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散文朗诵_现代散文朗诵视频
作者:张钧\x0d\x0a诵读:多多\x0d\x0aNO857
散文我心中的西海苑
作者:张钧诵读:多多
请欣赏
不知怎么回事,陕西麟游县城的西海苑在我心中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历史沧桑和古色古香的美丽上个世纪的1971年,我就读于麟游中学,每逢周末,和同学经常去那个名叫“九成宫醴泉铭”的碑子处游玩,那个时候碑子的所在地不叫“西海苑”,也不叫“西海湖”。
一片凸凹不平的土地的正中有一座低矮的茅草房,《麟游县志》载:“清嘉庆间,麟游县令翟云魁‘聊兴小构,簿檐偏隅’使千年珍品得以保护”,茅室内孤零零的立着两尊石碑,我们是冲着那尊碑子去的听父亲和老师说,那块碑子历史悠久,立于隋唐时期,还听当地老人说,碑子下面是一个海口,如果没有这尊碑子压着,海水汹涌而出,整个麟游县城就被海水淹没,成了一片汪洋大海。
那时我年龄还小,根本不知道这些事情,经人们这样一说,我和同学对碑子和碑子周围的地貌就更增加了好奇感和神秘色彩,经常去哪里游玩当初“醴泉铭”碑子的四周是高低不平的山洼地,北马房河朝南流去,和招贤河、栗川河(清水河)三条河流交汇,那年代雨水多,尤其在盛夏和深秋时节,多发暴雨,河流洪水猛涨,杜阳河是一条汹涌澎湃气势壮观的河流,朝东流去,和老县城北面来的澄水河汇聚在皇家寺院慈善寺前面,这里以山水河床自然造势呈s形,独特而壮观,这里是漆水河的源头,一泻千里,势不可挡。
漆水河经过奇石嶙峋的紫石崖,流经永寿、乾县一带的董家河汇入渭河,这些河流的起因都是当时教地理课的老师讲给我们的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北马坊河流靠西有一座壑立千刃,石崖耸立的山峰,叫屏山,形成“醴泉铭”碑西面的一道天然屏障,屏山靠南的切面石崖,从百米高的山顶上,流下一道天然水涟,虽无李白笔下
“遥看瀑布挂前川,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但也不乏玲珑剔透的飞瀑之象70年代初,学校开展“学工学农”,老师带领我们在南方或者蔡家河村为当地老百姓收秋,途经这里,那道水涟垂直而下,偶尔宛如白绫飘飘,偶尔像银链闪烁,又似蛟龙喷玉,柔曼轻舞,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发出筝筝弦音,悦耳动听。
当地人们叫这个景致为“滴水崖”县志上叫“屏山喷玉”唐高宗李治避暑时,写下了“泉飞岭腹,景镂岩心,溅石砌而飞珠”等精彩的赞语寒冬腊月,水凝成冰,如玉箸倒挂,晶莹剔透我们学生走在与招贤河隔河相望的公路上,站在凤凰山脚下,留恋往返,都陶醉在这大自然的天然美景里,这是当初“九成宫醴泉铭”碑周围的地理概貌。
后来,我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在麟游生活工作的阅历,对麟游这块特殊的地理环境就格外的注意和观察,也常查阅资料,询问在当地生活工作和周围的老人,也就知道了很多北马坊河、招贤河、栗川河(清水河),三个河流交汇形成杜阳河,从青莲山脚下流过,四周大小不等的小沟壑每遇暴雨都有大水流淌,如庙沟、山神沟的小溪流也汇入杜阳河。
杜阳河床上堆满了特别大的石头,一直延续到足有5华里的慈禅寺的寺院前面,朝北而来的澄水河床上也堆满了特别大的石头,坚硬如铁,水流异常汹猛汇入浩浩荡荡的漆水河,异常壮观这经历过远古和有史记载的1300多年漆水河,是麟游群峰叠嶂山山环绕涌向渭河的一条大河。
每逢盛夏或深秋季节,开学时,我从河西公社父亲教书的合阳塬小学和同学步行到麟游中学上学,我们路过县北河滩,在老县城城墙下面靠东南的公路边,放眼望去,漆水河异常汹猛,如遇特大洪水在两个月后河水才能下降
我还清楚的记得当时的麟游县市民在夏季的周末,县城的市民、家属、学生每到夏季都坐在杜阳河里的大石头上面洗衣服、洗床单,直接放在平整的石头上面,不用搓板,清凌凌的河水从平展展大石头下面流过,青莲山脚下面的杜阳河里,水在石下流,人在石上坐,衣服床单在水中漂。
石头、人、山的倒影,随着河水的流动,泛起层层涟漪,山峰倒眏在河水中,形成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的风景杜阳河以及漆水河里为何有那么多那么大的石头在河床上竖卧横躺,历经千年,纹丝不动如今我才明白当年麟游山洪暴发,地裂石崩,水灾大的程度是可想而知的,冲毁九成宫,易如反掌。
