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散文800字_写景抒情散文800字高中
【教学目标】1. 明确“散文”的文体特质——抒发作者所思所感所想所悟,表达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自由的文章。
【教学目标】
1. 明确“散文”的文体特质——抒发作者所思所感所想所悟,表达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自由的文章2. 明晰写景抒情散文中景与情、理的关系——“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相互依存,不可分割(重点)3. 掌握写景抒情散文依情选景,抓景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展开写景抒情散文的写作,练习并修改。
(难点)作文训练对象:高一(3)班讲析完《故都的秋》之后的写作训练
实中的秋李承唐清净秋色舒爽味,深沉秋思致远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细致入微描写——Lwf①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实中的秋,却是比别的地方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舒爽我的努力拼搏,要从初中来到实中,来到这美丽的校园的理由,也不过想品尝一下这“秋”,这。
实中的秋味(文眼:统领全文,奠定基调)②其他学校,秋自然也是有的;但植被比起实中来却是差了不少其虽有微风却无清风,一个人走在这里,忧郁的过去,只剩下学业的压力,同大山一般坐落在心头;如乌云一样徘徊在头顶。
秋不似什么仙花,或仙酒,让人推崇与追求,它是凡间美好,洗涤有缘者的心灵(用词生动,细致微妙)③实中有名的地方很多,譬如那宏伟的火炬,实中人的磐石,清幽的荷花塘但我却尤其喜爱一条小路路的一边是宽广的大路,远远望去只见天空之蓝,草木之绿。
另一边是一排不知是什么名字的树,走在小道上,忽然耳边响起阵阵轻语,只觉微微一丝凉意从身体各处传来,啊原来是起风了伴随着树上花蕊的飘落,如细雨却又比之更轻,更香,落在地上没有一丝声音,仿佛不存在似的微风与花蕊。
如同北方的落雪,但比之又更多了一股淡淡的清香(写景细腻传神,调动各种感官)④坐在长椅上,朝着蓝天与树梢的交汇处看去,天与树与花形成了一幅图画,使繁忙的人清闲,使焦躁的人宁静,使忧愁之人释怀这幅话以天空为画板,以花蕊为点缀,看着那朵朵花蕊静静地斜向滑落,落在小道上,走上去无声,用手触之亦无声。
从古至今,众多文人骚客皆言秋之悲凉,唯刘禹锡等寥寥数人才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此时此刻,我也认为秋日胜春朝,唯有在这秋日,这实中之秋中我才觉得清闲与宁静,在忙碌的学习中找到的清与静(句式整齐,善于排比)
⑤别的地方的秋,当然也有它特别的地方,或许让人觉得清冷,或许让人觉得寂静,再或许让人觉得悲凉但我心中的秋是让我觉得凉爽与轻松的,人不要极端,喜不要过喜,愁不要过愁,在繁忙与安适之中找到适当的清闲与宁静外边的秋雨实中的秋比较起来,正像柠檬之与山楂,糖浆之与糖水,中药之与咖啡,辣椒之与。
菜椒(?)(意象新颖而有趣,点明“舒爽”的特点)⑥秋天,这实中的秋天,如此的宁静,我不由得想起实中的校训来:饮水思源,宁静致远在这荷塘边观其水而思其源,享受着秋风阵阵,宁静内心,思索远方若能让此秋长久停留的话,我愿与郁达夫做出同样的选择。
