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散文_感情散文关于爱
嘉宾:张怡微
散文之心:情感书写与自然再现——张怡微《散文课》新书分享会 嘉宾:张怡微时间:10 月 24 日(周六)14:00-16:00地点:单向空间·杭州乐堤港店 3F 文艺现场(杭州市远洋乐堤港文化体验区 B201)
主办方: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单向空间参与方式:活动免费,扫码预先报名
*活动结束后安排有作者现场签书环节需凭单向空间购书小票签书,请读者朋友知悉【活动介绍】现代散文是我们最熟悉的文学文体理想的散文能提炼我们芜杂的日常生活,建立自省的机制,好的汉语又能令我们的表达变得更准确、优美。
中国有很强的古典散文传统,令散文具有丰富而深厚的精神内涵,是中国文化精神价值的重要载体然而对于现代散文的生成,我们真的了解它的历史吗?它的创造性在哪里呢?在写作散文之前,我们又该如何训练自己看待人与世界,看待爱与情感,流变与伤痛的文学表达呢?
情感的质量将决定散文的质量,它是“散文的心”具有情感教育和自然观的理念,我们才可能更好地看待日常生活提供给我们的素材,才能剪辑自己的审美世界10 月 24 日(周六)14:00,上海青年作家张怡微将携新书《散文课》做客单向空间·杭州乐堤港店,与读者一同分享关于理想散文背后的理念与精神。
【嘉宾介绍】▍张怡微
上海青年作家,文学博士复旦大学中文系讲师,复旦大学创意写作 MFA 专业硕士导师上海作家协会理事出版有小说、散文、评论二十余部代表作《细民盛宴》、《樱桃青衣》、《情关西游》等曾获紫金·人民文学散文大奖、台北文学奖散文首奖等。
入围上海文学艺术奖之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相关图书】
《散文课》作者: 张怡微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20-8本书基于复旦大学创意写作专业散文课的讲稿而成,亦是国内第一本对散文进行条分缕析的创作讲解书,旨在摸索当代散文的写作训练途径及应用方案,试图弥补市面上海量译介而来的创意写作课程教科书始终缺席的散文议题,探索当代中国散文创意写作的新方法。
全书由散文的灵感、情感的质量、经验的剪裁、抒情的境界、状物与言情等几部分构成,针对散文写作从 12 世纪南宋时起,发展到今日成为公众号、媒体等日常写作中最常用的体裁,背后的写作逻辑和创化理念此外,作者还讲述了那些被我们误读的散文名篇,探讨了“散文之心”,散文与情感教育的关系,散文与诗歌、小说等文体的本质区别,以及散文书写之于个体自我完成的意义与价值。
切入点新颖,文笔流畅【书摘节选】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思考“情感的质量”的标准到底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从生活中获取“情感的质量”我们该如何运用现代语言,在较短的篇幅里描述清楚对于世界、对于人生的不满足?我们要如何界定虚构与非虚构?我们是不是可以把去年的梦境剪裁入今年的某个雨天的午后?这种剪裁算不算是一种虚构(即使两件事情都是“真实”发生过的)?什么是散文的“真实”?在此虚构与非虚构的壁垒之下,现代散文真正的权力范围又在哪里呢?。
要解释这些问题,或许要厘清汉语写作根本问题的认知,即:情感到底是不是可以用有限的汉语词语来表达?在此之前,外部世界究竟是不是可以用语言表达?语言的边界是否为审美上永恒的盲区?我们通过什么样的文体来探索这个盲区呢?