历史翻新九成宫,随着岁月的递进和社会的前进和县城建设的需要,河床上的巨石逐年陆续运走,不知存放在何处?如果堆积保存,可以堆石成山,又是一道天然风景好在2010年,开挖栗川河渠时(今叫“官坪新区”),偶获重50吨,高约丈许的方正庞然巨石,一位篆刻艺术家,用这方巨石镌刻“九成之宫”篆书大印,侧面雕刻有众多名家题词,矗立在西海苑碑亭的正中央,是“中华第一巨印”, 和苑内矗立的巨型毛笔遥相呼应,蔚成大观,尽显王者之气!。
在北马坊河、招贤河、栗川河(清水河)的交汇处,每逢暴雨季节,激流漩涡,震耳欲聋,这三条河流,是杜阳河的源头在凤凰山脚下的“点将台”靠东南的一侧,有一座桥梁,把栗川和县城街道贯通,人来车往《醴泉铭》碑子的那块凸凹不平的地依然平静的躺在哪里。
到了1979年,23岁的我已经在崔木中学当了教师,每逢周末,我要到父亲工作的麟游中学去休周末,一则到县城游玩,二则去看中国社会科学考古研究院的专家对麟游县城街道开挖考古,听说街道地下埋着隋唐时期的一座豪华的离宫,当时引起人们的热议。
中科院的专家马得志教授还在县影剧院大礼堂,给全县职工做了一次学术报告,麟游政府和全县人民对隋唐离宫《九成宫》有了清晰而深刻的认识之后,陆续在原粮食局大门右侧一旁,修建时开挖出了隋唐宫廷水井,在原邮政局院子发现了37号遗址。
从此以后,隋唐九成宫遗址,响亮的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离宫之冠《九成宫醴泉铭》碑,是国宝级文物,被称为中国书法碑刻史上的“三绝碑”,人们津津乐道,被提上当地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成为保护开发的重点工作
关于《醴泉铭》《万年宫》碑子的位置,隋唐离宫如何被毁,被淹没在历史云烟的长河里,我们不得不追寻他被淹没冲毁的足迹《旧唐书》卷八三,薛仁贵传载:“永徽五年四月,高宗幸万年宫(五月丁丑)夜山水猥至,冲突玄武门(北城门,位于城北西北角),宿卫者散走,仁贵......遂登门桄叫呼,以惊宫内,帝邃出乘高,俄而水入宫殿。
上使谓仁贵曰:‘赖得卿呼,方免沦溺始知有忠臣也’于是赐御马一匹”又《旧唐书.五行志》记载:“开成元年(公元836年),麟游暴风雨,飘害九成宫正殿及慈禅寺佛舍,坏百姓屋300间,死者百余人,牛马不知其数”。
这说明九成宫当时的水灾,是相当严重的洪水退去,太阳一晒,腥味扑鼻,李治与众大臣都移至高处的碧城山上,这次大暴雨范围之广,危害之烈,连整个岐州数县一齐遭灾使九成宫毁于一旦,大部分百姓流离失所,四处逃散李治下诏,免除麟游、岐阳一年的赋税徭役,其他县免除半年徭役。
我的三爹在民国时期是一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是赶毛驴推车挑担运盐的脚夫,从灵台老家出发,途经邵寨,沿着崔木这条道路,经过庙湾,翻越土匪经常出没的王十万沟,抵达扶风,才能买上食盐有时还要走到岐山,才能买到食盐。
然后翻过箭括岭抵达麟游买一次食盐,往返得一个月时间,中途要住宿在麟游,三爹也经常听到当地老百姓关于对九成宫的传闻,说《醴泉铭》碑子周围是一处大湖泊,可以行船过舟,来往行人划着小舟,带上拓好的《九成宫醴泉铭》碑文,携带在身,小船不论行驶在什么地方,风雨无阻,永不翻船,不遇劫匪,平安无事。
传说归传说,由此可以见得,《九成宫醴泉铭》碑子的吉祥意义和神奇魅力,已经在民间广泛流传,深深地扎根在民众心中我每年寒暑假期间,从麟游返回老家,三爹经常询问我有关九成宫的情况史载:“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李世民前来九成宫避暑,在九成宫西城之阴以杖导之,有泉随而涌出,其清若镜,味甘如醴,乃承以石栏,引为一渠,贯穿整个宫城东西,成为当年宫中最重要的饮水源。
”偎依在离宫北侧的童山沟内,还有水质甘美的五龙泉,隋唐时宫外的部分禁军和离宫官署的人们都用此水,昼夜汲取不竭,而且一千多年来,一直使用不弃九成宫当年的中心位置在天台山,坐落在“万迭青山但一川”的群山环绕中。
西海苑最初叫“西海湖”在天台山的西侧,这个位置是唐太宗李世民发现醴泉的地方,正好在《九成宫醴泉铭》碑和《万年宫》碑子的东侧,这是醴泉最初的位置寻寻觅觅,1300多年的时光已经把这座豪华的离宫之冠,淹没在麟游县城地下,但这两座永远不倒的丰碑巍然屹立,成为麟游这片热土上永恒地记忆。