(升格升华)备注:“宁静致远”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于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写给他儿子诸葛瞻之书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洁,平稳静谧心态,不为杂念所左右,静思反省,才能树立(实现)远大的目标。
放纵怠惰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陶冶品性实中的秋高健朗一曲哀而不伤的吟歌,渗透着作者消极情绪与积极情绪在纠结中挣扎的痕迹景、情、理相结合——Lwf①又是一年秋,不过南国的秋不同于北国的秋,南国更加温婉,却又更伤感。
实验中学亦是如此要说一草一木总关情,实中的风,实中的树,总带给我不少独特的体验(运用同义辞格)②十一月,已是深秋季节每每我在小路上漫步,都会秋风渐起这深秋的风给实中笼上了一层薄薄的哀伤,深秋的风,不同于
春风抚慰伤疤,不同于夏风使人神清气爽,秋风一起,只觉三分薄凉,四分孤寂,五分悲怆秋风卷地落叶起,看纷飞落叶,我心中愁苦的思绪渐渐随落叶吹散到天涯人生处世,往往不得不接受这随风飘零的事实(四字格连用、运用书面语,展现雅趣)。
③实中的树看起来四季常青每逢秋风来临时,树的枝叶就开始摇曳生姿,好似风情万种的美人可美人终有一日会迟暮,实中的树也是,风起时,浓密的枝干下是纷飞的黄叶,风停时,是重归平静的美人也许实中的树并不是四季常青,只是善于把自己的脆弱隐藏起来,。
人生在世,很多时候都需要这种面对自己的勇气(抒情哲理文字引人深思个中秋味)④每每漫步到太阳历广场,都更觉风的萧瑟,可当沐浴到天空撒下的那一片阳光时,心中便会泛一丝涟漪谁又能抵挡寒风下温暖的阳光呢?好似风雪中那一丝摇曳的烛火,虽然如泡影般易逝,但只要有一丝暖意侵入身体,也会感到温暖无比。
我尽情享受这自然的恩赐,空气中的气味香甜无比树叶间间断撒下的缕缕阳光,好像仙女吹下了金黄色的绸缎,闭上眼,便陷入金黄色的梦,梦中是金色的细沙,是金色花儿,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眼一睁,发现自己还是在残酷的现实,风还是那么大,而阳光已被阴云遮蔽了。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或许只有这片刻美梦也足矣也许幸福就像着狂野的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作者享受这与秋景交融的情趣,这时的心境,大约是欣喜、闲适、寂寞的)⑤秋风,或绿树,或阳光,在深秋中都显得太悲伤了,或许只有那沉眠的。
凤凰木能令我有所期待教学楼前的便是大片大片的凤凰木凤凰木高大挺拔,即便是秋天,枝头也挂满了青色,而令我钟情的,是那凤凰花,这凤凰花不禁令我联想到凤凰,据说凤凰是百鸟之王,栖息于扶桑树上,翔九天之天际,它那傲气与筋骨,叫人不得不心生敬畏。
我曾见凤凰花开放时,树上是便是满城赤红,绵延开来好似万里烽火满树红花,似那阵前宣誓的起义军,誓将革命的火焰烧尽世间污浊;似那身披红斗篷的英雄,誓要破除世间一切罪恶不过秋天肯定无法看到实验中学凤凰花的震撼奇景,那就暂且种下一个小心愿吧。
(虚实结合,想象生动的美景,作者神往之情溢于言表,只是联想过于“激烈、壮烈”,好像与校园的“凤凰花”语境不匹配)⑥啊,实中的深秋,多么冷酷,又多么温暖,或许生活不如意,或许前路漫漫迷茫,不过就让我暂且沉湎与秋风中,等下一次风停再出发吧。
(在秋风中吟赏、风停后步不止,奋发前行) 实中的秋曾淑娴独特的情趣,(欣赏蕴含各种色彩的景物情趣)欣然的颂歌(对实中秋景的钟爱和赞颂)依情选景,情景交融——Lwf①秋天,无论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实中的秋,却特别地。
