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评论

汪曾祺散文集_汪曾祺散文集电子书


汪曾祺汪曾祺生前共出版30部著作,其中28部都是1982年之后出版的,其时汪曾祺已经62岁此年2月,他在北京出版社出版了一册《汪曾祺短篇小说选》之前,汪曾祺只出版过两部小说

汪曾祺散文集_汪曾祺散文集电子书

 

汪曾祺汪曾祺生前共出版30部著作,其中28部都是1982年之后出版的,其时汪曾祺已经62岁此年2月,他在北京出版社出版了一册《汪曾祺短篇小说选》之前,汪曾祺只出版过两部小说集,一部是1947年由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的《邂逅集》,另一部则是1963年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羊舍的夜晚》。

这些著作之中,有六册系他人编选,分别为南京大学董健教授编选的散文集《五味集》、台湾大学郑树森教授编选的小说集《八月骄阳》,以及作家野莽编选的《当代才子书:汪曾祺卷》、南京陆建华编选的五卷本《汪曾祺文集》,另有收入百花文艺出版社“百花散文书系”的《汪曾祺散文选集》,由苏州大学教授范培松和徐卓人共同编选,还有收入甘肃文化出版社的“名家名作丛书”中的《异秉——汪曾祺人生小说选》,由魏峨编选。

汪曾祺生前出版的著作很有可谈之处,之所以要谈“自编集”,乃是有“汪迷”之称的安徽作家苏北曾与我提及坊间各类汪曾祺著作面目繁杂,编选质量也是参差不齐,而汪曾祺生前的“自编集”却少人关注就在我们发出此感慨不久,河南文艺出版社就陆续出版《汪曾祺集》,计有小说集四册,分别为《邂逅集》《晚饭花集》《孤蒲深处》《矮纸集》,散文集六册,分别为《晚翠文谈》《蒲桥集》《旅食集》《塔上随笔》《逝水》《独坐小品》。

此套《汪曾祺集》由河南的李建新费时近十年编订完成也是此时,商务印书馆再版《汪曾祺自选集》,此册原系漓江出版社1987年10月出版,2015年出版后很快被评为该社年度十佳出版物此册《自选集》由出版人梁由之策划,眼光很是独到。

之所以强调“汪曾祺自编集”,乃是在我心中,一位作家的文集或全集的最佳编法,应该是以自编集为主体内容,然后再收集其集外文,以备最终的完善当前编选作家全集,不外三种方式,其一是按照作家生前自编集的形式编选,并录集外文以作补充,如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鲁迅全集》;其二是以编年的方式进行编选,如钟叔河先生编选的《周作人散文全集》,以及由止庵和王世家编选的《鲁迅著译全集》等;其三则是按照内容类别进行编选,如钟叔河先生编选的《周作人文类编》。

但这其中也有区别,人文社的《鲁迅全集》按照自编集编选,但整体却是以时间为序来排列的;而海豚出版社的《丰子恺全集》则是以自编集为基础,但全书又进行了分类这两种形式均能一览作家生前编选文集的样貌及心思以汪曾祺自编集来看,有以下三种这里简单予以介绍。

小说集《矮纸集》可作为首推,此书1996年3月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收入该社策划的“跨世纪文丛”,此册编法以汪曾祺在《题记》中所谈,乃是“以作品所写到的地方背景,也就是我生活过的地方分组”“这部小说集选写高邮的20篇,写昆明的4篇,写上海的1篇,写北京的8篇,写张家口的3篇,共计36篇,依序编排。

”选目基本上将汪曾祺的小说代表作全部纳入,此册有汪曾祺的《题记》,也有一篇代跋,名为《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还有山西文学评论家李国涛的跋文《读〈矮纸集〉兼及汪曾祺小说文体描述》,同时还附录有“汪曾祺主要作品目录”。

另一种汪曾祺自编集系散文集《浦桥集》此书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收入该社的“四季文丛”《蒲桥集》系汪曾祺的第一册散文集,并于1988年6月10日作序一篇,可见此时业已编成散文集除收集汪曾祺的散文代表作外,还有两处尚需注意:一是集子的最后收有一篇汪曾祺的自传《自报家门》,另一个是应编辑的要求,汪曾祺还在此书的封面上写了一段介绍此书的广告,也是一篇极妙的小品文章。

文论集《晚翠文谈》,1988年3月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收入该社策划的“小说家谈小说”丛书,按照汪曾祺序言中所列,其中只收入四类文章,分别为“所谓的‘创作谈’”、“几篇文学评论”、“戏曲杂论”和“两篇民间文学论文”。

此册文论集由黄育海和李庆西编辑,这两位当年浙江文艺社的骨干,如今在出版界都已是重要人物

以上三种,《矮纸集》为汪曾祺一生小说之精华,《蒲桥集》为其一生散文之精华,《晚翠文谈》则系其一生文论之精华,可以说这三册集子,基本上可以了解汪曾祺创作的大要汪曾祺还有两个集子,分别为《晚饭花集》和《孤蒲深处》,但两册的篇目与前面提到的《矮纸集》实在重复甚多。

小说集《晚饭花集》,1985年3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此册收集汪曾祺1981年下半年至1983年下半年所写的短篇小说,计有19篇小说集《孤蒲深处》,1993年6月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此册之特别正如汪曾祺在序言中所谈,乃是“谨以此书献给我的家乡”,也便是他的故乡江苏高邮。