我们把对于九成宫昔日的思绪浓缩在如今的西海苑,在西海湖上新建的亭台楼阁,小桥岛屿,涵洞石门,蕴含物华,借史喻今,以势而建,既尊重隋唐厚重的人文历史的积淀,又面对现实,再次翻新,附会了很多新的人文景点如醴泉遗址亭、九成宫碑亭、巨型毛笔、《九成之宫》大印、石崖书法、隋唐历史人物造像、碧城山薛仁贵保驾皇上防止洪水的塑像,湖内的龙潭、九曲桥(也叫“湖心岛”)、观漪桥、包虹桥、滴水崖等诸多景观。
虽无魏徵笔下的“冠山抗殿,绝壑为池,夸水架楹,分严竦阙,高阁周建,长廊四起,栋宇胶葛,台榭参差仰视则迢视百寻,下临则峥嵘千仞,珠璧交映,金碧相辉,照灼云霞,闭亏日月”的壮观和万千气象的旖旎风光,但也不失江南园林风光之美。
我们再次诵读魏徵的美文杰作,拜谒欧阳询的书法瑰宝,九成宫当初的富丽堂皇,成为千古名篇,欧阳询誉为楷书尊师可以说,前有魏徵、欧阳询,后无来者当初,作为隋唐陪都的九成宫,我们只能追思缅怀目睹先贤为皇家的盛大杰作。
如今被历史的巨手翻倒埋在地下,毁于一旦,只能说是中国历史和中国建筑史上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和遗憾!好在两尊圣碑在岁月的沧桑和血雨腥风的千磨百练中,巍然屹立,让麟游在全世界大放异彩!实际上,九成宫汇集了麟游山水的精华和神韵。
我们可以这样说,天台山是碧城山结出的一枚硕大的石头果实,屏山挺立于天台山的西侧,碧水喷玉,北马坊河顺势向南,凤凰山在天台山下展翅待飞,青莲山云雾缭绕势如睡莲,和天台山隔杜阳河相望,童山似卧虎安祥地卧在碧城山的东侧,石臼山高耸挺立,俯视着天台山的威仪,遥望着长安大唐帝国的繁华。
四周环绕的流水、河床上远古山洪暴发冲来的巨大卧石,依然见证了昔日的辉煌和今日西海苑的繁荣景象占地15万平方米的西海苑,以她深厚的历史渊源,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风貌,烘托了《九成宫》和《万年宫》碑,让人们赏心悦目,追思远古,我多次在西海苑弥留往返,沉津其中,四周山水映衬,每到夜晚屏山和西海苑四周翠柏根深叶茂,现代化的电子灯光五彩缤纷,像海市唇楼,人们就像走进了追星赶月的梦幻世界里,扑朔迷离,西海苑水波荡漾,人在苑中走,苑在水上流,景在水中显。
我站在“点将台”上,深情地亲吻着西海苑流光溢彩的迷人景色,感受着盛唐的远古气息,沐浴着现代人们丰富地想象力和激情豪迈超越时空的前卫思考离宫之冠《九成宫》的原貌,虽然远离我们而去,如今的西海苑汇集了当年九成宫豪筹壮建的精彩华章,匠心独运,依偎在《九成宫》和《万年宫》碑的怀抱里,风云际会西海苑,圣碑永远在眼前。
我们敞开胸怀,直面展史,永远深情地记住麟游的过去和现在
作者张钧,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笔名,高原雪別署,千佛灵斋1986年开始散文、诗歌、剧本、书法创作先后在国内《人民日报》、《散文》等20多家权威报刊和香港、马来西亚等多家文学报刊发表诗歌、散文、评论、书法作品。
并为多家报刊、图书、电影题签报告文学被翻译成英文,艺术成果国内多家报刊专版介绍先后出版四部散文著作 散文集《生命的年轮》2012年被甘肃省教育厅选为教育扶贫图书,更名为《成长印迹》再版,捐献给贫困地区学校。
2013年10月该书又被出版商盗版,并冠名为《中国当代新锐作家(美文卷)》在孔夫子旧书网、京东网、香港大书城等多家网站销售
主播
主创团队公众号总策划:姜淑云 银杏树总监:无名小卒 主编:秋子执行主编:风之彩副主编:微风细雨总审:时光 秋蕊香吟 冰凌花 副总审:往事如烟 玫瑰 齐莹 枭莺 水玲 孜羽 知己审核:陈燕 船
清柔的风 东方踏悠 寒山孤雪 多多 梅屋 责编:小路 穿越岁月 视频号总策划:秋子 风之彩主编:海洋情怀执行主编:刁凤英 副主编:玫瑰 多多 监制:东方踏悠 爱莹朵 朗诵团艺术总监:李大勇
知己艺术副总监:微风细雨 枭莺 团长:秋子执行团长:风之彩常务副团长:时光 秋蕊香吟副团长:冰凌花 玫瑰 船 齐莹 小路 水玲 歌房总管:自娱自乐 冰山雪莲 东方踏悠关闭观看更多更多
退出全屏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作词:秋子/姜淑云作曲:谌丽君演唱:谌丽君
图片|网络排版|秋子总审|秋蕊 姜淑云
扫码关注我们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