来得缓,来得润,来得欣欣我的不远千里,要从东升赶到火炬,再从火炬赶到实中,也不只是来学习,还想饱尝一尝这“秋”,这实中的秋味(三个短语精要概况全文意旨,既有顺畅的气势,又有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②其他地方,。
秋肯定也是有的;但草木少,空气浑浊,天的颜色显得灰黑,并且两道汽车行人尘土飞扬;一个人走在狭窄的人行道上,两边草木稀稀落落,只有冷风吹过,才能感受到一点秋的气氛,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清晰。
(对比衬托,铺垫)③ 没来实中的日子,已将近二十年了在实中哪怕不出门去吧,即使在早晨或下午来往的同学之中,坐在泮池边的石凳上,你也能看得到满池欲放不放的粉紫莲花,听得到滩淤上鸭子的悦鸣正对着夕阳,浸润在肆意挥洒的金黄下,
感受西北冰冰的秋风与暖洋洋的日光的交织,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受到十分的秋意(排比修辞)④实中的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来的秋的点缀像云又不是云的那一种叶子,早晨起来沿着去往教学楼的那一条路走,首先会看到小石桥边的那一片淡淡轻轻的绿影,就像一片云,又像一层雾,便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细微滋润了心踱过小桥,往上便是一级一级宽长的阶梯,抬头向上看,上方的树千姿百态舒展着身体,延出的长长的手臂浅浅覆盖了天空的一层,高高的像展开怀抱,总让人感到欣喜和震撼(扣题:欣喜)⑤秋来的缓,好像是我们这边的共识。
总是要到了十一月,下一场细细的雨,吹过微凉的秋风,秋才算正式到来(秋景特点:缓,不也是地域特点)⑥这秋风啊,总是能拨动人心中的弦,给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遐想紧紧拉着外套拉链,双手插兜的青年人,头埋进领子里,排队等着打热水时,遇见熟人,便会用了。
缓慢悠闲的语调,微叹着互答着地说: “哎,好冷啊——” “是啊,下了一场雨就凉啦!”(人文景观:增添生活气息,一方水土一方人)⑦为御寒而穿的厚外套,内部柔软温暖,而外界清冷的秋对比,幸福和闲适便从心底慢慢涨上来,感受得充实,
脸上也显得欣欣(神情的欣然一扫秋之清冷)⑧实中的秋,就是这样的惹人喜爱,令人向往啊只可惜秋太短了,一下,还没感受彻底,就结束了(没有好好感受秋意就结束了,有些遗憾,人生亦如此)凤城的秋林钊菱“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柳宗元美丽的事物不是因为自己美丽而闻名,而是因为人得以扬名天下人生活在自然之中,自然是人类的心灵寄托巧选景,(户外活动、松柏、风信子、凤城人、凤城话)妙写景,(着眼一景一物,挖掘个中深意)映真情,(描摹回到故乡的亲切、深情)。
呈匠心(谋篇布局别具一格、遣词造句精妙传神)真情实感,笔调灵活——Lwf①落叶纷飞,又是一轮秋(平平无奇的开头,或许是情深不知所起一往而深)②这是我最喜欢的季节我听着mp4里的歌,拉着行李箱,独自一人走在回家的小路上。
一恍神,天色已渐渐暗了,落霞折射出的光翩翩然依偎在世间万物身上,我的行李箱也被裱上一层金边身旁有小孩子打闹跑过,街区里的大槐树下仍是那几个阿公阿婆聚在一起闲聊,却没有像夏天一样轻摇着蒲扇(拟人手法,词语移用)。
③不知是哪户人家在地上倒了盆水,在地上形成了一个水坑我小心地踩上边缘,波纹轻颤了一下,连带着里面的树影也颤了一颤我突然愣了神,话语声在我耳边响起,却模模糊糊听不真切“天光光到起返霜寒啦——”“着多件衫,唔好冻亲自己啊。
