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最好看的散文_林清玄散文在线阅读
十丈红尘上的晨钟暮鼓 ——读《林清玄散文》徐 飞读《林清玄散文》,恍若听林间泉水淙淙,看陌上花开片片,俗虑顿
十丈红尘上的晨钟暮鼓 ——读《林清玄散文》徐 飞
读《林清玄散文》,恍若听林间泉水淙淙,看陌上花开片片,俗虑顿消,凡尘遁隐,犹如听闻十丈红尘上的晨钟暮鼓,有一种令人彻悟的纯净力量很喜欢其中的《清欢》一篇这篇文章的由头是苏轼的一阙词,其中有句“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何谓“清欢”?林清玄的解释是:“当一个人可以品味山野菜的清香胜过了山珍海味,或者一个人在路边的石头里看出了比钻石更引人的滋味,或者一个人听林间鸟啼的声音感受到比提笼遛鸟更感动,或者甚至于体会了静静品一壶乌龙茶比起在喧闹的晚宴中更能清洗心灵……这些就是‘清欢’。
”林清玄所提出的“清欢”,是基于对现代城市文明的高速发展的严峻反思自进入高科技时代,人的物化和异化现象逐渐凸显,环境污染、生态危机、资源枯竭等问题日益严重喧闹的晚宴、骚动的街市、炫耀性的消费、玻璃幕墙的光污染无孔不入,人性的弱点、庸俗的享乐,也显露无遗:。
“现代人的欢乐,是到油烟爆起、卫生堪虑的啤酒屋去吃炒蟋蟀;是到黑天暗地、不见天日的卡拉OK去乱唱一气;是到乡村野店、胡乱搭成的土鸡山庄去豪饮一番;以及狭小的房间里做方块之戏,永远重复着摸牌的一个动作……这些污浊的放逸的生活以为是欢乐,想来是可悲的事。
为什么现代人不能过清欢的生活,反而以浊为欢,以清为苦呢?”林清玄对现代科技导致人生存状态的异化现象,有着自觉的批判意识和真诚的反省情怀他所提倡的“清欢”,其实是对物质世界的抗拒,对功名利禄的疏离,是对内心淡定恬和与清静闲适的坚守,从而使人活得“像一个人”。
“清欢”,对处于高效率快节奏的现代社会的人们来说,犹如一副清凉剂,有助于人们保持清净、自由的本性林清玄告诉我们:“如果你要享受清欢,唯一的方法是守住自己小小的天地,洗涤自己的心灵因为在我们拥有愈多的物质世界时,我们的清淡的欢愉就日渐失去了。
”这对于躬耕于讲坛的我们,无异于一句偈语,令我们觉悟此生的意义林清玄说,一个人到30岁以后应该把全部的时间用来觉悟,如果没有把全部时间用来觉悟,那就是一步步走向死亡对于“觉悟”二字,林清玄有独到的解释:“觉”就是学习看见,“悟”就是我的心。
“觉悟”就是学习看见我的心人生所应该追求的,不是外界的功名利禄,而是内心的恬适安然,是自我的澄澈观照林清玄是一个充满柔情的人,你看他如何讲苏轼的一首诗的:“‘开门归乳燕’,开门让燕子飞到家里来‘牖户出痴蝇’,看到苍蝇在撞门窗时,把窗户打开让苍蝇飞走。
‘爱鼠常留饭’,疼爱爱中的老鼠,每天都留一碗饭给它吃‘怜蛾不点灯’,可怜飞蛾会扑到灯火上死掉,所以晚上都不点灯这是多么纤细的心灵所以慈悲心的开发,是每个人都可以做的,只要我们有纤细的心灵就可以”
读他的散文,你会讶异他的心竟如此纤细,如此柔嫩我们且看他在《清净之莲》中如何写“柔软的心”: “在人间寻求智慧也不是那样难的,最要紧的是,使我们自己有柔软的心,柔软到我们看到一朵花中的一片花瓣落下,都使我们动容颤抖,知悉它的意义。
唯其柔软,我们才能敏感;唯其柔软,我们才能包容;唯其柔软,我们才能精致;也唯其柔软,我们才能超拔自我,在受伤的时候甚至能包容我们的伤口柔软心是大悲心的芽苗,柔软心也是菩提心的种子,柔软心是我们在俗世中生活,还能时时感知自我清明的泉源。
”林清玄所提倡的“柔软的心”,之于人生苦难,并不是消极厌世,而是“顺势而行”的积极姿态他强调的是“睡觉时好像死去,就好像太阳落入山谷;醒来时立刻跃起,就像朝阳冲出山谷”,以这种“该放下的放下,该提起的提起”的心态就对生活。
读其文,我们往往会产生想见其为人的冲动30岁时,林清玄已拿遍台湾所有重要的文学奖项,赢得了“世纪末最清明的文章,人世间最美妙的声音”的美誉,当上了报社主编,又被请到电视台当经理,并主持电视和广播在《成功》杂志公布的“宝岛十大才子”的名单中,他位列马英九、陈水扁之前。
