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评论

散文特点是什么_散文特点是什么三个


基于散文特性 确定教学内容——读《散文教学教什么》第三章有感各位老师晚上好,很高兴在这里能与大家一同学习王荣生编写的《散文教学教什么》之“散文的特性与教学内

散文特点是什么_散文特点是什么三个

 

基于散文特性 确定教学内容——读《散文教学教什么》第三章有感各位老师晚上好,很高兴在这里能与大家一同学习王荣生编写的《散文教学教什么》之“散文的特性与教学内容的开发”这一章节的内容说实话,这一本书对于目前的我来说,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在这里我侧重梳理本章的内容。

至于对本章节内容的深刻理解,我尚且需要向各位老师学习请教下面我就从这两个方面来梳理内容,适当穿插自己的阅读感受。

01散文的文体我们先来看第一部分内容:散文的文体特征散文是什么,有什么特点?书中分两个板块为我们予以分析即散文概念历史沿革和当下散文理论研究(一)散文概念的历史沿革最早提到文学性散文的是刘半农,他首次明确提出了“文学的散文”和“文字的散文”二者间的区别。

“文字的散文”强调散文的文章特性,“文学的散文”强调散文的文学品质,即具有感染力、审美效果的特性,也就是文学性散文有代表性的是周作人将论文分两类一批评的,是学术性的二记述的,是艺术性的,又称作美文,这里边又可以分出叙事与抒情

,但也很多两者夹杂的叶圣陶强调散文是个人的,要写出个人的感受后来,郁达夫又提出散文的四个特征第一,是每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展现个性”;第二,是范围扩大,什么都可以写第三,强调人性、社会性以及与大自然的调和;最后一点是幽默味。

葛琴就散文的特性也提出了三点第一是形式上较为自由,内容上不采用虚构题材;第二是以抒发思想和感情为主,对故事的描述并不重要;第三,偶然可以发一些议论,但不是最主要的这也是和杂文最大的区别根据以上作家的观点,其实。

整合梳理起来,我认为散文的文体特征主要就是抒发作者个性化的情思接着书中又介绍了当下散文理论研究,进一步探究散文文体特征(二)当下散文理论研究最熟悉的一项理论就是“形散而神不散”,这一理论对一线教师影响深远。

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形散而神不散”这一理论只适用于一部分散文的特点,并不能涵盖所有比如《白杨礼赞》一文,先写树,再写农民,然后以白杨树作为象征体,赞美中华民族儿女身上的坚强不屈的精神和意志这样的文章就一点也不散,反而是层层推进,很有条理。

另外一个关于散文理论的研究成果是——散文的中间性,即散文是介于小说和诗歌之间的一种过渡性文体02散文教学内容的开发了解了散文文体特征之后,接下来就是散文教学内容的探索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一直是令一线教师头痛的难题,书中就此分析了教学内容难以确定的原因:。

(一)散文教学内容难以确定的原因第一,课标缺乏内容标准,没说清楚应该教什么、学什么第二,教材的原因教材中缺乏关于散文的核心知识,也缺乏大家都认可的教学模式并且书中还指出教材中存在的三种难教的散文:含义隐晦深邃的,文史知识丰富的,意象迭出、思想灵动的。

第三,教学的原因散文教学中,有两种常用的教法一种是整体感悟感悟作品主旨,梳理文章结构,品味语言风格第二种是特点鉴赏按照所谓的散文知识——如“形散而神不散”“情景交融”“语言风格”等对文章进行理解和鉴赏可是,这两种教法都是存在问题的。

实际上,我们在教学中需要把握“这一篇”的独特价值,不能面面俱到所以,散文阅读教学内容的开发,既是根本的也是基础性工作,应该从基础路径做起(二)确定散文教学内容的路径书中提出确定散文教学内容的路径,有辨体、识人、断文、定点四步。

1.先说辩体辨体就是熟悉散文的整体知识,确定该篇散文的大体属性由于散文种类繁多,差异巨大,所以很难能够准确地概括出散文的本质规定性只能明确散文有一个特点——中间性,即介于诗歌和小说之间的一类过渡性文体因此,要想明确散文的本质特征,必须比较散文与诗歌和小说之间的差异。

比较维度着重从作品中的时空与生活时空的关系、作者的主观感受对客观世界的影响大小、作品用什么材料加以表现这三点入手书中用一个表格向我们展示了三者的差异从时空关系上看,小说往往需要展示一段相对完整的生活时空——故事。

散文书写经验感受,表现的是零星杂碎的片段的人生诗歌往往只有片刻的情绪波动从表现方式上看,诗歌比较注重情调,散文比较注重描写和抒写感受,小说则是注重客观的描写从表现材料来看,诗歌语言的着力点在词语,推敲词语;散文语言的着力点在句子,锤炼句子;小说的着力点更多在谋篇,结构全篇。