”“囡囡啊——”(亲切的家乡话让人楞神,顿时温暖心房)④思绪猛然拉回,我才忆起,我已经很久没有回凤城了那里,原是我长大的地方每一条街道,每一家小店,甚至每一缕炊烟,我都能精准无误地辨认出每当我走过他们门前,老板娘还能和我寒暄几句。
这里的人,不论彼此熟不熟悉,都总是能笑容可掬地关心一句:“食佐未?”(那里的地方,这里的人,远远近近都是我的魂牵梦萦)⑤我这时才明白,我喜爱秋,是因为喜爱凤城的秋(情深意切,直抒胸臆)凤城的秋,是悄无声息的。
人们一入秋,话就变得少了起来,裹紧的大衣阻隔了外界的冷空气,领子拉到最高,只留得一双眼睛在外细数缕缕炊烟其实也不是全无声响,只是零零碎碎的,在风中拼凑不出完整唯有杜鹃还是斑鸠,在顺峰山的某个树头上叽叽喳喳的,叫得响亮。
群鸟不时在头顶飞过,像黑色的墨滴落在光洁的白纸上,突兀而寂静(画面层次感强运用书面语、文言句式,雅致有味)⑥过去,我常常喜欢在这样的时节里踱步到桂畔海畔那里是闲人常常去的地方,钓鱼的,打太极的,晨跑的,露天演唱的,在这样的一个空间里,。
便可以将思想与外界分隔开。我想这里于我而言,就像地坛于史铁生,美好而真切。(史铁生在地坛感悟生死,你在桂畔海畔体验乡情)⑦我喜爱这里,更喜爱深秋时节的这里。(“这里”,已然是你的心灵归宿)
(顺德凤城的松柏,作者供图)⑧文人墨客笔下的秋总是多以冷色调为主,但我却在这里找到了别的色彩靠桂畔海的一侧石栏外是一排排的松柏,人们常说松柏常青,但桂畔海的松柏却是五彩斑斓的叶的颜色多样,譬如黛红如红砖般,且必须是江南地区屋檐顶上铺盖的那种饱经风雨磨蚀的砖,朦胧又不失坚韧;
譬如翠绿如润雨过后的青草,遥看近却无;譬如明黄如晨曦,且必须是太阳泄露出地平线的第一缕,轻快而敏捷也有些颜色较暗淡的,却给一整片松柏林调和了色调,让人看得赏心悦目(此皆借鉴史铁生《我与地坛》对自然天地与生命思考的文笔乎?只不过少了厚重,多了轻盈)。
⑨ 只是这调色盘里并无松柏常见的墨绿色,兴许是这里的画家们比较叛逆吧(自然的美是参差百态的)⑩ 想起来小时曾养过一盆风信子,是在菜市场里买到的那时也正是深秋时节我拿着相机将每一天的花球拍下,直到花苞冒出了头,花瓣绽开,花蕊飘散出阵阵馨香。
我拿着风信子,在深秋的凤城里到处游走,向人展示我骄傲的杰作——看,这是我养出来的!它是大红色的哦,在这个全是金黄色的世界里,是不是显得很不一样?(“我”,不也是大自然独一无二的杰作么?)⑾“叻叻猪喔——”街坊们常常这样夸我。
凤城话比粤语而言要更为柔和而带有暖意,像凤城的秋一样秋天,也不全是悲寥与落寞的(可亲的故乡话蕴藏着“乡土情结”)⑿恍然回神,天边的霞光已经红得耀眼了手边仍是我的行李箱,mp4里的歌还在循环播放,水坑里的波纹还在地上轻漾。
原来我记忆里的凤城的秋,已经离我这么远了彩色的松柏,远去的群鸟,绽开的风信子,听不清的话语声,只好一帧帧封存在回忆里永恒(现实——记忆——现实,又回到起点这个圆)⒀落叶纷飞,又是一轮,凤城的秋(而铭心刻骨的思念又是一轮,离人心上秋,纸短却情长)。
一鹿看见,一路芬芳|2023年11月20日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散文与记叙文_散文与记叙文的区别与联系
在一次文友的聚会活动中,有位文学界的朋友说,记叙文和散文没有什么区别,特别是记叙文和叙事散文就是一个意思我听了感到不正确…
-
散文与记叙文_散文与记叙文的区别与联系
在初中生的学习征程中,语文作为一门基础且举足轻重的学科,肩负着传承文化、培育思维、提升表达能力的重责。而于语文学习的广袤天地…
- 赞美冬天的散文_赞美冬天的散文名篇
- 适合小学生读的散文_适合小学生读的散文书籍推荐
- 春节散文600字作文初二_春节散文600字作文初二开头
- 春节散文600字作文初二_春节散文600字作文初二开头
- 冰心代表作散文集_冰心代表作散文集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