处于事业鼎盛时期,鲜花和掌声纷纷向林清玄走来,但林清玄却感到异常空虚,他毅然决定,抛开所有工作,告别朋友,跑到深山寺院,闭关三年,读了上千余卷佛经,追随上百位宗师,对大乘八宗有了深入的体会与了解完全避开城市。
每天打坐,读经,参悟人间的事理一个月下山一次,买来各种食物和日用品,过着极其单调而又充实的生活我为林清玄的这次出逃而震撼!如果没有对平庸生活的自觉抵制,如果没有对精神家园的无限追索,林清玄如今或许已成为一位著名的社会成功人士,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在散文创作上也难以企及今天的高度。
我愿意将林清玄的出逃当作他曾讲过的一则寓言来解读:“河流流入沙漠即将干涸,但一朵云飘过,告诉河流,你可以升华为水汽,飞越沙漠沙漠中的河腾空而起,飞越千山万水,最后又变成雨滴融入大河,汇进大海”“飞越沙漠的河”,可以视作林清玄生命的成功突围!作为一个现代都市人,他意识到城市文明给他带来物质上便利的同时,也给他的心灵带来了限制。
为彻底摆脱城市生活的束缚,他皈依佛门,以宗教的力量来拯救自己他将大量的时间用于佛经的阅读,“一路阅读下去,心中的疑惑顿然消了大半——原来人是可以这么壮大的,这壮大并非和山一样地坚毅、雄伟,而是可以像虚空一般,包容种种事件,所有的横逆、挫折都在佛法的包容之下,变得无比的庄严。
”林清玄在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里恣意潜泳,将其化为气息,化为血脉如果说,这条河赖以飞越水漠的一朵云是宗教,那么另一朵云就是写作林清玄说:“写作,是我人生最正确、最幸福的选择……我每天早上很早起床,先煮好一壶咖啡,然后伏案疾书,把一天中最好的时间用来写作。
”拥有了禅思的林清玄,对于写作有了更深的认识:“写作其实是跟这个世界的对话写作的喜悦来自两个,一个是通过写作去发现生命的更高境界,第二个是通过写作去触及内心更深层部分,这两个是最快乐的”人生应该拥有一种姿态——飞越沙漠。
林清玄“飞越沙漠”,凭借的是宗教与写作我们每位老师也应找到自己“飞越沙漠”的方式,它可以是写作、教研、虔诚的爱与信仰等“飞越沙漠”,就是走向自我,走向幸福!
徐飞,苏州工业园区中学语文教研员,中国教育报2014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全国“三新”作文教学研究会副秘书长,苏州大学兼职硕导,国培班讲师,“大夏书系”特约编辑,《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中学作文教学研究》、《教师月刊》等杂志封面人物,姑苏教育青年拔尖人才,苏州市学科带头人,苏州市首届“十佳”班主任。
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300余篇,出版《读书,教师的第一修炼》、《从此爱上写作》、“原点作文”丛书等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伤感散文精选_伤感散文精选让人哭
你来晚了,戳蓝字一键关注散文精选大全文:滴墨成伤(点击下方音乐结合一起读文章哦)1 我实在搞不懂,真的! 它…
-
张爱玲散文摘抄_张爱玲散文摘抄精选
张爱玲是著名的中国现代女作家,其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散文,用自己独具魅力的写法让小说超凡脱俗,为读者带来不一样的体验感。对于…
- 散文天下_散文天下作文文案
- 散文天下_散文天下作文文案
- 关于感恩的唯美散文_关于感恩的散文
- 关于感恩的唯美散文_关于感恩的散文
- 母爱散文_母爱散文作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