汪曾祺晚年出版的散文随笔集比较密集,且逐渐走向重复编选的地步如1982年2月由北京出版社出版了《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收入该社策划的“北京文学创作丛书”,此小说选1987年9月又以《寂寞与温暖》由台湾新地文学出版社出版,列入该社由李欧梵、陈若曦等人策划的“当代中国大陆作家丛刊”;再如台湾联合文学出版社1988年初版汪曾祺的《茱萸集》,收入该社出版的“联合文丛”,两相比较,此选集又与浙江文艺的这册《孤蒲深处》选目多有相同。

纵观之,汪曾祺的代表作如《鸡鸭名家》《异秉》《受戒》《大淖记事》《岁寒三友》《故里三陈》等篇目,几乎在多数集子中都有收录,但其后来所作的《云致秋行状》《八月骄阳》《天鹅之死》等篇目可惜却不被更多关注汪曾祺晚年出书频率较快,仅1993年就出版5册著作,但遗憾的是,他晚年的这些著作有些编选可谓草草。

诸如1993年出版的《老学闲抄》,汪曾祺自己就在序言中谈道:“我已经出过两个散文集有一个小品文集正在付印在编这个集子的同时,又为另一出版社编一本比较全面的散文选那么,这个集子怎么编法呢?”由此可见,这种重复编选,也已经让汪曾祺感到头疼了。

他在出版《汪曾祺自选集》的序言中,曾有这样一段话:“‘自选集’应该是从大量的作品里选出自己比较满意的我不能做到这一点一则是我的作品数量本来就少,挑得严了,就更会所剩无几;二则,我对自己的作品无偏爱”“我的自选集不是选出了多少篇,而是从我的作品里剔除一些篇。

这不像农民田间选种,倒有点像老太太择菜老太太择菜是很宽容的,往往把择掉的黄叶、枯梗拿起来再看看,觉得凑合着还能吃,于是又搁回到好菜的一堆里”

值得一提的是汪曾祺自编集中的书法作品汪曾祺的文集中很有几部系由其题写的书名,如《晚饭花集》《羊舍的夜晚》《晚翠文谈》等另外,《汪曾祺自选集》和《塔上随笔》两种均选刊有汪曾祺的书法一幅,其中前者为1987年汪曾祺春节期间抄录的诗词三首,后者系1993年抄录其六十岁生日所作诗一首,并有如下款语:“六十岁生日作今已七十三矣”。

汪曾祺晚年喜欢以书画自娱,也常常送些字画给文友,如今都成了珍藏对于自己的书法,汪曾写过一篇文章,名为《写字》,开篇便谈到他幼时曾有过临帖的经历,练过童子功,因为受其祖父的影响,他临习过《张猛龙碑》《圣教序碑》《多宝塔碑》,并坦言这三部字帖给自己打下了写字的功底,而其中以《张猛龙》为甚。

汪曾祺的父亲曾对他说过,如果临习过魏碑,掌握字的骨力和间架就没什么问题汪曾祺的书画已渐被世人重视,被认为是别致的文人字画,当前热衷收藏其书画作品的人也不少汪曾祺的子女2000年2月自费印刷过一册《汪曾祺书画集》,并未正式出版,故宫出版社2016年8月又增订出版了《汪曾祺书画》,但两册均未能收录“老头儿”的书法题字,令人略感遗憾。

本文原载于《中华读书报》(2017年1月25日)

相关推荐:《汪曾祺集》(可能是目前最好的版本)

这套由李建新先生重新编订的《汪曾祺集》,在汪曾祺先生自编文集的基础上编选修订,尽可能保留了各种文集本身的趣味;每部文集各自独立,又具一定的系统性;可以满足各个层面的汪曾祺先生的读者,也具有相当大的版本价值。

【附录】李建新先生自述《汪曾祺集》编辑缘起2005年,这一套《汪曾祺集》还仅存于我一个人的脑子里在此之前,我买了数十种汪曾祺的书,尤其用心搜罗他生前出版那些版本对照着北师大出版社《汪曾祺全集》第八卷附录的著作目录,连一个字都看不懂的《熊猫丛书》里的法文版、英文版都买了。

反反复复读这些集子,一个突出的感受是,装帧漂亮的真没有几本,编校质量更是参差不齐那时候,单位的工作按部就班,中午总有两个多小时的空闲有一天来了兴致,我把手头的汪集都找出来,想为每本书的目录做一个电子稿做完之后意犹未尽,进一步打算把《晚饭花集》全书也整理出来存在电脑里。

后来就《菰蒲深处》《矮纸集》一本接一本地做起了“电子书”1997年汪先生去世以后,每年其实都有新选本出版,但我还是特别喜欢《晚饭花集》《蒲桥集》等,一是因为作者亲自编选,几乎每本书都有自序,二是书名本身也有特别的味道。

《晚饭花集》的自序中:“集名《晚饭花集》,是因为集中有一组以《晚饭花》为题目的小说……我的小说和晚饭花无相似处,但其无足珍贵则同”这篇序言道出了作者的文学观,和全书浑然一体,与每篇作品痛痒相关《菰蒲深处》书名来自秦观的诗,《矮纸集》的“矮纸”则出于陆游诗句,《晚翠文谈》的“晚翠”也和晚翠园有关,那是当年作者“拍曲子”的地方。

也可以说,这些书名折射了汪曾祺的美学追求,永久弃置是很可惜的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购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