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的散文_荷花的散文诗截短篇
文:荣昭图片来源网络(一)6月开始,家乡的荷花开了。每日晨开暮闭。荷花亭亭玉立于随风摇曳的池塘荷叶间,远远望去那么秀美绝伦。人们叫荷花的名字有许多,有叫莲花、芙蕖、水芝、水芙蓉、菡萏、芙蓉的,也有叫六月春、水芸、荷华、碧环、玉环、水旦等。
文:荣昭图片来源网络(一)6月开始,家乡的荷花开了。每日晨开暮闭。荷花亭亭玉立于随风摇曳的池塘荷叶间,远远望去那么秀美绝伦。

人们叫荷花的名字有许多,有叫莲花、芙蕖、水芝、水芙蓉、菡萏、芙蓉的,也有叫六月春、水芸、荷华、碧环、玉环、水旦等现在,荷花以它的实用性走进了人们的劳动生活,同时,也凭借它艳丽的色彩,幽雅的风姿深入到人们的精神世界。
我国最早的诗歌集《诗经》中就有关于荷花的描述“山有扶苏,隰与荷花”“彼泽之陂,有蒲有荷”古人李时珍以其荷花外形在《本草纲目》解释说:“莲茎上负荷叶,叶上负荷花”,故名三国文学家曹植在他的《芙蓉赋》中称赞到“览百卉之英茂,无斯华之独灵”,把荷花比喻为水中的灵芝。
古人还以荷花圣洁高雅的气质命名:君子花、凌波仙子、水宫仙子、玉环等荷花出尘离染,清洁无瑕,故而人们都以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质作为激励自己洁身自好的座右铭在我国民间,还流传着许多关于荷花的动人传说。
相传元代有一书生,偶遇一素衣红颜的少女,他把一个玉环赠给了少女一日,池边有朵荷花开了,他走近观赏,发现莲房内有一玉环,正是他送给那女郎的,大惊之下,他折断了那荷花,而那女郎也就从此不见了美丽动人的传说听起来那么真切,却又那么柔情,让人充满着想象。
古文《爱莲说》中有这么几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只要是爱荷花的人都记得这么一段优美的文字我喜欢荷花,其原因也可能是受了古文化的影响我喜欢荷花的洁身自好,我喜欢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行!
我喜欢荷花的纯洁鲜美,我喜欢听池塘里荷花柔情的水声!

(二)我们居住的城市里,我们的生活中,每年一到荷花开放的季节,那荷花塘里的水面上便长满了荷花一眼看去,水面是一片青绿的景色,而绿色里点缀的粉红,就是那点点荷花那清洁高贵的荷花呀,她给我们带来了夏日的美丽,也带来了夏日的柔情。
我讨厌那种不是长在水里的真正荷花,那些画在纸上,挂在墙上的荷花,那些荷花我们只能看见画面上的荷叶、荷花,而从来看不到根的荷花那是多么没有生命意义的呀!人世间宇宙中,任何事物都是先有因后有果,或者说是先有根才有杆,荷花也不会例外。
只不过荷花的根是在水里的,是扎在泥土里的,而它出水的部分染与不染,不是它自身的原因,而是它生长的水,是那一池清水洗去了它的污泥,为荷花改造了形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水是荷花的恩人,它遮掩了荷花的丑陋,它装点了荷花的美丽。

爱物与爱人是一样的,一定要爱它的全部,自古至今,人们宣传的荷花只是它外露的一部分,没有人说它的根,因为它的根扎在污泥中,它在里面是个什么样子,没有人知道,只有抽干了塘水,挖开了污泥才能知道它的样子我知道荷花不是出污泥而不染,它也没有做到中通外直,那根上不是有一个个的节吗?只有切开一段段的洗,才能洗干净它身上的泥。
中华传统文化中,经常以荷花即莲花作为和平、和谐、合作、合力、团结、联合等的象征;以荷花的高洁象征和平事业、和谐世界的高洁因此,某种意义上说,赏荷也是对中华"和"文化的一种弘扬荷花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荷花品种丰富多彩,是"荷(和)而不同",但又共同组成了高洁的荷花世界,是"荷(和)为贵"。
真心希望荷花文化能在弘扬和平文化、和谐文化的进程中,也能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和熟知。弘扬中华"和"文化,对于我们促进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构建和谐社会的事业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荷花,喜欢你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行!荷花,喜欢你高洁鲜美的神韵!欢迎原创作品投稿,投稿邮箱609618366@qq.com本号接受乡情、乡愁、乡忆类稿件随稿请附作者名,以及保证原创的声明带原创图片最好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散文杂志_散文杂志投稿
杂志简介问世于1980年的《散文》,是中国创刊最早的专业散文杂志之一《散文》以“表达·你的·发现”为办刊理念,“格高境阔、…
-
汪曾祺散文特点_汪曾祺散文特点与风格
汪曾祺的散文没有说教,他对事物细致的描绘,瞬间的真情流露,已到了返璞归真的境界,不似鲁迅散文的悲怆,不像余秋雨的居高临下的启蒙,他的…
- 汪曾祺散文特点_汪曾祺散文特点与风格
- 父亲写的散文诗mp3_父亲写的散文诗mp3下载
- 借景抒情的散文_借景抒情的散文500字高中作文
- 红色经典散文_红色经典散文朗诵稿
- 林清玄散文摘抄_林清玄散文摘抄及感悟