这一连串的问题虽然不能帮助我们很快地完成一篇散文的写作,却可以提示我们一些极其重要的信息,即我们所亲历的生活,在散文里应该是什么样的1963年,余光中在《文星》第六十九期写作文章《楚歌四面谈文学》,文章写道:。
感情并非文学……我们常说,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我们也常说,大块假我以文章因此我们常有一个幻觉,即感情本身或自然本身就等于文学,同时,愈强烈的感情或者愈美丽的自然,等于愈动人的文学这是非常错误的嬉笑怒骂是人性,大块是自然,它们都是文学要处理的对象,但是不等于文学本身。
原封不动的感情,只是原料性的第一经验,必须经过艺术的选择和加工,始能蜕变为成品性的第二经验……诗人对于感情,既能深入,又能复出在感受现实的经验时,他可能和常人一样沉浸其中,不胜低徊,可是在处理这些经验时,他必须身外分身,痛定思痛,不能泪眼模糊,以致妨碍视线。
……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的经验,甚至还有不可名状的神秘感觉这些经验和感觉,是普遍的,也是个人的,因此每个人多少都懂得那是怎么一回事但是并非每个人都知道如何去表现它们,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决定表现的成败余光中谈的是诗,但仍给我们很大启发。
我们的感情不都是文学用文字书写下强烈的感情,也不都是文学性的经过文学性处理的感情,是会发生失败的热爱文学的人潜意识中都相信着语言的可传达性,就连可传达性,都是可疑的我们通过文字建构意义,我们通过文学从苦恼的、纷乱的日常生活世界里提炼美、提炼价值。
但事情并不真的如此顺遂首先,语言是有限的如果不从事文学工作,或者年纪不够大,母语的词汇量都是有限的当日常语言和文学语言交叠时,语言的实用性被凸显了,艺术性也就降低了我们的词汇量不足以表达我们的感受,就算词汇量够大,现有的语言边界也框定了局限,即我们无法表达这门语言没有命名的感受。
其次,世界的运行有既定的物理规律(有些写作者也企图通过小说打破这种规律),人生故事却可能是无头无尾的我们爱一个人,又突然不爱了,这里的“我们”除了爱人,居然也可能会是“亲人”我们生活过得好好的,面带微笑谦恭有礼不烟不酒,疾病却突然来临,这到底是为什么(许多宗教也在解决这件事,解决义人为何受苦的大问题)?我们想好了下次见面要对在意的人说些什么,却仿佛再也没有了下次。
我们早就说好了要当一辈子的好朋友,可有一天在奋力地开了一个玩笑之后,你突然觉得青春的欢聚再也回不去了,这好像也是生活常态这种复杂的感受多少令我们困惑,令我们感到不满足还好有写作,可以让这些没有规律的事,以人的意志修正出一条条秩序来。
写小说可以改变这种生活的结局小说可以令一种物理规律让另一种物理规律破坏,可以令疾病恢复健康,可以起死回生,可以让有情人在街角的咖啡店再见上一面,可以让一切的遗憾有个完满的“ending”小说是需要“结尾”的,生活却不一定有结尾。
我们有限的生命不一定能赶上漫长的生活为我们准备的结尾再或者,生活提供给我们的结尾令我们感到无比失望,感到十分不满足……相较之下,散文负责处理无法修改世界,也无力征服世界时写作者的内心生活更重要的是,散文还能与诗歌一起分担、处理一部分“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外部世界。
如果说,现代诗呈现的是对于汉语本身的虚构,那么情感的锐力在散文中就会显出更卓著的职能,它理当建构语言、情感与美的关系现代散文可以处理的材料是生活提供给我们的答案,那些答案令我们情感上亲历尖锐的痛苦,这是我们的写作资源,我们可通过写作,在散文中观看世界、观看他人、观看自我,开凿人与人之间情感面向上的明暗、冷热、亲疏。
哪怕没有能力改变事实,我们却可以通过书写散文,一点一点改变我们对于事实的看法支撑这种看法的基石,可能是思想的、美学的、宗教的、人生的它的历史脐带,依然是面向沉重的天、地、人……不管我们多渺小,我们都是情景中人、历史中人。
散文距离情感更近,距离语言更近,古往今来,它曾以无情的方式记下有情的事,也曾以有情的方式记下有头无尾的诸多要紧事离合悲欢,千丝千肠,在散文里没有挽回的可能性,这是散文的忍心【加入我们】加入单向空间·杭州店活动线下群,。
第一时间了解单向空间活动资讯,获得更多活动福利。
(添加“小单”微信:owspace01,拉你入群!)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丽水路 58 号远洋乐堤港二期 B103 B201电话:0571-86628356单向在杭州(id:OW_hangzhou)
用阅读,寻找你的同路人
▼点击报名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感情散文_感情散文关于爱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中,关于爱,有着一些深刻而又发人深省的见解。对于男性而言,给予女性最高级别的爱,绝非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甜言…
-
记叙性散文_记叙性散文代表作
1记叙性小散文的写作与要点到了五年级,到了小学高段,同学们要开始学习记叙性小散文的写作了说起记叙文,很多同学都不陌生,现阶…
- 人生励志散文_人生励志散文有用吗
- 毕淑敏短篇散文_毕淑敏短篇散文作文
- 父亲的散文_父亲的散文诗歌词完整版
- 感恩父母优美散文_感恩父母优美散文摘抄
- 诸子散文_诸子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