通过这个表格,我们能够清晰地发现,诗歌、散文和小说之间应该是渐变的关系,并没有截然的界限。如果散文侧重抒情,那就接近诗歌,如果散文侧重叙事,那就接近小说。

另外,以往依照记叙内容的差异,我们习惯上把散文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哲理散文三类叙事散文不是像小说那样记叙事件的完整过程,而是记录作者在过去某一段时间空间里见闻的过程,即“我”的经历;抒情散文也不是像诗歌那样抒发情绪本身,而是描述作者感情变化的过程;哲理散文不会像议论文那样重在以严密的逻辑论证自己的观点、 结论以理服人,而重在展示个人在某个问题上的独到的感悟和思考过程。

如果我们老师对散文的知识体系有了以上比较清醒的认识,对各类散文的谱系有一个整体把握的话,那么我们就掌握了一套评判散文的标准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们就可以按照这一标准去解读散文:首先,看看这是一篇记叙什么过程的散文。

,是作者的见闻过程、情绪变化过程,还是感悟思考过程;其次,该文再现了什么景观、人事,表现了哪些情趣理念;最后,该文在主客观关系的处理——意与境的关系、句子的营造上有什么独特之处那么,该文的特点就能一目了然。

下面是我就以上标准对散文《昆明的雨》的思考,《昆明的雨》侧重将记忆中昆明雨季的景、物、事一幕幕展现出来,抒发对昆明的雨的喜爱因此是记叙感受、情绪的过程其次,《昆明的雨》写菌子、仙人掌、杨梅、苗族女孩等,表现了对昆明的雨的喜爱,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本文在主客观关系的处理上,我认为是寓情于景、人、物、事对《昆明的雨》的这些分析仅仅代表目前我对书中所讲理论的理解水平而进行的不成熟的分析,以下对《昆明的雨》的分析也是如此2.确定散文教学内容的第二步是识人。

也就是弄清楚该作家的创作在整个散文谱系中居于什么位置,其实就是判断某一个作家散文的风格特点初中语文教材中,我们常见的几个作家的散文风格,我们应该是有所了解的比如,汪曾祺的散文风格具有深厚的人文精神、闲适的诗性魅力,语言丰富流动,质朴自然,淡而有味。

冰心的散文风格具有婉约典雅、轻灵隽丽、意境深远的特点在此就不一一分析我们课后可以对这些作家的散文风格做一个全面深入的思考分析只有了解了某个作家的散文风格,我们才能更容易确定教学内容3.确定散文教学内容的第三步是断文。

也就是发现一篇散文的具体特点在这一步,我们可以先初步判断散文文体特征,也就是从时空关系、再现与表现、语言材料的运用特点三个维度来大致判断《昆明的雨》这一散文的特征从大的类别来看,《昆明的雨》属于抒情散文,接近诗歌,重在表现作者的情绪情感、思考感悟。

以片段之景、事表意,不以连续的时空过程为表意单位,因而在结构上具有很强的跳跃性文中有生活化的日常口语、有特殊的句式和陌生的标点符号这都为我们解读文章带来挑战所以,开发这一篇散文教学内容时,我们就要抓住这一篇的具体特征来确定。

《昆明的雨》的结构就是以“雨”为话题呈放射状的“自由联想”,有和雨相关的人、物、景、事等基于此,该文的教学重点就不是简单地梳理文章思路,寻找段落间的关系,而是应该以雨为题的“联想意段”为单位,寻找雨之景——体味雨之意——品评雨之言的关系,即探究雨和联想物之间的联系通道(作者为什么由雨想到这一点),感受每一个段落的联想方式与作者的身世、情感态度、审美意趣的关系,品味作者在描摹雨上所做的种种语言尝试。

在教学中,如果以一个联想段落为典型材料,弄清楚作者的描写与表意模式,就可以算是把握住全文的特点了,而不必逐段逐层解析4.确定教学内容的最后一步是定点,也就是教学点的选择一篇文章有很多优点,而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们需要选择最有价值的教学内容。

一般而言,教学点的选择原则有三点:一是合题,即合乎作者原文本意,合乎教材编写思路;二是显示教师的学识、个性,能给学生尽量多的启迪帮助;三是趣味,使学生喜欢读这篇课文,喜欢上语文课,喜欢阅读以上就是确定教学内容的四步,这四步既是课文分析过程,又是教学设计过程。

可以说这是这一章节的重点内容在阅读王荣生教授所著的《散文教学教什么》一书中,我的心情是比较沉重的,因为书中有太多的专业术语、理论,令我难以理解但不可否认,这确实是一部值得所有老师去细细品味的佳作接下来,我还得静下心、用心深入研读,争取做到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做到知行合一。

在本次读书心得分享中,我着重归纳了第三章内容,若有所遗漏或不当之处,还请各位老师多多指导。以上就是我对这次读书交流会的分享。陈晓品

陈晓品,商丘市第一中学语文教师,中原名师培育对象贲玥初中语文工作室成员,商丘市教学标兵曾获商丘市优质课二等奖、商丘市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一等奖,先后两次参与市级课题,均获一等奖教育感言:择一事,终一生,长路漫漫,内心坦诚,用最初的心,走最远的路。

-END-图文|陈晓品编辑|张   钦审核|贲   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