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奶奶的催泪散文_有关奶奶的催泪散文经过怎么写
早前,一家人的铺盖用布,都是奶奶一手纺织,一直到人们不稀罕才作罢。土布作床单、被套,冬天里用,暖和,睡觉特别踏实,不同于机纺布:滑溜溜,凉冰冰的。
散文:怀念奶奶文:紫墨青函奶奶如果还活着,今年就该过百岁大寿了 想起奶奶,我耳边就好像又响起嗡嗡的纺线声从记事到初中毕业,我都是在这软绵绵、懒洋洋的声音中入睡早前,一家人的铺盖用布,都是奶奶一手纺织,一直到人们不稀罕才作罢。
土布作床单、被套,冬天里用,暖和,睡觉特别踏实,不同于机纺布:滑溜溜,凉冰冰的现在好像又在兴起土布床单:小区里偶有叫卖,不知是真是假 在我的印象里,奶奶总是笑吟吟的,要么忙里忙外,要么安安静静地坐着,话不多,更别说和谁扯闲话。
我极少看到她生气,她老说:“生气当不得饭吃,不划算”奶奶不到四十就守寡,一生清守,但她依然乐观,对孙子辈极尽呵护我记得,无论谁回来得多晚,她都必定会下灶忙活,绝不会偷懒让谁饿肚子现在,这成了我们各个小家的传统。
奶奶不是我的亲奶奶父亲八岁时,亲妈就去世了爷爷辈三兄弟,勤耙苦做,挣下一份不错的家业,然而却只有父亲一名男丁,想要香火旺盛些,于是爷爷就再娶了一位陆氏女子,也就是后来的奶奶 奶奶出身中等人家,虽未读书,但很识大体,视父亲为己出,很快就让父亲走出了丧母的阴影。
父亲在世时时常对我们念叨她的好处,言辞间满是尊敬、感动后来,父亲把对奶奶的感激,倾注在异母妹妹身上,竭尽全力让小姑读书,可是小姑因感情问题,中途放弃学业,嫁人了父亲深以为憾 土改前,家境颇为宽裕,方圆十几里没有人不知道,但并不像现在人想的,生活得很滋润。
唯一与他人的区别,就是房子气派些多些,每个家庭成员都和长短工一样:一起干活,一起吃饭,就算三房唯一的独苗,我父亲,也不例外 爷爷节省得近乎吝啬!那个时代的种田人,思想很狭隘,只知道有点钱就买地置房,结果辛苦一辈子就换来解放后挨斗!父亲提起这就苦笑。
有句流传很广的顺口溜我还记得;勤耙苦做(音zou),天天挨斗,生懒好吃(音qi),混了个好阶级父亲后来的回忆中讲,有一次,他多夹了块豆腐,就被爷爷敲了一筷子,而爷爷最奢侈的享受就是几粒炒黄豆就点小酒当然,父亲的教育,在他眼里也就觉得很是浪费。
父亲读了两年私塾,爷爷就动心思要他回来:省去放牛娃的工钱奶奶,父亲的继母,从不与人大声说话的小女人,这次却一反常态,坚决不同意 父亲讲到这段往事时,眼睛是湿润的奶奶说;“我刚来一年,你就让孩子退学,别人还以为我从中作梗,做后母的,没事也能说点什么出来,这让我怎么出门见亲戚?”爷爷依然固执己见,最后奶奶说:“儿子读书的费用我负责,地里的活我替他干。
” 爷爷这才罢休要知道,那时奶奶正怀着小姑呢! 正是好年华,而奶奶一年到头也不敢添点衣饰,更不用提胭脂水粉在这期间,奶奶有限的陪嫁细软、私房零用都做了束脩,以至后来小姑时常抱怨奶奶不亲就算这样还不够,她只有动起了小心思。
过去的妇女,除了白天做农活、家务,晚上还要纺棉奶奶就每天掐一节棉条藏起来,隔一段时间就卖一点这件事,爷爷们始终不知道,父亲也是后来考上应城师范后,从乡邻嘴里知道的,而村里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因为她小脚,再加上一大家子衣饭,难得出行,总是托乡邻带去卖。
村人叹息她的一片苦心,都不约而同保守了这个秘密 奶奶有些智慧,也足够机警果敢解放前,我们这里很乱,常有绑票发生,而父亲正是高危人群有天夜里,奶奶正下完线团,将要休息,突然就听见门外狗叫得异常,连忙叫醒熟睡的父亲,示意他千万别出声。
