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冬天的抒情散文_关于冬天的抒情散文名篇
共同品读那些优美的抒情散文吧!
灯塔数字图书馆荐读第四期
推荐书单
背影·匆匆:朱自清散文精选集
朱自清朱自清,生于1898年11月1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其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炼、文笔清丽、极富感染力《背影·匆匆:朱自清散文精选集》囊括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温州的踪迹》《背影》《匆匆》等精华散文名篇。
汪曾祺作品精选
汪曾祺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男,汉族,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情感是散文的灵魂,汪曾祺的散文也追求真情,却很少在文中直接抒情。
如在追忆老师沈从文的《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一文中,汪曾祺从琐碎的生活往事出发,用最朴实、最简单的语言,却将那种淡而真的痛惜和怀念之情不动声色地流露笔间在《葡萄月令》中,汪曾祺从一月葡萄的冬眠写到十二月的再次冬眠,虽然平平淡淡似有流水账之嫌,却将葡萄的活力、生命力、创造力充分而生动地展现出来,让人们沉浸在一个葡萄的童话世界中。
白居易诗里写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冬天是一个适合进食的季节,天冷了,或为家人准备一顿美食大餐,或邀几个好友一起涮火锅以下小编收集了一些名家笔下冬天的美食,一起来品味吧!
白煮豆腐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煤油不打气炉)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
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但炉子实在太高了,总还是坐享其成的多。
这并不是吃饭,只是玩儿父亲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朱自清《冬天》
冰糖葫芦夏天喝酸梅汤,冬天吃糖葫芦,在北平是各阶级人人都能享受的事不过东西也有精粗之别琉璃厂信远斋(始建于乾隆五年)的酸梅汤与糖葫芦,特别考究,与其他各处或街头小贩所供应者大有不同 北平糖葫芦分三种一种用麦芽糖,北平话是糖稀,可以做大串山里红的糖葫芦,可以长达五尺多,这种大糖葫芦,新年厂甸卖的最多。
麦芽糖裹水杏儿(没长大的绿杏),很好吃,做糖葫芦就不见佳,尤其是山里红常是烂的或是带虫子屎另一种用白糖和了粘上去,冷了之后白汪汪的一层霜,另有风味——梁实秋《雅舍谈吃》
炒米糖小时读《板桥家书》:“天寒冰冻时暮,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 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觉得很亲切郑板桥是兴化人,我的家乡是高邮,风气相似这样的感情,是外地人们不易领会的炒米是各地都有的。
但是很多地方都做成了炒米糖这是很便宜的食品孩子买了,咯咯地嚼着四川有“炒米糖开水”,车站码头都有得卖,那是泡着吃的 但四川的炒米糖似也是专业的作坊做的,不像我们那里我们那里也有炒米糖,像别处一样,切成长方形的一块一块。
也有搓成圆球的,叫做“欢喜团”那也是作坊里做的但通常所说的炒米,是不加糖黏结的,是“散装” 的;而且不是作坊里做出来,是自己家里炒的——汪曾祺《炒米和焦屑》
红烧猪肉第二天,单位果然宰了一头大肥猪,肉被切成拳头大的块儿,红烧了半锅馒头是新蒸的,白得像雪花膏似的;猪肉炖得稀烂,入口就会融化啥叫幸福?啥叫感激涕零?啥叫欣喜若狂?这就是了——莫言《会唱歌的墙》
有哪些令你记忆深刻的冬日美食?留言分享吧!为您推荐【灯塔荐读】曾国藩一生信奉的处世哲学,读完受益无穷!【灯塔荐读】重温峥嵘岁月,这些历史读物一定要看!【灯塔荐读】我们为什么要读历史?
来源:灯塔数字图书馆 灯塔编辑丨许芳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适合朗诵的散文诗作品50首_适合朗诵的散文诗作品50首小学生
第001期:适合朗诵的散文诗作品 真诚作者:柯蓝真诚作者:柯蓝我非常贫困,一无所有我唯一的财富是我的真诚我唯一的满足是我…
-
经典优美散文诗_优美散文诗集精选
散文诗周刊,我们大家心灵的家园 ,寻找诗意人生 ,畅想未来的蓝天……
- 经典优美散文诗_优美散文诗集精选
- 精短散文_精短散文佳篇选粹
- 中考散文阅读_中考散文阅读作文
- 汪曾祺散文摘抄及赏析_汪曾祺写景散文摘抄
- 故乡情散文_故乡情散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