胡适住在黎住过的房子中我住的地方仅仅是这个大院子中的一个旮旯,在西北角上但是这个旮旯也并不小,是一个三进的院子,我第一次体会到“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意境。
我住在最深一层院子的东房中,院子里摆满了汉代的砖棺第二进院子里有很多树木,我最初没有注意是什么树有一个夏日的晚上,刚下过一阵雨,我走在树下,忽然闻到一股幽香原来这些是马缨花树,树上正开着繁花,幽香就是从这里散发出来的。
这一下子让我回忆起十几年前西单的栀子花和茉莉花的香气当时我是一个十九岁的大孩子,现在成了中年人相距将近二十年的两个我,忽然融合到一起来了不管是六十多年,还是五十年,都成为过去了现在北京的面貌天天在改变,层楼摩天,国道宽敞。
然而那些可爱的小胡同,却日渐消逝,被摩天大楼吞噬掉了看来在现实中小胡同的命运和地位都要日趋消沉,这是不可抗御的,也不一定就算是坏事可是我仍然执着地关心我的小胡同就让它们在我的心中占一个地位吧,永远,永远。
我爱北京的小胡同,北京的小胡同也爱我。

胡同的故事冰心 季羡林 汪曾祺 等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联合低音【内容简介】胡同,滥觞于元,经八百余年传承至今,是北京城的脉搏,是北京历史与文化的载体,亦是联结这座五朝古都过去与现在的桥梁本书精选四十余位著名作家的关于北京胡同的散文。
这些作家中,有些在胡同中居住了数十 年,有些则只是于胡同中短暂居住由于居住时间长短及在不同地区的居住经历等原因,他们对胡同有着不同的看法与感情,每篇文章都是从一个独特的视角讲述北京的胡同生活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抒情散文朗诵_抒情散文朗诵作品
抒情诗《你好,夏天》夏日,万物蓬勃,夏日,多彩浪漫,夏日,让人感受到了美妙的大自然。夏日的早晨,绿色缭绕,露珠晶莹剔透。…
-
经典散文网_经典散文网盘
.等书籍下载,例如冰鉴全鉴、跟孤独的人说说话、海明威与骗子工厂、世界诞生于午夜等书籍;它还提供强大的图书检索功能,方便你能更好…
- 散文诗的特点_散文诗的特点有哪些
- 描写春天的散文_描写春天的散文名家名篇
- 龙应台散文_龙应台散文摘抄
- 叙事性散文_叙事性散文600字
- 毕业散文_毕业散文作文标题模板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