她没顾得上小姑,就拉着父亲跑到后院,躲进臭水池里夏天,里面长满蒿草,蚊叮虫咬,她硬是搂着父亲躲了半夜,等一切安静后才出来结果天亮后知道,夜里真的有一家男孩被绑,耗费大半家财,才赎回折磨得不成人样的孩子 。
奶奶心地善良,人缘极好!土改后,因为老仨兄弟的财产都归父亲继承,颇为可观,被定为地主阶级,而奶奶就成了地主婆但我们家并没受太大的苦,甚至时任村妇联主任,在公社诉苦大会上声泪俱下的杨老妈,也公开袒护 过去,妇女在家庭里是没有发言权的,奶奶不可能在明面上给人什么帮助。
但她有个便利条件:乡下收获的稻麦、豆类花生等,都必须经过晾晒的程序,方能入库,而奶奶那时的任务就是照看晒场但她只会驱赶糟蹋粮食的牲畜,人,“是看不见的”我家那时共有几百亩地,每天少些东西,根本看不出来当有人过来,她就背过身去,等别人取了,离开很远以后,她才去用扫帚仔细弄匀,尽量不留痕迹。
这些都是后来老辈子讲古说出来的父亲之所以能顺利毕业,走上教书的路,我想多半也有得益这个原因 当办集体大食堂时(大锅饭),奶奶被一致要求加入(因为身材矮小、小脚,下地很吃亏)现在的我们可能体会不到在大食堂干活意味着什么,在那时人们的眼中,食堂就是天堂,更何况阶级斗争正如火如荼地开展。
由此可见乡邻对奶奶有着怎样的感情 奶奶几乎没有生过病,这也许和她生性随和有关十几年前,在她腿脚已不甚灵便的情况下,每逢农忙时候,还是有人送小孩让她照看,她也从不看外有一个趣事,现在还有人提及,而当事人已经快二十了。
那时她四岁,经常把奶奶(她喊姥姥)往摇篮边扯,说:“姥姥,来摇我嘛,我长大了摇你” 父亲先奶奶而去弥留之际,把儿女们叫到床前,流着泪说:不许大操丧事,因为你奶奶还活着!一定要对奶奶好,否则就是大不孝!这是父亲唯一一次用如此严重的口吻说话。
父亲走后,奶奶没有惊天动地的哭号,只是流泪,坐在老房子里自言自语:“是我夺了儿子的寿……”除此外再无别的言语,好几天就这样 母亲身体、脾气不好,奶奶由哥哥们轮流照顾,每人两个月她很爱干净,不像别的老人,老来邋遢,也不爱麻烦别人,快九十岁,衣服也不许别人来洗。
九九年夏天,她在门前擦完脸,转身时腿脚反应慢,被自己绊倒,摔裂了髋骨,就此卧床在我的记忆中,她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卧床,怎么医治也不见效,再也没有站起来 第二年冬天,我还在外读书,大哥打电话说奶奶去世了,没受什么苦,在睡梦中就去了。
我连忙赶回,为的是能为奶奶多守一会灵门前很多人,各个年龄都有我虽然心里很悲苦,但也为奶奶高兴,好人好走! 奶奶是个好人!心安理得以行事,她用行为诠释了一个好人的涵义一个正确的行为的确可以影响很多事:现在我们虽不是很富贵,但也都过得很安顺、满足,很大程度上是奶奶的福荫。
要不是奶奶坚持善良以及让父亲读书,我们的家庭很可能走在另外一条路上 百年冥诞,此文以祭,愿奶奶天堂安宁!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散文吧官网_散文吧网站
(散文)歇歇吧( 按语:此文献给渐渐老去的人,祝福天下老人晚年幸福 )你一口气走过了五十多个秋天,你身后留下了一个个崎岖不平的印迹。 你…
-
乡愁散文_乡愁散文精选
门前的黄河水洗过那光脚丫,乡愁就是思乡的水流。 小时候,乡愁是一株黄黄的麦穗,它在田…
- 精美散文片段摘抄_精美散文片段摘抄50字
- 英语散文短篇_英语散文短篇小学生
- 新年散文_新年散文诗短篇
- 新年散文_新年散文诗短篇
- 朱自清散文背影_朱自清散文背影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